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598.2-2013 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导则 第2部分:短路.pdf

DB51/T 1598.2-2013 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导则 第2部分:短路.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4770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51/T 1598.2-2013 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导则 第2部分:短路.pdf

4.3获取线路短路保护失效证据

4.3.1获取线路接地故障(接地短路

经检查、校核对线路接地故障引发电气火灾缺乏有效防护措施

4.3.1.1过流保护电器兼作接地故障保护

HG/T 5052-2016 热熔胶粘剂热剪切破坏温度试验方法4.3.1.1.1熔断器

4.3. 1.1.2断路器

a)断路器未动作(开关处于闭合位置): 一断路器已损坏,内部动、静触点、进出接线部位出现严重高温、电弧损伤、 电弧烧灼痕迹。

b)断路器处于断开位置(已动作)

一断路器的设置不符合GB50054的5.2中切断短路故障回路时间不大于5s 的相关要求,或(和)断路器产品短路保护使用要求,断路器动作时间过长,内部动、 静触点出现过流高温损伤、电弧烧灼痕迹;灭弧栅(室)出现较重高温电弧烧灼痕迹; 或进出接线部位出现过流高温、电弧损伤痕迹; 断路器处于远离供电变压器的末端线路、线路有接触不良点等情况造成过负 载回路阻抗过大,断路器动作时间过长,内部动、静触点出现过流高温损伤、电弧烧 灼痕迹;灭弧栅(室)出现较重高温电弧烧灼痕迹;或进出接线部位出现过流高温、 电弧损伤痕迹: 未安装电弧故障断路器(AFCI),发生电弧性短路,致使普通断路器无法有效动作

a)未按照GB50054中6.4.1条要求设置剩余电流监测或保护电器; b) 安装的电流监测或保护电器不符合GB50054中6.4.3条关于切断接地故障回路电源,动作电 流不大于300mA的要求;

4.3.1.3等电位联接

):发生接地故障的线路和导电金属体未实现GB50054中5.2.4条、第5.2.5条所要求的总等 ·位、辅助等电位联接; 等电位联接失效。

4.3.2获取线路与线路间短路电气故障保护失效证据

4. 3. 2. 1熔断器

a)熔断器未动作(熔体未断裂): 熔体用不合规定金属代替,熔断器进出接线部位、压接螺钉等金属固定件绝缘物质出现 高温熔化痕迹。:. b)熔断器已动作(熔体已断裂): 熔断器的设置不符合GB50054的6.2.中切断短路故障回路不大于5s及相关要求,或(和) 熔断器产品短路保护使用要求,熔体呈现熔体缺损部分少、没有(或较少)熔体喷溅、电弧喷燃, 进出接线部位出现高温熔化痕迹等“熔断”特征; 熔断器处于远离供电变压器的末端线路、线路有接触不良点等情况造成过负载回路阻抗过 大,熔体呈现“熔断”特征; 一一由于发生电弧性短路,熔体断裂时间过长并(或)熔体出现“熔断”特征。

4. 3. 2.2断路器

a)断路器未动作(开关处于闭合位置): 断路器已损坏,内部动、静触点、进出接线部位出现严重高温、电弧损伤、电弧烧灼痕迹。 b)断路器处于断开位置(已动作) 断路器的设置不符合GB50054的6.2.中切断短路故障回路不大于5s及相关要求,或(和)断 路器产品短路保护使用要求,断路器动作时间过长,内部动、静触点出现过流高温损伤、电弧烧灼 痕迹;灭弧栅(室)出现较重高温电弧烧灼痕迹:或进出接线部位出现过流高温、电弧损伤痕迹: 一断路器处于远离供电变压器的末端线路、线路有接触不良点等情况造成过负载回路阻抗过 大,断路器动作时闻过长,内部动、静触点出现过流高温损伤、电弧烧灼痕迹;灭弧栅(室)出现 较重高温电弧烧灼痕迹;或进出接线部位出现过流高温、电弧损伤痕迹;

出现线路接地故障(接地短路)或线路与线路间

按照DB51/T1598.1中4.4的要求,通过重点询问起火部位(起火点)、与起火部位(起火点)同相 (相关)线路、配电、用电设备的状况,获取了与线路接地故障(接地短路)或线路与线路间短路电气 故障性质相一致的电气异常反映,同时异常反映的出现时间与发现火灾时间符合时序逻辑关系。

DB51/T159822013

a)以电灯、电视等明显发光的电器突然熄灭,风扇、空调等电器突然停止运行(接地故障造成接 地故障保护电器或过流保护电器动作;或线路间短路造成过流保护电器动作,切断供电回路); 以电灯、电视等明显发光的电器明显暗淡,电风扇等旋转电器转速下降(排出电动机等起动电 流大的用电设备短时起动因素,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或线路间短路造成电压下降); 电灯、电视发生异常明亮等电压突然升高的现象(零线断开或高压侵入形成电压过高击穿线路 绝缘造成接地或线路间短路故障): 伴随雷击后,电灯、电视发生异常明亮等电压突然开高的现象(雷击高压侵入形成电压过高击 穿线路绝缘造成接地或线路间短路故障) 接触建筑内金属构件或金属外壳电器发生触电感觉(发生接地故障时与接地故障点有电气联接 的导体出现危险电位): 起火部位(起火点)线路出现短路或接地故障电弧; 接地故障保护电器或过流保护电器曾频繁动作; h 出现线路接地故障(接地短路)或线路与线路间短路其他异常征兆

a 绝缘线路使用时间过长,绝缘陈旧老化或受损,线芯裸露; b) 绝缘线路长时间受外部高温、阳光辐射、潮湿或腐蚀等作用的影响而造成损伤绝缘; ) 绝缘线路受碰撞、挤压绝缘损坏; d) 线路绝缘受机械性损伤,如磨擦、划伤、动物啃咬等; e) 线路绝缘因植物和(或)霉菌衍生造成损坏; f) 遭受雷击或供电电源过电压,使线路绝缘损坏: 线路经常少量过载造成线路过热导致绝缘损坏; h) 其他供电、用电存在的线路间短路或接地故障隐惠。

绝缘线路安装穿墙过洞或穿越楼板未穿管保护,遭磨擦损伤绝缘: b) 进户线进户处由于安装不当,线路与导电构件接触发生接地故障: C 金属导管、槽盒内布线时摩擦造成损伤绝缘; d 同一回路的相线、中性线未敷设于同一金属槽盒、金属导管内造成发热损伤绝缘; e) 由金属槽盒引出的线路引出部分缺乏防绝缘损伤措施: 金属槽盒、金属导管内导线的总面积过大(大于金属槽盒、金属导管截面积的40%)影响散热 造成损伤绝缘; g 线路接头绝缘恢复处理不当,绝缘失效; h) 绝缘线路敷设过低,易受碰撞、挤压绝缘损坏; i 历史上线路发生过类似故障而维修不符合要求: j) k 其他设计、安装、维护不当造成的短路隐惠。

4.7线路短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

线路短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分为线路接地故障(接地短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线路与线路间短路 两种情形,

4.7.1线路接地故障(接地短路)电气火灾原

残路接地故障(接地短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

认定以获取的接地故障电气故障痕迹证据为重点参考依据,同时应排出线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漏 电等电气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当获取了线路金属线芯接地故障点一次短路熔痕、故障点接地的金属导 电体、I类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金属上的接地故障痕迹、线路接地故障回路剩磁痕迹中任一种(含)以上 接地故障痕迹时,线路接地故障电气火灾原因可得到肯定的认定,其他情况则需综合考虑。

4.7.1.1获取了故障点线路金属线芯一次短路熔痕

1.1获取了故障点线路金属线芯一次短路熔痕

获取了故障点线路金属线芯接地故障一次短路熔痕证据,线路接地故障电气火灾原因认定 如表1。

表1获取了故障点线路金属线芯接地故障一次短路熔痕认定参考情形

4.7.1.2获取了故障点线路金属线芯二次短路熔痕或(和)短路火烧熔痕

获取了故障点线路金属线芯二次短路熔痕或(和)短路火烧熔痕证据,线路接地故障电气 认定参考情形如表2。

DB51/T 1598.22013

章点线路金属线芯接地故障二次短路或(和)短

(障点线路金属线芯一次短路熔痕未获取或转化为二次短路、短路火烧熔痕;线路接地故障回路剩磁痕迹 离导电体、类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金属上的接地故障痕迹均未获取

获取了故障点接地的金属导电体、I类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金属上的接地故障痕迹,线路接地故障电 气火灾原因认定参考情形如表3。

离导电体、I类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金属上的接地

4.7.1.4获取了线路接地故障回路剩磁痕迹

表4获取了剩磁痕迹认定参考情形

注:2.假设故障点线路金属线芯一次短路熔痕、二次短路熔痕或短路火烧熔痕,接地的金属导电体、I类电气设备 外露导电金属上的接地故障痕迹均未获取

4.7.1.5获取了其他证据

获取了过流保护失效、接地故障保护失效、起火前出现接地故障异常征兆、起火前的供电、用电存 在接地故障隐患或(和)设计与安装存在隐患等其他证据,线路接地故障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参考情形如 表5。

DB51/T 1598. 22013

表5获取了其他证据认定参考情形

4.7.2线路与线路间短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

认定以获取的线路间短路电气故 考依据,同时应排出线路过负荷、接触不良、 霸电等电气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当获取了故障点线路金属线芯一次短路熔痕、线路与线路间短路故障 剩磁痕迹中任一种(含)以上短路故障痕迹,其他情况则需综合判定,

获取了故障点线路金属线芯一次短路熔痕证据,线路与线路间短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参考情形如表

DB51/T1598.22013

故障点线路金属线芯二次短路或(和)短路火烧

4.7.2.3获取了线路与线路间短路故障回路剩

获取了线路与线路间短路故障回路剩磁痕迹证据,线路与线路间短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参 表8。

了线路与线路间短路故障回路剩磁痕迹认定参老

4.7.2.4获取了其他证据

双了过流保护失效、起火前出现短路异常征兆、起火前的供电、用电存在短路隐或(和)设计与 在隐患等其他证据,线路短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参考情形如表9。

DB51/T1598.22013

表9获取了其他证据认定参考情形

(1) U Uo /RL+XL ZxLZ

A.2.4接地故障(接地短路)

U. /R'xL +X'x2 ZXL2

按照短路时短路故障处不同电位导体之间的接触状态 短路一般义分为金属性短路和电弧性短路。

A.3.1金属性短路起火原因的分析

当短路敌障点处两导体接触点因短路电流高温熔化焊牢,则接触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计),短路问路 成为金属性短路而导通,短路电流很大。金属性短路引发火灾的原因是: 1)当短路保护电器动作时间过长(如熔断器熔丝过大或断路器整定值过人或线路截面过小): 短路电流在接触处产生的高温引起线路绝缘层或可燃物起火。 2)当短路保护电器失效拒动(如熔丝被不合格的铜、铝、铁丝代替,断路器失效拒动),短 路电流产生的高温可使整条线路沿绝缘层燃烧,甚至使线路全长线芯烧红外露,线路所至附近 的可燃物均会起火。 金属性短路由于短路回路电流很大,如短路保护装置设计、安装符合要求,一般可避免。

DB21T 1921.2-2011 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第2部分:受理A.3.2电弧性短路起火原因的分析

电弧能够形成导电通道,因为触头开始分离时接触处的接触面积很小,从而电流密度很大。这就会 使触头金属材料强烈发热,造成电弧性短路。根据高电压技术可知,空气的击穿场强为30KV/cm,而一 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低压供电线路电压低于400V,正常电压不会造成绝缘或空气间隙击穿导电。但在线 路形成短路时,短路故障处相接触的导体往往会因为短路回路阻抗大,短路电流小,使接触处的金属不

能熔化焊牢;或者金属熔化产生收缩或在电动力作用下脱离接触。同时在接触点形成的空气间处产生 电弧。 此时的火灾危险性首先在于电弧的温度高达2000~4000℃,会引燃众多的可燃物及导线绝缘。其 次,此种方式产生电弧所需电压低、电流小。一般在接触点,只要电压超过12V,回路电流超过0.25A 就会产生电弧。如铜触点的最小生弧电压为13V,最小生弧电流为0.43A。而低压线路发生短路时,故 障处的接触电压及通过的短路电流通常都超过生弧电压和电流,因而电弧不但容易形成,而且往往持续 发生。同时,短路电弧产生后,因电弧电压降大(表现为高阻抗),首先会限制短路电流的增大,使正 常安装的短路保护设备不动作或动作不及时,另一一方面短路电流仍将超过线路安全电流,高温和持续电 孤成为危险的起火源。 因此,电弧性短路起火的危险性远大于金属性短路起火。实际中,线路短路火灾大多为电弧性短路 所引起。电弧性短路中又以接地故障电弧性短路的危害最大。

A.3.3接地故障电弧性起火的讨论

接地故障电弧性短路,是指当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并在故障点产生电弧时所形成的电弧性短路。由于 线路发生接地故障的几率较大DB52T 496-2011 梵净山翠峰茶,接地故障电弧性短路的起火危险性大于线路之间的电弧性短路(三相 二相、相零短路)

A.3.3.1接地故障发生的几率远大于线路之间的短路

无论从机械的还是电的作用考虑,线路对地的绝缘水平总是低于线路间的绝缘水平,从而发生 接地故障的儿率也远高于线路间短路的儿率。 设备保护线(PE线)安装、维护不当,容易引发接地电弧。 .3.3.2接地故障回路有短路阻抗大,短路电流小的问题 a)在TT系统中,在相线与用电设备之间发生接地故障时,短路电流将通过变压器接地电阻与设 备保护接地电阻,般这两个电阻均为42,则接地短路电流近似为:Id=230V/(Rb+Ra)=28.75A, 如用电设备容量较大,则Id极有可能使短路保护的熔断器或低压断路器动作时间过长,基全 于不动作。 b)“电气系统外接地导体"般接地电阻大,当相线与导体发生接地故障时,无论TN还是TT系 统,都有可能发生如上所述的情况。同时,相线与“电气系统外的接地导体”发生接地故障时, 还会因接触不良产生电弧,造成危险。 对此,接地故障是线路电弧性短路故障最为突的因素,线路短路火灾人多为接地故障所引起。 另外,雷电产生的瞬间过电压、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暂态过电压击穿绝缘而形成电弧起火也值得关 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