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385-2019 微波集成组件生产工厂工艺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 51385-2019 微波集成组件生产工厂工艺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1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38219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 51385-2019 微波集成组件生产工厂工艺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5.2.4装配区应具备将基板、元器件、微模块、外壳等按要

为微波集成组件的功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装配区宜包括针焊、电装、钳装、贴片、键合、芯片倒装、芯 片叠层、底部填充、检测等工序; 2装配区宜临近物料准备区和清洗区; 3焊工序和电装工序宜与其他工序物理隔断,空间相对 独立; 44 针焊工序应靠近清洗区,方便焊后助焊剂等残渣清洗; 5 贴片工序应靠近清洗区,方便基片、载体的清洗; 6 1 在线检验工序应根据质量控制点的需要设置; 71 试制产品宜采用手动或半自动装配线按照工艺导向布局: 8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宜采用工艺导向布局,生产组织方 式宜适用工艺对象专业化; 9单一生产产品宜采用全自动装配线按产品导向布局,设备 布置满足产品生产流程及节拍要求。

DB12/T 895-2019标准下载5.2.5测试与调试区应具备功能测试、直流参数检测、全

则试与调试达且抽近衣配达: 测试与调试区宜设定相对独立的粘接、键合调试工位

式与调试区宜设定相对独立的粘接、键合调试工位,或

在装配区设定配合调试的粘接、键合工位; 3手动或半自动测试线宜按直流检测、微波测试和调试等工 艺导向布局; 4全自动测试线宜按产品的测试流程布局,各测试设备和仪 器按测试节拍配置; 5测试与调试区应包括功能测试、直流参数检测、微波调试、 高低温在线调试、工艺试验工位和相应的设备、仪器。 5.2.6封盖区应具备实现微波集成组件气密性封装的功能,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封盖区宜靠近测试与调试区; 2封盖区宜与其他区物理隔断。 5.2.7涂覆区应具备防护微波集成组件的功能,应与其他区物理 隔断。

在装配区设定配合调试的粘接、键合工位; 3手动或半自动测试线宜按直流检测、微波测试和调试等工 艺导向布局; 4全自动测试线宜按产品的测试流程布局,各测试设备和仪 器按测试节拍配置; 5测试与调试区应包括功能测试、直流参数检测、微波调试、 高低温在线调试、工艺试验工位和相应的设备、仪器。 5.2.6封盖区应具备实现微波集成组件气密性封装的功能,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封盖区宜靠近测试与调试区; 2封盖区宜与其他区物理隔断。 5.2.7涂覆区应具备防护微波集成组件的功能,应与其他区物理 隔断。 5.2.8环境试验区应具备检测产品环境适应性及评价产品可靠 性的功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环境试验区宜包括温度、振动和老化等试验工序; 2环境试验宜与其他区物理隔断。 5.2.9分析区应具备产品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的定性、定量分析 的功能,可与其他区物理隔断。 5.2.10检验包装区应具备成品最终外观检查和包装出货的功 能,位置宜临近物流通道出口。 5.2.11生产辅助区应包括物料净化区、人身净化区、休息生 活区。 5.2.125 物料净化区应具备物料清洁和净化功能,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物料净化区应靠近物料准备区;

5.2.12物料净化区应具备物料清洁和净化功能,并应符

1物料净化区应靠近物料准备区; 2物料净化区应有独立的开箱、清洁、整理场地; 3物料净化区风淋室或风淋通道可共用人身净化风淋室或 风淋通道

5.2.13人身净化区应具备人员更衣和风淋净化功能,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人身净化区应紧邻生产车间的人口; 2人身净化区应具备换鞋、一次更衣、二次更衣场地; 3风淋室或风淋通道的面积应与人员总数相匹配。 5.2.14休息生活区应具备物品存放、衣物洗涤、人员休息等功 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休息生活区应设置于非洁净区,宜靠近人身净化区; 2休息生活区应包括物品存放、厕所、饮水休息区和衣物洗 涤区; 3 物品存放区应设置独立的雨伞存放区和衣物存放柜。

6.1.1物料准备区、装配区、测试与调试区、封盖区、环境试 分析区、检验包装区内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工 厂房设计规范》GB50472的有关规定。

6.1.2生产厂房防静电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工程防静

6.1.2生产广房防静电设计应付合现行国家标准《电于工 电设计规范》GB50611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 规定。

6.1.4生产车间空气洁净度等级应根据具体产品确定,封盖前的

6.1.5生产车间中洁净区温度宜为23℃土3C,相对湿度宜为 40%~70%

6.1.5生产车间中洁净区温度宜为23℃士3℃,相对湿度宜为

6.1.6生产车间供电配电应满足配置设备要求。

1压缩空气压力宜为0.6MPa~0.7MPa,露点在0.7MPa时 宜低于一40℃; 2高纯氮气压力宜为0.4MPa~0.7MPa,气体纯度宜为 99.999%; 3纯氮压力宜为0.4MPa~0.7MPa,气体纯度宜为 99.99%; 4高纯氮气压力宜为0.4MPa~0.7MPa,气体纯度宜为

99.999%; 5高纯氧气压力宜为0.4MPa~0.7MPa,气体纯度宜为 99.999%; 6高纯氩气压力宜为0.4MPa~0.7MPa,气体纯度宜为 99.999%; 7高纯氮氢混合气体气(N95%H5%)压力宜为0.4MPa~ 0.7MPa,气体纯度宜为99.999%。 6.1.8高纯气体用气点前应设高效气体过滤器。 6.1.9工艺真空度宜优于0.08MPa。 6.1.10生产所需水路宜包括给排水、纯水和工艺冷却水,工艺冷 却水宜采用循环系统

1.12工艺冷却水应使用软化水,使用端压力宜为0.2MP 3MPa。

6.1.13生产过程中发热量、发尘量大的生产工艺应采取防扩散

6.1.13生产过程中发热量、发尘量大的生产工艺应采取防扩散 措施。

1.14生产车间应配置压差测试仪、温湿度记录仪、空气微生 记录仪等检测设备

6.2.1设备选型及配置应根据产品种类和产能规划确定

6.2.1设备选型及配置应根据产品种类和产能规划确定。 6.2.2物料准备区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物料准备区宜配置操作类设备、存储类设备和检测类 设备; 2操作类设备应配置防静电工作台、放大镜、显微镜,宜配置 编码机、真空包装机或热熔封口机等; 3元器件及耗材外观复验宜采用带照明灯的放大镜,显微镜 应配独立光源;芯片外观检查应配双自低倍立体光学显微镜,放大 倍数宜为10倍~60倍;芯片细节检查应配高倍立体光学显微镜,

放大倍数宜为100倍~1000倍; 4库房分选芯片等静电敏感器件的区域应配置离子风机; 5存储类设备应配置货架、充氮柜、干燥柜: 6检测类设备宜配置数字式显微镜、自动光学检查仪、激光 膜厚测试仪、微波探针测试台、电子秤、卡尺等; 7物料种类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厂房宜配置物料编码机 控制软件宜嵌人微波集成组件生产厂房的信息系统中。

1装配区应包括钎焊、电装、钳装、贴片、键合、倒装、芯片叠 层、检测工序,宜配置物料转运箱、等离子清洗机、防静电工作台、 显微镜等; 2钎焊工序宜配置自动送料机、热台、链式炉、烘箱、真空焊 接炉、钎焊炉、氨质谱检漏仪等: 3电装工序宜配置热台、焊接机器人、自动剥线机、精密返修 系统、焊膏印刷机、回流炉等; 4钳装工序宜配置自动送料机、螺钉自动锁紧设备等; 5共晶贴片工序宜配置镊子共晶机、自动摩擦共晶机、真空 共晶炉、链式共晶炉、汽相焊机、热台等; 6粘接贴片工序应配置手动点胶机或自动点胶机、烘箱或固 化炉某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secret,宜配置自动贴片机等; 7键合工序宜配置手动、自动键合机及微间隙焊机等;

8倒装工序应配置倒装焊机、底部填充设备等; 9芯片叠层工序的微波集成组件生产厂宜配置划片机、叠层 装片机等; 10检测工序宜配置拉力剪切力测试仪、X射线检测仪、自动 光学检测仪。

6.2.5测试与调试区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试与调试区应配置防静电工作台、显微镜、直流电源、信 号源、网络分析仪、频谱测试仪、噪声测试仪、高低温调试台、高低 温工作箱、专用测试工装等; 2测试与调试区宜配置自动测试设备、微波探针测试台; 3测试与调试区应配置专用测试工装、测试电缆、调试工具 测试备件等物品存放柜;

6.2.6封盖区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封盖区宜根据产品配置平行缝焊设备、激光焊接设备、储 能焊机、电子束焊接及、真空针焊炉、低温回流焊机、汽相焊接机 激光打标机等; 2封盖区应配备粗检和细检检漏手段对有气密要求微波集 成组件分级检漏,宜配置氨质谱检漏仪、氟油检漏仪、光学检漏仪 等检测设备。

1外部涂覆宜配置自动喷涂设备、喷漆柜或带水幕的抽风 柜、涂料搅拌器、清洗机、烘干机等: 2内部涂覆宜配置真空气相沉积设备; 3产品标识用油墨打标机或丝网漏印设备。 6.2.8环境试验区应配置高低温箱、振动台。 6.2.9分析区宜配置最大放大倍数1000倍光学显微镜、热成像 分析仪、浸润角测试仪、拉力剪切力测试仪、颗粒碰撞噪声测试仪、 X射线检测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桩基施工方案(水泥搅拌桩)6.2.10检验包装区应根据产品特点配置相应的检验及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