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重庆地维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重庆地维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桥梁建设全过程的系统性规划,旨在确保工程高效、安全、优质地完成。该大桥位于重庆市,跨越长江,连接两岸交通,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项目目标和管理结构,设立专门的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计划、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及进度协调等工作。其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基础工程、主塔施工、主梁架设及缆索系统安装等关键工序。在基础施工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以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主塔施工则利用爬模工艺提高效率和安全性;主梁采用悬臂浇筑或钢箱梁吊装技术,结合先进的监控手段保证线形精度。
此外,施工组织设计注重资源配置,合理安排人力、机械和材料,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同时,严格执行环保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决策效率。最后,制定应急预案,防范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保障施工顺利进行。总体而言,重庆地维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体现了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为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灰岩:分布于长江水面以下及河床两侧岸坡的整个桥位区;
浙江某住宅小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角砾状灰岩:分布于南岸河床底部;
泥灰岩:分布于南北两岸及主墩承台底部;
主要有:碳酸盐岩溶蚀裂隙、软夹层、岩溶。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基本烈度Ⅵ,考虑本桥为特大桥,提高一度设防,即地震设防烈度Ⅶ度。
七、工程特点、关键和难点
1、本工程施工技术含量高,难度大,涉及面广,要求具有类似桥梁经验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承揽施工,且应有相关工序作业的培训经历。
2、斜拉桥施工精度受雾日及温差影响较大,施工中应合理安排,避免不良环境的影响,确保大桥施工质量和要求。
3、斜拉桥高空作业、多层作业无法避免,且高空作业场地狭窄,应有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和防范设施。
4、索塔锚固区和主梁斜拉索预埋导管的安装精度是斜拉桥成桥质量的关键,预埋导管工艺必须切实可行,并便于操作。
5、主塔施工应考虑下塔柱外倾、中塔柱内倾造成塔柱截面附加应力的发生,施工中应考虑设置辅助设施消除塔柱截面附加应力。
6、主梁挂栏悬浇施工线形控制是成桥后线形质量的关键,且无法调整纠正,施工中应严格按照监控指令控制温差变形和荷载变化的影响,总结经验,找出变形规律,确保边、中跨合拢和成桥线形。
7、主梁预应力有施工索和连续索之分,其连续索在主梁施工过程中利用波纹管预留孔道,其预留孔道的通畅和顺直是后期连续索能否顺利穿索的关键,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工艺措施,确保孔道通畅、顺直。
8、全桥预应力张拉、压浆和斜拉索挂索、张拉是本桥关键工序,直接关系到斜拉桥安全运营问题,除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外,施工中应精心监控,严格监理,确保万无一失。
9、施工条件差,场地狭窄,地形陡峭,不利于场地布置。且材料、设备进场困难。
10、大桥跨越成渝铁路及地维水泥公司厂区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尤其重要,且防护设施必须在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保证成渝铁路安全运营和地维水泥有限公司正常生产。
11、主梁施工跨越长江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高空坠物,确保航运安全。
第三章 设备及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法
一、设备及人员动员周期
本桥中标后拟成立重庆地维专用长江大桥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队伍主要由已近完工的大佛寺大桥和马桑溪大桥抽调精干人员组建,设备由两座大桥的既有设备调转。标书投递后,对大佛寺大桥和马桑溪大桥下达施工机械保养维修计划,并监督实施,于2001年10月中旬完成,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组织人员、设备,开始调转工作,设备及人员的动员周期见下表。
设备及人员的动员周期表
二、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法
(一)资源条件
1、地材:桥址北岸为重铁采石场,有砂石料供应。马桑溪大桥和大佛寺大桥地材均采自重铁采石场,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钢材、钢绞线、高强钢丝、水泥可通过厂家直接供货。
3、电力:业主提供高压、设置630KVA变压器至施工作业点100米,施工单位由变压器下线低压至施工作业点。
4、水:重铁采石场设有储水池,可提供经净化的自来水。
5、交通:桥址处无道路可到达,由于成渝铁路横穿桥梁及地形高差的影响,重铁采石场区至主塔墩被隔断,但桥台可通过重铁采石场区道路直接到达。
1、材料、设备、人员可通过重铁采石场直接到达6#桥台。
2、主塔5#墩所使用的土石方机具、混凝土设备、大型施工设备等直接由大佛寺大桥和马桑溪大桥装船,水运至5#墩旁利用轨道车提升(或塔吊调运)至存料场;大型材料如钢筋、钢绞线、高强钢丝、水泥可汽运码头装船(或直接装船)通过水运至主塔5#墩旁砼工厂供应。
3、小型施工设备、材料、工具、办公生活设施等用汽车从重庆直接运至重铁采石场厂区,利用重铁采石场轨道滑车下放至成渝铁路旁,人工搬运至使用点。
4、管理施工人员直接乘坐汽车由重庆至重铁采石场厂区。
附:拟投入本合同段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拟投入本合同段的主要材料试验、质检、测量仪器设备表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拟配备本合同工程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拟配备本合同工程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第四章 施工总体说明
通过阅读理解招标文件,参加业主组织的标前会议及考察现场,我们对本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做了仔细的研究,并借鉴于我们曾经施工过的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和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的施工经验及既有的设备、人员,最终确定本工程项目的施工总体安排。
一、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部署
本着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的原则,同时便于内、外协调,在现场成立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地维长江大桥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本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及管理。
在项目经理部机构中设置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监察部、物资机械部、计划经营财务部、综合办公室等四部一室。并组建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专家学者参加的专家组进行指导,在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对图纸进行复核会审,并派遣有丰富经验的质检工程师和桥梁、道路、地质、测量、机械、试验等专业工程师参与本工程施工。
2、施工队伍部署
根据本工程项目的特点及工期要求,成立三个专业施工作业队,各施工作业队工作内容如下:
第一施工作业队:即土石方施工作业队,负责基础土石方开挖、桥台护坡砌筑、现场小型搬运等作业。
第二施工作业队:即桥梁施工作业队,负责主塔5#墩、6#桥台、主梁悬浇的主体工程施工。
第三施工作业队:即综合施工作业队,负责全合同段混凝土的生产和供应及机电、设备维修、保养等施工作业。
三个作业队之间既独立分工又相互协作,并统一接受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和协调调配。整个工程实行项目经理部—作业队二级管理。
拟投入到本合同段的队伍由集团公司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人员组成。集团公司协调本工程所需的技术、管理人员的配备和主要机械的调配,指导、监控现场项目经理部按业主、监理及招标、合同文件的要求进行本工程的实施。
项目经理是我集团公司法人代表在该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是施工项目全过程中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下分设职能管理部门和施工作业队,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直接负责管理,各作业队由具备一定管理经验和技术的人员负责,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工作由安全质量监察部门派专业工程师监控。
工程技术部负责本工程技术、测量、试验、生产调度等工作;安全质量监察部负责本工程的安全、质量的检查监督等工作;计划经营财务部负责本工程的合同管理、计划安排、计量、资金使用、人员调配等工作;物资机械部负责本工程物资材料、机械设备的调运采购等工作;综合办公室主要从事接待、后勤保障、地方关系协调等工作。
经理部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及其分布情况拟分为三个施工作业队,每个施工作业队设生产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一名,配有技术、测量、试验、安质人员,做到分工明确、层层落实,保质保量地进行各项工程有序的施工。
由于桥位区两岸属丘陵~低山区河谷地貌,桥位处于猫儿峡峡口下游河段,地形陡峻,相对高差达261米左右,河床宽缓,断面呈“U”形,施工场地狭窄。据资料显示,1981年洪水位194.74米,因此生产、生活设施必须布置在洪水位以上。
附:B合同段施工场地布置图。
租用重铁采石场子弟学校一、二楼作为项目经理部机关办公、生活住房,另租用重铁采石场距工地较近的闲置住房砖2一栋,作为施工作业队工人生活住房。试验室、测量组设在重铁采石场子弟学校一楼。
在重铁采石场距主塔5#墩下游约200米铁路站台沿江现有闲置库房两间(面积约200米2)和闲置空地(面积约300米2),拟租用闲置库房并达设简易房屋作为机电车间和物资机械部办公、库房之用。
距主塔5#墩下游约20~30米,标高约+209米有一房屋拆迁地,经局部回填可平整出20×22米的场地,拟布置砼工厂。并在此场地向外塔吊起吊范围内(江边)利用钢桩、型钢搭设一施工平台,平台顶标高+196米,作为钢筋存放场和钢筋加工车间。
主桥6#桥台道路通畅,材料、设备进场方便市政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配备16吨汽车吊一台,设置临时砼工厂。钢筋、模板加工作业场地均设在桥台旁。
重铁采石场配备有储水净化池,提供自来水,可作为生活用水。
生活用电直接利用重铁采石场照明用电。
生产用水枯水期抽取江水使用,洪水期使用重铁采石场自来水。
生产用电由业主提供高压(含630KVA变压器)至作业区100米,施工单位根据变压器位置架设低压线路至施工作业点。
7 承插型盘扣式模板支架计算书模板附:B合同段施工场地布置图
三、施工总目标及形象进度
根据招标文件及标前会记要,本工程拟开工日期为2001年11月1日,工期25个月,至2003年12月1日竣工通车。考虑到竣工验收和成桥荷载实验,本工程施工工期按24个月考虑,即2003年10月31日完工,并力争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