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9、青岛港(安置楼)项目幕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3.5.2东、西北、西南立面单元板块安装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东、西北、西南立面从首层往上至屋面层,幕墙流线形内缩约达18.4m,且包含4种幕墙系统,如此独特的楼体,给幕墙板块的安装增加了难度,怎么解决东、西北、西南立面幕墙安装成为本工程重难点之二。具体解决措施详见7.9大面积幕墙吊装措施。
DB50 T1294-2022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处置管理规范.pdf东、西北、西南立面幕墙流线形内缩渐变示意图
3.5.3屋顶拉索幕墙安装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本工程屋顶采用拉索幕墙连接在主体钢钢结构上,钢结构最高约31.5m,钢结构不属于幕墙施工范围,幕墙最高标高203.4米,位于38层以上部分,幕墙面积:5950.6㎡,具体如下特点:
203.4米高屋顶作业,自然风大,作业危险程度高;
幕墙单块板块大,玻璃面板与面板凹凸状向上一直收缩,板块呈立体型;施工困难;
屋顶风力大,板块容易发生碰撞,安全风险高。
本工程屋顶单元式幕墙具有如下特点:
1、203.4米高屋顶作业,自然风大,作业危险程度高;
2、东、西南、西北立面造型独特,流线形内倾,施工困难;
3、封顶之后工期紧张;
4、屋顶风力大,板块容易发生碰撞,安全风险高。
根据架空部位拉索幕墙系统的施工特点,在38层搭设操作脚手架安装拉索及幕墙支撑体系,板块存放于屋顶层,利用屋面吊从安装位置一侧起吊板块,提升至安装高度后,水平就位安装。
将板块通过塔吊和卸料平台存放于屋面层,板块从屋面层出楼层安装;
② 从安装位置一侧出板,起吊至安装层外;
③ 缓慢翻转单元板块,水平运输至安装区域,进行板块就位;
④ 按照单元板块安装工序调整位置、安装水槽、注密封胶;
本工程出屋面架空位置单元式幕墙的安装原则上遵循母插公的顺序,在幕墙设计下单之初就确定好板块的起始安装位置及收口位置,起始安装板块为双公料板块,收口板块为双母料板块。
为确保安全施工,幕墙背后拉索安装及幕墙钢架支撑体系安装等均在幕墙内侧脚手架上作业。
② 所有材料均采用优质钢材,焊缝、螺栓均经多次检查验收。
2 考虑到结构内倾引起吊装不便,我司采用塔吊吊装单元板块。
幕墙顶部及背板待单元板块安装完成后利用脚手架上人进行安装。
拉索幕墙施工工艺详见前一节所述。
3.5.4测量放线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1、裙楼雨篷呈现进出尺寸渐变之流线形状。
本项目幕墙分为六个立面,且有东立面及西南和西北立面从2层开始逐步不规则缩进,顶部缩进达18.4米,且幕墙在逐步收缩的过程中收缩的尺寸不一。
3、幕墙的六个立面每层外径尺寸不一。
综合上述,本工程测量放线难度大,尤其是重点控制的上述三个部位,具体测量放线解决方案如下:
施工测量是整个幕墙施工的基础工作,直接影响着安装质量。尤其是本工程楼体形体复杂,详见下图所示:
综合上述,本工程需重点控制的三个立面:
东立面、西北、西南立面呈现进出不规则缩进尺寸渐变之流线形状,如上右图所示;
东立面、西北、西南立面7层至20层及38层至43层拉索幕墙与单元式幕墙相交接处。如上右图所示
因此必须对测量放线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测量放线的精度。
测量放线应进场后立即与总包等单位协调,由总包、监理等单位提供测量所需基准数据,包括基准坐标点数据等。为满足本工程的测量精度要求,保证幕墙的水平及竖向安装精度,我司将调派精兵强将,投入最先进的测量仪器及设备,确保测量定位的精度及幕墙工程的整体建筑效果,为业主建造精品工程而努力。
2 测量仪器与人员配置
我司委派解放军测绘学院博士主持本项目测量工作,由专业的测量团队完成具体测量操作,委派之团队,已经完成了我司多年异型曲面项目的测量经验。
测量管理架构框图如下:
2)测量仪器、设备选用
为保证安装精度,在本次安装过程中建立控制网和放样阶段主要使用高精度自动导向全站仪、精密水准仪和垂直仪进行,并配以必要的专用测量设备。
其中自动导向全站仪TC1201为瑞士Leica公司生产的高精度等级的全站仪(标称精度见配置表),在短距离内测距精度为士1.0~1.5mm,具有数据处理、施工放样、数据传输等功能,能够保证施工的精度和效率。北光垂准仪DZJ3精度为1/450000。
所有用于施工的仪器和设备均按规定在年检有效期内。为保证安装质量,主要电子仪器在到达现场后,应按仪器内置程序进行自检,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按阶段自检,保证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在测量过程中,使用各类辅助设备,以保证观测精度,包括各类自行研制的辅助测点转换装置、强制归心装置及放样的各种工装等。测量的主要仪器及设备配置见下表。
各类测量仪器图片如下:
测量人员应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具体情况采用正确的观测方法及操作规程,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能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正确、及时、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本项目配备的测量人员都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扎实、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丰富的大型工程测量经验,多次参加大型工程,使用过各种类型的先进仪器,完全能胜任本项目的测量工作要求。
仪器和人员配备为四个测量小组,根据本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可以设置多个测量小组,相应增加仪器和人员数量。
1 )测区控制网的移交与复测
我公司在进场后,即组织相关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员,测量组全体成员,质量安全员等,在业主、监理的支持下,对现场情况作一个初步的了解,了解施工区周围控制点设及保存情况,各兄弟施工单位之间相互施工区域,为下一步测区控制网的建立理清头绪。
现场踏勘完成后,由总包方提供首级测区GPS 控制网,我公司即组织人力对控制点进行复测。若精度满足一级导线网的要求,则可为下一步我公司建立测区控制网和楼体内控制点所用,否则提请建设方检核并重新提供精度满足要求的测区控制网点。
本工程建筑高达203.4米,须采用内控制法进行控制,即在楼体内部布设细部点位控制网。布设方法为:在楼体±0 层核芯筒周边布设内部控制网,并用激光垂准仪将内部控制网逐层(段)投测至需要测量控制的楼层,以作为放样幕墙特征点的控制依据。
⑴ 内控点布设的技术指标
水平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
◇各点之间相互通视,能形成一个闭合环线;
◇点位尽量布设于不受或少受施工影响的地方;
◇点位应绕开梁、柱等,以免向上引测时受阻;
◇工程测量其他控制网优化选点原则。
综上所述,在±0 层核芯筒周边布设内控制点,形成一个闭合导线网的形式,再利用建设方提供的首级GPS 控制网对其进行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严密平差。至精度满足要求,再提请监理方进行复核,以作本幕墙工程控制的依据。
其它需要测量放线层内控制点的布设就以±0 层已布设好的内控制网为基础,利用激光垂准仪向上投测。总体原则是:能使用总承包方提供内控制点,就使用,若总承包方没有布设内控制点,则我司利用布设于±0 层的经监理方复核内控网自己布设上一层(段)内控网,每引测一层内控网,均需对其进行闭合观测,至精度满足要求为止,每十层做一个转换层。
内控点在埋好点后,按表《水平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精度要求进行测量,步骤如下;
1) 在测区控制网X1点架立全站仪,X2点架立单棱镜,A点架立单棱镜,测∠X2X1A六测回,边长X1A六测回。按下式计算测角中误差M,M≤±0.71〞,边长中误差≤1/50000,则进行下一站测量工作;
测角中误差计算公式:M = u /
K = 1.25 /
v—各观测值与平均值的差
2) 同上一步骤在A、B、C1、D1、D、C、B1、A1点分别架立全站仪和棱镜,采集完成作业数据;
3) 对外业数据进行平差处理,精度指标符合表《水平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则求出A、B、C1、D1、D、C、B1、A1各点坐标数据,作为加密控制网数据报建设、监理方复核;
4) 经建设、监理方复核数据作为塔楼内控制点数据,以为细部点放样基础。
内控制点施测过程如图示:
1) 内控制网建成之后,随着主塔楼楼层的加高,应对各内控点逐层向上引测。楼板浇筑之前,在内控制网各点正上方预留200×200内控点传递孔。
2) 内控点向上引测时间选择有利时间如清晨和阴天等。内控制点投测前,先对各点进行复测,合格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投测。首次在±0层混凝土楼面内部控制点上分别架设激光垂准仪(精度1:45000,一起旋转180°对径时二次之差)。在待引测内控制点楼层预留孔上盖上透明标板,测量时仪器旋转四个方向一测回测定,每一个方向激光均在上方预留孔处所盖标板上投得一点,用笔在此点作上标记,然后再交叉连接四点,十字丝交点即为所求引测点,引测完毕后,另用全站仪进行检查,即在同一测站上架设全站仪(装置弯管目镜),测量其天顶角来检查,求得点位⊿X、⊿Y和偏差值小于1mm不予改正。
3) 内控点引测好后,在楼板上弹上十字线,是十字线与标版十字线重合。以后使用时,盖上标版,找出该点,用后移除标版,盖上木板,以防踩空伤人。
4) 内控点全部投测到待引测层后,该层内控网形成一个闭合导线。对该导线网按内控点施测方法进行复测,复测各个角度、边长、进行点位误差调整。如误差较大,应重新投测各点,直到误差满足要求,最终组成该楼层安装施工的控制网。
5) 内控网在主塔楼每十层做一转换层,转换层内控点做法同±0层,在10层、20层、30层、37层、屋顶层设置。内控网每十层做一转换层向上引测。
6) 内控网引测方法:
在±0层或转换层架设激光垂准仪,在待引测传递孔盖上标板;
①垂准仪置于水平度盘00″,在标板上投得一激光点,用笔作标示;
②垂准仪置于水平度盘90°、180°、270°,在标板上各投得一激光点,用笔作标示;
③四个激光点的2中心即为本站引测的点位取中位置;
④在楼板上弹十字线,十字线中心即为本楼层内控点;
⑤盖上标板,使十字线与楼板所弹得墨线重合,可找出该控制点;
⑥复测内控网,精度符合要求,可作为安装控制。
内控网引测方法如图示:
1)布设与观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以建设方案提供的初始水准点为依据,使用前应对其复核,精度满足要求后才能使用。为保证高程系统的稳定性,点位应设置在建筑施工范围200米以外不受施工影响,且不易遭受破坏的地方。考虑到温度变化,建筑物自身的变形,定期对高程控制网复测。
建设方提供的初始水准点,经复检后,将其引测至施工现场内,在塔楼施工区周边设置水准点,形成闭合环线,根据施工现场条件,水准点就布设于测区控制点A、B、C、D上。
上表中,K表示测段、区段、线路长度,单位:km
高程控制网观测后,应对其进行平差计算。首先对外业观测的各段高差,进行限差检核,然后进行环闭合差检核,当各段往返测高差、环闭合差均满足限差要求时,开始内业平差计算,按附合网进行平差处理。
2)±0层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将高程控制网布设于测区控制网A、B、C、D点后,应将其引入±0层及各楼层,±0层水准网的布设方法如图示。
±0层闭合水准网测量方法同上:《1、布设与观测高程控制网》,待±0层闭合水准网平差后,在墙上测出+1.000米标高线上,弹上墨线,用红三角作标记。
3)各楼层水准网的建立及高程网向上引测
各楼层水准网的建立及测量方法同上:《±0层水准网的建立》。
a.架设水准仪,在已知水准点立水准尺;
b.自上楼层悬挂钢尺,钢尺下端悬挂标准拉力重物;
c.水准仪分别读水准尺及钢尺读数;
d.搬站至上楼层,分别读钢尺及水准尺读数;
e.对楼层钢尺长度进行温度改正,改正公式为;
式中:L′—钢尺改正后长度
a—钢尺线性膨胀系数某下穿铁路顶进框架桥工程施工方案,通常取0.000012
f.用钢尺尺长改正公式(此式由检定所提供)改正L′,计算待引测楼层起算点高程:
g.同上:《±层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方法,测定待引测楼层高程控制网及+1.000米标高线。
③使用全站仪天顶测距法对所引测高程控制网进行检核,检核方法如下述:
a.在±0.000m层的砼楼面(或先前已引测好的砼楼面)架设全站仪,通过气温、气压计测量气温、气压,对全站仪进行气象改正设置。
b.全站仪后视核心筒墙面+1.000m标高基准线,测得仪器高度值。对仪器内Z向坐标进行设置,包括反射棱镜的常数设置。
c.全站仪望远镜垂直向上,顺着激光控制点的预留洞口垂直网上测量距离,顶部反射棱镜放在土建提模架或需要测量标高的楼层位置GB/T 39202-2020标准下载,镜头向下对准全站仪。由于全息反射贴片配合远距离测距时反射信号较弱,影响测距的精度,故本工程用反射棱镜配合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反射棱镜放置示意图如下:
d.计算得到反射棱镜位置的标高后,用水准仪后视全站仪测得的标高点,计算水准仪仪高值,将该处标高转移到核心筒处本楼层高度+1.000m标高线进行比较,两次所测标高误差在±2.0mm以内,则以钢尺所引测高程为准,否则重新引测本楼层水准网。
用水准仪将全站仪测量所得标高点转移到墙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