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施工方案(2021年),附大量表格 平面图!.docx该电箱主要供给生活区及办公区用电,由于前期 2#总配电箱负荷有余故将办公区及办公食堂、办公生活区临时驳接在 2#总配电箱内,在后期将该负荷涉及电缆更改至 3#总配电箱内供电。
本工程临时用电系统采用三级配电,即总配电箱(一级箱)→分配电箱(二级箱)
→开关箱(三级箱)三级控制,分级配电DB34/ 3576-2020标准下载,见下图:
图 2.2.1:三级配电示意图
XXXX 组团施工现场总共布置一级配电箱 2 个,每个一级配电箱分 8 个二级配电箱出线,成树状分散,电柜的布置位置详见《施工用电平面图》。
图 3.2.2:总配电箱样式图 图 3.2.3:分配电箱样式图
图 2.2.4:开关箱样式图及特制悬挂支架
临电系统的两级保护是指在总配电箱(一级箱)和开关箱(三级箱)中必须分别装设漏电保护器,实行最少两级保护。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 15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 0.2 秒,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 30mA·S;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选用 30mA,其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 0.1 秒,但水泵及特别潮湿场所,漏电动作电流选用 15mA。
总配电箱、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靠近负荷的一侧,且不得用于直接启动电气设备的操作。
开关箱中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和动作整定值应与其控制用电设备的额定值和特性相匹配。
所有配电箱、开关箱统一编号,并喷涂危险标志和施工单位名称。
电缆敷设路线,从箱变接入点到施工现场无需要穿越施工现场,沿着围挡设置,从箱变至 1#、2#总配电箱沿泰昌路道路管廊敷设至此,出线至配电箱将埋深 0.7m,采用套管、木盒进行防护。一直到总配电箱位置。3#总配电箱电缆沿变电站下架空及埋地敷设至生活区 3#总配电箱;
根据总、分配电箱的设置位置,各配电箱使用电缆情况如下: 总配电箱电缆规划说明:
分配电箱电缆:根据配电箱系统图进行敷设,每个分配电箱尽量沿围挡进行架空敷设采用绝缘子绝缘敷设,楼栋边分配箱沿道路边沿砌沟暗敷这样便于管理。
由总配电箱引至工地各分配电箱的电源回路,采用 VV 或者 YJV 铜芯导线埋地或者沿围挡架空敷设;分配电箱至开关箱(专用电箱)采用 VV 铜芯电缆,开关箱至各个用电器采用 YC 铜芯电缆架空、埋地、穿管敷设。
引至施工楼层用电,利用建筑物内强电井引上,井内采用角钢支架针式绝缘子固定线缆,隔层设置开关箱(三级箱),分线采用穿刺线夹分线,严禁沿脚手架敷设;
生活区电箱根据每栋宿舍一个回路控制,每栋宿舍分两层,每栋楼设置两台低压变压器,集中供给 36V 低压电源,宿舍内采用低压 36V 变 5V 的 USB 接口插座, 照明为低压节能灯,空调采用 220V 三线制分回路供电,空调、照明、插座每层楼按用途各划分一个回路,接线滚动接法确保三相平衡,食堂、洗漱厕所、锅炉单独控制。
所有埋地敷设的电缆,回填后其上方应埋设标识牌(见图 3.3.5)或标识柱;在转弯、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处应加设标识柱。(标识柱样式见下图)
图 2.3.1:电缆标识柱样式图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项目部审批后,再提交公司批准后实施;(审批表见附件 5、6)
临时用电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设备必须经项目部及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用电设备及机械验收表见表 6、7)
电工及用电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交底,并符合以下规定:
1、安全技术交底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或编制人进行,被交底人员包含项目部各施工管理人员、施工单位负责人、安全员及电工;
2、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
3、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 电气线路工作必须两人以上作业;
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
2、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3、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4、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
5、现场各用电单位需接入临电系统的,如分配电箱以下(或开关箱),应提前向项目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项目部电工监护,在指定位置(或开关)由专业电工进行操作、接入。严禁用电设备直接接入总配电箱。
6、各级配电箱每天应由专业电工巡检并记录,有不合格项应立即整改。(巡检记录表见附表 8)
临时用电应建立系统管理档案。现场三级配电系统进行平面图示意,统一编号,并建立验收和检查档案。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建立检查验收档案,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临时用电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见附表 1(该表是在临电系统初次受电前,以及对各处重复接地的自然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的检测记录,应归档备查)。
2、电气线路绝缘强度测试记录表;见附表 2(该表是在临电系统初次受电前,对各回路电缆的检测记录,或某回路电缆受损修复后的复查记录,应归档备查)。
3、漏电保护器(定期)测试记录表;见附表 3
4、配电箱检查验收表;见附表 4(该表是在各配电箱进场后受电前的检查记录,应归档备查)
5、配电箱安全巡检记录表;见附表 5(该表应贴在配电箱门内侧,由电箱所属单位的专业电工每日巡检后记录)
第五章 临时用电技术措施
本次临电电缆选用埋地敷设形式;
原则上配电箱至各开关箱(或用电设备)的电缆必须采用铜芯电缆;
埋地敷设时地面需要硬化,埋设深度至少 0.7m,套绝缘套管,并应在电缆四周均匀敷设至少 50mm 的细沙或细土,然后在上部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埋地敷设的电缆在穿越现场构筑物、道路(或临时道路)或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时,应加设防护套管(镀锌钢管);
原则上输电线路不得有接头;特殊情况下埋地电缆如有接头(或电缆破损紧急修复后的接头)应设在地面的接线盒内(或在地面架空支撑并设置标识),该接线盒应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支架或墙壁敷设(如塔吊),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扎带;固定
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够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
塔吊电源电缆固定示意图
进入各建筑单体的临电电缆,必须采用埋地引入或架空引入,严禁直接穿越脚手架引入;电缆垂直敷设引入时应充分利用建筑单体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小于 1 处;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
在施工过程中,因线路变更等原因电缆必须贴地(路面)敷设的电缆,应采用保护措施,采用套管或砌筑电缆沟。电缆沟净宽尺寸不得小于 20cm,采用 120mm 砖砌筑。装饰装修或其他特殊施工阶段,电缆可沿墙角、地面敷设,但应采取防机械损伤、践
踏、水淹、烧灼和电火的措施。
第二节 配电箱、开关箱
本次临电配电系统采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三级配电;按照各区域的用电容量,合理安排负荷,尽量使三相平衡;
室内配电柜的设置符合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总配电箱设在靠近电源接入点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30m,开关箱与其的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 3m;
大中型开关箱主要用于塔吊、电梯、输送泵、对焊机、提升机、搅拌机、电焊机等设备,开关箱内应安装断路器,通过断路器控制设备;漏电保护器可根据需要选用三相四极;小型开关箱主要用于功率在 3kW 以下的设备或照明回路,开关箱内可不装断路器, 通过隔离开关控制设备;
使用三相 380V 的开关箱其电缆必须选用三相五线制;使用单相 220V 的开关箱必须
选用三芯电缆;漏电保护器可根据需要选用三相四极或单相两级; 所有开关箱门采用软铜钱与箱体及 PE 排做电气连接。
现场项目部及各单位的电动建筑机械、手持电动机具及其用电安全装置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塔吊、外用电梯、滑升模板的金属操作平台及需要设置避雷装置的物料提升机除应连接 PE 线外,还应做重复接地;设备的金属结构构件之间应保证电气连接。
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塑料外壳可不连接 PE 线。
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按其负荷选用无接头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电缆芯数应根据其控制设备的相数和线数所确定:三相四线应选用 5 芯电缆;三
相三线选用 4 芯电缆;三相用电设备中有单相用电器具时选用 5 芯电缆;单相二线选用 3
芯电缆。其中 PE 线应选用黄绿双色绝缘导线。
潜水泵的负荷线应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长度不应小于 1.5m,且不得承受外力。
夯土机械 PE 线的连接点不得小于 2 处;其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其操作把手必须绝缘,使用时必须穿戴绝缘用品;每台夯土机械的电缆不宜大于 50m, 操作时应有专人调整电缆,严禁电缆缠绕、扭结和被机器跨越。
电焊机应放置在干燥、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电焊机必须穿戴防护用品,严禁露天冒雨从事电焊作业;必须冒雨作业的,应做好防雨、防触电措施。
电焊机的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交流电焊机其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 5m;二次线应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其长度不得超过 30m,无破皮老化现象,接线柱应设防护罩。
施工现场电焊机用电措施示意图
交流电焊机必须设置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降压保护器要安装在开关箱漏电保护器的负荷侧。
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须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任何破损和接头;设备进行清理、检查、维修时,必须首先将其开关箱分闸断电, 呈现可见电源分断点,并关门上锁。
第四节 接地、接零系统
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极之间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如果人体触及此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入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 4Ω),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但是在 TT 供电系统中,这种保护方式的设备外壳电压对人体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因此这种保护方式只适用于 TT 供电系统的施工现场,按规定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
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做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零。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
施工时应注意:除了总箱处外,其它各处均不得把 N 线和 PE 线连接,PE 线上不得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把大地兼做 PE 线且 PE 线不得通过工作电流。PE 线也不得进入漏电保护器且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动作。
必须注意: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允得对一部分设备采取保护接地,对另一部分采取保护接零。因为在同一系统中,如果有的设备采取接地,有的设备采取接零,则当采取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零线电位将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上危险的电压。
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至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不得用于启动电器设备的操作。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先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 6829
和《漏电保护器安全和运行的要求》GB 13955 的规定,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 0.1s。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 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 0.1s。
总配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
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 30mA·s。
AC-67-FS-003标准下载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极数和线数必须与其负荷侧负荷的相数和线数
配电箱、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宜选用无辅助电源型(电磁式)产品,或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当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不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时,应同时设置缺相保护。
对下列特殊场所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
隧道、人防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 2.5m 等场所的照明, 电源电压应不大于 36V。
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 24V。
在特别潮湿的场所某三通一平及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 12V。
电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