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水闸施工组织设计水闸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水闸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旨在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资源与活动,确保工程按期、优质、安全完成。以下是水闸施工组织设计的简要介绍:
水闸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进度计划、资源配置、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等内容。首先,通过分析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及设计要求,明确施工目标和关键控制点。其次,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闸门安装等主要工序,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为保证工期,需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形式展现各工序的时间节点。
在资源配置方面,根据工程规模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注重环保与文明施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针对水闸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深基坑开挖、高程控制等问题,需采取专项技术措施予以解决。此外,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符合规范要求。
总之,水闸施工组织设计是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以达到最优的施工效果。
0838.河道治理绿化绿化主材表负责本工程土方开挖、填筑工程和施工交通道路的施工。
负责本工程施工所需的全部模板的制作、支护、拆除、维修管理,其中包括脚手架等支撑体系的架设等,
负责本工程的钢筋加工制作与安装施工, 4. 砼施工队
负责本工程的砼拆除和浇筑工程施工。
负责本工程砌石、抛石工程施工。
负责本工程降排水施工与维护。
负责本工程粉喷桩工程的施工。
8. 金属结构机电安装队
负责本工程电气设备、金属结构件(含金属埋件制作、闸门的拼接、启闭机、检修闸门等)安装及拆除等项目施工。
负责本工程所用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10. 房屋工程施工队
负责本工程桥头堡、启闭机房等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
11. 预制件生产安装队
负责本工程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安装施工。
第五章 施工测量与控制
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竣工测量以及为了掌握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的检查、收方计量等测量。
Xx加固与扩建工程施工控制测量以“分层布网,两级控制”为原则,即以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基准,布设施工控制网,以施工控制网点为基准布设施工辅助导线,和临时高程点。
1. 平面控制系统布置
平面控制网建立后,应定期进行复测。
2. 平面控制网选点、埋设及标志
2.1 平面控制点视现场情况,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
2.2 对于位于主体工程附近的控制点、主轴线标志点、辅助导线点埋设砼观测墩,并设有醒目的保护装置,防止误撞和飞石破坏。
2.3 平面控制的标墩采用砼标墩,标志底座平面应埋设水平。
1. 高程控制系统布置
本工程采用业主提供的高程系统。
1.1 校核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并将复核结果报工程师审核。
1.2 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网各点的水准为基准,布设施工水准、三角高程混合网,结合高程控制将平面控制网布设成三维网。
1.3 在施工区设立高程控制点,布设高程控制网时严格执行规范,点位选择在不受洪水、施工影响,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高程控制点的布置应主要考虑施工放样、地形测量和断面测量的使用。
1.4 经常对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
2.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四等水准测量。
3. 高程控制网的选点和标志
布设高程控制网时,首级网布设成环状网,加密时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其点位的选择和标志的埋设遵守下列的规定:
3.1 各等级高程点的点位选在不受洪水、施工影响,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
3.2 高程点埋设预制标石,利用平面控制点标志设置,各等级高程点统一编号。
4. 高程控制测量手段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
1.1 施工测量放样工作开始之前,应详细查阅工程设计图纸,收集施工区平面与高程控制成果,了解设计要求与现场施工需要,根据精度指标,选择放样方法。
1.2 基础开挖、结构物施工等测量措施在施测前,将测量措施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1.3 施工测量放样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施工放样所采用的测量点均以施工控制网点为基础,原则上直接采用首级控制点进行放样。
1.4 所有放样点均应有检验条件,现场取得的放样及检查验收资料,必须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能交付使用。
1.5 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数据及使用的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报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测。
1.6 所有测量资料按规范要求整理,图表、记录簿规范化,各种记录图表的格式遵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执行。
2.1 平面位置放样主要仪器
视情况采用全站仪进行平面位置定位和放样。
2.2 高程放样主要仪器
一般情况采用全站仪,精度要求高时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放样。
开挖放样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开挖轮廓点测设、工程量测算和开挖竣工验收测量。
基坑开挖细部放样应实地放出控制开挖轮廓坡顶点及坡脚点,并用地桩、灰线、油漆等进行标定。
砼建筑物立模放样包括下列内容:测设各建筑物的立模轮廓点,对已架立的模板、预埋件的位置进行检查等。
各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0.2~0.5m为宜,由首级控制网点测设。
特殊部位的模板架设后,应利用测放的轮廓点进行检查,其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四、施工过程中测量质量措施计划
1. 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2. 根据施工的需要,分阶段将测量质量措施计划报工程师批准。
3. 施工过程测量措施计划的内容包括:平面、高程网各控制点布置图;各控制点坐标表;放样程序、技术措施及要求;数据记录及资料整理制度;测量人员设置、设备配置;仪器检验、校正情况;具体内容执行工程师的要求。
五、测量人员组织、设备配置
本工程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测量人员,设专职测量工程师2人,专职测工4人,普工4人。本工程配备的测绘仪器设备见下表。
第六章 施工导流、降排水及防汛措施
建筑物施工围堰等级为4级,导流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本工程安排枯水期施工,施工时段为10月~11月,围堰设计洪水位分别为21.7m、20.4m。
2. 建筑物施工导流方式
老闸围堰施工在瓦埠湖侧水位降至18.0M时开始实施填筑;施工期采用船闸输水洞进行全时段导流;水位达到20.0M时,将老闸段围堰破口过水。
由于淮河侧枯水期十年一遇水位为21.7M,故围堰设计高程为22.5M ,顶宽5米。扩建闸段设计边坡为1:3,加固闸段围堰迎水面18.5M高程以下部分边坡为1:6,加固闸段围堰背水面18.5M高程以下部分边坡为1:5。围堰水面以上0.8米采用推土机碾压的压实方法,水面以上0.8米至设计高程压实后的干重度一般不小于15.5Kn/m3,同时压实度应不小于92%。详见围堰设计图。
由于施工期仅通过船闸导流,如瓦埠湖侧水位超过淹没水位20.0米时,则将老闸段围堰拆除破口过水,以防止上游瓦埠湖侧水位过高而淹没农田造成损失。上、下游分流岛与围堰之间要填筑子围堰,子围堰设计高程及顶宽同上下游围堰,以防止老闸段基坑过水时,水流自分流岛与主围堰间涌入扩建闸基坑。
Xx加固与扩建工程河道疏浚设计方量共计117344m3,其中…………85357 m3。
由于征地范围减小,冲填区围堰顶高程设计为23.5m时,冲填区面积为14166 m2,冲填深度为5 m,可冲填约70830 m3 。 另在,结合土料场开挖,沿开挖区填筑一周围堰,作为淮河侧疏浚冲填区。围堰全长约500米,围堰顶高程设计为22.5M,冲填区面积约为14615 M2,冲填深度为5M,可冲填约73075 m3。可满足疏浚要求。
冲填区围堰设计顶宽为3.0 m,有交通要求的冲填区围堰,设计顶宽为7.0 m。横向围堰长120米,纵向围堰长150米。
冲填区围堰施工分两期进行, 一期首先利用主坝及土料场取土填筑冲填区横向围堰,二期利用基坑围堰拆除土料进行填筑纵向围堰,围堰水面以上0.8米采用推土机碾压的压实方法,水面以上0.8米至设计高程压实后的干重度一般不小于15.5Kn/m3,同时压实度应不小于92%。淮河侧冲填区围堰设计顶宽为3.0 m,,顶高程为22.5m,边坡为1:2,在土料场清理时,直接利用土料场土采用挖掘机,配合推土机填筑施工,详见围堰设计图。
施工降排水内容主要有基坑内经常性排水,基坑内深层降水和土料场排水沟排水。
经常性排水包括基坑渗水、雨水、施工废水等,基坑渗水和施工废水可以忽略,因此配备水泵数量主要考虑排除雨雪水。
本工程扩建闸基坑汇水面积大,基坑汇水面积约39600m2。
按特大暴雨降雨量50mm/d作为设置排水系统的依据。
1.3 每天需排除的水量计算
39600×50/1000=1980m3
基坑开挖时,先将防冲槽处开挖出并抛石,防冲槽内留一抽水坑。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挖排水沟,使雨水流向防冲槽,使基坑内尽量保持无水作业。安设水泵及时将临时集水坑内的集水排至围堰外侧的排水区。具体排水沟布置详见“扩建闸基坑降排水平面布置图”、“老闸基坑降排水平面布置图”。
排水设备按经常性排水期间最大日集水量在当天排完的原则进行配备。
经常性排水自2004年11月开始运行住宅楼悬挑架施工方案,至2005年5月结束,运行时间约7个月。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2.2 降水技术方法的选择
计划采用无砂管井排水方法降水。无砂管井布置简单,可一次到位峨眉永华炼钢连铸技改工程炼钢厂房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不用重复布井,且排水管路对场内施工道路影响较小。
老闸布设无砂管井8眼,扩建闸布设无砂管井12眼,降水井具体布置位置详见“扩建闸基坑降排水平面布置图”、“老闸基坑降排水平面布置图”。
2.4 降水井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