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doc

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3.3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doc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

3、混凝土养护方案与养护时间符合要求,其中抗渗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地下外墙带模养护不少于7天。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按混凝土专项修补方案进行了修补预制混凝土排架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复验合格。

检验方法与数量:观察检查,全数检查。

5、地下顶板若设置了施工通道、人货梯基础、加工区或材料堆场,其位置与专项加固方案相吻合,有相应的隔离措施,加固区的模板支撑系统与加固措施均需保留。

检验方法与数量:观察检查,全数检查。

6、验收过程中按实填写验收表1.1,本表分次验收过程中由监理与施工单位保管,验收完成后由建设方与监理方内部存档备查,建设方核查数量不低于30%。

4.1.2、地下后浇带

1、后浇带的止水钢板安装偏位严重,钢板连接处搭接焊缝质量差,止水钢板在墙底板或墙顶板转角处未连通,造成局部止水钢板失效;

3、止水钢板两侧的模板安装质量差,混凝土浆液大量流失,造成止水钢板周边多为石子,混凝土酥松;

4、后浇带内的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到位,混凝土不够密实。

1、后浇带应作为现场管理的关键部位,对钢筋的加密要求、密目钢筋网片的制作与安装、止水钢板的安装、模板支撑系统的设置与墙模的安装、后浇带内的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应作为技术交底的重点内容,现场管理人员应对此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并安排相应的旁站工作;

2、止水钢板的规格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止水钢板的中心应与水平施工缝重叠,中心偏位误差不得大于50mm;止水钢板的连接应采用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 mm,底板、墙板、顶板的止水钢板及外墙水平施工缝的止水钢板应相互连通;

3、采用双层钢丝密目网与钢筋制作钢丝网模,作为止水钢板两侧的模板,将钢丝网模与止水钢板一同固定牢固;钢筋网两侧的保护层采用水泥砂浆或方木对混凝土进行封档;墙板后浇带的钢丝网模及方木应设斜撑进行加固,防止出现胀模或漏浆现象;

4、顶板后浇带的模板支撑系统应独立搭设(模板专项方案中必查内容),顶板拆模时应保留后浇带的模板支撑系统,防止顶板混凝土结构因受力模式改变,出现结构裂缝;有后浇带的跨内不得堆放材料或设备;

5、底板与顶板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安排人员清理后浇带内的混凝土与止水钢板上的浮浆,清理干净后,用模板将后浇带覆盖保护;

7、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应持续养护14天;顶板后浇带的模板拆除应根据同条件试块报告的结果确定拆除时间;

8、后浇带的迎水面均附加一道4mm厚的SBS(或APP)防水卷材;

1、混凝土浇筑前,后浇带部位的止水钢板安装牢固,止水钢板接头处的焊缝与搭接符合要求,钢丝网模固定牢固,上下钢筋保护层均有防止混凝土流进后浇带内的措施。

检验方法与数量:观察检查,尺量检查,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与数量:观察检查,全数检查。

3、顶板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撑系统独立搭设,后浇带内的混凝土未浇筑前,不得拆除,后浇带未封闭前,跨内不得堆放材料或设备。

检验方法与数量:观察检查,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与数量:观察检查,全数检查。

5、验收过程中按实填写验收表1.2,本表分次验收过程中由监理与施工单位保管,验收完成后由建设方与监理方内部存档备查,建设方核查数量不低于30%。

4.1.3、地下底板落低处(包括电梯井、集水井、配电间等)

2、底板落低处的构造,近似于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未予以重视,出现温度裂缝;

3、混凝土浇筑时,对底板落低处的模板产生浮力,常出现模板箱体上浮的现象,常规措施是分层浇筑、加载和减少对混凝土的扰动,这类措施若操作不当就会出现冷缝、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等现象。

1、底板落低处应作为现场管理的关键部位,对钢筋的锚固要求、模板的固定方式和混凝土分层浇筑措施应作为技术交底的重点内容,现场管理人员对此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并安排相应的旁站工作,钢筋绑扎时,应对落低处进行定位复核;

2、针对坑井大于1.5m3的落低处应在施工方案中进行浮力计算,保证箱体模板不上浮,坑中坑应有专项的施工方案;

3、落低处的垫层施工时,应在底部预留一个200mm×200mm×100mm的小型集水坑,便于潜水泵排尽坑内的积水或泥浆;

5、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将此部位视为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持续蓄水覆盖养护。

1、混凝土浇筑前,模板箱体应固定牢固,落低处定位准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测量检查。

2、混凝土浇筑完成,模板箱体拆除后,井内应注水覆盖养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1.4、地下外墙水平施工缝

1、底板上的外墙吊模质量差,外墙水平施工缝的上口不平整,止水钢板偏位严重,失去止水效果;

3、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外墙吊模处操作空间小,振捣难度大,易出现振捣不连续或不密实的现象;

4、外墙模板下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力最大,因模板下部固定不牢,模板下口封堵不严,易出现胀模或漏浆现象,造成此部位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差;

5、墙板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接浆工作不到位、混凝土落差大、外墙水平施工缝处的混凝土骨料过于集中、振捣难度大,易引起此部位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差;

6、外墙模板拆除后,施工人员为掩盖混凝土质量缺陷,随意修补。

1、外墙水平施工缝应作为现场管理的关键部位,对吊模的制作与安装、止水钢板的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应作为技术交底的重点内容,且需交底至具体的操作工人。现场管理人员对此部位应进行重点检查并安排相应的旁站工作;

2、止水钢板的规格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止水钢板的中心应与水平施工缝重叠,中心偏位误差不得大于50mm;止水钢板的连接应采用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 mm;

3、外墙模板安装前,应对施工缝进行清理,将钢板上的浮浆清理干净;模板下口应设置密封胶带,模板的固定应按模板专项方案对模板下部进行加固;

4、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浇水湿润,然后采用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进行接浆处理;

5、外墙模板拆除后,应先报监理进行混凝土外观质量验收,出现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验收过程中进行记录与判定,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按混凝土修补方案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重新报监理验收;

6、外墙防水涂料施工前,应在外墙水平施工缝处先施工一道800宽有玻纤网格布的附加防水层(与外墙根部附加防水层合并);

7、地下外墙水平施工缝做法详图:

1、止水钢板的安装质量符合要求,位于墙体中间,钢板中心与施工缝重叠,钢板的接头处搭接不小于100mm,且双面全缝焊接。

检验方法与数量:观察检查,尺量检查,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墙板封模后,模板固定牢固,下部无透光现象,混凝土浇筑时,进行了接浆处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拆模后,水平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表面缺陷按混凝土修补专项方案进行了修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验收过程中按实填写验收表1.4,本表分次验收过程中由监理与施工单位保管,验收完成后由建设方与监理方内部存档备查,建设方核查数量不低于30%。

4.1.5、地下外墙根部

1、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防止外墙吊模处的混凝土涌出,常会在底板混凝土的流动性基本丧失时浇筑外墙,造成外墙根部出现以下情况:a浇筑时间把握不好,出现冷缝;b底板混凝土浆液上浮,使外墙根部浆液过多、无骨料,易出现收缩裂缝;c吊模处有双层钢筋网、钢板及钢板支架,操作空间小,振捣难度大,易出现振捣不连续的现象;

2、伸出外墙的底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外墙钢筋的分隔,外墙外侧未配置专人振捣,造成外侧的底板混凝土振捣不连续或不密实,地下水沿混凝土的薄弱部位进入室内。

1、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合理配置振捣设备,外墙外侧的混凝土应有专用的振捣设备连续振捣;分层浇筑时,应控制好间隔时间,避免出现混凝土冷缝;

2、吊模处的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棒应插入底板混凝土内不小于100mm;

3、插入式振动棒在吊模处振捣时,其移动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的有效作用范围,避免出现漏振现象;

4、外墙防水涂料施工前,应将外墙外侧根部用水泥砂浆做成圆弧型,并施工一道800宽有玻纤网格布的附加防水层(与外墙水平施工缝附加防水层合并)。

1、混凝土施工时,配置的设备满足施工要求,振捣连续无遗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外墙防水施工前,混凝土表面缺陷应按混凝土修补方案进行了修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1.6、地下外墙螺杆处

1、止水螺杆的止水片与螺杆未进行满焊,焊缝有孔洞;

2、外墙螺杆割除后,螺杆头仍冒出墙面,不能用水泥砂浆完全覆盖;

3、防水涂料施工中,在螺杆洞部位的涂刷质量差,防水层厚度不足或出现气孔。

2、编制专项防水螺杆封堵方案,经监理、建设方审核通过后,准备相应的工具与材料,对具体的操作工人进行书面交底;

3、凿除预埋的垫木或塑料垫圈;

5、配制1:2的防水砂浆,对外墙螺杆洞逐个进行封堵,将洞口外侧补成直径为40mm圆饼状,完全覆盖钢筋头;

6、防水涂料施工前的工序交接中,对螺杆洞进行全数检查,并形成验收记录,封堵后有裂纹的洞口和螺杆头外露的洞口,要求凿除后重新封堵;

7、地下外墙大面积防水涂料施工前,先将所有螺杆洞部位涂刷一道防水涂料,厚度1mm,直径80mm,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防水涂料施工;

8、地下外墙螺杆处封堵做法详图。

1、进场的止水螺杆焊缝饱满,止水片的尺寸符合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检验方法与数量:观察检查,尺量检查。

检验方法与数量:观察检查,全数检查。

3、外墙外侧的止水螺杆全部用1:2防水砂浆封堵,无松动或开裂现象。

检验方法与数量:观察检查,全数检查。

4、验收过程中按实填写验收表1.7,本表分次验收过程中由监理与施工单位保管,验收完成后由建设方与监理方内部存档备查,建设方核查数量不低于30%。

4.1.7、地下外墙出墙套管

地下外墙电缆防水套管及封堵:

1、地下外墙电缆防水套管应使用DN100无缝钢管制作,止水钢板b=10mm,单根套管穿墙时止水钢板面积为300×300mm,止水钢板与每一根套管必须双面满焊,焊缝高度不小于5mm;

2、当需两根或两根以上套管同处敷设时,止水钢板可按面积300×300/根的需要自由组合安装。组合以整块止水钢板为基本,套管外壁间距可适当缩小,但净空不得小于50mm,最边缘套管外壁到止水钢板边缘不得小于100mm。电缆防水套管与及止水钢板应采用E43焊条,焊缝应均匀连续,焊缝不得有漏焊、假焊、焊穿等现象;

3、地下外墙电缆防水套管出外墙内侧100~150㎜,室内端15mm应张成喇叭口状,套管出外墙外侧宜不小于500mm,多根套管在同一止水钢板引出时,室外端套管应有支架临时固定;

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防水套管与腐蚀介质接触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用的耐腐蚀材料;如无特殊设计要求时,应涂覆防锈底漆、面漆各两道;

5、外墙防水涂料施工前,应在管道根部附加300mm宽的玻纤网格布做防水附加层,上翻至管壁50mm;

表4.7.1 刚性防水套管尺寸表

7、管道封堵先用油麻在管道中间1/3处填实、再用石棉水泥填充剩余部位,石棉水泥应在填充前拌合,填充后应及时潮湿养护。石棉水泥的重量配比为石棉30%、水泥70%,水灰比0.2;油麻应采用纤维较长、无皮质、清洁、富有韧性的油麻;石棉水泥封堵完后,采用防水油膏填嵌,填嵌前应清除缝内锈蚀、漆皮及污物;

8、电缆防水套管及封堵做法详图。

地下外墙给排水防水套管及封堵:

1、地下外墙给排水防水套管及封堵参照地下外墙电缆防水套管及封堵的施工工法,防水套管室内、外宜和墙面齐平,室内端无需张成喇叭口状;

2、地下外墙给排水防水套管穿墙处如遇非混凝土墙时,应改用混凝土墙壁廊坊市某小区住宅楼冬季施工方案,并大于翼环直径200mm,混凝土墙厚度≮200mm;穿管处的混凝土墙厚不应小于200mm,否则应使墙壁一边或两边加厚,加厚部位的直径至少应大于翼环直径200mm;

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防水套管与腐蚀介质接触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用的耐腐蚀材料;与饮用水接触的金属表面应涂无毒环氧底漆、面漆各两道;如无特殊设计要求时,应涂覆防锈底漆、面漆各两道;与饮用水接触的金属表面应涂无毒环氧底漆、面漆各两道;

5、管道封堵先用油麻在管道中间1/3处填实、再用石棉水泥填充剩余部位,石棉水泥应在填充前拌合,填充后应及时潮湿养护。石棉水泥的重量配比为石棉30%、水泥70%,水灰比0.2;油麻应采用纤维较长、无皮质、清洁、富有韧性的油麻;石棉水泥封堵完后,采用防水油膏填嵌,填嵌前应清除缝内锈蚀、漆皮及污物;用于饮用水池部位防水套管的封堵在石棉水泥封堵完后,在迎水面采用无毒密封胶填嵌;

6、给排水防水套管及封堵做法详图。

1、用于地下工程的预埋套管,在安装前进行检查,其钢管、止水环、挡圈与焊缝质量应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与数量:观察检查,尺量检查XX工程石方爆破施工方案,全数检查。

2、地下外墙封模前,预埋套管位置与数量准确,固定牢固,按图纸和规范的要求设置了加密钢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