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Q/GDW 10119-2019 750kV变电站构支架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pdf5.3.7构支架构件预拼装后的构件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验收合格后厂家应按预拼装采用 钢构件尺寸、数量进行批量加工。 5.3.8构支架构件预拼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5.3.9钢管外形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钢管构件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单位:毫米
TZZB 1795-2020 电力电容器塔检修用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5.4.8镀锌层应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检验
表3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附着量
5.4.10涂装完成后,构件的标志、标记和编号应清晰完整
Q/GDW 101192019
Q/GDW 101192019
检验。检验的内容一般为: a)验证各种钢构件的出厂合格证及其原材料的材质检验证明; b)各种钢构件及其组成杆件的型号、规格、数量、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GB50205的相关规定: d)各种钢构件外观质量检查:有无弯曲、挠曲变形、焊缝开裂、防腐涂层损伤或漏涂等质量缺陷 6.1.2构支架加工制作单位应指派专业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参与进货检验。协同施工单位进行构件组 装,对构件的拼装等特殊要求对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底,并参加组装后的工序验收。 5.1.3对于一般性的质量缺陷可在现场进行消缺处理;对于质量缺陷较为严重或现场处理难度较大的 构件,应予返厂处理或重新加工制作 .1.4钢构件出厂运输时,构件棱角宜采用厚橡胶软包防护。易变形部件应加装支撑防护件或单独运 输。构支架在运输过程中应绑扎 防止动或相互碰撞
6.2.1施工准备要求如下
a)安装前应做好基础检验工作,包括:基础轴线误差测量、基础支撑面的清理、基础表面标高与 水平度的检验、地脚螺栓位置和基础杯口尺寸及杯底标高的测量等; b 对于插入式基础,安装构支架前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对基础内壁凿毛,并根据钢构件的实 际尺寸对杯底标高进行复核,以满足构支架安装的标高要求; 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对构件尺寸进行校核。 6.2.2 现场堆放要求如下: a) 钢构件的进场堆放应选择较为平整并经压实的场地,宜采用起重机械装卸,接类别进行堆放 等截面普通钢管的堆放不得超过3层,支点的选择应根据构件刚度进行多点支撑。 现场宜设钢构件堆放场,堆放场地的面积可根据构支架数量计算布置。 钢构件的场内二次倒运应用吊车装卸、机械运输,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所用工器具不应对构 支架涂装面层造成碰伤和磨损。
6.2.2现场堆放要求如下
6.2.3现场排杆、组装、焊接要求如
1)排杆前应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制定运输车辆行走路线和各构件排列平面布置图。 2)构件场内运输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构件准确运输到指定的位置,严格按照构支架安装图 排杆,排杆前应仔细检查构件编号及基础编号,确保构支架位置准确、方向一致,杆尾应 尽量布置在基础附近,便于安装。 3)杆件的支垫处应夯实,每段杆应由技术人员根据构件长度和重量设置支点。 4)构支架的拼装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进行。 5)构支架对口时,应保持构件外壁平齐,可用卡具夹牢,托管用的支架(或支撑物)应垫牢, 不应移动,并应避免强力对口,局部错口量不应超过壁厚的20%,且不大于3mm。 6)“A”型及带端撑杆的“△”型构架杆组装时,宜在杆根部加设临时支撑用以保证其根开尺 寸。如图1所示。 b)现场焊接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Q/GDW 101192019
1)焊工应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应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2)现场构支架焊接完成及局部变形校正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3)现场焊接部位的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焊接场所应有防风、防雨、防雪等措施。 5)焊缝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焊缝成形应达到设计要求,表面鳞纹应均匀,与母材连接应 平滑过渡;焊缝余高不应大于3mm,高低差不应超过2mm,角焊缝的焊角尺寸不应小于 薄管壁厚度的1.2倍;焊缝不允许有任何裂纹、未熔合、未焊透、表面气孔或存有焊渣等 现象;焊缝表面的凹陷,深度不应大于0.5mm,长度不应大于焊缝全长的10%,且不大于 100mm )采用螺栓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仔细检查各构件的位置是否正确,加工质量是否满足GB50205的相关要求。 2)钢梁组装时宜遵循先下弦后上弦、先主材后腹杆的组装程序,螺栓穿入方向应遵循自下而 上、由内向外的原则,个别螺栓不易安装时,其穿入方向可予以变动。螺栓紧固后,外露 螺纹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如有个别安装困难的杆件,宜先检查原因,不应强行安装。 3)法兰式构支架采用普通螺栓连接,)家应按GB3098.1的要求提供进货螺栓实物最小载荷实 验报告。连接螺栓的安装方向宜统一为:自下而上、由内向外穿入;螺栓不宜过长或过短, 以紧后露出2~3扣为宜 4)采用法兰连接时,应精确控制构架支柱的定位轴线和中心位置及垂直度,以保证构件的准 确就位。 5)螺栓的紧固力矩值应符合设计规定,按设计图纸建议值执行。 1)钢梁组装过程中,应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支垫钢梁下弦,在指定位置留有适当的预拱量,以保证 横梁的自垂挠度不超过设计规定。按顺序分二到三次拧紧全部螺栓,防止钢梁变形。
6.3.1一般规定如下
a)吊装前,应制定详细的吊装方案,包括:吊装方法、起重机的选型、吊装行车路线图、计算吊 点位置、吊索选型、结构内力验算、吊装顺序、地锚选型等。并按要求向全体参与吊装人员进 行技术交底, 6 做好现场检验工作:由技术负责人、现场工作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对排杆的方 向、位置进行复核,对钢梁的拼装、起拱高度,螺栓的紧固及基础轴线、位置、杯底、法兰的
Q/GDW 101192019
标高等项目进行复测,作好记录,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应在吊装前处理完成并经工作负责人 确认后方可进行吊装。 组装好的构支架表面应洁净,不应有疤痕、泥沙等污垢;对于因运输、堆放等造成的构件变形 及涂层脱落,应进行矫正和补修。 6.3.2 根据吊装方案,选择的起重机型号,应满足起重重量、起升高度及起吊半径的要求。起重机应 按照吊装行车路线图行走,停车起吊位置准确。具体要求如下: a)起重机的选择应以单件起重量的最大值及起吊高度的最大值为依据,结合起重机性能参数而确 定; b 构支架吊点位置的选定应通过对起吊过程中构件的强度进行验算后确定; c)吊索在吊点绑扎处,应采取保护构件涂层的措施,防止构件表面损伤。 6.3.3构架杆吊装时,在“A”型、“△”型钢构架杆根部应加设临时支撑(如图1所示),临时支撑 须有足够的强度并固定牢固,不应使其滑脱。 6.3.4根据事先确定的位置和方法进行吊点绑扎,应先试吊,待构件吊离地面约10cm时,停止起吊, 经检查确定后,方可继续吊装;吊装顺序为:应先吊装构架,再吊装横梁及其它构件。吊装中应随时观 察构件的稳定性,防止失稳。 6.3.5起吊完成后按要求设置临时拉线,临时拉线应牢固绑扎于预先埋设的地锚上,经检查满足要求 后起重机方可脱钩,
6.3.6构架杆起吊就位后应及时做女
6.3.6构架杆起吊就位后应及时做好临时接地线。
a)对杯型基础,柱根应确定落至杯底,及时校正,柱身中线应与基础安装中线对齐。柱身垂直度 偏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b) 带法兰盘的基础,柱身起吊后,柱根应准确就位,柱身中线应与基础中心线一致,连接螺栓应 及时打紧。 C 吊装过程中,用仪器在轴线位置两侧随时观测柱身垂直度。以保证柱准确就位,满足精度要求, d 独立柱在固定完成后,应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二次浇筑、振捣密实。 6.3.8 对于格构式构架,可采用整体吊装或分段组立吊装方法。对采用的吊装方法,应满足本标准6.3.1
6.3.9钢梁的安装要求如下
a 钢梁安装应在该跨构架杆垂直校正、最后固定完成后进行。安装时应核对图纸,不应将钢梁挂 线板位置颠倒; b) 钢梁绑扎吊点位置应准确,起吊后保持平衡,钢梁两端应用临时拉线控制其摆动: c 就位时应缓缓落钩,使梁端就位位置准确,校正完毕后进行焊接或螺栓紧固作业; d) 钢梁吊装完成后,应紧固一遍横梁螺栓再架设软母线。 6.3.10 构架垂直度及轴线标高的控制要求如下: a) 用仪器控制构架垂直度,应在基础杯口或法兰上划出中线或边线,构架吊装时用两台经纬仪控 制纵横轴线,使构架纵横排列整齐一致; b) 基础底在安装前应找平,标出与土0.00的距离,构架杆应测出长短误差,组立时用木楔楔牢, 复核标高正确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灌注基础深度至杯口的2/3 处,当强度达到70%以上后进行二次浇灌, 6.3.11 构架组立完成后,各部分偏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a 杆根位移与其定位轴线偏差不应大于10mm; b) 杆顶高度偏差要求为:10m以上者,不应大于土20mm;10m以下者,不应大于±5mm; 杆(柱)身垂直偏差不应超 土其高度的1%,且不大于25mm:
d)杆(柱)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高的1%o,且不大于20mm
杆(柱)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高的1%0,且不大于20
.1.1基础验收要求如下
Q/GDW 101192019
D/GDW 101192019
a) 构支架组立前,应对混凝土基础工程进行工序交接验收。应在所含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的基 础上,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 等有关人员复查技术资料后进行验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公司的质量或技术部门 负责人也应参加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基础未经工序交接验收不应进行构支架安装施工。 b)基础验收应按照GB50202、Q/GDW1183一2012的要求进行分部(子分部)工程的验收;基础 轴线、标高、预埋件、几何尺寸、基础表面平整度等的检验,应满足设计、有关规范及设备安 装的要求。 工序交接验收检验内容及要求包括: 1)基础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基础外观质量不应有质量缺陷; 3)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构支架安装要求的尺寸偏差; 4)构支架基础工序交接检验项目应逐项按照Q/GDW1183一2012表74、表76、表243进行,基 础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要求。 d)对于工序交接验收中检查出的不符合要求项目,应由基础施工项目部进行返修或返工处理,返 修及返工项目质量不应低于原设计质量要求。监理项目部进行复验后进入下道工序。 e)基础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1)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文件; 2)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3)配合比、混凝土抗压报告等试验资料;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分项、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6)检验批验收记录; 7)其它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表4构支架基础工序交接检验项目尺寸允许偏差
Q/GDW 101192019
7.1.2构支架交接验收
表5构支架工序交接检验项目尺寸允许偏差
Q/GDW 101192019
7.2.1根据GB50300的规定,构支架工程作为变电站各单位工程中的主要部分,在完成各项交接验收 试验、资料验收后,建设、运行、设计、监理及施工等各方应与变电站同步进行竣工验收,同时对其 行观感质量验收。
表6构支架工程竣工验收项目质量标准
7.2.2构支架工程进行峻工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
支架工程进行峻工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a)设计文件及设计变更文件: b)钢构件加工生产出厂合格证、原材料材质证书或复试报告、涂装层检验报告; c)钢构件安装记录; d)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e)混凝土二次浇灌记录: f)组装、焊接及螺栓紧固记录; g)施工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h)施工及监理验收报告及记录:
Q/GDW 101192019
i)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a)有关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 b)应有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 c)钢梁起拱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d)所有附件安装完整; e)涂装层脱落、损伤处已经修复完好; f)混凝土二次浇灌的性能试验报告; g)施工重大质量问题的质量检测报告及设计单位出具证明性文件。 7.2.4构支架工程峻工验收项目质量标准应符合表6的要求。
a)有关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 b)应有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 c)钢梁起拱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d)所有附件安装完整; e)涂装层脱落、损伤处已经修复完好; f)混凝土二次浇灌的性能试验报告: 0)施工重大质量问题的质量检测报告及设计单位出具证
c)钢梁起拱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d)所有附件安装完整; e)涂装层脱落、损伤处已经修复完好; 混凝土二次浇灌的性能试验报告; g)施工重大质量问题的质量检测报告及设计单位出具证明性文件。 2.4构支架工程工验收项目质量标准应符合表6的要求。 2.5工程竣工的移交资料移交时应统一编号并按工程档案管理要求装订成册且列出清单,包括: a)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记录; b)设计变更通知单及工程联系单; c)竣工图: d)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和试验记录; e)代用材料清单; f)施工缺陷处理明细表及附图: g)其他有关文件和记录
a)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记录; b)设计变更通知单及工程联系单; C)竣工图: d)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和试验记录: e)代用材料清单; f)施工缺陷处理明细表及附图: g)其他有关文件和记录
Q/GDW 101192019
A.5浸蚀终点及耐浸蚀试验次数的确定
经上述试验,试样的基本金属上产生红色金属同时应作为试验浸蚀终点。但下列情况不作为 曼蚀终点: a)距试样端部25mm内有金属铜附着: b)试样棱角处有金属铜附着; c)试样由于镀锌后划、擦伤的部位及周围有金属铜附着的; d)试样在用无缝刃的器具将附着的金属铜刮掉后下面仍有金属锌的。 确定耐浸蚀试验次数时,作为试验浸蚀终点的那次不应计入
所用试剂为化学纯试剂。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热浸镀锌层附着性试验落锤试验方法
试验装置如图B.1所示。试验用的锤子应安装在固定的木制试台上,试验面应保持与锤子底座 同样高度
图B.1锤击试验装置
用金属涂镀层测厚仪时,应经标准厚度试片校正后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热浸镀锌层厚度测试金属涂镀层测厚仪测试方法
测试时,测试点应均匀分布,离边缘距离不小于10mm,测试点的数目按下列规定: a)角钢试样每面3处各1点,4面共12点。 b)钢板试样每面6处各1点,2面共12点。 测试结果按各测试点所测得的数据以算数平均值计算。
C.3镀锌层附着量计算
镀锌层厚度测定后,镀锌层附着量按下式(C.1)计算: PA=xp 式中: PA一一镀锌层附着量,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²); 一镀锌层厚度,单位为微米(μm); 锌的密度(p取值7.2),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²)
试样测试面积不小于100cm2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热浸镀锌层附着量及均匀性测试试样取样方法
先将试件的两端各去掉5cm,然后分别从试件的两端和中间共取3个试样。试样加工时不应损 坏镀层表面
Q/GDW 101192019
D/GDW 101192019
D/GDW 101192019
D/GDW101192019
LY/T 3270-2021 马银花容器育苗技术规程750kV变电站构支架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
Q/GDW 101192019
2编制主要原则.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4主要工作过程. 5标准结构和内容. 6条文说明..
制主要原则, 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要工作过程. 维结构和内容. 34
D/GDW 101192019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文件《2018年度公司第一批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表》以及国家电网 公司总部科技项目任务书要求,组织修订《750kV变电站构支架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 由于近年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750kV变电站建设中构支架施工的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应用,原标 准的部分内容已经不再适用,函待对原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满足现有750kV变电站构支架的 制作、安装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为进一步优化完善公司技术标准体系,确保我国750kV输变电建设工程质量GB 480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使变电站构支架的施 工及验收有章可循,以满足其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需要,特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以下原则编写: a)保证标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与相关标准协调,避免与法律法规、相关 标准之间出现矛盾。 b)保证标准的适用性,密切结合建设要求,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等原则,确保质 量、保护环境、提高投资效益,保证项目安全和正常运行。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手册》等法律、导则 做到格式规范,逻辑严谨,结构清晰,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