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_T 1215.2-2021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 第2部分:换流链的试验.pdf

DL_T 1215.2-2021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 第2部分:换流链的试验.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124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_T 1215.2-2021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 第2部分:换流链的试验.pdf

验证所设计的换流链首末端之间过电压耐受能力,包含以下内容: a)换流链内部绝缘应足以耐受规定的电压; b)在交流情况下,局部放电的起始和熄灭电压应大于在换流链端间可能出现的最高稳态运行电压; c)过电压保护触发系统(如有)可按预定设定值动作; d)在运行条件下,IGB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应有足够的du/dt耐受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规定 的试验足以满足要求,但在某些例外情况下可要求附加实验)。

交流电压试验应满足以下规定: a)试验前,应短接余链节,并去掉并联连接于换流链首末端的避雷器。 b)原则上,试验过程中链节直流电容器应保持连接。 c)当试验电源容量不能满足时,在验证了移除直流侧电容器后对各链节工频电压分配影响不超过 土2%时,试验可在移除直流电容器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在移除直流电容器的情况下进行试 验时,应采用其他措施保证链节间电压分配关系与实际工况误差不超过土2%。 d)在链节中包含的开关电源等回路导致绝缘系统真实局部放电值难以测量时,可在验证了这些回 路自身绝缘性能的情况下,采用无局部放电材料代替这些回路进行试验。 e)试验过程中,监视各链节直流电压水平,异常时应切断试验电源。 f)试验过程中,链节电子电路应带电工作。 g)试验电压值Uv取决于换流链的过电压保护系统,并且等于Uv11和Uv12中的较小者。如果 Uv1i和Uv12都不能确定,则采用Uv13。Uv11由换流链过电压保护电路的门槛电压确定;Uv12 由避雷器保护动作值确定;Uv13由能够发生的最大暂时过电压值确定。Uvl1、Uv12和Uv13按 下列公式(2)~公式(4)进行计算:

式中: Ks11 试验安全系数,ks1=1.1; U 换流链过电压保护门槛值

Ks12 一试验安全系数,ks12=1.1; U 一跨接在换流链端间的避雷器(如配备)的保护电压。

JBT 13878-2020标准下载U= KsxU √2

ks12×U tv12 √2

一试验安全系数,k2=1.2; 人 最严重稳态运行条件下,换流链端间最大重复电压的峰值,包括关断过冲。

在给定的时间段内,在换流链两端施加规定的试验电压,其中换流链的一端可以接地,具体操作 骤如下: a)电压Uv从50%升到100%。 b)维持Uv1时长1min。 c)降低电压至Uv2。 d)维持电压Uv2时长10min,然后降低电压到零,最后1min记录局部放电水平。 e)假如在换流链中对局部放电灵敏的元件已经单独得到试验验证,则在上一步d)的最后1min 记录下来的周期局部放电峰值不应大于200pC;否则,周期局部放电峰值不应大于50pC;特 殊情况下,在获得需方同意的情况下可以不对局部放电进行考核。 f)起始和熄灭电压的测量应按照GB/T7354。 注:上述试验可能因一些换流链元件的过热而不能实现。在此种情况下,按买卖双方的协议将1min交流耐压试验分为 几段较短的时间试验,其最小试验时间为规定的过电压的最大可能时间的两倍,但总试验时间不应少于1min。

验证所设计的换流链首末端之间过电压耐受能力,包含以下内容: a)换流链内部绝缘应足以耐受规定的电压; b) 在交流情况下,局部放电的起始和熄灭电压应大于在换流链端间可能出现的最高稳态运行电压; c)过电压保护触发系统(如有)可按预定设定值动作; d) 在运行条件下,IGB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应有足够的du/dt耐受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规定 的试验足以满足要求,但在某些例外情况下可要求附加实验)。

DL/T1215.2 202

时,试验可在移除直流电容器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在移除直流电容器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时, 应采用其他措施保证链节间操作电压分配关系与实际工况误差不超过土2%。

换流链的一端接地,在换流链端间分别施加正负极性操作冲击各三次。

验证所设计的同一机械结构内换流链间的电压耐受能力,包含以下内容: a)换流链用有足够的距离防止闪络; b)换流链结构、冷却系统管路、光纤、信号传输及分配系统,及其他绝缘部件没有击穿放电; C) 2 在交流情况下,局部放电的起始和熄灭电压应大于在换流链结构上可能出现的最高稳态运行电压。 注:每个换流链中的每个链节都应短接,试验应对相同结构中的任两个换流链间的绝缘都进行验证,除非多重换 流链的机械结构布局使之不必要。

工频耐受电压U和局部放电电压U参见表2

试验步骤参见5.1.3

运行试验是验证链节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耐受重复性电压电流联合应力的能力以及在暂态故障情 兄下耐受电压电流联合应力的能力。 试验应验证: a)链节的功能是否正常; b)在功率器件开通、关断时,IGBT等功率器件和其他内部电路所承受的电压电流应力是否在允 许范围内: c)冷却系统是否流量充足,无元件过热;

d)链节是否有足够的过电流耐受能力。 运行试验项目可在换流链或者若干级联链节上进行。链节的运行试验一般采用两组级联链节(≥2)的 背靠背方式进行试验,试验电路如图1a)所示,其中一组级联链节输出感性无功,另一组级联链节输 出相同容量的容性无功,直流电源仅提供链节的损耗;也可以采用换流链或若干级联链节带电感负载 的试验电路图1b)所示,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换流链或者若干级联链节通过电抗器直接接入系统电 源等其他满足本文件各项实验要求的试验电路

a)两组级联链节(≥2)的背靠背试验接线方式

b)换流链或若干级联链节带电感负载的试验接线方式 图1换流链或若干链节的运行试验电路

8.2最大持续运行负荷试验

检证链节对开通和关断瞬间重复性电压和电流的

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a)冷却系统应运行在设计的严酷条件下,如最大冷却介质电导率、最小流量、最高进水温度等; b)链节所流过的电流波形应尽可能接近实际电流,有效值应大于装置的额定电流,取1.05倍; c)功率器件开通和关断瞬间直流电容器上的最大瞬时电压应大于实际工况下的最大瞬时电压,取 1.05倍; d)开通和关断瞬间功率器件中最大瞬时电流应大于实际工况下的最大瞬时电流,取1.05倍。

试验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同时控制两组链节,按照8.2.2规定的条件,使其中一组链节输出感性无功,另一组链节输出容 性无功,每5min读一次功率半导体和散热器界面温度,直至连续5次读数保持在土2℃内; b)持续运行规定时间(型式试验:30min,出厂试验:5min),在此过程中,记录链节电流、功 率半导体器件开关过程中直流电容器上最大瞬时电压、最大瞬时电流; c)改变链节输出的无功功率方向,重复a)~b); d)增大链节所流过的电流,直至达到链式STATCOM短时过载能力所规定的电流值,持续规定的时 间,记录链节电流、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关过程中直流电容器上最大瞬时电压、最大瞬时电流; e)试验结束后,器件应仍能可靠开通和关断。

则量链节损耗,以便确定链式STATCOM的总损耗、验证冷却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

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a)损耗测试要在最低直流电压、额定直流电压、最高直流电压下分别进行; b)损耗测试应在多种直流电压下【至少包含a)中所述三种电压],分别在0%,10% 20%,,110%额定电流下进行: c)冷却介质流量与介质温度、环境温度间控制关系应与实际运行中一致。

试验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同时控制两个链节,按照8.3.2规定的条件,使其中一个链节输出感性无功,另一个链节输出 容性无功,每5min读一次功率半导体和散热器界面温度,直至连续5次读数保持在土2°℃之 内,测量并记录链节的损耗。 b)损耗的测试方法有两种:电桥法和直流损耗测试法。

电桥法:直接测量链节电压与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计算出有功损耗。 直流损耗测量法:测量直流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减去连接电抗器的损耗,即得到两个链节的功 率损耗。 也可以采用两套链式STATCOM无功对冲方 格体损柱 计靠左法同上

试验目的包括: a)验证链节主要发热元件的温升在规定范围内; b)马 验证在不同的稳态运行情况下,没有元件和材料由于过热而使换流链性能受到影响; c)马 验证冷却系统设计合理。

试验应满足以下规定: a) 冷却系统应运行在设计的严酷条件下,如最大冷却介质电导率、最小流量、最高进水温度等 b)链节运行的电气条件与周期触发和熄灭试验条件相同。

试验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同时控制两组链节,按照b)规定的条件,使其中一组链节输出感性无功,另一组链节输出容 性无功,每5min读一次功率半导体和散热器界面温度,直至连续5次读数保持在土2℃之 内,记录各发热元件的温度; b)持续试验时间:型式试验不少于2h,出厂试验不少于1h; c)若元件温度不能通过实测来获得,则在合适位置测量,并以此推断该温度; d)温升试验可以与最大持续运行负荷试验结合进行。

试验目的包括: a) 验证链节中功率半导体器件过电流耐受能力以及过电流关断后电压耐受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6) 验证过电流保护电路的动作正确性: 验证链节的电磁兼容性能。

试验应满足以下规定: a) 试验中流经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电流变化率应大于链式STATCOM在最严酷工况(包括各种故障) 下所可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变化率; b)施加过电流前链节的直流电压应为链节正常工作所允许的最大直流电压; c)试验前链节中功率半导体的温升应达到设计值。

链节过电流试验的试验回路如图1所示,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满足8.5.2要求的回路。 试验步骤如下:

DL/T 1215.2—2021

a) 调节冷却系统温度,对功率半导体器件进行加热,直至器件结温达到设计值; b)闭合充电回路,调节充电电源输出电压给直流电容器充电,使其电压达到其最大允许工作电压值; c)1 调整调制比或调整输出脉宽,解锁链节输出,功率半导体器件产生过电流,运行规定过载时间 后关断过电流; d)记录直流电压、过电流以及半导体器件的端电压; e) 如果功率半导体器件关断时刻电流和关断过电压小于器件允许值,且在链节允许的过载时间内 器件完好,则视为试验通过。

8.6最低启动电压试验

王从链节直流电容取能的链节电子电路启动工作

试验应满足以下规定: a) 试验前换流链或链节的直流电容应被充分放电。 D) 试验值和波形:试验电压Umin取决于换流链可实现阀触发操作的端口最低工作电压、试验中 的链节数以及换流链每相链节数。试验电压Umin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试验安全系数,kstar=0.95; Uacmin slar 可实现换流链解锁操作的端间交流电压最小值; N 试验中的链节数: N 换流链中的单相链节数总数,包含瓦余链节。

NxUacmin×k N.

试验步骤如下: a) 在换流链端间施加测试电压,维持5min,记录试验中的链节电子电路工作情况: b) 最低电压启动试验可与换流链端间交流电压试验结合进行。

试验目的为验证换流链抗电磁干扰的能力。试验应证明换流链: ) 不会产生误触发; 链节电子电路不会给链式STATCOM的控制保护系统传递错误信号

抗电磁扰动试验应满足以下规定: a) 被试换流链的阀基电子单元和链节电子电路应带电; b0 M 与被试换流链进行信息交换的链式STATCOM控制系统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抗电磁扰动试验应满足以下规定: a)该试验结合换流链端间操作冲击试验(见6.2)和过电流试验进行(见8.5); D2 在进行操作冲击试验和过电流试验期间,检查链式STATCOM控制保护系统应没有监测到错 误信息、IGBT应没有误触发和拒触发、保护应没有误动作和拒动。

T/ZZB 2596-2021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漏电保护.pdf外观检查应满足以下规定: 检查全部材料和元件外观是否有损坏并且安装是否正确; 检查安装部件的铭牌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 检查内部的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连接检查应满足以下规定: a) 检查主回路接线是否正确连接; 0) 检查螺栓紧固力是否合适; 检查连接配线是否正确。

连接检查应满足以下规定: a) 检查主回路接线是否正确连接 b) 检查螺栓紧固力是否合适; c)检查连接配线是否正确。

检查链节能否输出换流链所规定的电压。检查方法:在链节所允许的最高直流工作电压和最低直 流工作电压下金地荔湖城A区二期建设工程16组团脚手架工程搭设拆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分别使链节在空载下输出所规定的相应最大和最小电压,并持续1min。

冷却系统检查应满足以下规定: a) 检查是否有泄漏: D) 检查整个换流链及其分支的流量; C) 检查压力差。

型式试验中,选做试验应按照相关试验要求与步骤执行。在出厂试验中,根据供方和需方协商结果 验的试验参数原则上为相应型式试验参数的0.8倍~0.9倍,试验方法见运行试验中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