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型钢结构高架桥施工方案.doc

箱型钢结构高架桥施工方案.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8.9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箱型钢结构高架桥施工方案.doc

1) 钢材到厂后,应按钢材复验标准进行抽检复验,按同一厂家、同一材质、同一板厚、同一出厂状态每10个炉(批)号抽检一组试件(且每批次不超过60吨),做好复验检查记录。若订货为探伤钢板,尚应抽取每种板厚的10%(至少1块)进行超声波探伤。

2) 到厂的钢材,必须有钢厂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检查报告,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必须符合相关国家规定标准和图纸要求。

4) 钢箱梁结构用钢由转炉或者电炉冶炼某奥体中心综合训练馆施工组织设计,并应进行炉外精炼。钢板应按热轧、控轧或者正火状态交货。

6) 钢材表面不应有影响使用的有害缺陷,主要受力构件(如顶板、底板、腹板和横梁等)钢板厚度不允许出现负公差。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允许负偏差值的1/2 。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应符合《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规定的C级及C级以上。

7) 钢板进厂需按要求做好印记和标记。每块板贴好印好尺寸标签;永久结构不允许钢印记,标志所示的内容还应包括序号/制造号、理论重量与规格等。

8)钢材的冲击试验结果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规定,钢材拉伸试验的复验与判定应符合GB/T 17505。钢材的其他检验项目的复验与判定应符合GB/T 274和GB/T 2101的规定。钢材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 274和GB/T 2101的规定。

12.1.3.4焊接材料的复验

1) 焊接材料的管理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

2)焊接材料应有生产厂家提供的出厂质量证明外,公司对所有不同批号的焊接材料进行首批抽样复验,其机械性能及化学成份应满足规范要求,并做好复验检查记录。国产新型焊接材料或进口焊接材料应按厂家材质证明书的要求并参考标准《碳钢药芯焊丝》进行复验,并另行研究相适应的焊接工艺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投入使用。实际生产中根据一定的批量,由质量检验部门随机进行抽查复验,以保证焊接材料质量可靠。

3)使用的焊丝、焊剂其熔敷金属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延伸率及冲击韧性与母材匹配相当,且不低于母材的各项机械性能,并保证焊接接头的各项性能与母材匹配相当且不低于母材。

4)埋弧焊丝化学成分必须满足标准的规定,同时结合埋弧焊剂进行焊接试验,考察焊接工艺性能以及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满足标准的规定;其中对低温冲击试验的结果仍然要求有足够的富裕量,以保证产品焊缝有良好的韧性。

12.1.3.5 涂装材料

GB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的Sa2.5 级或St3 级,粗糙度40~70μm。所有防腐涂层材料的质量标准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提供国家级检验报告。冷喷锌

厂家应为专业从事冷喷锌生产的制造商,提供有效的ISO9001 证书,ISO14001, OHSAS18001证书。冷喷锌干膜涂层全锌含量不低于96%,与后道涂层具有良好配套性。经除锈后的钢材表面在检查合格后,应在三小时之内应进行防腐施工。用于桥梁钢结构的防腐涂料不但要具有优异的耐盐雾、耐酸碱等防腐性能,还必须具备优异的耐候性(重涂周期按25 年考虑)。

涂料进厂时,公司验证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对每批涂料取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不低于生产厂家质量证明书上的性能指标为合格,复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并做好复验检查记录备查。

12.1.3.6 材料管理

1)为确保材料进厂后在材料复验、入库、存放等环节中全过程受控,所有参与物资供应的有关人员严格按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求执行,全面履行各自职责。

2)本桥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在材质或规格方面,非经设计单位同意,不得自行变更。

3)公司在指令的时间内,一次或分次向监理工程师报检认可,对于监理工程师认为不符合合同规定的任何材料或设备,将立即从现场运走,并用合格适用的材料或设备取代。

4)公司负责钢材验收并提交验收证书(包括材料品名、数量、质量检验证书及验货时间),并将所有“质量检查合格单”报监理工程师核备。

5)公司确保材料回厂后有足够的存放场地且妥善保管,材料按合格区、待验区和不合格区分区存放,各种标识清晰。材料复验合格后入库,由质检部门在质保书上加盖合格印章,编上序号,作为领料依据;在实物指定位置作明显检验合格标识。

6)本工程材料专料专用,严格执行材料领退制度,对于检验不合格材料及时反馈给业主和供货单位并立即换料或退料,以免使用过程中混用。

7)所有材料存放时避免积水积尘,防止腐蚀。

8)涂装材料存放于专用仓库中,配备有整套的消防设备。涂装材料将注明使用期限,确保不使用过期的产品。

9)为确保材质管理的可追溯性,用于本桥上的所有钢材、型材、焊材和涂装材料进厂检验和复验合格后,将在“材料到货报检登记台帐”上进行登记。

12.1.4 钢材预处理放样及下料

12.1.4.1 钢材预处理

所有钢材经复验合格后才能投入预处理工序。根据不同的板厚分别采用七辊校平机进行校平保证钢板平面度,消除钢板轧制内应力。钢板、各种型材在钢材预处理流水线上完成。

12.1.4.2 放样

⑴ 采用计算机放样技术,对钢箱梁结构各构件进行准确放样,绘制各构件零件详图,作为绘制下料套料图及数控编程的依据。

⑵ 放样时按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补偿量和加工余量。

⑶放样工艺流程见下图:

12.1.4.3 下料

⑴ 下料前核对钢板的牌号、规格,检查表面质量。

⑵ 下料严格按工艺套料图进行,保证钢材轧制方向与构件受力方向一致。钢板及大型零件的起吊转运采用磁力吊具,保证钢板及下料后零件的平整度。

⑶ 钢板采用等离子或火焰切割下料。

⑷ 大型矩形板在专用下料切割平台上采用半自动切割机一次性下料成形,并同时将焊接坡口开出。

⑸ 零部件表面质量要求如下

(6) 零件下料允许偏差见下表

下料允许偏差 单位:mm

12.1.4.4 零件加工及矫正

(1) 对于过渡坡口、磨光顶紧处等零件加工,采用刨边机或铣边机加工。

(2) 零件的折角、轧圆成型根据结构特征分别采用油压机、折边机等设备加工。

(4) 零、部件在制造、起吊、运输过程中,如产生变形,根据其结构形式,可采用机械矫正或火焰矫正。

(5) 冷矫正后的零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痕和其它损伤。火焰矫正时,温度控制在600℃~800℃,矫正后零件随空气缓慢冷却,降至室温以前,不得锤击或用水急冷。

(6) 零件矫正允许偏差见下表

零件矫正允许偏差 单位:mm

12.1.5 焊接工艺及评定方案

12.1.5.1 焊工

⑴ 参加该工程焊接的焊工应持有焊工合格证书。严格持证上岗从事与其证书等级相应的焊接工作。

⑵ 重要结构装配定位焊时,应由持定位焊工资格证的焊工操作。

⑶ 持证焊工无论其原因如何,如中断焊接工作连续时间超过半年者,该焊工再上岗前应重新进行资格考试。

⑷ 焊工考核管理由质管部归口。

12.1.5.2 焊接工艺方法及焊接设备

⑴ 本工程焊接主要采用埋弧焊、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焊接工艺方法。

⑵ 本工程施工使用的主要焊接设备有:埋弧自动焊机、埋弧半自动焊机、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机等。

12.1.5.3 钢材焊接材料订购、进库、检验及管理要求

钢材焊接材料的订购、进库、检验及管理,按公司制定的程序文件规定,并严格做到:

⑴ 焊材的选用必须满足本工程的设计要求。

⑵ 本工程的焊接材料必须具有材料合格证书,每批焊接材料入厂后,应由公司质量部门按采购要求和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⑶ 焊接材料(焊剖、焊条、焊丝)的贮存、运输、焊前处理(烘干、焊丝油锈处理等)。烘焙和领用过程中都要有标识,标明焊接材料的牌号、规格、厂检号或生产厂批号等(若焊材本身的标识可满足正常的话,则可免做此工作)。焊接材料的使用应符合制造厂的说明书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的要求。

⑷ 焊接材料使用过程中应可以追踪控制,产品施工选用的焊接材料型号与工艺评定所用的型号一致。

⑸ 焊条从烘箱和保温筒中取出并在大气中放置四小时以上的焊条需要放回烘箱重新烘培。重复烘培次数不允许超过两次。

⑹ 关于本工程所用焊接材料的管理和发放等规定按公司有关的焊接材料管理方法和发放条例执行。

12.1.5.4 焊接施工要求

a、装配精度、质量符合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才允许定位焊。

b、若焊缝施焊要求预热时,则一定要预热到相应的温度以后才能允许定位焊;

c、定位焊完毕后若产生裂纹,分析产生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后才能在重新定位焊,并将产生裂纹的定位焊缝剔除。

原则上本工程的焊接在工厂和现场进行,对于现场的焊接环境,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钢板表面温度≥5℃,相对湿度≤80%,风速≤8m/s(手工电弧焊)或风速≤2m/s(气体保护焊);

a、施焊时应严格控制线能量和最高层间温度;

b、焊工应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中所指定的焊接参数,焊接施焊方向,焊接顺序等进行施焊;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上所规定的焊角高度进行焊接。

c、焊接前应将焊缝表面的铁锈、水分、油污、灰尘、氧化皮、割渣等清理干净;

d、不允许任意在钢板工作表面引弧损伤母材,必须在其它钢材或焊缝中引弧。

e、施焊应注意焊道的起点、终点及焊道的接头不产生焊接缺陷,手工多层多道焊时焊接接头应错开。

f、焊后要进行自检、互检,并做好焊接施工记录。

a、对接焊缝的余高为2~3mm,必要时用砂轮磨光机磨平。

b、焊缝要求与母材表面光顺过渡,同一焊缝的焊脚高度要一致。

c、焊缝表面不准电弧光伤、裂纹、气孔及凹坑;

d、主要对接焊缝的咬边不允许超过0.5mm,次要受力焊缝的咬边不允许超过1mm;

e、钢板的对接焊缝应与母材表面打磨齐平。

本工程焊接检验由质管部门的专职人员担任,且必须经岗位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能按持证范畴上岗检验、检测。

a、焊接检验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焊接设备、仪表、工装设备;

焊接接口、接头装配及清理;

焊接参数,次序以及施焊情况;

b、焊缝外观应均匀、致密,不应有裂纹、焊瘤、气孔、夹渣、咬边弧坑、未焊满等缺陷。无损探伤在焊缝外观检查合格且焊接完成24小时之后进行。无损探伤的部位、探伤方法和探伤比例等按GB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规定执行。

c、焊缝无损探伤发现超标缺陷时,应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焊缝的返修措施应得到焊接技术人员同意,返修的焊缝性能和质量要求与原焊缝相同。返修次数原则上不能超过两次,超次返修需要经公司焊接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批准。

d、返修前需将缺陷清除干净,经打磨后按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

e、待焊部位应开好宽度均匀、表面平整、过渡光顺、 便于施焊的凹槽,且两端有一定的坡度。

f、焊缝返修之后,应按与原焊缝相同的探伤标准进行复检。

12.1.5.5 焊接工艺评定方案

根据工程焊接的母材材质,接头形式,焊接方法及采用焊材、母材板厚、焊接位置等,在工程焊接开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详细焊接工艺评定需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清册》。

(2)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的同时应根据钢结构工程节点形式提出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用来指导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经检验或试验评定合格后,由公司检测中心根据试验结果出具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4)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方案由主管焊接工程师提出,经业主或监理会签后实施。

12.1.5.6 焊接施工管理

所有焊材均要有质保书并符合规范要求,入库后分类保管,并保证通风干燥,不会受潮生锈,焊条使用前严格按使用说明进行烘焙,CO2气体纯度和含水量符合规范要求。

焊机常检修,处于良好工作状态。CO2气体表具完好,计量合格。

a、焊工操作平台安装到位,保证必要的操作条件。

b、焊工配备的必要工具齐全,并且妥善放置。

c、对焊缝坡口尺寸进行检查、记录。

d、CO2焊接时,如风力>2m/s,应采取防风措施(如搭设防风棚)。

e、若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应对焊接施工点进行除湿。

f、焊接坡口上铁锈、油污、水份及其它影响焊接质量杂物,应于焊接前加以清除。

⑷ 焊接施工中质量管理

a、焊工应随时注意焊接电流、电压及焊接速度,如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刻上报,并进行整改,以确保质量。

b、每一焊道焊完后,应将焊渣及飞溅、焊瘤清除干净。如自检后发现缺陷,应用碳弧气刨清除干净,并返修好后再开始下一焊道焊接。

c、如未采取防雨措施,下雨天气严禁焊接作业,雨后应去潮。

二十一层电视台新大楼施工组织设计d、中断后焊缝重新焊接,应按工艺规定处理。

e、焊接完成后,焊工应记录完成日期,并提交焊接工长以作记录。

f、焊接质量保证程序见下图:

12.1.5.7 焊接检查

⑴ 所有焊缝需由焊接工长100%进行目视外观检查0088 某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并记录成表。

⑵ 焊缝表面严禁有裂纹、夹渣、焊瘤、焊穿、弧坑、气孔等缺陷。

⑶ 对焊道尺寸,焊脚尺寸,焊喉进行检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