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三期厂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N3=60L/人.班(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
K4=1.50(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龙潭地区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项目基坑土方工程施工方案.doc Q3=P1N3K4/(10×3600)=0.375L/S
4、施工现场消防用水量Q5:因本工程施工现场面积在25公顷之内:因此Q5=10L/S。
5、总用水量:Q
Q=Q1+Q2+Q3=5.05L/S 因此本工程施工总用水量应按现场消防用水量考虑供应 Q=10L/S 6、供水管径: 本工程供水管应按消防生产共享水管考虑,流速按3L/S计算 管径d=[(4×Q)/(3.14×3×1000)]/2=80MM 现场敷设DN80镀锌干管供水。 ㈢、施工临时用电布置说明 1.现场临时用电设施:现场临时供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计施工,PE线与N线严格分开使用。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2.供电方案:施工电源由建设单位提供,直接引入施工总配电箱。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要接地,接地电阻≤10Ω。配电箱分2个回路(P1~P2)控制施工现场各用电设备。 供电线路选用五芯电缆,供电系统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施工机具严格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标准要求。三级配电示意图如下: 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示意图 以上二路线路分别由分路开关箱、动力配电箱、照明分路箱、照明配电箱、动力单机箱、照明终端箱等组成,均采用有“3C”认证的电气产品。电焊机设单机开关箱。各配电箱均设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所有线路均按实体容量计算安全载流量,过路和通道用钢管保护电力电缆,其余直埋,入土深度不小于500毫米。 ㈣、现场施工用电量计划 应根据主体施工阶段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负荷以及生活施工照明用电计算: 工地临时供电包括施工及照明用电两个方面,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P ── 计算用电量(kW),即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 Pc ── 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量之和; Pa ── 室内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 Pb ── 室外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 K1 ── 全部施工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系数; 总数10台以内取0.75;10—30台取0.7;30台以上取0.6; K2 ── 室内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0.8; K3 ── 室外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1.0; 综合考虑施工用电约占总用电量90%,室内外照明电约占总用电量10%,则有: 本例计算中K1=0.75; 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量:经计算得 P = 45.57kW。 二、配电导线截面计算: 按导线的允许电流选择: 三相四线制低压线路上的电流可以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 Il ── 线路工作电流值(A); Ul ── 线路工作电压值(V),三相四线制低压时取380V。 经过计算得到 Il = 2×45.57 = 91.14A。 工地临时供电包括施工及照明用电两个方面,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P ── 计算用电量(kW),即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 Pc ── 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量之和; Pa ── 室内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 Pb ── 室外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 K1 ── 全部施工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系数; 总数10台以内取0.75;10—30台取0.7;30台以上取0.6; K2 ── 室内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0.8; K3 ── 室外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1.0; 综合考虑施工用电约占总用电量90%,室内外照明电约占总用电量10%,则有: 本例计算中K1=0.75; 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量:经计算得 P = 252.6kW。 二、配电导线截面计算: 按导线的允许电流选择: 三相四线制低压线路上的电流可以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 Il ── 线路工作电流值(A); Ul ── 线路工作电压值(V),三相四线制低压时取380V。 经过计算得到 Il = 2×252.6 = 505.2A。 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原则:该工程建筑面积较大,需在场区内布设场区平面控制网。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基准点,放样图纸上外墙边线坐标点。然后据已知坐标点利用如下公式:⊿ x = X +cosα;⊿ y = Y +sinα 反算出控制线坐标,然后用经纬仪精确放样出控制线位置,并加以保护。待建筑物出地面后,将控制线引测到建筑物内,并做好相应的控制点,加以保护,作为整个建筑的永久性控制点。控制点上方开予留洞,传递控制线和高程。把其中两条相互垂直的控制线延长至马路或已有建筑物的墙体上,做好标记,作为复核点。标志桩做法如下: 2.误差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㈡、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宜用E4303。 (3)、钢板(接桩用):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宜用低碳钢。 备有:柴油打桩机、电焊机、桩帽、运桩小车、索具、钢丝绳、钢垫板或槽钢,以及钢尺等。 (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了预检手续。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 (2)、处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和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3)、场地应辗压平整,排水畅通。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 (4)、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做上标志,便于施打。 (5)、打试验桩。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2根。确定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6)、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工艺流程:就位桩机 → 起吊预制桩 → 稳桩 → 打桩 → 接桩 → →送桩 →中间检查验收 → 移桩机 (1)、就位桩机。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2)、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绑住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宜超过30cm,再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 (3)、稳桩。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落距较小冷锤1~2次,桩入土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10m以内短桩可目测或用线锤双向校正;10m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用线锤或经纬仪的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桩在打入前,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4)、打桩。用落锤一或单动锤打桩时,锤的最大落距不宜超过1米;用柴油锤打桩时,应使锤跳动正常。 1)、打桩宜重锤低击,锤重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类型、结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来选用。 2)、打桩顺序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先深后浅;依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由于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或向四周进行,也可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1)、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接桩,其预埋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缝变形。焊缝应连续焊满。 2)、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弯曲,高不得大于1‰桩长。 3)、接桩处入土前,应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漆。 (6)、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则送桩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进行送桩。若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回填密实。 (7)、检查验收。每根桩已打到贯入度要求,而桩尖标高进入持力层接近设计标高时,或打至设计标高时,应进行中间验收在进行控制时,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锤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规定的数值,或以桩尖打至设计标高来控制,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好施工记录。然后移桩机到新桩位。如打桩发生与要求相差较大时,应经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8)、打桩过程中,遇见下列情况应暂停,并及时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2)、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 3)、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 (9)、待全部桩打完后,开挖至设计标高,做最后检查验收,并将技术资料提交总包。 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2)、打桩的标高或贯入度、桩的接头节点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允许偏差项目: 注:d为桩的直径或截面边长。 (1)、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 (2)、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作到吊点符合设计要求,应平稳和不得损坏。 (3)、桩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 2)、垫木与吊点的位置相同,并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3)、同桩号的桩应堆放在一起,桩尖应向一端。 4)、多层垫木应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 (4)、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和标高的控制桩,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动而位移。 (5)、打桩时如发现地质资料与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停止施工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6)、在邻近有建筑物或岸边、斜坡上打桩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施工时应随时进行观测。 (7)、打桩完毕的基坑开挖时,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压的位移和倾斜。 (1)、预制桩必须提前订制,打桩时预制桩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并应增加养生期一个月后方准施打。 (2)、桩身断裂。由于桩身弯曲过大,强度不足及地下有障碍物等原因造成,或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断裂没有发现而致。 (3)、桩顶破碎。由桩顶强度不够及钢筋网片不足、主筋距桩顶太小,或桩顶不平,施工机具选择不当等原因造成。 (4)、桩身倾斜。由于场地不平,打桩机底盘不水平或稳桩不垂直,桩尖在地下遇见硬物等原因造成。 (5)、接桩处接脱开裂。连接处表面不干净,连接铁件不平、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接桩上下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线上等造成。 ⑴.基底超挖:开挖基槽土方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⑵.基底未保护:基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⑶.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土方工程挖方允许偏差值 清槽至设计标高后即开始破桩头。采用人工破桩。为保证破桩后的桩顶标高的准确性,首先用切割锯按截桩的设计标高将桩头砼切入1CM,并且不能一次凿至设计标高,而应该先预留50mm以上,然后人工用錾子凿至设计标高。 (1)、水泥:普通42.5R硅酸盐水泥。具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复试报告。 (2)、砂:粗砂或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 (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4)、钢筋:品种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隧道附属洞室施工方案,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5)、火烧丝:规格18~22号。 (6)、砂浆垫块:用1:3水泥砂浆埋22号火烧丝,提前预制,使用时要达到强度。 (7)、外加剂、掺合料。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规定,通过试验确定。 (1)、支模板应备有:组合钢模板和零配件、木模板和钉子以及木工锯、斧、锤子、钢尺等。 (2)、绑扎钢筋:应备有钢筋钩子、扳子、小撬棍、断丝钳、铡刀(切断火烧丝用),弯钩机及钢尺等。 新改基坑支护冬季施工方案.doc(3)、浇灌混凝土:应备有磅秤、混凝土搅拌机、插入式振捣器、平尖铁锹、胶皮管子、手推车、木抹子、铁盘等。 (1)、桩基施工已全部完成,并按设计标高、尺寸挖完土,而且办完桩基施工验收记录。 (2)、桩顶疏松混凝土全部凿完,如桩顶低于设计标高时,须用同级混凝土接高,并达到一定强度;再将埋入承台内的桩顶部分凿毛、洗净。如预制桩顶伸入承台梁超过设计长度时,应预先剔凿、桩顶伸入承台梁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