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ZSQX005-2020 有皮混凝土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5.1.4饰面层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a)石材饰面层的锚固设计和计算; b)石材饰面层的节点设计; c)金属饰面层的锚固和节点设计
5.1.5有皮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下,各类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统一为25mm或20mm龙潭经济适用房二期社区中心、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工程塔吊施工方案.doc,并 按表5.1.5的要求选择。
表5.1.5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
.6有皮混凝土外墙板应根据建设工程项目要求进行专项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规 7 2 有皮混凝土中埋设的管线,宜使用铜管、不锈钢管、优质加厚硬质塑料管(满足A级防火要求 应满足表5.1.7中要求。
表5.1.7有皮混凝土中埋设管线要求
5.2石材饰面层的设计和计算
5.2.2石材燕尾槽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a)燕尾槽之间的间距:宜控制在燕尾槽宽度的1.5H~2.5H之间;
b)燕尾槽与石材边缘的距离:宜控制在燕尾槽宽度的1.5H~2.0H
b)燕尾槽与石材边缘的距离:宜控制在燕尾槽宽度的1.5H~2.0H之间。 5.2.3石材燕尾槽的开槽率α宜控制在0.36~0.54之间,夹角控制在85°~87°之间, 5.2.4石材饰面层的锚固强度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为:
b)燕尾槽与石材边缘的距离:宜控制在燕尾槽宽度的1.5H~2.0H之间。
5.2.3石材燕尾槽的开槽率α宜控制在0.36~0.54之间,夹角控制在85°~87之间。
5.2.4 石材饰面层的锚固强度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为:
式中:S一石材饰面层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R一石材饰面层的抗力设计值; R(·)一石材饰面层的抗力函数。
R=R(f。,f,C,C,V,….)
S Aab=开槽实际面积 S≤R=C·f。·CA·V Aab=开槽实际面积 S 式中:S一饰面层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R一石材饰面层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Ra一石材饰面层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C 一 石材饰面层抗拉强度或抗剪强度调整系数,建议取0.9; 石材饰面层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换算系数,建议取0.13; V—与石材燕尾槽深度有关的系数,按表5.2.6取值; f。— 一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一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Ab一石材开槽面积; 单块石材面积; A一石材的长度; B一石材的宽度; H一石材的厚度; 石材长边燕尾槽宽度; 石材短边燕尾槽宽度 石材燕尾槽深度。 石材长边燕尾槽宽度; 石材短边燕尾槽宽度; 石材燕尾槽深度。 表5.2.6 系数V取值要求 5.3石材饰面层的节点设计 T 石材饰面层应进行接缝节点专项设计,在确保安全可靠前提下,宜满足建筑效果并控制成本。 2 石材饰面层之间必须留缝,各种缝宽应按表5.3.2确定 表5.3.2石材饰面层缝宽要求(mm 注: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水平缝的缝宽允许大于50mm 图5.3.3石材饰面层节点之 图5.3.3石材饰面层节点 尾槽: 真充 助: 字型辅助件( a)石材侧面可以选择开槽(b),也可以选择不开槽(c),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根据需求综合 考虑; b)土字型或士字型辅助件应连续布置方式,在纵横交汇点采用“纵向连续、横向断开”或“横向连续、 纵向断开"的布置方式。 5.3.4石材饰面层的辅助件应进行专项设计,其材质、厚度及加工精度应符合本标准第4.2节的相关 5.4.1金属饰面层应选用316优质不锈钢。室内金属板饰面层可采用铝合金、304/316不锈钢。 5.4.2金属饰面层的锚固和节点见图5.4.2,辅助件应连续布置,在纵横交汇点采用“纵向连续、横向断 开"或“横向连续、纵向断开”的布置方式。 图5.4.2金属饰面层节点之一 5.4.3金属饰面层(板)在边缘应进行折弯处理,形成金属扣,如图5.4.2所示,其中金属板厚度(t)、边 缘折弯高度(D)、边缘折弯宽度(D)的取值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a)厚度t:0.5mm~30mm; b)边缘折弯高度D:12mm~60mm; c)边缘折弯宽度D:8mm~40mm。 5.4.4金属饰面层的辅助件应根据图5.4.2中金属扣的形式进行专项设计,辅助件的厚度应符合本标 准第4.2节的相关规定。 5.4.5金属饰面层之间应留缝,各种缝应按表5.4.5确定缝宽。 表5.4.5金属饰面层缝宽要求(mm :有外观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缝宽允许大于50mm 5.4.6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及要求,对金属饰面层之间接缝可采取金属装饰条或密封胶覆盖,并借鉴幕 5.4.6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及要求,对金属饰面层之间接缝可采取金属装饰条或密封胶覆盖,并借鉴幕 墙相关技术进行专项设计。 5.4.7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及要求,对金属板之间的连接缝也可采用焊接或高强螺栓的连接方式,并应 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6.1.1采用现场浇筑的有皮混凝土,宜采用大模板工艺。大模板的参考尺寸为,长度3m~8m 度)2m~7m、厚度0.3m~1.0m(包括模板及钢骨架),最终尺寸应通过计算确定。 a)确定大模板的几何尺寸并分析计算大模板强度与刚度; b)饰面层材料与大模板的组合或连接方案; c)大模板之间的连接方案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固定方案; d)大模板与饰面层的分离方案; e其他 应全数检查大模板成品的尺寸偏差,大模板成品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1.3中要求 有皮混凝土大模板成品尺 6.1.4重要工程项目或梁板跨度大于12m的有皮混凝土,宜采用支撑预压法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预受 6.1.4重要工程项目或梁板跨度大于12m的有皮混凝土,宜采用支撑预压法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预受 力检验。施工单位应有支撑预压法专项技术方案 6.2.1采用有皮混凝土时,施工单位应编制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等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评审合格 后实施。 6.2.2有皮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对表面进行覆盖并加湿养护,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d。当在工厂预制有 皮混凝土墙板时,应采用蒸汽养护,并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表6.3.4有皮混凝土饰面层保护要求 验收、维护保养及编码登记 7.1.1有皮混凝土子分部工程包含模板、钢筋、混凝土、饰面层等分项工 a)所含分项工程质量全部验收合格; b)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c)有关安全、节能、环保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样检验结果符合相关规定; d)观感质量符合要求。 7.1.4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主控项目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 b)一般项目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的要求外,合格点率应达到85%以 合格点偏差不应超过允许偏差的1.5倍,且不得有严重缺陷; c)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1 有皮混凝土子分部工程模板、钢筋、混凝土分项工程主控项目质量验收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租 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相关规定执行。 a)饰面层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和配件,其规格、型号及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和复检报告。 b)饰面层的造型和立面分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c)变形缝、墙角的连接节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d)饰面层接缝处密封胶应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1 :有皮混凝土子分部工程模板、钢筋、混凝土分项工程一般项目质量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相关规定执行。 饰面层分项工程一般项目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数量:按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 于3件 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 现浇有皮混凝土允许偏差和 表7.3.2现浇有皮混凝土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 7.4.1施工前,每个工程项目同类型石材面混凝土宜进行1组(3件)锚固强度工艺性试验,试验应按本 标准附录B执行。 7.4.2每个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同条件下,至少每层楼应检验1组(3件)石材饰面层的实体抗拉强 度,检验应按本标准附录C执行。 7.4.3每个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同条件下,从首层开始至少每5层楼检验1组(3件)石材饰面层的实 体抗剪强度,检验应按本标准附录D执行。 7.5维护保养及编码登记 7.5.1 金属饰面层应按表7.5.1中的间隔时间要求进行维护保养。 7.5.3 采用有皮混凝土的工程项目,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编码登记工作: .3 采用有皮混凝土的工程项目,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编码登记工作: A.1.1石材饰面层锚固强度计算可以采用以下简便计算公式: 由本标准第5.2.5条公式: 石材饰面层锚固强度简便计算公式及算例 S S 用石材开槽率与石材面积的乘积,替代石材开槽面积(αAAB=Ab),即第5.2.5条公式 A.1.2开槽率α取0.40(建议值的平均值),公式中的其他参数不变。 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技术交底-模板工S≤R,=C·faAAB·V Aab =α A AB S 选择石材基本尺寸:600mm×800mm,石材厚度H=35/40/45/50mm,对应开槽深度h=11.6/13.3/ 15.0/16.6(mm),对应系数V值:1.0/1.02/1.04/1.06。 依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C35/C40/C45对应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设计值f。(N/mm²)=16.7/19.1/21.1(MPa)及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N/mm²)=1.57/ 1.71/1.80(MPa); 采用本标准公式(5.2.5)的简化公式及调整系数:C=0.9:C=0.13 ouIvra 采用本标准公式(5.2.5)的简化公式及调整系数:C=0.9,C=0.13。 A.2.2C35有皮混凝土按简便公式的抗拉和抗剪荷载(应力)计算如下: 抗拉荷载R,=C·fαAAB·V=0.9X1.57X0.4X480000×1.0=271296(N)=271(kN);折算为应 力(设计值):0.9X1.57X0.4X1.0或271296/480000=0.5652(MPa)。 抗剪荷载R。=C·fC2αAAB·V=0.9X16.7X0.13X0.4X480000X1.0=375149(N)=375.149(kN); 折算为应力(设计值):0.9X16.7X0.13×0.4X1.0或375149/480000=0.78156(MPa)。 A.2.3同理,C40、C45按不同系数V,按简便公式获得石材饰面层的抗拉荷载和抗剪荷载(应力)设计 值,并制成表A.2.3。 A.2.2C35有皮混凝土按简便公式的抗拉和抗剪荷载(应力)计算如下: 昆凝土等级大于C45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示例,仍按 .4表A.2.3中抗拉强度设计值或抗剪强度设计值,作为本标准附录C、附录D试件合格评定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