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325-2022 智能泵站设计导则.pdf

DB34/T 4325-2022 智能泵站设计导则.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7819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4/T 4325-2022 智能泵站设计导则.pdf

6.3.2.1应能够根据给定的上级调度要求对泵站进行优化运行控制,实现效率最高、能耗最少目标。 6.3.2.2应能够接收处理泵站水情、气象、防汛抗旱及机组运行等信息。 6.3.2.3应具备修正泵站水力性能曲线功能。

6.3.4智能安全防护

6.3.4.1应具备现地硬接点联动功能,满足安全保障基本需求。 6.3.4.2应提供多系统联动模式和联动策略配置工具。 6.3.4.3宜实现现地控制、视频监视、消防、门禁、泵站运行管理等系统的联动功能, 6.3.4.4宜集中展示各安全防护系统的基础信息和实时信息

6.3.5智能调速及叶片调节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的关系DB34/T43252022

6.3.6智能水雨情预测系统

6.3.6.1水雨情采集和通信设备应符合SL61、SL330的要求,自动气象站采集和通信设备应符合 GB/T33703的要求,应实现水雨情与气象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等功能, 6.3.6.2应按照短期、中期、长期等不同预见期,实现对水位、流量、雨量等水安全要素进行预测预 报。

6.4.1主设备状态在线监测

1.1机组状态在线监测设备应符合DB34/T3080的要求,变压器状态在线监测设备应符合DL 的要求。 1.2应能实现对泵站主设备运行过程中振动、摆度、压力脉动、温度、局放等状态信息实时采 线监测,并进行初步分析诊断。

6.4.2主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支持

6.4.2.1应实现泵站主设备状态数据的采集、特征计算、实时监测、故障录波、性能试验记录及设计 诊断。 6.4.2.2宜具备数据获取、数据处理、监测报警、状态分析、状态诊断、状态评价、状态预测、风险 评估及决策建议等功能。 6.4.2.3应具备设备的状态评估、故障诊断及状态预测功能,并通过标准接口形式对外输出分析诊断 过程和结果。 6.4.2.4宜建立设备状态主题数据库和设备状态健康履历,提供泵站主设备状态历史数据、设备监测 预警信号、设备状态评价结果、设备故障诊断结论及设备维修决策建议等信息。 6.4.2.5应具备接收泵站主设备状态监测信息及台账信息功能。

6.4.3建筑物安全分析评估与决策支持

DB34/T43252022

7.1.2通信*络应由过程层*和站控层*组成。 7.1.3过程层*宜由余的G00SE*和冗余的SV*组成,宜具备远程配置、监视、报警和维护功能, 7.1.4过程层*应按照水泵机组和变电站间隔划分子*,宜采用多个交换机独立组*,或划分独立虚 拟局域*实现逻辑隔离, 7.1.5站控层*应具备远程配置、监视、报警和维护功能,控制大区站控层*络设备单个元件故障不 应造成系统全局性故障。 7.1.6站控层*络故障时,单元层设备应能够独立运行且满足机组运行的基本要求。

满足泵站各设备间的信息交互需求,并满足以下要求: 具备*络数据分级、流量控制及优先传送功能,满足全站设备正常运行的需求; 具备*络风暴抑制功能,*络设备局部故障不应导致*络全局通信异常; 实现全站测量、控制、计量、监测、保护基于统一的站内通信*络; 具备DDoS防御能力和防止病毒传播的能力; 具备方便的配置工具进行*络配置、监视、维护; 具备对*络所有节点的工况监视与报警功能。

7.3.1接入上级单位信息系统的智能泵站,与上级调度中心的通信应满足上级调度中心对智能泵站的 通信要求。与水文和防汛部门之间的通信应符合SL330的要求,且应将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单独 连接。 7.3.2控制大区与上级单位工控*的连接,应采用防火墙等*络安全措施进行隔离,应采取加密措施 进行数据传输加密,且应将实时控制区和非实时控制区单独连接。 7.3.3管理大区与上级单位水利业务*的连接,应采用防火墙等*络安全措施进行隔离,宜采取加密 措施进行数据传输加密。 7.3.4通信*络宜通过租赁专线、自建光纤等方式连接,连接带宽应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 7.3.5与电力调度中心之间应通过纵向加密认证装置通信且应满足电力系统的规定。

7.4站用时间同步系统

7.5.1实时控制区与非实时控制区之间的通信应通过防火墙隔离,非实时控制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 的通信应通过正向或反向隔离装置隔离。 7.5.2有联合调度需求的大型泵站*络信息安全防护等级应按第三级系统安全保护环境进行设计, 他大型泵站及中型泵站*络信息安全防护等级宜按*络信息安全第二级系统安全保护环境进行设计。 。大彩会理商重成的大型不计饰(自商会验校病校工备工第一留系统商会组病核讲行长

收,其他大型泵站及中型泵站*络信息安全防护宜按第二级系统安全保护环境进行考核验收。 7.5.4系统安全保护环境设计设备配置应符合GB/T25070的规定,

8.1.1控制室与机房的的基础设施应按基本需求配置,在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 系统运行不中断。 8.1.2控制室宜设置在泵站副厂房中的地面一层或地面二层。 8.1.3控制室内的布置应为值班人员提供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室内色彩协调,有良好的照明、采暖 通风和空气调节设备及防噪声设施。控制室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必要时应有防虫措施。 8.1.4控制室的面积宜根据工程规模、装机台数、进出线数量、电气主接线等控制方式确定。当室内 布置有控制台、模拟屏(大屏幕)时,宜为100㎡²~150㎡²,净高宜为3.5m~4.0m,并使宽高比例 适宜。 8.1.5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电子信息设备的数量、外形尺寸和布置方式确定,并应预留今后业务发 展需要的使用面积。 8.1.6控制室与机房的设备布置应符合GB50174的规定。

8.1.1控制室与机房的的基础设施应按基本需求配置,在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 系统运行不中断。 8.1.2控制室宜设置在泵站副厂房中的地面一层或地面二层。 8.1.3控制室内的布置应为值班人员提供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室内色彩协调,有良好的照明、采暖 通风和空气调节设备及防噪声设施。控制室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必要时应有防虫措施。 8.1.4控制室的面积宜根据工程规模、装机台数、进出线数量、电气主接线等控制方式确定。当室内 布置有控制台、模拟屏(大屏幕)时,宜为100㎡²~150㎡²,净高宜为3.5m~4.0m,并使宽高比例 适宜。 8.1.5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电子信息设备的数量、外形尺寸和布置方式确定,并应预留今后业务发 展需要的使用面积。 8.1.6控制室与机房的设备布置应符合GB50174的规定。

8.2.1防火和灭火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8.2.2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符合GB50116的规定。 8.2.3应监测和控制主机房和辅助区的温度、露点温度或相对湿度等环境参数DB32/T 2036-2012标准下载,当环境参数超出设定 值时,应报警并记录。 8.2.4安全防范系统宜由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和出入口控制系统组成,各系统之间应具 备联动控制功能。 9.25应平取防周主和防中审地施

8.2.5应采取防鼠害和防虫害措施

图A.1智能泵站系统架构图

深基坑基础重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A.2 控制区物理层架构图见图A.2

图A.2智能泵站控制区物理示意图

DB34/T4325202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