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CGDF 00001-2021 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评估标准.pdf(2)确定布点区域的采样点
对每个布点区域和相应的对照区,进行网格化,网格的大小为10m×10m。 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确定采样点位(见图3),采集土样、水样(包括地表水 和地下水)和空气降尘,以及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 (1)采样点位,应充分参考地块污染状况调查阶段的取样点位,以及利用 风险管控和修复实施等阶段设置的监测井等,获取样本数据。 (2)采样点位数量,一般最少为35个。
图3.取样点位布设方法示意图
(1)在采样过程中,应防止交义污染。首先,避免使用金属器具取样。其 次,每次取样之前施工组织设计(合肥五期),应对取样工具进行清洗,一般用清水,必要时可采用无磷去 垢剂溶液、高压自来水、蒸馏水或10%硝酸进行清洗。清洗液进行集中收集和处 理。 (2)样品的保存方式和保存时间。分别参照HJ/T91、HJ493,进行地表 水样的保存和管理;参照HJ/T166进行土壤样品的保存与流转;参照HJ/T164 进行地下水样的保存和管理。 (3)详细的现场采样和调查记录。采集现场应记录采样人员、采样地点(GPS 经纬度)、采样时间等基础信息,以及描述土壤样品、地表(下)水样、空气降 尘样品和生物群落外貌、结构、物种等的一些信息(见附录A),同时应保留现 场相关影像记录,其内容、页码、编号要齐全,便于核查和分析,如有改动应注 明修改人及时间。
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中所需量化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委托有资质的实 验室对采集的土样、水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和空气降尘进行检测和分析, 获得检测结果。
参照HJ25.5,该风险管控评估的指标体系S,主要由A1工程性能指标、A2 污染物指标和A3社会公众指标,即3个准则层指标和16个指标层指标(B1B16) 构成。
9.1.1工程性能指标
该准则层指标是定性指标,描述场地风险管控工程的情况,通过赋值进行量 化,指示风险管控工程的抗压强度、防渗透性能、阻隔性能、工程设施连续性与 完整性等,具体见表2。
该准则层指标是定量指标,又可细分为污染物直接指标和污染物间接指标两 类,具体见表3。 (1)污染物直接指标 通过检测水样、土样和空气降尘样品的污染物含量(土样中的计量单位为 mg/kg,水样中的计量单位为mg/L,空气降尘样品的计量单位为ug/g),分别计
第i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
RI=∑E=∑T C C =1 /=1
其中,T为第i种重金属元素毒性系数,反映重金属的毒性水平和生物对重金 属污染敏感程度,具体系数值见附录C。C为第i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系数, 为C和C的比值,C为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浓度实测值,C为第i种重金属的临 界限量或背景值,m为样品中总重金属种数。同样地,C"可参照相关的国家标 准或行业标准;在无相关标准时,以对照区样品检测值为背景值。
表5.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分级标准表
金属元素的危害系数E的级别,高于综合潜在危害系数RI的级别,那么以较高的级别作为 该点位的赋值依据。 (2)污染物间接指标一一土壤微生物指标 通过检测土壤中微生物的指标,间接指示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常用的有土壤 微生物商评定法和土壤微生物代谢商评定法。 a)微生物商评定法 土壤微生物商,是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总有机碳的比值,即 Cmic/Corg。不同的比值,指示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见表6。 b)微生物代谢商评定法 微生物的代谢商(gC02),即单位生物量的微生物在单位时间里的呼吸作用:
是土壤基础呼吸强度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比值。随着重金属污染的加重,微生物 的代谢商会显著提高。 a)和b)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这里推荐使用微生物商评定法。
表6.土壤微生物商指示重金属污染的分级标准表
其中,n为各布点区域调查样方数,即10m×10m采样网格数(n>6)。 值的大小,指示风险管控效果的好坏(见表7)。若是首次进行风险管控评估, 则该指标赋值为0
表7.生物多样性指标指示污染风险管控效果
9.1.3社会公众指标
社会公众是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直接受体,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填 写问卷并统计结果,以多份问卷所得的均值作为最终赋值(参考附录B,可根据 实际情况调整问卷问题)。从公众知情度、公众的参与度和公众满意度三个指标 (B14B16),评估风险管控的政策和制度手段的控制效果。
表9.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评估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基本步骤见附录 E,最终得到表9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的权重w;、相对权重w和组合权重W,其 中,相对权重w是指标层相对于准则层得到的权重,而相对权重乘以准则层的 权重为组合权重W=W;Wi,也是指标层相对于评估体系S的最终权重。表9中 给出各指标权重的示例,可参考,并可根据附录E的方法进行调整。
综合风险管控效果指数SI建设用地(Soi1Index),是指标层各项指标赋值的加 权求和
其中,w为指标层指标k的权重,Index为指标层指标k的赋值。SI建设用地的取 值范围为0~10,十分制。
根据综合土壤环境状况指数(SI建设用地),满分为10分。 当SI建设用地>7时,表示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合格,可继续开展运行与维护; 当SI建设用地≤7时,表示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未达到预期效果,须对风险管控措 施进行优化或调整。
原则上,自风险管控工程和修复工程结束开始,污染场地的风险管控评估,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控评估指数SI建设用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只有当指数值不 逐年下降时,才表示污染场地的风险管控措施有效;否则风险管控措施必须进行 整改,加强管控。
在编制风险管控评估报告之前,委托实施风险管控评估活动的责任人应组织 监督评估。通过组织当地的利益相关者、专家学者、社团组织、公众等,对评估 过程、评估技术和方法以及评估结果进行充分地讨论和征求意见,确定评估结果
是否客观反映了实地情况,并将讨论结果和意见反馈纳入最终的评估
是否客观反映了实地情况长江中游南岸的一级支流~富水河口某大闸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将讨论结果和意见反馈纳入最终的评估报告。
根据HJ25.5,评估报告应包括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概况、风险管控措施落 实情况、评估布点与采样、检测结果分析和评估指数计算、评估结论、监督评估 记录及后期环境监管建议等内容。
附录A(资料性附录)调查信息表
江西一建华东地质实验大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附录A(资料性附录)调查信息表
A1.污染地块基础信
采样深度(m)样品重量(g)类型土壤特征颜色PH值可疑物质或异常现象注:土壤类型包括砂土、壤土和黏土。表A3.地表水样信息表地表水样品信息样品编号采样地点经纬度采样时间是否降雨期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地表水径流量采样量 (L)浑浊度水样特征气味PH值可疑物质或异常现象表A4.地下水样信息表地下水样品信息样品编号采样地点监测井编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