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2.6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6.2 项目经理部、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布置

6.2.1 项目临建总设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

DB62∕T 3019-201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规程.pdf工程主要临时驻地一览表

6.2.2 项目部驻地建设规划(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

项目经理部设于宕昌县两河口乡冲家河水电站内,桩号约在K356+300。采用外租房屋(砖砼)和彩钢板房的形式。项目部驻地占地面积约5000㎡,建筑面积约1200㎡。该处交通便利,离施工作业区1.4km,地势开阔,附近水电均能满足办公生活需求,附近山体稳定,不受地质灾害影响。

6.2.3项目部总体平面布置图(详见附件六)

6.3 工地试验室(根据业主要求编写)

工地试验室设置在ZK354+000左侧150米处,该处紧邻G212国道,交通便利,占地面积800㎡,建筑面积456㎡,采用活动板房搭建。试验室按功能划分为办公区、试验区、生活区。

结合本标段工程概况,本项目共设3座拌和站,其中1#拌合站位于上水井隧道进口位置,YK140+900附近,1#拌合站计划占地面积5040㎡;配备1套HZS90型拌合楼,1套JS750拌和机,拌合楼配置4个80T水泥罐,拌合机配置2个80T水泥罐。其他机械设备:ZL50型装载机2台,罐车6辆,100T地磅1台,250KW发电机1台。规划8个料仓,每个面积9m×15m。1#拌合站主要负责上水井隧道的混凝土下水井2#中桥的供应。建设工期为2016年4月15日至2016年5月20日。

2#拌合站位于上水井隧道出口和麻栗互通中间。YK105+000处。2#拌合站计划占地面积3600㎡。配备1套HZS90型拌合楼,1套JS750拌和机,拌合楼和拌和机各配置3个80T水泥罐;其他机械设备:ZL50型装载机1台,罐车6辆,100T地磅1台,250KW发电机1台。规划8个料仓,每个面积9m×20m。2#拌合站主要负责谦迈河特大桥、上水井隧道出口的混凝土供应。建设工期为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

3#拌合站位于麻栗互通大桩号处。YK107+500处。3#拌合站计划占地面积3600㎡。配备1套HZS90型拌合楼,1套JS750拌和机,拌合楼和拌和机各配置3个80T水泥罐;其他机械设备:ZL50型装载机1台,罐车6辆,100T地磅1台,250KW发电机1台。规划8个料仓,每个面积9m×20m。2#拌合站主要负责谦迈河特大桥后半段、匝道桥、涵洞的混凝土供应。建设工期为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

混凝土拌和站设置一览表

本项目设2座预制场,位于下水井2#中桥附近和谦迈河特大桥附近。

本项目设3座钢筋加工场,1#钢筋加工场紧邻1#拌合站,占地面积2450㎡,负责下水井2#中桥、上水井隧道的钢材加工。建设工期为2016年4月15日至2016年5月20日。

2#钢筋加工场紧邻2#拌合站,占地面积2000㎡,负责谦迈河特大桥及梁场的钢筋加工。建设工期为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

3#钢筋加工场紧邻3#拌合站,占地面积2000㎡,负责谦迈河特大桥及梁场的钢筋加工。建设工期为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

根据“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钢筋加工场采用全封闭式彩钢棚结构,高度12米,钢筋加工厂设置原材料存放区、钢筋下料区、加工制作区、半成品区、成品存放区、废料堆放区,每个钢筋加工场配置5T龙门吊一台。

项目附近主要有S309省道。拟建工程远离区内交通干道,交通不便,施工车辆、建筑材料运抵工区需修建临时便道。

施工便道是现场施工的动脉,在施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本合同段的实际情况,因地形地势限制,个别便道局部段落纵坡超过10%,计划将纵坡大的路段进行硬化,日常使用过程中,加强施工便道的维护,做好排水工作,确保雨季、凝冻不良天气时畅通。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供电区域按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划分。从当地供电网接电到各工点变压器。

根据生产、生活用电的总负荷,办公、生活、生产区变压器布置如下表:

在大电未通前,工程施工临时用电采用发电机发电,保证施工正常运转。

本标段隧道弃碴为60万方。原设计弃渣场为6#弃渣场,占地面积100亩。目前6#弃渣场为当地砂场,征地拆迁很困难,且弃渣场内田地较多、树木茂盛、还有一灌溉水源点,拆迁难度很大,在征得两河口乡政府同意的前提下,项目部另规划了两处弃渣场。另规划弃渣场见下表:

本标段地表水丰富,水量可满足工程使用需求。在1#拌合站、2#拌合站、预制场及生活区分别打水井,作为拌合站和生活区的用水。同时,生活区、拌和站和隧道洞口均砌筑蓄水池及污水净化池,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在拌和站、预制场、隧道洞口分别设置水池蓄水,生产生活用水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以确保对重点工程连续供水并保证用水质量。

6.13 施工总平面图

本标段的总体布置见附图六《WW18标总体平面布置图》

第7章 工区划分及施工顺序

7.1 桥梁工区划分及施工顺序

桥梁划分为3个工区,负责下水井2#中桥、谦迈河特大桥、匝道桥的施工。

桥梁施工以桥梁基础和下部施工为重点,首先开始谦迈河特大桥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其余具备施工条件部位所有桩基均同时开工,梁场根据架梁顺序同步生产T梁,具备架梁条件后开始T梁架设。

桥梁工程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础施工→墩台施工→盖梁施工(梁体预制)→支座安装→梁板安装→上部结构现浇及体系转换→桥面铺装、护栏→附属设施。

7.2隧道工区划分及施工顺序

隧道划分为两个个工区,负责上水井隧道左、右洞(出洞口至K353+000)的主体及附属工程施工。

隧道工程施工以业主要求的阶段目标为节点,采用两头掘进施工。隧道进洞前首先进行洞顶截水沟的施工,埋设沉降观测点,然后进行边仰坡及洞口施工,进洞后施工顺序:断面开挖→测量→初期支护→仰拱开挖→仰拱施工→仰拱回填→二次衬砌→边沟施工→路面施工。

第8章 主要资源配置

8.1 项目管理人员投入

8.1.1 项目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8.1.2.2 项目人员要以整洁的仪表出现在施工现场,维护企业的形象,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

8.1.2.3 项目人员要以本企业利益为重,积极维护和争取企业利益,个人服从项目,项目服从公司,同心同德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8.1.2.4 努力钻研本职业务,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更新知识,以适应当前施工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

8.1.2.5 严格执行公司、项目部的各项管理规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服从管理,维护执行项目经理部的各项决定,顾全大局,不违章违纪。

8.1.2.6 在工作中既要做好分工,又要搞好协作,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工作中杜绝推诿、扯皮,一切行为以施工大局为重。

8.2 主要施工队伍、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

根据我标段工区划分、各主要构造物的规模及分布情况,拟配备6个施工队,其中隧道施工队1个、桥梁施工队4个、小构队伍1个。各施工队按照各自划分的施工任务及工程量,进行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的配置,确保施工进度。

施工队情况见下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桥梁施工队拟投入主要施工设备表

合同段所需材料采用陆路运输,并采用以地方运输为主、自运为辅的方式进行材料采购。各种材料的进货数量和时间,将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和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制定主要材料物资采购计划,由项目部下设的物资部统一采购供应。

主要材料计划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周转材料由施工队伍负责,周转材料投入表如下

第9章 主要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9.1.1 总体施工方案

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桩基础全部采用钻孔灌注桩。

双柱式墩采用钢模板立模,吊车吊入砼浇筑施工;桥墩台采用大型钢模板现场拼装浇筑砼施工。空心薄壁墩采用翻模法施工。

T梁采取集中预制。本标段共设置T梁预制场3个,具体详见第二章中的预制场。

4)上部结构现浇段施工

模板采用竹胶板,龙门吊吊砼入模施工。

桥面铺装采用三辊轴振捣梁施工,混凝土防撞护栏采用钢模板现场拼装、龙门吊吊砼入模施工。

9.1.2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9.1.2.1、钻孔灌注桩施工

采用卷扬机带动大重量的冲击钻头,在一定的高度内将钻头提升,然后突放使钻头自由降落,利用冲击功能冲挤土层或破碎岩层形成桩孔。

本段范围内岷江常年水流较小,河道中桩基以筑岛面作为钻孔施工场地,采用碎石填筑,填筑高度为高出洪水位1m;陆上桩基平整场地、清除杂物、碾压密实,桩位处地面应高出原地面50cm左右,场地四周开挖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在桩基周围设置安全围栏,悬挂“深水区域,切勿进入”或者"小心基坑”等安全警示牌。

用全站仪放出每个桩孔的中心位置,然后用钢尺复核各桩孔之间的平面距离。定出桩位的中心位置,并在周围做上护桩,并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桩位符合精度要求后可进行护筒的埋设。

护筒采用δ=10mm的钢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0~400mm。护筒埋设深度2~4m,且高出施工地面0.3m。护筒内外水头差必须在2.0m以上。埋设平面位置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

采用优质黏土加工后投入孔中,利用钻头冲击造浆。

A)按施工设计图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柱状图,挂于钻机上。

B)开孔的孔位必须准确。

安装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特别是底架应保持平整、稳定,不能产生位移、倾斜。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1cm。

A)开始钻孔时,应采用小冲程、浓泥浆开孔(特别是在钢护筒底口段落中),进入筑岛层后按1:1投入粘土和小片石(直径不大于15cm)使泥膏、片石挤入孔壁。保证孔壁坚实、圆顺,防止孔口坍塌。

B)进入岩层后进入正常冲击钻孔。

C)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并记录土层变化情况,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后,应对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进行检验,并填写钻孔记录表。

D)排渣采用取渣筒取渣,或将胶管沉入孔中采用换浆排渣,也可二者同时采用。孔内出渣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取渣后应及时向孔内添加泥浆以维护水头高度,投放粘土自行造浆。

E)在通过漂石或孤石时,如表面不平整,先投入粘土,小片石将表面垫平,再用十字钻锤冲击钻进,以防发生斜孔,坍塌事故。

F)冲击锤起吊和进口时,严禁孔口附近站人,防止钻锤撞击发生事故。

G)钻孔工地应有备用钻头,检查发现钻孔钻头直径磨耗超过15mm时应及时更换修补。更换新钻头前,应先检孔到孔底,确认钻孔正常时方可放入新钻头。

H)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钻头应提出孔外,孔口进行护盖。过程中不得打空锤、勤抽渣,使钻头经常冲击新鲜地层。

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终孔后要使用伞状电子检孔器进行成孔质量检查,技术人员及时对孔位、孔径、孔深、孔形及竖直度进行检验,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图纸中要去沉淀层厚度不大于15cm。

钻进深度达到设计标高时,经监理检验合格后应立即开始清孔,清孔时必须保持孔内水位,清孔后孔底沉淀厚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清孔完毕后及时下放钢筋笼及导管,灌注水下砼,以防孔底沉淀加厚以及塌孔事故。

钢筋笼根据钢筋骨架设计长度的不同,采用整体或分节制作和安装,每节以适合施工为宜。钢筋笼在2#钢筋加工场内采用钢筋笼滚焊机集中制作,验收合格后由平板车将钢筋笼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钢筋笼下放。

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错开布置,主筋机械接头截面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率控制在50%以内,两接头间距不得小于35d(钢筋直径),接头端离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10d(钢筋直径)。

每隔2m在内箍内侧设置“△”字型内撑,以防止钢筋笼存放、转运、吊装时变形;钢筋笼保护层厚度为8cm,沿钢筋笼加强筋环向均匀焊接4根耳筋,纵向每隔2.0m焊接一环宁杭客运专线3标大体积砼施工工艺,并且在系梁底面标高以下20cm处另设置加强保护层一道;每节钢筋笼的吊点位置设置特别加强撑,以防止吊装时吊点处变形。

当成孔完成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孔深、孔径检测符合要求后,及时进行钢筋笼的下放工作。钢筋笼的转运及入孔起吊采用多点起吊的办法(采用四个吊点,并对称布置),以防止钢筋笼产生变形。起吊钢筋笼入孔时,利用25t吊车进行,钢筋笼在下放过程中钢筋骨架要保持垂直、居中。

在护筒两侧码放枕木,枕木高度高出护筒顶约10cm,在枕木上用工字钢穿过加劲箍,挂住钢筋笼,并保证工字钢水平和钢筋笼垂直。吊放第二节钢筋笼与第一节对准后进行机械套管连接,然后下放,如此循环;下放钢筋笼时要缓慢均匀,根据下笼深度,随时调整钢筋笼入孔的垂直度,尽量避免其倾斜及摆动。

灌注桩钢筋骨架制作和安装质量标准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进行声测管的安装施工,声测管采用Ф57×3.5 mm钢管制作现浇混凝土箱梁支架预压施工方案,放置在加强筋内侧四周均匀布置(Φ1.5m以下桩径布置3根,Φ1.6m以上桩径布置4根),声测管底口采用Ф80×10 mm的钢板焊死,声测管接头处采用Ф70×6.5×80 mm的套管连接,声测管必须保证焊接密实,不得漏水。声测管底口高于钢筋笼底5cm,管顶外露约40cm,并加盖封住声测管顶口,防止杂物掉入声测管内。

Φ1.5m以下桩径声测管安装布置图 Φ1.6m以上桩径声测管安装布置图

(1)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直升导管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