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文件,用于指导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以下是一个关于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案例简介:

本项目为一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括8栋高层住宅楼、1栋社区服务中心及地下车库。工程位于城市郊区,周边交通便利,但场地狭小且地形复杂,对施工组织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首先明确了项目目标,包括质量目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工期目标(24个月)和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其次,根据工程特点,将项目划分为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和室外配套工程五大阶段,并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采用网络图和横道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针对现场条件,合理布置了临时设施,如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场和加工场地等,确保施工期间的有序运行。同时jt/t 1431.3-2022 公路机电设施用电设备能效等级及评定方法 第3部分:公路隧道照明系统,重点考虑了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与布置,选用塔吊作为主要垂直运输工具,以提高施工效率。

质量管理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从原材料进场检验到各分项工程验收均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安全管理上,编制了专项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此外,还特别注重绿色施工措施,通过扬尘控制、噪音降低、废水处理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施工用电量计算以施工机械配备表中各机械耗电量为依据:

P1=289.6KW, P2=36KW , P3=35KW

P=P1 ×0.7/0.75+P2 ×0.7+P3 =330KW

本工程施工用电高峰将达到330KW,为保证顺利施工,现场配备一台125KW柴油发电机。

2、配电导线截面计算:

本工程拟使用一路供电线路:供06#栋一台塔吊及现场用电。

I=1000P/√3U线×COSФ=611A

故现场配电导线总线截面采用185mm2成型铜芯电缆线,持续允许电流645A大于611A,可满足要求。

4.2.1 施工力量组织

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和施工装备情况,由现场项目部对劳动力安排进行组织协调,以我公司的基本骨干队伍为主组织安排施工,以满足业主在工期和质量上的要求。根据我公司的协调组织能力和机械投入量以及以往的施工经验,本工程施工劳动力约需350人,其中瓦工100人,木工100人,钢筋工60人,架子工20人,安装人员40人,机操修理工及其他30人。详见劳动力曲线表。

4.2.2 施工机械的配备

施工机械按照工期要求以及适用原则,结合本工程特点,配备如下施工机械设备,以满足实际施工需求。

本工程土建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水电施工机具计划一览表

2、施工机械的进退场计划

进场后,项目部立即进行施工前期工作(包括敷设临时施工用电用水线路,施工照明、临时设施的搭建及地表清土、清障等)。放线结束并经建设、监理单位签证后立即安排挖掘机进场进行土方开挖及塔吊基础的施工。土方开挖的同时,逐步安排木工机械及零星小型施工机械如潜水泵、砼振捣器等的进场布置就位。

施工机械由项目部视具体使用功能和现场情况陆续进行进退场。

总之,项目部应根据工程的进度计划作好充分细致的安排,并协调好公司各后勤部门的配合工作,在每道工序施工之前就应安排好相应的施工机械进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若施工机械发生故障应及时安排修理人员进行修理或另外调用备用设备。

五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5.1施工平面总体安排

根据现场踏勘以及图纸学习,拟将整个区域分为四个施工区域。在各区放置各材料堆场、搅拌机棚、木加工场等。施工场地南侧设一个出入口,施工道路沿拟建建筑四周布置。路宽4米,满足施工车辆通行要求。

进场初期,将在拟建10间办公用房,会议室2间,办公用房采用彩钢板活动用房。办公室东南侧将建造水冲式厕所,并由专人负责保洁,外设化粪池。污水与施工现场排污管道接通。另外,本工程工人宿舍及生活设施,施工单位另寻场地设置。

5.1.1塔吊位置布置

塔吊作为本工程的垂直运输设备,其工作范围覆盖工作面。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塔吊基础将埋置在粘土层上。

5.1.2砼、砂浆机械设备设置

5.1.3材料堆场布置

周材堆场布置于拟建建筑的北侧,分别设置钢管堆场,扣件堆场。砖、砂堆场布置于拟建建筑的东、西侧,分别设置砂堆场、砖堆场。考虑到现场场地及施工实际要求,钢筋在公司加工场加工,根据工程进度随运随用。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需要。具体详见主体施工平面布置图。

5.1.4施工道路及场地排水布置

为保证工程车辆通行,会车、回车的要求,道路宽度定为6米。在施工现场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并环通,在大门口做拦水沟,设沉淀池,大门附近设车辆冲洗台。各排水沟内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车辆冲洗池见详图。

5.1.5施工临时用水及消防用水布置

1、进水总管已接入施工现场, 要求水源管径应不小于φ100。

2、施工用水在现场内的布置由本公司负责, 在平面上和竖向上分开布置, 在平面上采用沿场地道路四周布设φ50水管, 每隔40m左右设一个φ25水源接口;竖向供水每栋由两路φ50水管附在主体结构上垂直向上敷设。一路作为施工用水管用φ25水管接出,另一路作为消防用水,接φ50消防栓一只。

3、为满足高层施工用水需要,采用现场砌筑临时蓄水池,每幢楼均设置100m扬程泵一台,使施工用水能直接送至各楼面施工操作层。

4、临时用水平面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5.1.6卫生设施布置

1、在施工临时设施搭设时,分别设置两只水冲式厕所。

2、在施工过程中,每栋每隔5层设置可移动式卫生间,用水采取主供水管分出冲洗头供水。

3、各使用层排水由分管接至Φ100总管,沿主体结构向下敷设排至化粪池。

4、具体布置情况详卫生设施污水管线竖向布置图。

5.1.7施工临时用电布置

本工程现场已有电源位于南面。

电缆沿拟建建筑三周布置,1号电箱布置于建筑物三周以及塔吊、附墙电梯附近,共计7个,各施工点和用电点设置2号电箱。总配电箱下部设置砼支座进行固定。具体布置详图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竖向用电拟每三层设置1号电箱一只,各楼层施工用电分别用2号电箱接引到位。

5.2基础部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基础施工阶段施工总平面刚开始实施布置不能形成规模,因此基础部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主要考虑保证基础的顺利施工,着重于施工道路、材料堆场、及场地排水设施等布置,并在做临时设施的同时对塔吊基础进行施工,以保证主体施工时塔吊的即时使用。具体详见基础部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5.3上部结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后,总体平面布置已完成,在主体施工前还应将塔吊、人货电梯、脚手架等设备安装完毕。对施工场地进行完善,临时施工用水、电等补充就位。脚手架沿建筑四周布置,宽度1.2m。详见主体施工平面布置图。

5.4装饰阶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工程进入装饰阶段,具体位置详见装饰施工平面图。

5.5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说明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一种动态管理和布置过程,现场施工平面按照“科学有效、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的原则进行布置,尽可能有效合理的利用场地的有限空间,最大限度的缩短工地内部的运输距离,减少场地内运送的材料损耗并节约劳动力,使施工得以高效有序的进行。

六 主要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标高基准点为依据,进行轴线测放及标高控制,根据规范要求,在适当地点,设置现场测量基准点,作为施工定位测量、水准引测及沉降观测的基准。基准点做法见测量基准点设置示意图。

在高层轴线传递时使用激光经纬仪,平面定位放线采用电子全站仪和J2经纬仪,以减小测量误差,要求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提出进度要求,并加强管理,要求有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6.1.2测量使用仪器

测量人员包括项目工程师、专职质量员、经纬仪测量员、水准仪测量员、丈量人员、记录员等。

6.1.4测量精度的标准及控制

1、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误差±5"以内,总误差±10"以内;

2、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3、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进行温度修正;

4、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2mm以内,总高度垂直偏差在±20mm以内。

6.1.5测量控制网的设置

1、本工程控制轴线较多,施工搭接要求较高,施工测量难度较大,因此合理设置控制轴线是测量工作的关键。

2、标高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为基准,其数值以业主最新提供的数据为准,施工高程应以水准基准点引测,在基础结束后引至基础及墙板上。

3、线位置的固定采用龙门板桩,桩位及水平标高在地面采用砼固定,四周设置栏杆保护,不准人员扰动。

6.1.6地下结构施工测量

在地下室结构施工中,利用基准点和基坑四周已测设的轴线为依据,架设J2经纬仪,以四个方向投测轴线,用壹级水准仪将业主提供的水平高程引测至基坑龙门板桩上,用于基础挖土,地下室底板、梁、柱、墙板的定位。

师范大学屋面、暖气管道及零星维修竞争性谈判6.1.7 ±0.000以上轴线传递基准点施工测设

由控制网的控制点把轴线引至底层建筑上,然后通过多个方位进行校核,准确无误后,将其用砼及钢板固定,作为以后向上投测的基准点。

2、根据投测基准点,利用经纬仪投测,从而定位各楼层的控制轴线和标高的传递。

6.1.8 ±0.000以上轴线垂直传递的控制及复核

1、采用J2经纬仪测定控制轴线的垂直传递,为保证仪器测量精度,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校正,仪器使用需专人负责,使用前要检查电源是否充足。

2、在底层楼面处,设立垂直基准控制点,以基准点来进行楼层的垂直控制测量温岭市工业城道路工程(06标段)道路施工方案,基准点之上的楼板上留出20cm×20cm的通视孔。

3、为防止高空坠物对工作人员及仪器的伤害,应在控制基准点上方安装防护罩,防护罩上铅垂线经过处留孔,并配活络盖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