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5941-2018 工程机械 有色合金铸件通用技术条件.pdf

JBT 5941-2018 工程机械 有色合金铸件通用技术条件.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420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BT 5941-2018 工程机械 有色合金铸件通用技术条件.pdf

3.4.6在设计要求有倾斜特征的部位,沿倾斜面的尺寸公差应对称设置(见图2)。

图2铸件斜面尺寸公差带

3.4.7壁厚公差可比一般尺寸的公差降一级,例如图样上标明公差为DCTG10级,则壁厚公差选 用DCTG11级。当铸件某一尺寸可用尺寸公差、壁厚公差两种方法衡量时,铸件必须同时符合两 项公差范围。 3.4.8凸台、脐子本身的尺寸以及凸台和脐子中心线基准面的距离的公差,均应符合表1的规定。 3.4.9铸件内外圆角半径的极限偏差,用表1中公差值作为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为零。 3.4.10铸件错型值(见图3),一般必须位于表1公差之内,当需进一步限制错型值时,则应在工艺图 样上标明,其值应从表3选取。

3.4.11尺寸公差有特殊要求时,应直接标注在铸件基本尺寸的后面。 例:95±1.1或95±:。

GB/T 325.6-2021 包装容器 钢桶 第6部分:锥形开口钢桶JB/T59412018

差范围内,对于加工面应在机械加工余量范围内。 3.4.13.铸件的弯曲、翘曲变形可校正,但校正后的变形量在加工面上应保证加工面有不小于1mm的 机械加工余量,在非加工面上应符合表4的规定,且铸件不应有裂纹。

表4非加工面的弯曲、翘曲变形量

铸件的起模斜度参见附录B的规定。

寿件的机械加工余量按附录C的规定

铸件的重量公差按附录D的规定。重量公差不作为验收依据,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图样上或技术文 件中注明。

3.8.1铸件表面残留痕迹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铸件表面残留痕迹

3.8.2铸件可喷丸(砂)处理,一般非加工面表面粗糙度Ra为50μm,液体流道表面粗糙度Ra为25μm。 3.8.3铸件因清理或浇不足造成的缺肉,可焊补。但对不应焊补的铸件,应在图样或有关技术文件上 注明。 3.8.4铸件不应有裂纹、冷隔及穿透性缺陷。 3.8.5铸件待加工面上可存在经加工可去掉的任何缺陷。 3.8.6铸件上可存在的孔洞类缺陷应在表6规定的范围之内。对于液压、气动件,其加工面上可存在 的缺陷按表7的规定。铸件同一截面的反面对称部位不应同时有类似缺陷。

JB/T59412018

表6铸件上可存在的孔洞类缺陷

表7加工面上可存在的缺陷

3.8.7螺纹孔,在距孔端的四个螺扣上不应有缺

.8.8铝基合金铸件内部气孔、夹杂,当无特殊规定时,按下列要求验收 一单个气孔或夹杂的最大尺寸不大于3mm,且不超过壁厚的1/3。在10cm×10cm面积上气孔 或夹杂不多于3个,边距不小于30mm。 成组气孔、夹杂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且不超过壁厚的1/3。在3cm×3cm面积上不多于3 个,组间距不小于50mm。 一尺寸小于0.5mm的单个气孔或夹杂不计。 一铸件同一截面的反面对称部位,不应有类似缺陷。 .8.9铝基合金铸件针孔等级评定,当有争议时,按表8的规定进行

表8铝基合金铸件针孔等级评定

JB/T59412018

过表6,且修补后不影响使用寿命与使用性能时, 许焊补的铸件,则不应焊补。

注2:焊补面积小于2cm²的焊区不计入焊补数

3.9.2铸件焊补应按焊补工艺的规定进行。 3.9.3大 焊补前应将缺陷处清铲至呈良好金属为止,并将距坡口边沿30mm范围内及坡口表面清理于净。 3.9.4°2 焊补用的材料需与被焊铸件材质性能相同或接近。 3.9.5 不应在0℃以下低温及穿堂冷风下施焊。 3.9.6 同一处缺陷总的焊补次数不应多于3次。 3.9.72 焊后焊补处修磨平整,不应有未焊透、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有气密性要求的铸件,焊补 后应进行渗漏试验,不应有渗漏现象。必要时可先进行浸润处理。 3.9.8有硬度要求的铸件,焊补处硬度与母材金属之硬度差应在土10HBW范围内。 3.9.9焊补后应进行消除应力的处理。 3.9.10以热处理状态供应的铸件焊补后,需按原状态进行热处理。

4.1.1化学成分分别按GB/T1173、GB/T1175和GB/T1176的规定进行分析。在保证分析精度的情况 下,可用其他方法进行分析。 4.1.2化学分析用试样,可在一个炉次中的全部铸件浇注的持续时间之半时或全部铸件浇注完后进行 浇注。 4.1.3当用几个熔炼炉次的熔融合金同时浇注一个铸件时,每炉均须取化学分析用试样。 4.1.4化学成分试样也可取自铸件。

4.2.1拉伸试验按GB/T228.1的规定进行。 4.2.2铜基合金铸件拉伸试验用试棒和试块及浇置系统如图4图6所示。铝基合金铸件试棒及其浇冒 系统如图7~图9所示。

4.2.1拉伸试验按GB/T228.1的规定进行。

JB/T59412018

图4砂型试棒—适用于锡青铜和铅青铜

图5砂型试块适用于铝青铜和黄铜

图6金属型试块适用于各种牌号合金

图7铸造铝合金金属型标准试棒及浇冒系统

图8铸造铝合金砂型标准试棒及浇冒系统

图9铝基合金铸件(熔模)单铸试棒

4.2.3试棒在铸件浇注持续时间之半或全部铸件浇注完后浇注均可。 4.2.4硬度试验按GB/T231.1的规定进行。硬度试验用试块可取自本标准图7、图8有“HB”符号的 部位。

4.3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

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以目测或适当量具或试验方法来检验

5.1铸件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按图样、有关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查和验收。订货单位有 权进行复验 5.2铸件的检验项目按表10的规定。

6.2包装、运输和购存

件包装、运输和贮存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订货协议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铸造铝合金热处理

A.1铸造铝合金热处理工艺规范见表A..

表A.1铸造铝合金热处理工艺规范

A.2固溶处理时,装炉温度一般在300℃以下,升温(升至固溶温度)速度以100℃/h为宜。固溶处 理中合金与零件如需阶段保温,则在两个阶段间不可停留冷却,需直接升至第二阶段温度。固溶处理 后,淬火转移时间控制在8s~30s(视合金与零件而定),淬火冷却介质水温由制造厂根据合金及零件 种类自定,时效完毕,冷却冷却介质为室温空气。

B.1铸件的起模斜度可参照表B.1。

JB/T59412018

YSJ 019-1992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图B.1起模斜度使用示

B.3起模困难的铸模,可采用表B.1所列数值2倍的起模斜度。铸件本身结构在起模方向已有足够斜 度时,不另外增加起模斜度。 B.4采用离心铸造时,起模斜度可参考下列规定: 卧式离心铸造,外径斜度为40'~1°20',内径极限偏差为mm; 一立式离心铸造时,外径斜度为40~1°20',内径极限偏差为mm

表C.1机械加工余量(续)

JB/T59412018

GB/T 30662-2014 现场招聘会服务规范表C.2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中的分子表示尺寸公差等级,分母表示机械加工余量等

C.3机械加工余量值按有加工要求的表面上最大基本尺寸和该表面距它的加工基准间尺寸两者中较 大的尺寸所在范围,从表C.1中选取。 C.4单件和小批生产的铸件上不同加工面,可采用相同的机械加工余量。 C.5对于旋转体的机械加工余量,基本尺寸取其直径或高度(长度)中较大的尺寸。 C.6砂型铸造的铸件,其顶面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比底、侧面机械加工余量等级降一级选用。孔的 机械加工余量可选用与顶面相同的等级。 C.7砂型铸件的底、侧面所采用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表C.1中某一选定的尺寸公差等级所对应的全 部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中的最粗级时,其项面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则需选用尺寸公差等级降一级所对应的 底、侧面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C.8一般情况下,一种铸件只能选取一个尺寸公差等级和一个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