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GDAF 002-2021 智能家居网关安全技术要求.pdf表8干扰检测的最大持续时间和干扰信号的强度
智能家居网关应符合表9规定的保证数据存储安全的措施,制造商应在说明文件中说明数据存储安 全的实现。
6.5.1登录访问安全
智能家居网关的登录访问安全应符合表10的规
Q_GDW_11081-2013.pdfI/GDAF 002—202
6.5.2用户权限管理
符合表12规定的设备管理安全机制,确保设备的
I/GDAF 002—2021
表12设备管理安全机制
重启和恢复出厂操作应符合表14的规定
软件升级操作应符合表15的规定。
I/GDAF 002—202
6.5.7用户信息安全
[GDAF002—202
1.1.1除特别声明外,所有的测试都应使用dBm级的频谱分析仪进行测量。频谱分析仪输入端的 号强度应与送至天线的射频信号强度相同。测试用的所有电缆应具有相同的阻抗特性。 1.1.2制造商应提供最小测试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家居网关、智能终端和配套的辅助设备/装量 1.1.3使用电池供电的设备,应确保测试过程中电量充足
A.1.1.2 制造商应提供最小测试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家居网关、 智能终端和配套的辅助设备/装置。 A.1.1.3 使用电池供电的设备,应确保测试过程中电量充足
A.1.1.3 使用电池供电的设备,应确保测试过程中电量充足
A.1.2确定中心频率
按照附录B.1的要求布置测试设备与环境。使被测试的发射设备连续发射信号,读取频谱分析仪当 前峰值为被测试设备的发射频率的中心频率
A.1.3确定基准电平(RL)
A.2.1系统的冲突率应由发射设备的最大数目、单个监测信号的传输时间和监测信号发送数量的数据 导出。 A.2.2计算中所需的发射设备的最大数量应遵守制造商的规定。制造商应说明该系统是如何满足表4 的冲突率要求。 A.2.3发射设备受触发后应发出监测信息和测试信息,测试应在电波暗室进行。
A.3.1抗干扰试验通用要求
I/GDAF 002—202
A.3.1.1对于高场强(场强大于1V/m)的测量环境,首先在电波暗室中建立均匀
3.1.1 对于高场强(场强大于1V/m)的测量环境,首先在电波暗室中建立均匀电场。 3.1.2 所有测试都应重复两次,一次将产生干扰信号的天线垂直放置,另一次将天线水平放置
A.3.2带外于扰测试
A.3.3带内干扰测试
A.4无线链路监测试验
A.4.1通信故障监测试验
A.4.1.2将接收设备置于基准电平状态,以接收发射设备发送的信号。然后,根据制造商的说明确认 接收设备正确收到了监测信号。断开发射设备的电源连接以中止任何信号传输或者阻止信号传输。 A.4.1.3接收设备应按照表7中的时间要求产生通信故障告警信息
A.4.1.2将接收设备置于基准电平状态,以接收发射设备发送的信号。然后,根据制造商的说明确认
A.4.2于扰监测试验
T/GDAF002—2021 测接收设备相同的传输协议,并可连续发射信号。干扰器应使用不同的识别码,以使接收设备在正 常情况下无法识别; 一对于可使用多个频率进行射频传输的设备,干扰信号在此测试中应可在多个频率中同时传输: 或者与标准发射设备的发射频率序列同步; 应按附录B.4的要求布置测试设备与环境。增加干扰器的干扰强度直至标准发射设备发送的 20个报警信息中有5个或5个以上的报警信息没有被接收设备收到; 经过频谱分析仪测量的干扰器的干扰强度称为电平IL; 终止标准发射设备的发射,干扰器的发射强度应按照表8的值进行增加; 当下列测试步骤完成时,通过测试: a)干扰信号的持续时间小于5s,不会产生任何告警信息; b)施加表8中规定强度的干扰信号,在表8中指定的时间内应产生告警信息; c)按照附录B.5的规定施加干扰信号,干扰信号的持续时间应符合表A.1的要求。
表A.1于扰信号的持续时间
B.1发射设备测试配置
图B.1规定了发射设备测试配置,
I/GDAF 002—202
图B.1发射设备测试配置图
B.2接收设备的通用测试配置
图B.2规定了接收设备的通用测试配置。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专业承包施工招标文件标准文本(2020版)》(预审-电子化--通用).pdfI/GDAF 002—2021
图B.2接收设备的通用测试配置图
图B.3规定了干扰测试配置
I/GDAF 002—2021
图B.3干扰测试配置图
B.4干扰监测测试配置
图B.4规定了干扰监测测试配置。
孙庄路某大桥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I/GDAF 002—2021
图B.4干扰监测测试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