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LPA 000002.2-2021 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第2部分:SPD智能在线监测装置.pdf

T/SLPA 000002.2-2021 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第2部分:SPD智能在线监测装置.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046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SLPA 000002.2-2021 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统 第2部分:SPD智能在线监测装置.pdf

5.4.3SPD性能劣化趋势监测

监测装置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之一对SPD性能劣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可设置阈值,进行SPD劣化 显示及报警: 根据流过SPD的电涌大小及次数进行分析; 根据流过SPD的泄漏电流变化进行分析:

缅甸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艮据SPD内部压敏电阻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监测装置应具备本*存储的功能,可存储所监测的SPD及SPD专用保护装置的所有数据,并具备断电 保存功能

应具备数据传输接口,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实现与远程监测*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应采用通 用的、开放的通信协议,如Modbus协议等

表置的抗电强度应满足GB4943.1 中第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监测装置的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之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Q。 注:额定电压不小于60V时绝缘电阻应采用用250V兆欧表测量得出、额定电压大于60V且不大于250V时绝缘电阳 用用500V兆欧表测量得出

5.5.3外壳防护等级

外壳的绝缘材料应阻燃或自熄。

监测装置的抗扰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监测装置的抗扰度要求

5.6.2抗扰度性能判据

5.7.1气候环境适应性

5.7.1.1低温工作

5.7.1.2高温工作

正常温度:试验温度40℃,湿度≤85%,持续时间≥16h,试验后试品应能正常 扩展温度:试验温度:70°℃,湿度≤85%,持续时间≥16h,试验后试品应能正

5.7.2机械环境适应性

满足GB/T2423.8的要求且试验后试品应能正

试验的环境应满足: 温度:15°℃~2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电源: ●交流额定电压土20%范围,47Hz~63Hz; ●直流额定电压土10%范围。

6.1.2测试仪器和设备

6.1.2.1冲击电流发生器

6.1.2.2测试仪器

用目视法和手感法对5.2的要求进行逐项检查 性能

6.3.1电涌电流峰值监测

监测试验应按图1所示连接测试设备与被测装置,并满足: 测试点选取量程范围的最小值、中间值、最大值; 依次预置冲击电流发生器输出电流为测试点值,进行正负各1次冲击放电试验; 在进行最大值测量时,每冲击一次可更换一个新的SPD; 被测装置与SPD为一体化产品时,可以在SPD电压保护水平测试时同时进行; 在每个测试点上,分别从数字存储示波器和被测装置读取相应的示值; 监测误差按公式(1)所示分别计算,用被测装置在全量程各测试点的监测误差的最大值作为 该被测装置测量准确度的判定依据,其监测误差应满足5.3.1.3的要求。

注:图中L1为被测装置的电涌电流传感器、L2为标准电流传感器。

6.3.2电涌电流波形监测

图1电涌电流峰值监测接线示意图

电涌电流波形监测应满足: 与6.3.1的测试同时进行; 在每个测试点上,分别从数字存储示波器和被测装置读取冲击电流波形对应的波头和波尾时 间; 波头时间误差按公式(2)计算,用被测装置在全量程各测试点的监测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该被 测装置测量准确度的判定依据,其监测误差应满足5.3.2.3的要求

TmoTm11 = TmC

Tm0Tm11 Tm

式中: 0一一波头时间误差; T一一数字存储示波器波形波头时间; T一一被测装置波形波头时间。 按公式(3)计算半峰值时间误差,用被测装置在全量程各测试点的监测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该 被测装置测量准确度的判定依据,其监测误差应满足5.3.2.3的要求。

P 半峰值时间误差; Tno 数字存储示波器波形半峰值时间; In 被测装置波形半峰值时间

.3.3电涌电流单位能量

电涌电流单位能量监测应满足: 与6.3.1的测试同时进行。 每个测试点上,分别从数字存储示波器和被测监测装置读取单位能量示值; 单位能量监测误差按公式(4)计算,用被测装置在全量程各测试点的监测误差的最大值作为 该监测装置测量单位能量准确度的判定依据,其监测误差应满足5.3.3.2的要求,

单位能量监测误差 数字存储示波器测量的电涌电流单位能量 监测装置测量的电涌电流单位能量。

6.3.4SPD动作次数监测

[Wd1Ws11 W。1

在6.3.1电涌电流峰值监测试验过程中,每一次冲击后,查询被测装置记录到的SPD动作次数, 作次数应与冲击次数一一对应、逐次增加。

6.3.5.1测试装置

6.3.5.2型式试验测试

监测试验应按图2连接测试设备和被测装置,并满足: 测试点选取监测装置全电流测量范围的最小值、中间值、最大值; 交流调压器输出频率50Hz,调整输出信号V的大小,读取数字式万用表的电流读数达到测试 点并稳定; 在每个测试点上,每分钟读一次数字式万用表和被测装置上的电流示值,连续读3次:

S 电流误差; I 数字万用表3次电流读数的平均值 1元 被测装置3次电流读数的平均值。

.3.5.3出厂试验测试方

图2全电流测试连接图(型式试验)

监测试验应按图3连接测试设备和被测装置,并满足。 在SPD两端施加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 待电压稳定时,每分钟读一次数字万用表和监测装置上的电流示值,连续读3次: 监测误差按公式(6)分别计算,误差应满足5.3.5.2的要求

电流误差; 数字万用表3次电流读数的平均值; ★ 被测装置3次电流读数的平均值

图3全电流测试连接图(出厂试验)

6.3.1.1型式试验的测试方法

监测试验应按图4连接测试设备和被测装置,且满足; 测试点选取监测装置温度测量范围的最小值、中间值、最大值; 当温度达到测试点并达到恒温设备规定的稳定时间方可读数; 在每个测试点上,每分钟读一次标准温度计和监测装置上的温度示值,连续读3次; 监测误差按公式(7)分别计算,用被测装置在全量程各测试点的监测误差的最大值作为监测 装置测量准确度的判定依据,其监测误差应满足5.3.6的要求,

式中: 温度监测误差 TEMPa 标准温度计的监测温度平均值加上修正值: TEMPm 监测装置上的监测温度平均值

5.3.1.2出厂试验的测

图4 温度测试连接图

监测试验应按图5连接测试设备和被测装置,且满足: 在室温环境中,每分钟读一次水银温度计和监测装置上的温度示值,连续读3次; 监测误差按公式(7)计算,误差应满足5.3.6的要求

6.4.1SPD内部脱离器通断状态监测

通过接通与断开被测装置的SPD遥信状态接口,重复动作3次,在被测装置或远程监测*统中应准 确显示SPD遥信状态信息

SPD专用保护装置通断妆

通过接通与断开被测装置的SPD专用保护装置遥信状态接口,重复动作共3次,在被测装置或远程 监测*统中应准确显示SCB遥信状态信息

6.4.3SPD性能劣化趋势监测

根据不同的SPD性能劣化趋势分析方法,对应的要求如下: 根据流过SPD的电涌大小及次数进行分析,按照6.3.1和6.3.4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达到所 宣称的告警值时,监测装置或远程监测*统应有预警输出; 根据流过SPD的泄漏电流变化进行分析,按照6.3.5型式试验的测试方法,调节流过SPD的泄 漏电流为制造商宣称的预警值的120%,监测装置或远程监测*统应有预警输出; 根据SPD内部压敏电阻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按照6.3.6型式试验的测试方法,依照制造 商宣称的温度分析需达到的温度值,监测装置或远程监测*统应有预警输出,

本*监测装置的存储记录,应能查阅到所监测到

查看被测装置的外部通信端口,其结果应满足5.4.5的要求。在进行6.4.1的验证时,可在远程监测 *统接收到相应的监测结果

按GB4943.1一2011中5.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5.4.1的要求

用兆欧表测量,应符合5.5.2要求。

用兆欧表测量,应符合5.5.2要求。

6.5.3外壳防护等级

/T4208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5.

6.6.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4一2018第8章的要求进行试验,被测装置应满足5.6.1中表2的规定

6.6.4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6.6.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证

.6.6工频磁场抗扰度

6.6.7电压暂降抗扰度试验

.7.1气候环境适应性

6.7.1.1低温工作

6.7.1.2高温工作

6.7.1.3湿热工作

6.7.2机械环境适应性

装置的检验分为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试验项目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设计定型时; 当工艺及关键原材料有所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从出厂检验合格品中随机抽取3台。如温度监测试验时需破坏被测样品,需多抽取3台用于该项目的 测试。

所检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检验中若出现不合格项(安全除外),可从同批产品 抽样进行复检DBJ04-415-2021标准下载,若仍有不合格项,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产品需逐台检验,合格后附上质检部门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方能出厂,试验判定规则如下: 全部检测项目合格,判该产品合格; 检验中若出现不合格项,允许返修后复检,若仍有不合格项,则判该产品不合格

产品上应有下列内容: 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产品名称、型号; 额定工作电压及额定功率; 外壳防护等级(当IP>20时)

包装箱上宜有下列内容: 制造商名称、商标:

包装箱上宜有下列内容: 制造商名称、商标:

TB/T 3366-2018标准下载产品名称、型号、数量; 包装件重量(kg); “小心轻放”等储运图示标志。

使用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产品特点、主要用途; 使用环境条件; 主要性能指标; 使用和维护方法、注意事项; 制造商名称和**、方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