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610.2-2022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2部分: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pdf

GB/T 26610.2-2022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2部分: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9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27632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26610.2-2022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2部分: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pdf

定应以在预计的下次停机检修时间点,设备的风险位于可接受水平之下为目标

a)如果在本次停机检修时间点之前,设备的风险已达到或超过风险可接受水平,应立即实施 检验; b)如果在预计的下次停机检修时间点之前,设备的风险已达到或超过风险可接受水平,应在本次 停机检修时间点实施检验。 设备检验时间的确定按照以上原则进行,也可以参照附录C确定。若同一设备的不同部件检验时 间不同,则根据最近检验时间点确定设备整体的检验时间

6.1.1容器的检验类型

SY/T 6964-2013 石油天然气站场阴极保护技术规范5.1.2管道的检验类型!

a)停机内部检验; b)停机外部检验; c)在线检验。

6.2检验类型的选择原则

6.2.1容器检验类型的选择原则:

a)首次检验:具备条件时应进行停机内部检验,否则进行停机外部检验或在线检验; b)非首次检验:具备条件时优先选择停机内部检验,否则进行停机外部检验或在线检验。 2.2管道检验类型的选择原则: 具备条件时可选择停机内部检验或停机外部检验,否则进行在线检验,

6.3在线检验的选用原则

如果不具备停机检验的条件,且在线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能够达到检验策略提出的有效性级别要 可以选用在线检验,

6.4隔热层和衬里拆除原则

7检测方法和检验有效性

7.1.1根据设备潜在的损伤模式确定检测方法,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确定检测比例,检测部位应选择 损伤发生可能性最高的区域。 7.1.2如果实施在线检验,选择检测方法时还应考虑从设备外部检测内部缺陷的能力和温度等操作条 件对检验有效性的影响。

7.1.1根据设备潜在的损伤模式确定检测方法,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确定检测比例,检测部位应选择 损伤发生可能性最高的区域。 7.1.2如果实施在线检验,选择检测方法时还应考虑从设备外部检测内部缺陷的能力和温度等操作条 件对检验有效性的影响。 7.1.3首次检验时,不仅应对使用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损伤实施检测,还应补充对制造、安装质量进行

7.1.4若设备的风险以失效后果为主导,还应考虑其他的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的具体要 求按照GB/T26610.1的规定执行, 7.1.5当存在多种损伤形态时,应分别选用与损伤形态相对应的方法进行检测。 7.1.6可以选用在线监测方法对存在相应损伤形态的设备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是风险评估原始数据 的来源之一。

7.2.1检验有效性分级

.2.1.1确定检验有效性应考虑下列因素: 检验类型; 设备或部件的结构类型; 损伤模式及失效模式; d)损伤速率或敏感性: 检测方法和频次; f) 受检区域的可检程度。 1.2.1.2检验有效性分为5个级别,见表1。

a 检验类型; b) 设备或部件的结构类型; c) 损伤模式及失效模式; d)损伤速率或敏感性; e) 检测方法和频次; f) 受检区域的可检程度。 7.2.1.2检验有效性分为5个级别,见表1。

7.2.2检验有效性的选取原则

对于高风险的设备,应采用中高度有效及以, 采用中度有效及以上级别的检测方法;对于低风险的设备可以采用低度有效及以上级别的检测方法。 各种检测方法对应的检验有效性级别见表2、表3和表4。

GB/T26610.22022

A.1安全泄放装置风险计算

A.1.1安全泄放装置开启失效风险的计算:

riskpd =Pd × Cpd

risk.d 第讠种超压情况下安全泄放装置开启失效风险,单位为元每年; P 与第i种超压情况相关的安全泄放装置开启失效造成的设备超压泄漏可能性,以 失效次数表示,单位为次每年; C 一与第i种超压情况相关的安全泄放装置开启失效后果,单位为元。 所有超压情况下安全泄放装置开启失效的总风险按公式(A.2)计算:

A.1.2安全泄放装置泄漏风险按公式(A.3)

riskprd = Pprd X Cprd

式中: risk—安全泄放装置总风险,单位为元每年。

riskprd——安全泄放装置总风险,单位为元每年。

A.2检验类型和检验有效性

A.2.1.1在线检验

riskprd max(riskprd,riskprd)

安全泄放装置的在线检验是指在在线状态下(安全泄放装置安装在设备上受压或不受压状 泄放装置进行的检查和试验。

安全阀在线检验方法包括: a)目视检查; b)采用实际工艺流体进行在线试验; c)采用其他压力源进行在线试验; d)采用辅助开启装置进行在线试验。 爆破片在线检验方法为对爆破片和安全阀之间的空间进行介质泄漏检测(仅适用于爆破片和安全 凤串联的情况)

A.2.1.2离线检验

安全阀的离线检验是指在离线状态下,将安全阀从设备上拆下,对安全阀进行的检验。 a)在校验台上对从工艺单元拆下未进行清洁处理的安全阀进行试验,记录初始泄漏压力、开启压 力和回座压力。 b)在校验台上对拆下已进行清洁或蒸汽吹扫处理的安全阀进行试验,记录初始泄漏压力、开启压 力和回座压力。同时目视检查并详细记录安全阀内部零部件状况。 c)无启跳试验,仅目视检查并详细记录安全阀内部零部件状况。 爆破片离线检验方法为从工艺单元拆下爆破片,对其破损和变形情况进行目视检查

对于高风险的安全泄放装置,应采用高 效的检测方法;对于中高风险的安全泄放装置,应 高度有效及以上级别的检验方法;对于中风险和低风险的安全泄放装置,可以采用中度有效及以 的检验方法。各种检验方法对应的检验有效性级别见表A.1和表A.2。

表A.1安全阀检验方法检验有效性

表A.2爆破片检验方法检验有效性

A.3.1最长检验时间

A.3.2检验时间的调整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诸如裂纹、腐蚀等向题,检验人员可视其严重程度,以及对安全泄放装置功能 程度适当缩短其检验时间,若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安全泄放装置正常运行,且难以修复的,则应 单位提出更换建议,见表A.3和表A.4。

表A.3安全阀检验时间调整表

表A.4爆破片检验时间调整表

B.1最大可接受失效概率

换热管束最大可接受失效概率是换热管失效后果、使用单位设定的风险可接受水平的函数,其关系 见公式(B.1):

Ptuhax 基于使用单位风险可接受水平得到的最大可接受失效概率,单位为次每年; risktgt 风险可接受水平,单位为元每年; C 管束失效后果,单位为元

在换热管束风险达到使用单位设定的风险可接受水平(risktgt)的日期前应对其实施检验,选择的 效性应保证换热管束运行至下次停机检修时间点时,其风险不超过可接受水平。

B.2.2检验时间的初始值

的初始值按公式(B.2)计

检验时间,单位为年; Weibull特征寿命参数,单位为年; Ptube 管束失效概率,单位为次每年; B Weibull形状参数。 取Pube=Pt,max,β取默认值3,n按公式(B.3)和公式(B.4)计算,结果取小值: a)利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按公式(B.3)计算:

式中: 换热器中第i个管束的服役时间;

tai—换热器中第i个管束的服役时间

V 换热器管束历次更换数量; 换热器历次失效的管束数量。

B.2.3首检情况下的检验时间

一般取公式(B.2)中检验时间初始值的一半

B.2.4有检验历史情况下的检验时间

B.2.4.1对于主要损伤形态为均匀腐蚀的管束,根据管束壁厚测量结果预估将来的失效日期,其计算 程序如下。 a)换热管束的壁厚减薄速率可以根据其制造平均壁厚和上次检验实测平均壁厚按公式(B.5)进 行计算:

PBLaj RWT·torie t rate

PBL减j 基于检验修正的管束预期服役年限,单位为年; RWT一一失效指数,定义为剩余壁厚的分数。 剩余壁厚分数RWT:默认值为0.75,也可以自行赋值。 B.2.4.2若无法获取壁厚减薄速率计算所需要的换热管壁厚数据,或者损伤形态不仅仅是均匀腐蚀 则根据自上次检验以来管束预期剩余服役年限ERL,计算基于检验修正的管束预期服役年限(PBLj): PBL+ERI B7

PBLa, ta + ERI

ERL一一管束预期剩余服役年限,单位为年。 2.4.3若根据公式(B.6)或公式(B.7)确定了基于检验修正的管束预期服役年限,则通过增加基 修正的管束预期服役年限作为另外的失效点,按公式(B.8)可以确定管束修正的Weibull特征

tdu,i—换热器中第i个管束的服役时间,单位为年。 B.2.4.4将7mod代替公式(B.2)中的n则可计算出有检验历史情况下的检验时间。

B.2.5管束延寿措施的影响

换热管束检验之后的延寿方法以及管束预期服役年限延寿因子(LEF)见表B.1,根据公 及LEF值计算调整后的服役时间:

管束检验之后的延寿方法以及管束预期服役年限延寿因子(LEF)见表B.1,根据公式(B.9)以 值计算调整后的服役时间

式中: tadjdur——管束调整后的服役时间,单位为年

表B.1管束延寿方法

B.3经济成本分析确定换热管束检验或更换策略

1在本次停机检修时间点,换热管束不实施检验或者不更换,直至预计的下次停机检修时间点 的预期风险增量EIR可以根据公式(B.10)进行计算:

EIR在本次停机检修时间和预计的下次停机检修时间t1和t?之间预期风险增量,单位为 每年; t1本次停机检修时间点; t2 一预计的下次停机检修时间点。 2根据公式(B.10)计算实施检验或者更换的费用与不采取措施造成的风险增量进行比较,若检 更换的成本低于预计的风险增量,则应进 验或更换,判断条件如下

(costinsp +costmaint). (1+ROR)

式中: costinsp 管束检验费用,单位为元; costmaint 管束检维修费用,包括抽出管束、检验辅助以及更换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单位为元; ROR 一收益率

costmaint 一管束检维修费用,包括抽出管束、检验辅助以及更换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单位为元; ROR一一收益率。 (costbundle+costmaint)·(1+ROR)

B.4管束最优更换周期

换热管束失效产生的所有相关费用与周期性计划停机更换管束的所有相关费用总和最小时,管束

B.4.2造成非计划停机的失效风险

risk(tr)一—在管束计划更换周期内,管束失效风险,单位为元每年; 一管束计划更换周期,单位为年。 公式(B.13)中,Ctube按公式(B.14)计算得到:

rube (tr) =Ctabe . Ptube (tr

Cue costprod + costenv + costbundle + costm ...................

B.4.3计划停机的管束更换费用

式中: unitprod 装置每天的生产利润,单位为元每天; ratered 管束故障导致的生产率下降,%; Dod.eln 计划停机检修管束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天。

式中: unitprod 装置每天的生产利润,单位为元每天; ratered 管束故障导致的生产率下降DL 5009.1-201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火力发电,%; D ed.eln 计划停机检修管束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天

B.4.4总费用的优化

束预期服役年限内,总费用按公式(B.17)计算:

risktb(tr)+costprb (tr) cOsttotal(tr)= ....( B.17 365.24·ESL

costotal(tr)—管束计划更换周期内,管束更换计划的总费用,单位为元每年; ESL:一一管束预期服役年限,单位为年。 管束预期服役年限按公式(B.18)计算:

ESL,=ESLil.+ESLa

QTDJ 0014S-2015 山东天地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含康牌芦荟珍灵祛斑胶囊和公式(B.20)计算:

ESLtil.n 管束计划更换周期内,管束失效的平均服役年限,单位为年; tIn 管束计划更换周期,单位为年; Prue 管束失效概率,单位为次每年。

ESLpasn 管束计划更换周期内,管束没有失效的平均服役年限,单位为年; 时间,单位为年; Ptube 管束失效概率,单位为次每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