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2273-2021 联合循环电站燃气轮机技术监督规程.pdf水洗系统应具备在线水洗和离线水洗功能。 应规定水洗系统水质(含洗涤剂)、流量、温度的
5.3.2.6冷却和密封空气系统
.2.6.1透平高温部件的冷却通道应由燃气轮机结构保证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冷却介质应取自压气机的抽气。 .2.6.2冷却与密封空气的流量应确保在各种环境条件、各种运行工况下均能满足要求。由外部 供的冷却与密封空气的品质应满足燃气轮机各设备的工作要求。
5.3.2.7罩壳和通风系统
5.3.2.7.1罩壳应设计为易拆卸和重装的形式。 5.3.2.7.2罩壳应配备几余的通风系统,不仅使通风空气合理分配,防止罩壳内高温及有害气 气体混合物的积聚,能将危险气体引至安全区域,还能在发生火灾进行灭火前自动关闭通风计 5.3.2.7.3对飘尘和风沙较大的运行环境,应采用加压过滤通风系统。
5.3Z.0后动系统和盈年装直 5.3.2.8.1启动系统的额定功率至少应为在规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燃气轮机从静止到自持转速所需最 大扭矩的110% 5.3.2.8.2应规定启动系统对连续启动次数的限制及连续启动之间的时间间隔。 5.3.2.8.3启动系统可采用电动机或发电机作为同步电动机。 5.3.2.8.4盘车装置应能执行自动控制指令进行连续或间歇盘车,并能进行手动盘车。在执行正常启停 程序时,盘车装置应具有自动与转子脱开、连接的功能。
5.3.2.9燃气轮机管道系统
5.3.2.9.1燃气轮机管道系统的设计应满足GB/T14099.3的要求。 5.3.2.9.2重力回油管道的管径设计应使管道在油流动时始终不超过半满状态,其布置应保证排放良 好,水平走管应向油箱连续倾斜。油过滤器下游的所有管道应采用不锈钢材质,且不应有使污物积聚 的内部障碍物。 5.3.2.9.3天然气系统以及进入燃气轮机本体内部的空气系统管道应采用不锈钢材质。 5.3.2.9.4对于布置在公共连接件上的仪器仪表,应设置单独的二次隔离与泄放阀。仪表用空气和仪表 的管道应采用不锈钢制作。
5.3.2.10燃气轮机控制和保护系统
5.3.2.10.1燃气轮机应配备控制系统,除使操作员能在整个启动、带负荷、运行、停机及备用过程中 控制燃气轮机及其辅助设备外,还应具备报警和跳闸功能,并应向操作员提供状态监测信息。 5.3.2.10.2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应在启动过程中提供足够时间用于燃气轮机自动清吹,清吹周期应在机 组点火前至少将整个排气系统的空间进行3倍体积的清吹。 5.3.2.10.3燃气轮机主要保护应包括燃气轮机超速、燃气轮机排气温度高、燃气轮机振动大、燃气轮 机排气压力过高、燃烧室熄火、燃气轮机区域着火、进气系统压差过高、润滑油供油压力低、液压油 压力低、手动停机等。主要保护逻辑应为“二取二”或“三取二”方式,不应采用单点保护方式。
5.4燃料供应及处理系统
5.4.1.1燃气轮机可燃用气体燃料、液体燃料。若燃气轮机点火、启动和停机时不能使用或者不能接受 主燃料,则应提出启动和停机时燃料的用量和质量,以及其压力和温度允许范围。 5.4.1.2进厂燃料应满足燃料系统工艺及GB17820、GB/T29114、JB/T5886的要求,处理后的燃料应 满足燃气轮机设备的技术要求。
5.4.2天然气供应及处理系统
5.4.2.2天然气系统设计参数的选取应能保证燃气轮机组满负荷运行。进厂天然气管道系统容量应按全 厂最大耗气量设计,并考虑燃气轮机组性能下降、燃料质量变差、环境温度升高等因素留有裕量;天 然气管道设计压力应按各管段最高工作压力确定,设计温度应按各管段最高和最低工作温度确定。 5.4.2.3进厂天然气压力达不到燃气轮机要求时,应配置增压装置,增压机宜选用电动机驱动。 5.4.2.4进厂天然气总管上应设置危急遮断阀和手动关断阀,并布置在安全和便于操作的位置。进厂天 然气气源危急遮断阀前总管和厂内天然气供应系统管道上应设置放空管、放散阀及取样管。在两个同 时关闭的关断阀之间管道上,应设置自动放散阀。危急遮断阀和自动放散阀应采用带“三断”(断电、 断气、断信号)保护功能的产品,危急遮断阀在失电、失气时应能自动关闭,自动放散阀在失电、失 气时应能自动开启。
气方相同或更高准确度等级的计量装置。 b)每台燃气轮机天然气进气管上设置流量测量装置、压力测点、温度测点、取样点。 c)流量测量元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要求,其前后预留足够长的直管段。 5.4.2.6天然气调压支路应设置备用支路,调压站内的分离器、除尘过滤器应采用多组并联方式,并与 调压支路相对应设置备用。 5.4.2.7严寒地区的调压站管道、设备及厂区天然气管道应考虑防冻措施。天然气加热器的加热热源应 考虑安全和防爆要求合理选择,如热源水或热源蒸汽压力应高于燃气压力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5.4.2.8调压器进、出口联络管或总管上和增压机出口管上均应装设安全阀,调压站内的受压设备和容 器也应设置安全阀,其泄放的气体可引入同级压力的放空管线。 5.4.2.9天然气调压站及管道的低点应设置凝析液排污系统、排液管及两道排液阀,排出的污物、污水 应收集至有放散系统的储罐,并经处理达到环保要求后排放。 5.4.2.10机组天然气前置模块进口处应设置一套双联精密过滤器,并具有可靠隔离措施。 5.4.2.11天然气调节系统(燃料模块)的入口应设置过滤器和燃料关断阀,并配备自动放散阀。天然 气调节系统中的燃料调节阀至燃烧室间的管道宜尽可能短。 5.4.2.12天然气系统管道应设置清管和吹扫系统,还应设置天然气管道停用时的情性气体置换系统或 留有快装接口。 5.4.2.13天然气管道和储罐的防腐设计应符合DL/T5174的规定。地埋管道的设计应考虑土壤的腐蚀 性,应根据所在地区土壤条件设置阴极保护装置并定期检测阴极保护电位。
5.4.3IGCC电站的燃料供应及处理系统
5.4.3.1IGCC电站用燃气轮机的燃料供应及处理系统包括合成气(煤气)和启动(备用)燃料两个系 统,每个系统应分别设计。启动(备用)燃料可采用燃油或天然气。 5.4.3.2对于采用燃油作为备用燃料的双燃料系统,应具有液、气燃料的切换功能。在由液体燃料完全 切换至气体燃料时应对燃料喷嘴的油路进行清吹。 5.4.3.3合成气系统应设计双联并列式过滤器,同时带有旁路充压阀。 5.4.3.4合成气系统应具备通过注入蒸汽、氮气等方法调整热值的功能。 5.4.3.5合成气控制模块入口应设置合成气饱和装置及加热装置。 5.4.3.6合成气系统应设置合成气流量测量装置和取样监测设施。 5.4.3.7燃气轮机前的合成气控制管路应设计主管路和副管路。 5.4.3.8合成气系统应设计氮气吹扫系统。应优先采用厂内空气分离装置提供的氮气,并设置氮气缓冲 罐,其容量应能满足完成燃气轮机启动、燃料切换、停机一个连续过程吹扫用气的要求。 5.4.3.9合成气系统应设置合成气放散阀。
5.4.4燃油供应及处理系统
DL/T 2273—2021
5.4.4.1燃油系统应根据机组规划容量、燃油品种和耗油量、来油方式、来油周期等情况进行设计,并 符合DL/T5174的规定。 5.4.4.2燃油系统应设置回油管路。 5.4.4.3对于轻油系统,应考虑加热保温措施,使油温在冬季能保持在5℃以上。 5.4.4.4燃油处理设备应根据处理方式合理设置余备用,设计时应考虑处理后燃油中钠、钾、钒、 钙、铅、硫等杂质含量的要求不同对燃油处理设备出力的影响。 5.4.4.5应在燃油系统管路上设置低压过滤器和高压过滤器,并设有监视过滤器污染程度的差压计。低 压过滤器应设置于主燃油泵的吸油管路中,应配置带有切换阀的全流量双联过滤器,不应使用过滤器 旁通阀;高压过滤器应设置于燃油分配器或燃料喷嘴之前。 5.4.4.6燃油系统应设置流量测量装置和油质取样监测设施。 5.4.4.7燃油管道宜架空敷设;当与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地沟时,燃油管道应布置在热力管道的下方。 5.4.4.8燃油系统的关断阀、调节阀及其他专用阀的设计选型应符合GB50229、GB/T15736的规定。
燃气轮发电机组的防火、防爆设计应符合GB50183、GB50229、DL/T5174的规定。 .2 2 燃料系统及燃气轮机本体的防火、防爆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天然气区域投入生产前应经当地消防部门验收合格。
5.5.2燃气轮机设备及系统设计要求
5.5.2.1天然气爆炸危险区域内的设施均应采用防爆型产品,其选型、安装和电气线路的布置应满足 GB50058的要求。天然气系统应设置防爆型安全阀,并满足GB50183的要求。 5.5.2.2天然气调压站等易散发可燃气体的生产设备,宜露天布置或在棚式建筑内布置,其地面应选用 不发火材料。如为棚式建筑内布置,其顶棚应设计防止可燃气体积聚的措施。 5.5.2.3厂内天然气调压站、燃油处理室及供氢站应与其他辅助建筑物分开布置,宜布置在有明火、散 发火花地点的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燃气轮机或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房)、余热锅炉(房)、天 然气调压站、燃油处理室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GB50229的规定。 5.5.2.4厂内天然气调压站、天然气前置模块区域应设置不低于2m的围墙或耐火材料栅栏,厂内天然 气调压站、天然气前置模块、燃料模块等易燃易爆区域应张贴“重点防火区域”“严禁烟火”等警示 牌,入口处应设置火种存放箱和静电释放装置。 5.5.2.5天然气区域应设有防止静电荷产生和聚集的措施及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天然气设备设施接 地线和电气设备、热控仪器仪表接地线应分别装设,天然气管道应有明显的接地点。 5.5.2.6天然气区域的设施应设有可靠的防雷装置。 5.5.2.7天然气连接管道的法兰连接处,应设金属跨接线(绝缘管道除外),当法兰采用5副以上的螺 栓连接时,法兰可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应构成电气通路。天然气管道入地及出地部分应设置绝缘 接头。
室外文明硅PU球场施工工艺5.5.2.8天然气管道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管道下路口应设置限高警示和限高栏。 b2 厂外专用天然气管道应直埋或架空敷设,厂外埋地和架空天然气、燃油管道与邻近建筑物的
火安全距离应符合GB50183的要求。厂外天然气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和 测试桩。输气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 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c)热力管道宜布置在天然气管道的上方。 d)除必须用法兰与设备或阀门连接外,天然气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方式。 e)天然气管道与厂内其他设施的间距及天然气站场的消防间距和方位应满足GB50251的要求。 5.5.2.9燃气(含合成气)系统应设置排放管、放空管。除露天布置外,所有的天然气排放管、放空管 均应接至放散母管,集中排放至安全区域,不应就地排放。放散竖管排放速度不宜超过20m/s,以 5min~10min之内排空管道内存气来确定放散管直径。放散管出口应设带消声功能的阻火器,高度应 符合GB50183的要求,并有防止雨雪侵入、腐蚀、外来异物堵塞的措施。放散管应采用金属材料,不 应使用塑料管或橡皮管。 5.5.2.10若厂内设置有情性气体置换系统,则应保证正常运行中情性气体置换系统与天然气系统的有 效隔离,并在合适位置加装止回阀。
5.5.3危险气体、火灾检测与保护系统设计要求
燃气轮机制造、监造应依据GB/T14099.8、DL/T586、JB/T6224、设备技术标准及供货技术协议 进行。
6.2.1燃气轮机设备制造质量主要见证项目及见证方式应依据DL/T586确定,可根据具体情况协商增 加设备的监造部件、见证项目和见证方式。 6.2.2监造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能力和类似机组监造经验,且不应与制造厂存在隶属关系和利害关 系。总监理工程师和重要岗位的监造人员应为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 6.2.3监造单位应编制设备监造计划(大纲)、实施细则及人员配备计划,并经审核、批准后实施。应 定期提交监造报告(如周报、月报、重大质量问题专题报告等),并在监造结束后及时提交监造资料和
T/CAEPI 36.1-2021 汽油车污染控制装置技术要求 第1部分:三元催化转化器.pdfDL/T 227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