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3234-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B/T 13234-2017 大型潜水电泵机组.pdfP2 0.1(1nmot) mot 2/2
JB/T132342017
式中: Pimx——电动机输入功率限值,单位为千瓦(kW); P2——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单位为千瓦(kW); 1mot——在输出功率、电压和频率为额定时,电动机效率的保证值,%。 电动机效率和功率因数保证值见表1、表2和表3。 5.3.5当输送介质的密度大于1.02×103kg/m时,输入功率值应用清水试验值乘输送介质的密度,再 除以清水密度。 5.3.6电泵性能参数为清水条件下的指标,且转速不修正,试验室试验时电压的波动应在额定电压的 ±3%范围内。
FZ/T 72008-2015 针织牛仔布5.4电动机性能及要求
5.4.1电动机在运行期间,电源电压和频率对电动机额定值的偏差及其对电动机的性能和温升限值的 影响应符合GB/T755的规定。 5.4.2在输出功率、电压和频率为额定时,干式电动机和充水式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证值 应分别不低于表1和表2的规定。若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不同于表1和表2的规定时,可采用插值 法计算。
表1于式电动机效率及功率因数保证值
表2充水式电动机效率及功率因数保证值
JB/T132342017
5.4.5当环境温度和输送介质温度均不超过40℃,电泵在额定流量和扬程范围内连续运行时,电动机 定子绕组的温升限值(电阻法)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升限值
4.6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不超过平均值的2%。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实际 电阻应不低于表6的规定。潜入深度小于或等于70m的充水式电动机绝缘电阻应将定子绕组在 水中浸泡12h后进行测量;潜入深度大于70m的充水式电动机绝缘电阻应在5.6.3规定的水日 进行测量。
表6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冷态绝缘电阻
5.4.7电动机接近工作温度时或温升试验后,定子绕组的热态绝缘电阻应不低于公式(2)求得的 数值,但不得低于1MQ。
U 1000+0.01F
Rins一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热态绝缘电阻,单位为兆欧(MQ2); U。一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单位为伏(V); P一一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单位为千瓦(kW)。 5.4.8当三相电源平衡供电时,电动机三相空载电流中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之差应不大于三相平均 值的10%。 5.4.9电动机定子绕组应能承受历时1min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波 形尽可能为正弦波,定子绕组试验电压的有效值为2U+1000V。试验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a)潜入深度为5m~70m的充水式电动机应在清洁冷水中浸泡12h后按GB/T755的规定进行 试验; b)潜入深度大于70m的充水式电动机应在5.6.3规定的水压试验后进行试验。 注1:大批量连续生产的电动机进行检查试验时,允许将试验时间缩短为1s,试验电压为上述试验电压有效值的 120%。同一台电动机不重复进行本项试验。 注2:如用户提出要求,允许在用户现场安装之后、开机之前再进行一次试验,其试验电压为上述有效值的80%。 5.4.10电动机定子绕组应能承受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其试验电压峰值对于额定电压 1140V及以下者按GB/T22719.2的规定;对于额定电压6000V及以上的成型线圈绕组,其规定陡峭 波前冲击电压(峰值)按GB/T22715一2008中表1的规定(充水式电动机除外)。 5.4.11电动机(潜水深度大于5m的充水式电动机除外)应能承受GB/T2423.4一2008规定的严酷程 度为高温40℃、循环周期为12天的交变湿热试验,试验后按本标准5.4.9的规定进行耐电压试验。试
JB/T13234—2017
验电压的有效值为(2U+1000V)X85%,历时1min,绝缘应无击穿,隔爆型电动机隔爆面不应锈蚀。 5.4.12电动机在空载时测得的A计权声功率级噪声数值应不超过表7的规定。
几在空载时测得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应不超过表8
表8电动机空载时振动速度限值
5.4.14电动机结构为干式矿用隔爆型时,电动机接线腔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3836.3一 2010中4.3和4.4的规定。 5.4.15电动机优先采用全电压直接起动。如需其他方式起动时,须进行供电线路电压降落计算,并在 两次起动间应有足够的时间间隔。 5.4.16电动机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内外接地装置及其标志应符合GB3836.1一2010中第15章的规定。 5.4.17电动机的引入电缆应采用MT818.1或GB/T5013.2规定的橡套软电缆。对于潜入深度不大于 5m的电泵,其电缆长度为12m;对于潜入深度大于5m的电泵,其电缆长度应超过潜入深度10m。 5.4.18电动机的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的关系应符合GB1971的规定。制造商应确定线端标志的字母 (如U、V、W)与电源相序关系,并在使用说明书中明示电泵的旋转方向。
5.5电动机结构和性能
5.5.1隔爆型电动机
5.5.2增安型电动机
5.5.3一般型电动机
般型电动机的结构及参数应符合GB/T12173的
5.6电动机的密封和耐压
5.6.1干式电动机组装后,其内腔及密封室应能承受压力不低于潜水深度1.5倍的水深压力,且最低为 0.2MPa,历时5min的气压试验而无泄漏现象。 5.6.2充水式电动机组装后,其内腔应能承受压力为0.05MPa,历时5min的水压试验而无泄漏现象。 5.6.3潜入深度大于70m的电泵,应做整机水压试验。其试验压力为电泵允许最大潜入深度的1.5倍(型 式检验)和1.25倍(出厂检验),保压12h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0M2。保压10h、11h 及12h测得的绝缘电阻应基本相符。然后按5.4.9的规定进行耐电压试验,绝缘应不发生击穿。
护装置。对于式电机,还应在密封室中设置轴封泄漏监测保护。
应做静平衡试验,静平衡许用剩余不平衡量按
JB/T132342017
Upreepre'" m
Upre—许用剩余不平衡量,单位为克毫米(g·mm)。 级,即: 当同步转速为3000r/min时,epre=19g·mm/kg; 当同步转速为1500r/min时,epre=38g?mm/kg: 当同步转速为1000r/min时,epre=57g·mm/kg; 当同步转速为750r/min时,epre=76g·mm/kg。 一单个叶轮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5.8.2采用许用剩余不平衡质量方法计算时,许用剩余不平衡质量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若计算出的叶轮 外缘许用剩余不平衡质量小于3g时,按3g执行。 5.8.3当切除不平衡质量时,切除厚度不应超过叶轮盖板厚度的1/3。 5.8.4对于泵叶轮直接装在电动机轴伸上的共轴电泵,电动机转子和泵叶轮等组合体整体按GB/T 9239.1一2006的规定进行动平衡试验,并满足GB/T9239.1一2006中G3.2级的要求。同步转速在 1000r/min以下、额定功率在400kW以下的单级泵,只需对电动机转子做动平衡试验、对叶轮 单独做静平衡试验,并满足GB/T9239.1一2006中G3.2级的规定。 5.8.5同步转速在1000r/min及以上的电动机转子和多级泵转子(叶轮组装后)应进行动平衡试验 其转子两端的每端许用剩余不平衡量按公式(4)计算,
M一一转子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若计算出转子外缘每端剩余不平衡质量小于1.5g时,按1.5g执行。 对于泵和电动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的非共轴电泵,分别对泵转子和电动机转子按GB/T9239.1 2006中G3.2级的规定进行动平衡试验。
5.9电泵承压件的水压试验
电泵的承压件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5倍的工作压力,但不低于0.2MPa,保压5m 件不得有渗漏、永久变形或开裂现象。
5.10电泵的主要材料
的规定。如用户有要求,应对泵的主要零件进行天 外露紧固件应采用不锈钢; 铸铁件应符合JB/T6880.1的规定; 铸钢件应符合JB/T6880.2的规定; 抗磨白口铸铁件应符合JB/T6880.3的规定; 不锈钢铸件应符合GB/T2100的规定; 不锈钢件应符合GB/T1220的规定:
JB/T132342017
铜合金铸件应符合GB/T1176的规定; 一有特殊要求和合同规定的可按合同执行。
表9采掘工作面排污、排沙电泵的主要零部件材料
3潜入深度5m~70m的充水式电动机,其耐水绕组线和引入电缆进厂后在水中浸泡12h,测 象电阻应不低于150MQ2;潜入深度大于70m的充水式电动机,其耐水绕组线和引入电缆进厂 曼水12h后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00MQ
5.11电泵的滤网罩网剂
电泵滤网罩的网孔总有效面积应大于泵叶轮吸入口面积的3倍,网孔的最大尺寸应小于泵流道 面最小尺寸的50%。
5.12电泵的装配和外观
电泵的装配应完整正确,标牌标志齐全。表面油漆应干燥完整,无污损、碰伤和裂痕等现象 电泵装配完成后,应转动平稳、自如,无卡阻、停滞现象。
在电泵明显位置上应有各种标志,其固定位置与施加方式不能破坏电泵的安全性能。电泵的标牌、 标志均应采用黄铜、青铜或不锈钢制成,转向标志可直接铸出;标牌上数据刻划方法应使其字迹清晰端 正,在电泵整个使用期内不被磨灭。
的使用条件下,电泵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为
6.1 电泵水力性能试验
6.1.1电泵的水力性能试验按GB/T12785—2014的规定进行。
6.1.1电泵的水力性能试验按GB/T12785一2014的规定进行。 6.1.2电泵的效率按实际测量值由公式(5)计算确定。
式中: 电泵效率; p——泵输送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²); 一重力加速度,取9.8m/s²; H泵的扬程,单位为米(m):
T ngr 电泵效率; p——泵输送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²); 一重力加速度,取9.8m/s2; H一泵的扬程,单位为米(m)
PgOH ×100% 1000P
P.一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kW)
6.2电动机的负载试验
几的负载试验按GB/T1032的规定进行。
6.3电动机堵转电流和堵转损耗的测定
转电流和堵转损耗的测定按GB/T1032的规定送
6.4电动机最大转矩的测定
电动机最大转矩的测定按GB/T1032的规定
6.5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升限值的测定
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升限值的测定按GB/T1032的规定进行。
6.6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测定
电动机空载试验按GB/T1032的规定进行
电动机耐电压试验按GB/T1032的规定进行。
电动机耐电压试验按GB/T1032的规定进行
JB/T132342017
6.9.1额定电压为1140V及以下电动机匝间绝缘试验按GB/T22719.1的规定进行。 6.9.2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6000V电动机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的测定按GB/T22715—2008的规 定进行。
机的交变湿热试验按GB/T2423.4一2008的规定
6.11电动机噪声的测定
6.12电动机振动的测定
6.1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检查
不同电位裸露导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检查按GB3836.3一2010中4.3和4.4的规定 进行。
JB/T132342017
接地装置及接地标志的检查用目测法进行。
6.16电缆及电缆长度的检查
电缆的检查用目测法进行,电缆长度用盒尺进行
引出电缆的检查用目测法进行,电缆长度用盒
6.17电动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的检查
电动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的检查采用目测法进行。
6.18电动机的密封及耐压试验
6.18.1干式电动机气密试验:将电动机置于水中,向其内腔和密封室接通气源,升压至试验压力,保 压5min,不应有气泡产生。 6.18.2充水式电动机密封性能试验:对电动机内腔充水,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应无渗漏 现象。 6.18.3潜入深度大于70m的电泵用充水式电动机的耐压试验:将电动机整机置入密封压力罐中,按 5.6.3的规定进行水压试验,保压12h后测定其绝缘电阻并进行耐电压试验。
6.19电泵保护装置的检查
6.20.1泵叶轮静平衡试验在平衡仪上进行。 6.20.2电动机转子和泵转子(叶轮组装后)动平衡试验在动平衡机上进行。 6.20.3转动部件许用剩余不平衡质量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
6.21电泵承压件的水压试验
将电泵承压零部件接通水源,升压至试验压力,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但不低于0. 保压不少于5min。
6.22电泵主要材料的检验
6.23电泵的滤网网孔检验
电泵的滤网罩网孔的检验采用常规量具进行测
JB/T13234—2017
电泵出厂前可进行2h机械运转试验。如果机械运转试验是用于泵的型式验证,即型式试验, 连续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00h,且该时间是连续的、不允许中断。如果在试验中途电泵出现故障 零件,试验需重新开始计时。
电泵零部件应进行质量检验,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表10的规定,抽样方法利 量应符合JB/T8687的规定。
表10电泵零部件的检验
每台电泵须经制造商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后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为每台电泵出厂时必须进行的逐项检验。批量生产的电泵可进行按台计数抽样检验, 法和判定规则按JB/T8687的规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应进行相关的(电泵性能、电动机性能、防爆性能)型式检验,型式检验 为按台计数抽样检验,一般抽样不少于2台,采用一次抽样方案,其判定规则按JB/T8687的规定: 一新产品试制定型; 老产品转厂生产; 一产品设计、工艺或材质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一产品停产超过一年恢复生产; 出厂检验结果与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
4.1电泵应在主要零件材质、制造精度、装配精度检验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试验检验。 4.2电泵各类检验项且按表11的规定执行。
JB/T132342017
表11电泵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项目及要求
在用户恰当选用产品和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正确地进行保管、安装和 使用的情况下,制造商应保证机组在使用一年内,但自制造商起运日期起不超过18个月的时间内能够 保持良好的运行。如在规定的时间内,产品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制造商应无偿 地为用户修理或更换零件或产品(但不包括易损件)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1在电泵的明显位置应牢固地钉上产品标牌。标牌的型式、尺寸和要求应符合GB/T13306的 规定。
9.1.2标牌上应标明下列内容
JB/T 132342017
2.1电泵的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并应保证所包装的产品和文件在正常的运输和贮不 ,不因包装不善而损坏和遗失。
9.2.2每台电泵应附有下列随行文件和附件
装箱单; 一产品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其他随行文件和附件。 9.2.31 包装箱外壁的文字和标志应清楚、整齐,内容如下: 发货站及制造商名称、地址; 收货站及收货单位名称、地址: 电泵型号及出厂编号; 电泵的净质量及连同包装箱的毛质量; 包装箱尺寸; 在包装箱外壁适当位置,应标有“小心轻放”“切勿倒置”等字样,其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 的规定。 9.2.4电泵进出口应封闭。
9.3.1电泵在装运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因振动、碰撞而引起电泵结构及零部件的损伤。 9.3.2电泵在完成试验后,应将电泵内积水排净,并放置在通风干燥处阴干或吹干。 9.3.3电泵在包装前应用5mm厚法兰盲板将所有管口封闭。如法兰管口不规整,应用塑料薄膜或其他 材料包裹,以防异物进入。
JB/T13234—2017
泵的流量为规定值时,泵效率应不低于图A.1中曲线的数值。其中曲线A为清水泵(闭式叶轮 率,以下曲线为污水(或泥沙)泵的泵效率:曲线B为闭式叶轮泵的泵效率,曲线C为半开 代叶轮泵的泵效率,曲线D为单流道叶轮泵的泵效率SN/T 0178-2011 出口食品嗜热菌芽胞(需氧芽胞总数、平酸芽胞和厌氧芽胞)计数方法,曲线E为旋流式泵的泵效率。当泵的比 <100或 n.≥210时,泵效率按图 A.2修正。
图A.1大型泵的泵效率
图A.2大型泵的泵效率修正值
泵带辅助机构(如泵进口切刀、搅拌轮)时,泵效率比图A.1曲线的数值(或修正后的数值)最多 允许低4%。 内装式泵和半开式叶轮泵,泵效率比图A.1曲线的数值(或修正后的数值)分别允许低1%和 0.5%。
泵带辅助机构(如泵进口切刀、搅拌轮)时,泵效率比图A.1曲线的数值(或修正后的数值)最多 允许低4%。 内装式泵和半开式叶轮泵,泵效率比图A.1曲线的数值(或修正后的数值)分别允许低1%和 0.5%。
多级泵,泵效率比图A.1曲线的数值(或修正后的数值)最多允许低1%。
GB/T 4131-2014 水泥的命名原则和术语JB/T132342017
ngr电泵效率,%; 电泵额定流量及型式下的泵效率,按图A.1和图A.2确定,%
规定点流量Q为1000m/h、扬程H为90m、同步转速为1500r/min的闭式叶轮排污泵,按图A.1 曲线B查得的数值为72;泵的比转数n。为95.5,小于100,按图A.2查得的数值为1% 则该电泵的泵效率㎡应不低于71%。 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为355kW,按表1查得电动机效率np为93%,根据公式(A.1)计算电泵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