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4.黄河小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II标施工组织设计.doc

1684.黄河小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II标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5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684.黄河小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II标施工组织设计.doc

技术顾问组及咨询专家组成员表

第三章 工期及施工总进度计划

(1) 招标文件对总工期的要求;

JC∕T 681-2005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pdf(2) 技术规范及图纸;

(3) 节点控制形象目标要求;

(4) 结合目前我局在施工现场已拥有的人力、设备资源,以及现场施工中的实践经验和我局以往的工程施工实践经验;

(5) 其它合同对本标提供的部分施工工作面的时间;

(6) 投标阶段所拟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3 施工总进度安排

招标文件要求工期为2011年10月1日进点,进行前期施工准备;合同内全部工程完工日期为:2012年11月30日。

我局计划本标实施时间为:2011年10月1日进点,于2012年11月10日完成本合同内施工作业,明渠具备过水条件;2012年11月30日本合同工程竣工。总工期为426天 (日历日)。

合同节点控制进度要求表

3.4 施工关键线路及典型强度

导流明渠1502高程以上 土石方开挖 闸室段石方开挖

底板砼浇筑 闸室段砼浇筑 泄洪闸弧形工作门安装 明渠过流

工程竣工

临时工程的建立及完善 门机安装及就位 消力池、出水渠及引渠段砼浇筑

本标土石方开挖总量约85万m3,砼约12万m3。土石方开挖月平均强度为12万m3/月,高峰强度为18万m3/月,砼浇筑高峰强度为1.54万m3/月。

3.5 控制性施工进度表

第四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各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占地范围将不超过征地规定的界限,并结合本标段施工技术的条件、施工环境、工程特点和施工需要进行布置,施工布置主要按以下原则进行:

(1) 所有临建设施、施工辅属企业及施工道路均按招标文件要求及发包人提供的各种条件在指定的施工场地内规划布置;

(2) 临建设施的规模和容量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总进度和施工强度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简单、实用;

(3) 场内交通规划,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前提,并适应不同时期工程进展的需求;力求使交通联系简便,运输组织合理,节省线路、设施的工程投资,减少管理运营费用;

(4) 所有临建设施的布置力求紧凑、合理、易于管理、节约用地、调度灵活、使用方便和安全可靠;

(5) 各施工场地及营地均按有关规范要求配置足够的环保设施及消防设施。

生产、生活设施及辅助企业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一览表

本标施工高峰用风量为:190m3/min。其中150 m3/min为二台LM500C和四台ROC742为自带式空压机供风,在闸室段附近布置2台20m3/min英格索兰移动式空压机,用于手风钻和100B钻机等其它施工机械供风。详细的供风系统布置见第六章。

4.4.1 供水系统的主要工程量

供水系统人员组织,前期修建为8人,其中:管道工4人;电焊工2人;辅助工2人。开始运行后为5人,其中:管道工2人;电焊工1人;辅助工2人。

开工即开始修建,20天内完工并投入运行。2012年11月底拆除。

4.5 施工供电及通讯

本标生产、生活用电由业主指定的供电点上接线,经架空引至施工工作面。

本标段6kv施工用电由业主提供的10.5kv接线点接线,经架空线路及S9型变压器变为6kv。共安装变压器2台,施工期间变压器总容量1600 kVA,用电设备安装总容量1388kw,电气设备的安装与所配合的施工面同步进行。

本标段400v施工用电由业主提供的400v接线点接线,经架空引至施工工作面,主要用电设备为5台移动式电动空压机、施工照明及基坑排水水泵。

施工区照明按施工部位及作业要求照度配置,尽量采用集中照明,必须确保用电安全。电气设备的运行严格按照有关电气运行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业主在坝址右岸场区提供微波,本标安装4部,供施工调度及生活区联系使用,施工现场配置足够的无线对讲机,以满足正常工作联系通讯需要。

施工供电主要设备材料表

4.6.1 综合加工厂

综合加工厂内设有钢筋木材加工厂、砼预制厂和锚索加工车间,计划布置在本标施工区,占地面积6700m2,建筑面积1000m2 (其中工棚为720m2)。

本标砼预制件量较少,预制交通桥面和截流桥桥面及预制锚索墩头预制块,占地面积201m2就可满足要求。地坪需用砼60m3。砼由砼拌和楼提供,由砼搅拌车运输。

2011年10月开始修建,三个月后木材加工厂投产使用。

4.6.2 钢结构加工厂

本标的钢结构加工厂布置在1#施工工区内,承担闸门、启闭机及预埋件的堆放和其它零星金属结构的加工以及闸门的预拼装。占地面积:3000m2;建筑面积:480m2,其中:工棚360m2。金属结构加工能力为:1000t/年。具体见第九、十章有关章节。

4.6.4 施工机械停放保养厂

人员组织:共20人,其中库工6人,辅助工种14人。

房屋建筑300m2,工棚500m2,场平3000m2,浆砌石201m3。

开工开始修建,1个半月后全部投入使用。

4.6.7 生活营地及办公用房

根据招标文件及施工总进度安排,为满足施工需要及高峰期人员的生活需要,本标高峰期人约400人。生活办公用房租赁业主提供的2800m2办公生活用房。

本标开挖弃碴场布置在右岸Ⅲ级阶地下游侧的Ⅰ级阶地,距坝轴线线下游300m。安排进行经常性的碴场平整,修筑排水设施,使碴场保持整洁。

为满足本标段土建施工的需要,业主已在右岸导流明渠右侧开挖出一条上坝公路,该公路下游方向与黄河大桥相连,上游方向与拌合系统和上游吊桥相通,这为本标段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开挖期间主要利用右岸上坝公路,并在导流明渠进口和出口适当位置下卧开挖形成1#、2#施工道路,再根椐开挖分层的要求,以满足开挖施工的需要,对1#、2#施工道路在开挖工作面内进行适当延长。详见导流明渠开挖施工道路布置图。

砼浇筑施工期间除利用已有上坝公路外,并利用上、下游围堰将1#、2#施工道路以小于10%的坡度延长后进入导流明渠进出口底部,同时利用下游围堰与导流明渠左侧进厂公路相连接,满足进厂公路交通桥和导流明渠左导墙等部位的施工。

施工道路主要技术特性表

根据水文资料及施工要求,考虑采取以下排水措施,沿阶地顶部顺河流方向堆筑截水坎;沿岸坡开挖截水沟将水排往集水坑处;在明渠开挖过程中,沿明渠底部每间隔50m左右开挖一个2×2×3m积水坑,架设水泵抽排,及时排除渗水、地面积水、雨水等,以保证基础质量、有效防止雨水冲刷边坡和侵蚀地基。

4.11.1 修建污水处理池

根椐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对污水排放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 在下游围堰下游侧150m左右处河边设置一污水处理池,确保施工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进入黄河中;

(2) 在导流明渠开挖施工工作面采取分层分段集中排水至污水处理池;

(3) 在厂区内各条临时道路一侧设置一条50×80cm排水沟,并在上坝公路右侧设置一条150×180cm的排水沟。并安排专人随时对排水沟进行清理。

第五章 围堰和水流控制工程

小峡水电站采用右岸明渠过水、河床围堰挡水、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导流明渠和永久泄水闸结合布置。本标段为施工导流第一期的项目,主要进行导流明渠施工,上游来水由束窄后的原河床泄流。施工导流标准为1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

本标段围堰和水流控制工程主要包括导流明渠进口围堰填筑、明渠出口围堰填筑、施工期维护、排水及施工期渡汛等项目。

导流明渠进口围堰为草土体及土石混合体围堰,围堰挡水时段为2012年1月~10月,设计挡水标准枯水期P=10%的相应流量1250m3/s,相应堰前水位为1482.46m高程;汛期P=10%的相应洪水流量4150m3/s,相应堰前水位为1487.75m高程;确定枯水期堰顶高程为1483.4m,堰顶宽度15.0m;汛期堰顶高程为1488.7m,堰顶宽度10.0m;围堰轴线长256m,最大堰高17m,迎水侧坡比为1:1.5~1:2.0、背水侧坡比为1:2.0。

导流明渠出口围堰为草土围堰,设计挡水标准P=10%的相应洪水流量4150m3/s,相应堰前水位为1486.75m高程;确定堰顶高程为1487.5m,堰顶宽度20.0m;围堰轴线长259m,最大堰高12m,迎水侧坡比为1:1.5、背水侧坡比为1:1.5~1:0.2。

根据招标文件控制性工期要求和施工总进度安排,明渠围堰填筑时间安排在2011年10月末~11月初开始,2011年12月中旬,达到枯水期围堰挡水标准,为明渠下部施工创造条件。

围堰及水流控制工程施工主要工程量表

黄河小峡水电站导流明渠 (泄洪闸) 进出口围堰属于纵向围堰,为了尽可能保持原河道的泄流顺畅,不对河床造成雍塞,围堰定位考虑在不压占主体建基面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靠向岸侧布置,并在施工时严格控制迎水前沿石碴防护体的粒径并按程序施工。

交通条件、施工场地均集中在右岸,考虑粘土料场等因素,主要设施布置以靠近右岸堰头部位一线为主;围堰填筑采用从两端头立堵方式进行推进填筑。

5.2.1 水、电布置

施工用水主要为堰体防渗帷幕钻灌施工用水和堰体干填用水及草料堆场的消防用水等;采用100mm的钢管从本标段系统供水管路上接取,引入施工作业面和储料场使用。

围堰工程项目主要用电设备有堰体防渗帷幕钻灌施工设备、基坑排水设备、局部填筑碾压小型施工设备及施工区和草料堆场照明等,用电量按各工区设备使用最大需电量考虑,由本标段统一布置于明渠中段的变压器低压侧上接引至各个施工作业面。

5.2.2 施工道路布置

5.2.3 围堰备料场布置

围堰备料场主要考虑上下游围堰草土堰体填筑施工时的草料、部分粘土及后期填筑用的过渡料、土工布等的备料堆存、加工。

粘土备料场选用弃碴场的一角,大部分则直接在下游左岸土料场开采上堰;过渡料在弃碴场就地堆存备用、上游围堰石碴堰体填筑部分则直接由明渠开挖弃料拉运上堰;土工布则在右岸综合加工厂区内辟出场地进行前期拼接加工等。

草料场分上、下游两个区设堆场,上游堆场布置在进口下基坑道路与主干道交叉台地上;下游堆场布置在下游弃碴场靠河边侧。初估算需占地10700m2,上游堆场和下游堆场的占地分别为3700m2、7000m2;考虑草料储存特点,初定分区堆垛,按201t/垛,垛间分设2m宽隔离带。布设完善的消防和照明设施。

5.3 施工程序及进度安排

围堰工程是本标段中的首要施工项目,作业面相对较小、施工强度较大、受地形及水文条件的严格约束等,我局将精心组织、充分准备、高强度投入,确保顺利、安全地在预定时间内完成。

首先保证进场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适用性,性能及维护保养状况良好;作好组织准备,组建施工局现场专业水情组,通过业主与黄河中上游水文局下属水文站点专业机构建立联系、与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建立水情资料通报共享渠道,负责适时监测上下游水位、流速、水面宽度等,及时向有关部门、责任人报告水位、流速及水面宽度等数据,保证现场施工指挥系统指令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 导流明渠进口围堰施工程序

2) 导流明渠出口围堰施工程序

5.3.2 施工进度安排

围堰与水流控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5.4 导流明渠进出口围堰施工方法

考虑上游来水水情、工期、施工场地等条件,明渠进口围堰按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施工枯水期挡水围堰,为明渠前期的开挖施工创造条件。枯水期围堰为草土体堰,布置于进口围堰轴线上游,草土体堰轴线距围堰轴线13.1m。进占填筑施工按设计高程和顶宽进行施工。

5.4.1 草土体围堰填筑

制定详细的单项施工组织设计,书面报告业主、监理工程师;在准备工作就绪、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基地施工组织设计,即正式开始施工。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及施工条件,进口围堰填筑采用自上游向下游推进为主、另一端推进为辅的方法施工。采用捆草法施工。

出口围堰堰基覆盖较厚,可预留作为堰体的一部分,按1:1.5的边坡控制,后期围堰拆除时一并挖除。

材料主要为抛填材料,充分考虑了河道水流条件下的流失量。主要材料为粘土和麦草料,备料量按设计量的1.2倍计 (即计入20%流失量)。麦草尽可能选购新草;粘土料场则需对已确定取土料场的储量事先进行现场核实、取样试验、试挖等。

导流明渠进口草土围堰为黄河右岸岸坡纵向型围堰,填筑总量27800m3,用草量约1835t (已计入20%流失量),用土量约25690m3 (已计入20%流失量)。草土比为50~55kg (干草)/(m3草土体)。每个草捆捆成长为1.5~1.8m、直径0.5~0.7m标准的可沉放草捆。堰体填筑施工时,将草捆用架子车运至堰体附近由人工在堰头平铺,再用草绳将草捆连为一体。

导流明渠出口草土围堰同为右岸岸坡纵向型围堰,填筑总量48500m3,用草量约3495t (已计入20%流失量),用土量约41600m3 (已计入20%流失量)。草土比同为50~55kg (干草)/(m3草土体)。具体施工方法同前。

装煤车托煤底板大修施工方案明渠进出口草土体围堰用草量按计入流失量后的总数5325t采购备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