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GIES 003-2021 LED教室照明灯具技术规范.pdf7.2.5灯具色品空间不一致性
灯具在大于峰值光强10%的区域内,不同方向上的色度值的变化△u’v’应在CIE1976(u’,v' 图中的0.004以内
7.2.6灯具模拟照明质量
T/CISA 003-2017 电站用新型马氏体耐热钢08Cr9W3Co3VNbCuBN(G115)无缝钢管.pdf7.2.6.1教室照明质量要求
教室照明灯具按说明书给出的安装参数进行模拟计算时,照明质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维护系数取 0.8
7.2.6.2照明功率密度
教室照明功率密度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教室照明功率密度
书写板照明灯具投射角应可调节。
不同照明分类的 一般照明灯具上下光通量发射
灯具的噪音应不得大于25dB(A)。
光生物安全性应符合GB/T20145规定的无危险类
般照明灯具的蓝光危害按照IEC/TR62778评估应符合RG0等级,书写板照明灯具的蓝光危害按 照IEC/TR62778评估应符合RG0或RG1等级。
8.3.1灯具的LED模块(灯珠)不应直接可见。 8.3.2在正常观察方向上,一般照明灯具出光口平面在其中垂线以上≥65°高度角的平均亮度应不高 于1000cd/m2。
8.3.1灯具的LED模块(灯珠)不应直接可见。
8.3.3书写板照明灯具的眩光
制造商标称的书写板灯具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其不会对人产生过多眩光,图2给出了允许的书写 的安装位置: 灯具出光面中心与书写板的水平距离A应小于0.5m,安装时灯具出光面中心高于书写板上缘 距离B应大于0.2m。
图2教室课桌面网格中心布点示意图
T/GIES 0032021
1.1 灯具壳体材料应牢固、不变形。 1.2 灯具的壳体材料宜采用厚度不小于0.5mm的金属材料,表面应经阳极氧化处理后静电喷塑 1.3灯具透光罩材料应具备抗UV特性,防止黄化。
本章规定了适用于LED教室照明灯具中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VI))、 多 溴联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E)等限用物质的控制和要求。 依照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构成电子电气产品的各均质材料中,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含量不得超过0.1% (质量分数),镉的含量不得超过0.01%(质量分数)。
11.2张贴污染控制标识
11.2.1要求进入市场的电子信息产品以自我声明的方式披露相关的环保信息。即产品中若不含有有毒 有害物质或元素,则应在产品上打“绿标”,标识环保属性;反之,则应在产品上打“橙标”,突出其 警示属性。
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名称及含量
T/GIES003—2021
11.3环境和废料处理
11.3.1LED教室照明灯具的环境保护影响是使用阶段的能源消耗以及汞含量。 11.3.2在LED教室照明灯具中使用有害物质,受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正式发布第32号令,《电 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的管辖。因此,本文件不应就汞含量制定具体生态设计要求。 11.3.3促进电气和电子设备2012/19/EU(Weee)废料的再利用,拆除和回收。单独收集和回收照明 产品的要求参照WEEE指令。同时,该法规支持含有光源的产品的可修复性
了灯具的智能控制要求,有智能控制功能的产品
智能LED照明系统应具有下列基本功能: a)智能LED灯具支持分组控制、分区控制和单灯控制; b)智能LED灯具支持定时开关控制; c)需要进行调光的场所,应能够对光照度(光亮度)按设定值进行调节。 d)需要进行调节色温或颜色的场所,应能够对光源色温或颜色进行设置和管理,并按照照明需求 实现色温或颜色的调整; e)发生通讯故障时,照明设备仍具备正常照明功能; f)应具有断电或发生故障时自锁或存储记忆功能: g)应具有在启动时避免电网冲击的措施; h)应能够根据授权就地或远程修改系统参数; i)应能够设置自动开/关或手动开/关模式。
可参考拓展功能如下: a)可与遮阳设施联动; b)可与室内新风系统、空调设备进行联动; c)可与监控视频联动; d)可与门禁设备联动; e)可与自然光的变化实现照度恒定; f)支持通过感知设备,对照明实现场景化的自动控制; g)能按照需求对设定的场景模式进行切换; h)能通过内置或外接模块实时对照明能耗、灯具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监控; i)宜支持远程查询及监控; j)宜通过数据采集分析自动实现预设功能; k)接入智能化集成系统时,还应符合现行GB50314、GB/T20965、GB/T36342和GB/T2884 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a)应支持“纯物联”拓扑结构。必要时,可扩展为“局域网”或“广域网”拓扑结构,以适应 模、大空间、跨地域的智能照明需求; b)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和可拓展性。
12.4智能节点(单个智能LED灯/控制器)
单个智能LED灯或控制器均是智能LED照明系统的基本智能节点,应具有以下特性: a)可靠通信,相邻两个节点间的有效通信距离应大于10米; b)应为超低功耗,每个控制器至少可对2个智能LED灯进行实施软定义配置,以便于智能LED照 明系统集成; c)应所有的智能LED灯与控制应支持同一个物联网协议。
智能LED照明系统的无线通信应符合下列规定: 传输频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定,工作在国家许可的频段上; b)应具有良好的组网能力和传输纠错能力。
智能LED灯既可以通过智能照明网关、上位计算机的远程控制,还可以在“纯物联”下,支持且不 限于以下类型的本地控制器实现开关、调光调色、场景切换的本地控制: a)无线开关(在普通开关功能外应支持亮度、色温控制); b)场景开关; c)遥控器; d)触屏开关。
智能LED照明系统应支持且不限于以下类型感知器,可基于相关感知器的输出结果对智能LED灯进 行联动控制: a)光电传感器(或光照度传感器); b)人体感应传感器; C)视频摄像机。
智能LED照明系统的管理软件,一般安装在智 规定: a) 应包括操作说明及接口说明; b) 应与常用操作系统兼容; C) 应易于操作、界面友好,并具有可扩展性; d)宜支持移动终端或计算机的管理应用:
智能LED照明系统的管理软件,一般安装在智能照明网关和上位计算机中,该管理软件应符合下列 规定: ? 应包括操作说明及接口说明; b) )应与常用操作系统兼容; C) 应易于操作、界面友好,并具有可扩展性; d)宜支持移动终端或计算机的管理应用:
e)宜采用浏览器模式进行管理应用; f 操作应灵活和方便; 数据库应采用标准数据库格式,并宜提供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h)宜根据用户权限级别设置不同的用户及口令,保证软件操作的可靠性。
智能LED灯设备主要由电源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LED光源等组成,如图4所示。 其中,通信模块可以和控制模块整合。
图4智能LED灯设备框架图
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宜通过统一的接口与驱动模块进行连接(见图5所示),与驱动模块连接 的接口定义示例如表6所示:
图5接口示意图 表6 与驱动模块连接的接口定义
T/GIES 003202
按GB/T31897.1进行试验,
按GB/T9468、GB/T36979的规定进行试验。 灯具效能由初始光通量和功率之比计算得到
13.7灯具模拟照明质量
33条款7.12的规定进行试验
T/GIES 003—2021
安GB/T9468的规定进行试验
旧屋面翻新防水施工工艺方案按GB/T9468的规定进行试验。
安GB/T9468的规定进行试验
距离灯具发光面中心50cm的地方测试,按GB/T3768的规定进行试验
按GB/T20145进行试验。
13.14.18.3.1通过目视法确认。 13.14.28.3.2用亮度计进行试验, 13.14.38.3.3通过书写板现场安装要求确认
13.15VDT环境亮度限制
GB/T 50328-2014标准下载图6 装有漫透射罩LED灯具发光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