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1/T 2074-2022 城镇排水防涝系统数学模型构建与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同表面特征的河道粗糙系数(曼宁粗糙系数n值
3采用圣维南方程组模拟管渠(河道)水流运动过程,宜采用动 力波方法进行模拟。 4应根据实测数据和模型目的,合理设置管渠(河道)水动力学 模型的出口水位边界条件
蓬西县城市中心广场施工组织方案4.3.6地表漫溢模型和地表漫流模型构建宜符合下列规定:
1地表漫溢模型和地表漫流模型宜进行地表网格划分,并采用二 维水动力学方法进行模拟: 2地表漫溢模型宜与管渠(河道)水动力学模型相互耦合模拟; 3地表漫流模型宜考虑雨水口空间布局和实际收水能力,对地表 径流量进行扣损计算
4.4.1在模型应用前,应对模型中排水防涝系统构成要素空间分布 和连接情况进行核实,可采用异常值检查和拓扑关系抽查方法,并通 过现场勘察、人工经验判断方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4.4.2在模型应用前,应对模型运行的稳定性进行测试和修正,修 正后模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型计算应能够正常收敛,计算过程应基本稳定; 2节点水量连续性相对误差不宜大于10%; 3系统总水量连续性相对误差不宜大于5%; 4当模型中存在泵站、水闸、堰等附属构筑物时,其运行调度方 式应符合实际情况或设计工况。
5.1.1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数据宜采用现场实测数据、调研数据、 遥感数据等
5.1.2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前,应根据模型方法确定率定参数,并 开展参数灵敏度分析
5.1.2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前,应根据模型方法确定率定
5.1.3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步骤应
1评估实测数据可用性,确保用于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的数据满 足质量和数量要求; 2采用一套或多套独立数据进行参数率定,对比模型结果与实测 数据,合理调整模型参数; 3采用另外一套或多套独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 5.1.4基于规划、设计数据构建城镇排水防涝系统数学模型时,模 型参数应根据相关设计工况和当地气候、地理、水文等条件合理确定
1模拟与实测的最大积水深度偏差不应大于20%,积水持续时间 偏差不应大于20%,最大积水持续时间偏差不应大于1h; 2管渠(河道)关键节点和断面水文过程模拟与实测的总水量偏 差不应大于20%,峰现时间偏差不应大于1h,峰值偏差不应大于25%。
2管渠关键位置满管后,模拟与实测的水位差在一0.1m~+0.5m 范围内。
6.0.1框架模型模拟对象应包括地形,模拟计算应考虑排水防涉
1辅助划定汇水区域范围,确定模型模拟边界; 2快速识别低洼易涝区域,快速评估城镇内涝风险; 3辅助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6.0.2概化模型模拟对象应包括地形、河道、蓄涝区、雨水管渠干 线、雨水泵站、调蓄水池等主要排水防涝设施,概化模型应对模拟对 象进行概化处理;概化模型宜包括产流模型、汇流模型、管渠(河道) 水动力学模型和地表漫溢模型。主要应用场景可包括: 1评估河道、蓄涝区、主要雨水管渠、雨水泵站、调蓄水池等排 水防涝设施能力,开展区域积水内涝风险定量分析; 2辅助编制详细规划及排水防涝专项规划方案。 6.0.3详细模型模拟对象应包括地形、河道、蓄涝区、雨水管渠、 雨水泵站、调蓄水池及其附属设施;详细模型宜包括产流模型、汇流 模型、管渠(河道)水动力学模型和地表漫溢模型。除本规程第6.0.1 条、第6.0.2条的应用情景外,详细模型还可应用于: 1评估建筑小区等地块内排水防涝设施能力,开展地块积水内涝 风险定量分析; 2辅助编制建设项目排水防涝工程设计方案。 6.0.4传统雨水管渠规划、设计方案宜采用数学模型法进行校核; 当汇水面积大于2km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4的有关规定,采用数学模型法确定雨水设计流量。数学模型 法在雨水管渠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场景及其判定标准宜符合下列规定 1判断管渠满足设计标准时,以管渠模拟充满度小于1为判定标 准; 2判断管渠为瓶颈管渠时,以管渠超载且模拟水力坡度大于管渠 坡度为判定标准:
6.0.2概化模型模拟对象应包括地形、河道、蓄涝区、雨
3判断管渠发生溢流时,以管渠模拟水位线高于地面高程为判定 标准。
断管渠发生溢流时16G钢筋工程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148页可下载.pdf,以管渠模拟水位线高于地面高程为判定
7.1.1模型成果应包括专题报告及模型附件两部分。 7.1.2模型成果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完整真实、简洁高效”的原则
7.1.1模型成果应包括专题报告及模型附件两部分
模型成果应包括专题报告及模型附件两部分。
7.2专题报告及模型附件
7.2.1专题报告应包含项目概况、资料收集、模型构建与测试、参 数率定与模型验证、模拟工况、模拟结果分析及应用结论等主要章节。 7.2.2模型附件应包括模型说明文件和模型工程文件,可附加模型 数据记录、监测数据记录和模型过程数据。
江西某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7.2.4模型工程文件应包括模型空间及属性数据、时间序列数
7.2.6模型监测数据记录宜包括测点分布图、测点现场情
各测点的水位、流量、积水等监测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