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518.医学中心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1、根据本市的施工排水的要求,地下室施工阶段,在基坑内四周设置临时明排水沟,基坑内的水通过水泵排入明排水沟内,然后经过三级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或相邻河滨,由现场至河滨位埋设砼管,通过砼管排入河滨内及市政管网。
2、上部结构施工时:已浇筑的混凝土临时道路内侧,采用砌300宽300深(按排水方向泛水),经三级沉淀井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和相邻河滨内(同地下室施工阶段)
3、地下车库顶板上的排水:地下车库结构完成后,由于地下车库顶板低于外围,故在地下车库周边设置集水井,放入水泵,下雨时,顶板雨水抽入明排水沟后排入市政管网及河滨内。
4、并在特殊部位设置三级沉淀井,经过沉淀后排入明排水沟内。
结构阶段施工用水根据业主提供用水点和深井消防泵内进行接驳,采用φ100的上水总管,每一幢楼号从建筑外围接至上楼,消防用水采用50支管,施工用水采用50支管。楼号如果水压不足采用增压泵衢化片区铁路站场兼货场2#戊类仓库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用水采用设置在生活区西侧泵房设置40米的深井,然后由增压泵送至楼层的施工用水,消防用水采用市政供水。
根据业主指定的总配电房,采用电缆埋地接入各楼号,生活区和办公区域,每幢楼各设置一台一级配电箱,各楼每层设置1~2台二级配电箱,机械设备严格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二级保护措施。
由于主体阶段混凝土施工期间,大型机械使用集中,用电量最大,现以主体阶段用量为准,计算临时用电量,主体阶段施工时,主要用电设备如下:
P=1.1(K1∑P2/COS+K2∑P2)
=1.1*(0.6*435/0.7+0.6*370)
P4=P3*10%=61.7 KW (照明用电)
P=P3+P4=617.06+61.7=679.40KW(总用电量)
根据计算现场临时用电应满足700KW的要求。
3.6 安装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
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的安排,结合各专业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由各专业工程师编制施工机具设备需用计划,在既满足整体施工需要,又 保证机械设备利用率的前提下,编制汇总施工机械设备总需用计划。我们将按该计划进行配置,并做好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
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如下:
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机具的配置计划合理安排进退场时间,以便于落实好、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按时进场,使用完毕后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及时退场。
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现场机械设备检查维护、保养、管理。
项目经理部下设设备管理员和机械维修班。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各类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各类设备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操作、正常使用和文明施工。
为避免用电荷载过于集中,造成用电分布不均衡,施工机械的布置尽量做到均匀。同时为便于对加工场地施工机具的管理,加工场地布置相对集中,但是其用电负荷必须小于设计负荷。
配备的机械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必须与其担任的工作相适应,且须严格遵守持证操作的规定,做到定人定机定岗位。
操作人员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保养,保养的基本内容为“十字操作法”: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保证设备性能正常。
项目经理部每周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上级部门动力科每月组织一次设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项目部对机械设备进行挂牌标况,确保机械设备完好。
3.7 主检验、试验及测量设备需用计划
1、检验、试验及测量设备一览表
工程技术科根据施工进度总体计划安排,结合该工程的特点、施工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各专业的工艺施工要求,编制测量仪器及调试设备配置计划。对于该工程,我们将配备进口及专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焊缝检验、电气仪表调校方面的先进仪器设备。检验、试验、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详见下表:
2、检验、试验及测量设备的管理
由项目计量员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测量仪器及调试设备配置计划,编制测量仪器及调试设备进退场计划,呈报工程技术科,落实A类、B类测量仪器及调试设备的进退场时间,及C类计量器具的购置计划,以满足施工现场计量、检测的需要。
由计量员对进入现场的测量仪器及调试设备实施控制管理和标识,建立现场测量仪器及调试设备台帐,确保进入现场的所有测量仪器及调试设备都合格有效,严禁“黑”器具进入施工现场。
3.8 生活区及办公区域
1、生活区设置在本工程工地南侧(规划十三路北侧)由于工期紧张,满足员工的住宿和生活设施等,员工宿舍采用彩钢板房96间,每间按6人,可居住576人能满足施工要求,食堂、、浴室,附属用房采用砖混结构,彩钢房拟中间设置水池及晒衣架等配备齐全。厕所设置在工地西南侧,设置3m×5m的化粪池一个。
2、办公区域:暂时设置在本工程的西北侧,设置二层办公楼,20间一层作为办公室,二层作为管理人员和监理,业主的宿舍,在办公区域内设置管理人员小食堂及停车位。
3、区域内的围护设白色涂料,康新公路大门位置设置十二牌二图及企业标注,大门北侧设置旗杆等。(详见平面布置图)
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一节 施工进度总体安排
机电安装工程在总进度控制目标的基础上,编制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通过细分流水段、合理组织劳动力、调动全部资源,确保投入充足的、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机电安装工程计划与2012年4月6日进场,施工前期配合土建工程进行预留和预埋工作,安装工程具备作业面时全面展开施工,到2013年6月30日完成,零星工作、收尾、保洁等至2013年9月1日前交付业主使用。
本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是按关键线路法编制的,根据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所需施工时间分别安排其进度,并分析其关键线路,从而达到控制总工期的目的,在保证关键工序施工的同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精心组织施工,力求达到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立体交叉作业相结合,尽量缩短工期,保证按计划工期完成施工任务。
编制中考虑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以减少施工人数、减少占地、加快施工进度。
第二节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进度控制点的设置
公司一旦中标,机电安装工程管理人员及部分工人进驻现场,确保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各项施工准备(临时办公设施、工人食宿、临时水电、加工场地、材料堆场、道路、通信、开工后所需的前期施工材料机具、图纸会审等工作)。
2.1 关键工期控制点
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流程见下图: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流程图
第三节 进度保证措施
3.1 进度控制会议制度
1、建立例会制度。项目部定期召开计划会议,会议由项目经理主持,业主指定专业承包和劳务作业主管生产的负责人参加。主要是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2、业主、监理、项目部随时召集并提前下达会议通知单。业主指定专业承包和各作业单位必须派符合资格的人参加,参加者将代表其决策者。
3、业主指定专业承包单位和各作业单位派出参加会议者不得随意迟到、早退或缺席,如有特殊情况,要提前请假,并委派相应资格人员参加。
1、工程进度分析。计划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进度分析,掌握指标的完成情况是否影响总目标。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投入是否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通过分析、总结经验、暴露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措施,确保进度计划的顺利进行。
2、下达施工任务指令。施工任务指令原则上由项目经理签发,主要是针对出现新情况利用签发指令的形式,取得短平快的效果,其次是对在穿插施工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影响下道工序的施工计划。对不能按照指令完成任务的专业承包单位,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专业承包单位承担。
3、业主指定专业承包和各作业单位及时根据项目部的安排调整进度计划,并在进度上有任何提前及延误要及时向项目部进行说明。
3.3 实行多级计划控制
1、该工程具有工程量大、施工配合工作面广的特点,施工过程中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如何保证主要进度控制节点的实现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将实行多级计划控制,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以确保进度计划得以实现。
2、根据各阶段控制目标按专业工种进行目标分解,按照总体进度目标,分解进度目标,建立进度控制检查制度,落实进度控制、检查调整方式方法。定期举行进度协调会议,对进度的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
3、建立以项目经理、项目办公室、项目专业工程师、作业队长、施工班组为基础的多级计划执行体系,使施工计划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线路,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问。通过计划落实、检查,以制订、分析、总结的标准化工作方法,使工程进度符合实际要求而不失控。进度计划控制循环图如图3.1.6所示。
4、检查各层次的计划,形成严密的计划保证体系。该工程规模大,只有将控制点细化到各分区的分项工程中去,才能保证控制点落实的实效性。施工中将有多种施工计划:总进度计划、各区域总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等等。这些计划均是围绕一个总的任务而编制的,在坚持总工期不变的前提下,检查各项计划编排是否合理、衔接是否紧密、计划实施是否具备条件、同时适当考虑计划的超前性。经过严密而充分细致的讨论和分析,然后以计划任务书、施工任务书的形式逐级下达实施。
5、制定项目责任制、签订责任状。从项目经理、专业工程师到作业班组分别制定各自的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定期按计划目标进行考核,奖优罚劣。
6、本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的目标,通过项目调度会和各级生产会进行目标交底,使管理层和作业层协调一致,将计划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和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层层有计划、人人有目标、事事有人管。
7、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的控制
采取多种形式的施工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分步作业计划,分步作业计划是确保总计划实施的重要方法,根据土建施工进度、材料和设备供应等情况,我们将机电安装工程总进度计划分解为月、周、日分步作业计划,实行月计划、周实施、日落实的计划管理体系。
三周滚动计划: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动态的因素,需不断地进行调整解决。我们将实行检查上周、实施本周、计划下周的三周滚动计划管理办法,本办法将计划的实施、检查、调度集于一体,使管理工作具体化、细量化,以业主、监理、总体管理单位召开的工程协调会的工程进度布置为目标,项目内部协调会检查实施情况为依据,通过严密的分析讨论,制定下周的工作计划。同时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以确保总计划的顺利实现。
日检查工作制:专业责任工程师是施工技术、进度、质量的主要责任人,责任工程师每日进行现场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报给项目办公室,办公室收集、汇总、分析后报给项目经理,使其及时了解施工动态,监督和督促各专业工程师及施工班组按计划完成工作,或者进行必要的调整。
周汇报工作制:配合三周滚动计划的实施,建立每周进度汇报分析制。汇报分析会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总调度和各级主管人员参加天津机电施工组织设计,检查落实一周工作情况,并将检查分析的结果书面汇报给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备份并存档。若有因外部原因影响工程进度的,在汇报中提出建议及要求,在业主主持的协调会上提出解决。
月分析调整制度:项目部按月对总进度计划、专业进度计划进行分析、总结。并对进度的个别节点进行调整,并在内部协调会上进行必要的生产要素调整。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副经理、项目总调度、总工程师及有关人员参加,并将分析调整的结果书面汇报业主、监理单位备份。
加强计划的严肃性:在计划确定后加强计划的严肃性是非常关键的,各级施工进度计划是完成该工程的基础工作,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提到首位,以计划管理带动施工各要素管理。这就要求施工中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做到当天的工作不过夜,本周的工作不过周,一环扣一环地完成每一节点计划,使工程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
3.4 做好各种资源的供应
1、对本工程而言,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施工资源要素集中表现为人力、工机具、材料和技术协调。其中人力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生产工人素质、技术资源、协调能力和工作状态;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就是按照优化组合的原则,安排生产要素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使得人力、财力、物力等适应施工生产进度的需要。在数量上、比例上合理,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做好项目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一方面可以保证进度计划得以顺利实现,保证了投资人的投资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使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大大降低成本。
2、配置素质高、数量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要求,我们将采取“协调配合,立体交叉,纵横施工”的劳动组织形式,确保每一项计划的切实完成。我单位属大型企业,施工人员多,技术素质高。在本工程中将实行管理和劳务两层分离的管理办法,建立双向选择机制,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作为本项目的施工主体。
3、在项目劳动力的配置上,以“计划管理,定向输入,双向选择,统一调配,合理流动”为原则,以任务书管理为纽带来组织施工。由于该项目施工周期长,会有许多外部因素影响施工,诸如土建施工进度、设计变更、材料供应等影响到工期,我们绝不会因上述因素而拖延工期,我们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非属我方因素造成延误的工期抢回来。为此公司在保证劳动力正常配备的条件下始终保证一定的后备力量,绝不因施工力量不足造成工期拖延。
4、配置性能好、数量足的施工设备: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及我们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在施工现场配置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既有利于保证施工进度防爆二期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又能保证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