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353-2021 煤粉锅炉燃煤添加剂评价方法.pdf

DL/T 2353-2021 煤粉锅炉燃煤添加剂评价方法.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076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2353-2021 煤粉锅炉燃煤添加剂评价方法.pdf

燃煤添加剂的防结渣效果等级划分见表5

表5 燃煤添加剂防结渣效果等级划分

6.5防沾污效果等级划分

GB/T 39392-2020 家用电器专用智能功率模块技术规范.pdf安公式(6)计算燃煤添加剂的防沾污效果指标:

W'Na,O 添加样或原煤样灰中氧化钠含量,单位为百分比(%); 燃煤添加剂的防沾污效果等级划分见表6。

表6燃煤添加剂防沾污效果等级划分

6.6环保特性等级划分

燃煤添加剂的降低NO生成效果等级划分以及降低SO2生成效果等级划分分别见表7、表8。

燃煤添加剂的降低NO生成效果等级划分以及降低SO2生成效果等级划分分别见表7、表8

表7燃煤添加剂降低NO.生成效果等级划分

表8燃煤添加剂降低SO2生成效果等级划分

燃煤添加剂试验室评价效果等级应符合表9的规定,且添加样对锅炉常见金属材料的高温腐 于原煤样对锅炉常见金属材料的高温腐蚀,添加样的飞灰磨损特性应弱于原煤样的飞灰磨损特 然煤添加剂的性能满足上述要求,应进行燃煤添加剂锅炉实炉应用效果评价试验。进行锅炉实 效果评价时,添加样中的原煤煤种及煤质应与原煤样保持一致。

表9燃煤添加剂试验室评价效果等级要求

应测试锅炉燃用原煤样和添加样时的最低不投辅助点火设施稳燃负荷。对于助燃类燃煤添加剂, 锅炉燃用添加样时的最低不投辅助点火设施稳燃负荷应小于锅炉燃用原煤样时的最低不投辅助点火设 施稳燃负荷。对于其他类型燃煤添加剂,锅炉燃用添加样时,应保证在锅炉设计最低不投辅助点火设 施稳燃负荷运行时稳定燃烧。

7.3发电煤耗影响评价试验

对于节煤类燃煤添加剂,应按GB/T10184测试锅炉燃用原煤样和添加样的反平衡锅炉效率,并 利用正平衡法测试原煤样和添加样的发电煤耗,锅炉燃用添加样时的反平衡锅炉效率应高于锅炉燃 原煤样时的反平衡锅炉效率,锅炉燃用添加样时的正平衡发电煤耗应低于锅炉燃用原煤样时的正平 发电煤耗。对于其他类型燃煤添加剂,应按GB/T10184测试锅炉燃用原煤样和添加样时的反平衡锅 改率,可根据反平衡锅炉效率测试结果由电厂选择利用正平衡法测试原煤样和添加样的发电煤耗。 2正平衡煤耗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在同一台锅炉上测试,原煤样试验期间的煤种和添加剂加入期间的煤种应是同一个煤种,且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波动应控制在土3%。 b)试验期间,应保持锅炉平均负荷率基本一致,测试时间不应小于168h。 c)试验机组的机械采样装置性能应鉴定合格,且应处于有效期内,并于试验前按GB/T7721对入 炉煤皮带秤、给煤机皮带秤进行标定。 d)试验期间,入炉煤机械采样间隔不应低于8h。 e)试验期间,应隔离测试机组,不得与其他锅炉交叉上煤,切除对外供汽,系统不明泄漏量不应 超过试验主蒸汽流量的0.5%,并应统计试验机组燃料的消耗量。锅炉的运行氧量、磨煤机投 运方式、燃烧器投运方式、配风、吹灰器投运频率、汽轮机、热力系统等的运行方式等应保持 一致。 f)可统计燃用原煤样或添加样期间的燃煤热值、总煤量和总发电量,也可在试验期间每24h统

7.4降低NO、SO2生成效果评价试验

对于降低NO.生成的环保类燃煤添加剂,锅炉燃用添加样时锅炉脱硝设施前烟气中NO,的浓度应 低于锅炉燃用原煤样时锅炉脱硝设施前烟气中NOx的浓度;对于降低SO2生成的环保类燃煤添加剂, 锅炉燃用添加样时锅炉脱硫设施前烟气中SO2的浓度应低于锅炉燃用原煤样时锅炉脱硫设施前烟气中 SO2的浓度。其他类型燃煤添加剂,电厂应综合考虑使用燃煤添加剂后锅炉NO.和SO2生成值与锅炉 脱硫、脱硝设施的适应性。

防结渣、防沾污效果评价试验

应在同等负荷、吹灰器投运比率保持一致等完全相同的燃烧工况下,分别燃用原煤样和添加样, 评价燃煤添加剂的防结渣、防沾污效果。燃用原煤样或添加样的试验,锅炉负荷应在锅炉最大连续蒸 发量(BMCR)的90%上,试验时间不应小于72h。试验开始前,应对锅炉受热面吹灰,保证锅炉受 热面的清洁度一致。通过炉膛出口烟温、锅炉水冷壁和高温对流受热面结渣情况观察对比得出燃煤添 加剂的防结渣、防沾污效果。对于防结渣类燃煤添加剂,锅炉燃用添加样时炉膛出口烟温应低于锅炉 燃用原煤样时炉膛出口烟温,锅炉燃用添加样时锅炉水冷壁和高温对流受热面的结渣尺寸应小于锅炉 燃用原煤样时锅炉水冷壁和高温对流受热面的结渣尺寸,可参考DZ/T0276.6测试锅炉排渣机排出渣 块,锅炉燃用添加样时排渣机排出渣块硬度应小于锅炉燃用原煤样排渣机排出渣块硬度,锅炉燃用添 加样时排渣机排出渣量应少于锅炉燃用原煤样排渣机排出渣量。对于防沾污类燃煤添加剂,锅炉燃用 添加样时高温对流受热面管壁沾污量应少于锅炉燃用原煤样时高温对流受热面管壁沾污量。

飞灰磨损试验台及操作步

DL/T2353—2021

A.1.1图A.1为煤飞灰磨损试验台示意图。本试验台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流量计控制气流速度,通过 电加热元件控制气流温度,由煤飞灰给料机控制气流中粉尘浓度。气流带动粉尘依次冲刷圆柱形磨损 件和方块形磨损件。方块磨损件被烟气冲刷的角度可以通过角度旋转仪进行控制,以考察冲刷角度对 磨损性能的影响,携尘气流最后通向旋风子除尘器。

4.1.2试验的操作方法如下

图A.1热态煤飞灰磨损试验台

a)准备试验煤灰、电子秤及有关容器。 b)准备直径和长度分别为50mm、10mm的圆柱形磨损件和长、宽、高分别为50mm、10mm、 5mm的方块型磨损件。试验前将磨损件放入马弗炉内,在105℃左右的温度下加热30min左 右。在1/10000精度的分析天平上称重后,将磨损件放置在要求的位置。 c)测试冲刷所用煤灰的细度,并将灰装入给料机灰斗,并标定给料机给料量。 d)检查仪表、空气压缩机等工作正常。 e)开启空气压缩机,气源经滤油器后进入试验装置。根据试验需求调整气流压力、流量、温度 f)打开煤灰给料机,调至需求的给料量,记录煤灰开始冲刷磨损件的时间。

g)待煤灰冲完之后,稍等片刻让余灰冲完后,依次关闭给料机下的阀门、加热元件、压缩空气, 然后取出试件。 h)磨损件取出后立即放入干燥器皿内,待冷却至室温时才可取出。吹扫表面浮沉后,将磨损件放 入马弗炉内,在105C左右的温度下加热30min后,冷却到室温再用天平称重,前后称重之 差值即为其失重量△g,再除以用煤灰量,得到其相对磨损量的值。 i)清理给料机灰斗的余灰,更换新的圆柱磨损件和方块磨损件,准备下一个煤灰样品的测量

A.2数据处理及计算方法

煤飞灰磨损等级划分应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煤飞灰磨损等级划分

B.1.1试验装置可参照图B.1

电站锅炉入炉燃料高温腐蚀特性试验方法一燃烧试验法

图B.1200kW燃烧试验台示意

B.1.2试验台采用倒L型布置,燃烧器布置在倒数第二级。第四级上部为前转向室,前转向室内布置 墙式辐射过热器,烟气转向水平段后,经水平段内布置的三级对流受热面,然后经过后转向室进入空 气预热器,然后进入污染物处理系统。试验台包括送风、引风、给粉、空气预热、过热器、测温及取

样系统等。炉内燃烧状态和实际锅炉接近。试验过程中,根据需求在炉膛和水平烟道不同烟温段放置 试片,并通过放置试片的水冷套筒控制试片温度,以模拟锅炉中受热面的壁温和烟温。记录不同时间 试片的腐蚀量,并绘制试片腐蚀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得到试片的年减薄量,将试片的年减薄量作为判 别入炉燃料高温腐蚀性能的判别指标,判定该入炉燃料的高温腐蚀性能。 B.1.3试验设备、仪表等要求及精度如下:

B.1.3试验设备、仪表等要求及精月

a)分析天平:精度为0.1mg; b)马弗炉:带温控装置,可保持(45土5)℃; c)带内置冷却水的套筒:用于放置圆环形腐蚀试片,内置冷却水,可通过冷却水流量控制套筒管 壁温度; d) 一、二次风流量计:精确度等级应为4%; e)一、二次风温度表:精确度等级应为2.5%; f)各段烟气温度热电偶:热电偶嵌入试验台炉壁内,精确度等级应为0.5%; g)试片管壁温度热电偶:热电偶嵌入放置试片的套筒外壁,精确度等级应为0.5%; h)烟气分析仪:用于测量炉膛出口及尾部烟道烟气中的O2、CO、H2S含量等; i)腐蚀试片:材质为锅炉常用金属材质。

B.2.1试验入炉燃料煤粉细度应根据DL/T466

B.2.2试验给粉量按公式(B.1)计算:

G 一入炉燃料给粉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Ωne:.V—入炉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3.2.3试验控制参数应符合表B.1的规定。

表B.1 主要试验控制参数

按照GB/T474的要求将试验样品破碎并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后磨制成规定煤粉细度的煤粉,煤粉细 度应满足DL/T466的要求

B.3.2腐蚀试片处理

对试片编号后,用5%稀盐酸缓蚀剂清洗试片表面,除去可能存在的铁锈等杂质;放入45℃马弗 炉烘干2h:称重并记录后,固定在内置冷却水的套筒上。

B.3.4放置腐蚀试片

待炉膛出口氧量、各段烟气温度稳定后,将放在内置冷却水套筒的腐蚀试片放入试验台相后 区间,按试片管壁温度控制要求调整冷却水流量

维持运行工况稳定,每隔4h采用压缩空气对除腐蚀试片表面浮灰。每隔24h取出一组盾 试验共进行168h。

B.3.7腐蚀试片处理

B.4数据处理及计算方法

B.4.1试片的腐蚀速率

GB/T 5824-2021标准下载B.4.2确定平均腐蚀速率

根据腐蚀不同时间下试片的腐蚀速率,绘制腐蚀速率K,随腐蚀时间t的变化曲线,确定该由

B.4.3确定试片的年减薄量

式中: △T 腐蚀试片的年减薄量,单位为毫米每年(mm/a)。

富蚀试片的年减薄量,单位为毫米每年(mm/a)。

.5.1 1入炉燃料高温腐蚀性能可采用腐蚀试片年减薄量△r判别。年减薄量越大,表明入炉燃料的高

DL/T2353—2021 腐蚀性能越强。

杭州某污水处理厂厌氧水解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表B.2入炉燃料高温腐蚀性能判别指标

]DL/T466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