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T45-028-2016 拉应力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采用拉应力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前,宜具备下列资料: 1工程名称(或代号)及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名称; 2 1 结构或构件种类、外形尺寸及数量; 3 1 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 4 1 检测龄期,混凝土原材料和检测原因; 5 1 结构或构件质量状况和施工中存在问题的记录; 有关的结构设计施工图等。 ?
1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在测试构件上均匀布置3个测点,对 于长度不大于2.5米的较小构件,每个构件可布置2个测点,测 点之间的间距宜大于300mm。 2对大型结构或构件、市政桥梁、桥墩、道路等宜按每个连 续浇筑的混凝土施工段来划分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构件) 应均匀布置不少于3个测点;当检测单元的构件跨度或者施工段 长度大于等于12米时,应均匀布置不少于5个测点。 3按批构件进行抽样检测时,应抽取不少于10个构件;当 同批构件数量大于90个时,最小样本量不应少于15个构件。每 个构件上布置1个测点。
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技术交底 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技术交底4.3测点的布置及试件钻制
4.3.1构件的测点布置宜均匀布置且满足下列规定: 1测点宜优先布置在构件混凝土浇筑方向的侧面; 2测试面应清洁、平整、干燥、密实,应避开混凝土施工缝; 3便于钻芯机安放与操作的部位; 4测点宜避开钢筋
1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 2混凝土强度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3采用相关仪器扫查钢筋分布,避开钢筋、预埋件和管线的 位置。
4.3.3钻制芯柱时,钻芯机应安放平稳,牢靠固定于构件上。在
凝土立方体试件上钻制抗拉试件时,将试件放置在钻机底座专 定位框里。
4.3.6在钻制工作完毕后,立即冲洗干净芯柱试件周边凹槽 干或吹干芯柱。
4.3.7在结构或构件上进行抗拉试验后,留下的孔洞应把孔壁凿 毛并及时采用不低于原强度的微膨胀高强砂浆或微膨胀细石混凝 土进行修补
4.3.7在结构或构件上进行抗拉试验后,留下的孔洞应把孔壁凿
4.4.1在钻制好的试件上安装抗拉仪器,调整连接器夹紧抗拉试 件,测力装置仪器读数调零。 4.4.2抗拉测试时,应始终保持抗拉仪的轴线垂直于混凝土测试 面。 4.4.3控制仪器对试件均匀施力,加荷速度宜控制为130N/s~ 260N/s,直至抗拉试件拉断,读取荷载表的峰值荷载并按对应编 号记录荷载数值F;。
4.4.4测试时最大拉应力应在仪器额定最大拉应力的20% 范围,在试验中如仪器显示屏幕出现超载信号时应立即停止 复位后关闭电源。
4.4.5取出试件津07SSZ1-1 市政道路工程细部构造.pdf,并测量试件断裂处相互垂直两向直径D、D2
5.1.1在构件3个测点内测得各点原位芯柱试件抗拉力值,并记 录每点最大拉力峰值F后,在试件断裂处相互垂直的两向直径尺 寸D、D2。 5.1.2测点原位芯柱抗拉试件强度代表值,应取该测点的3个抗 拉强度值的平均值;原位芯柱试件的平均直径、截面积、抗拉强 度、抗拉强度代表值等按下列公式计算:
Dm; = (D, + D2)/2 A; =(π×Dm.i)/ 4 fli=F;1 A;
代中:Dmi 第i个抗拉试件平均直径(mm),精确至 0.1mm; D、D2——第i个抗拉试件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mm), 精确至0.1mm; F 第i个抗拉试件测得的最大抗拉力(N),精 确至1N; A; 第i个抗拉试件截面积(mm²),精确至 0.01mm²; fkli 第i个测点抗拉试件抗拉强度值(MPa),精 确至0.01MPa;
:Dmi 中: 第i个抗拉试件平均直径(mm),精确至 0.1mm; D、D2——第i个抗拉试件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mm), 精确至0.1mm; F 第i个抗拉试件测得的最大抗拉力(N),精 确至1N; A; 一第i个抗拉试件截面积(mm²),精确至 0.01mm²; fkli 第i个测点抗拉试件抗拉强度值(MPa),精 确至0.01MPa;
施工升降机基础支撑专项施工方案精确至0.01MPa。
5.1.3取三个测点抗拉强度值的平均值为代表测点混凝
度代表值,当仅布置两个测点时,取两个测点抗拉强度值的 值为代表测点混凝土抗拉强度代表值,计算方法同本规程第 条,精确至0.01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