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2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保温采用蓄水保温,底板厚1.0m和0.6m,承台深度较深,以深8m的承台来计算。

砼终凝后,在其表面蓄存一定深度的水,由于水的导热系数为0.58W/M K,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效果,这样可延缓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的降温速率,缩小砼中心和砼表面的温度差值,从而可控制砼的裂缝开展。

根据热交换原理,每一立方米砼在规定时间内,内部中心温度降低到表面温度时放出的热量,等于砼在此养护期间散失到大气中热量。此时砼表面所需的热阻系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R——混凝土表面的热阻系数(K/W)

X——混凝土维持到指定温度的延续时间(h)GB/T 1037-2021 塑料薄膜与薄片水蒸气透过性能测定 杯式增重与减重法.pdf,21天×24h/天=504h

M——混凝土结构物的表面系数

F——结构物与大气接触的表面面积(m2)

V——结构物的体积(m3)

Tmax——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Ti——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取55℃。

K——传热系数的修正值,蓄水养护时取1.3。

700——混凝土的热容量,即比热与表观密度的乘积(KJ/m3 K)

T2——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开始养护时的温度(℃)

Mc——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

W——混凝土在指定龄期内水泥的水化热(KJ/Kg),取375KJ/Kg。以核心筒深承台来计算:

F=21.4×21.4

V=21.4×21.4×4

M=F/V=1/4=0.25 考虑电梯井集水井的井壁等散热,取M=0.5

hs=R·λW=0.238×0.58=0.14m

考虑到预测的温度有差异,加之水的保温性能不是很好,蓄水厚度过薄受气候影响较大,因此采用蓄水40cm厚,足以起到保温效果。同理可推,1m和0.6m厚板蓄水20cm足以满足要求。

混凝土浇筑后18d左右,水化热量值基本达到最大,所以计算此时温差和收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

式中:Σy(t)——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值

e——常数,为2.718

t——从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

2、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计算

式中:Ty(t)——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负号表示降温。

Σy(t)——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值

3、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度差

△T=T2+2/3Tmax+Ty(t)-Tn

式中:△T ——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度差(℃)

T2 ——混凝土拌合经运输至浇筑完成时的温度(℃)

Tmax ——混凝土最高温开值(℃)

Ty(t)——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

Tn ——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气温,取55℃

4、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

式中:E(t)——混凝土从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弹性模量(N/mm2)

Ee——混凝土的最终弹性模量(N/mm2),可近视取28d的弹性模量。

t——混凝土从浇筑后到计算时的天数

5、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计算

由于基础底板两个方向的尺寸都比较大,所以需考虑两个方向所受的外约束来进行计算:

δ=E(t)·α·△T·H(t)·R /1-γ

式中:δ ——混凝土的温度应力(N/mm2)

R ——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

(1)地基对基础约束的Cx1值

一般砂质粘土地基Cx1=0.06N/mm3

(2)桩基对基础约束的Cx2值

P=4EI[(KnD/4EI)1/4]3

式中:F——每根桩分担的地基面积

Kn——地基水平侧移刚度(0.01N/mm3)

E——桩的弹性模量3.0*104(Mpa)

I——桩的惯性矩521*107(mm4)

F=21.4×21.4/36=12.721m2=12.72×106mm2

(3)地基水平阻力系数

γ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

δ=-2.527×104×1.0×105×43.85×0.389×0.064/1-0.15

=0.325N/mm2

C35砼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65 N/mm2,龄期18d 的混凝土强度可达设计强度的95%以上,取95%,为1.5675 N/mm2

K=1.5675/0.325=4.8>1.15 满足要求

5.1 施工区域划分及浇筑顺序

由于基础底板尺寸比较大,基础底板设有后浇带,后浇带将底板划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为一个自然施工段。即一、二、三、四区,混凝土浇筑顺序为一、二、四、三区。

底板外侧四周砌筑240mm厚砖胎模,然后抹1:2.5水泥砂浆、搓平,深基坑部位底模采用370mm厚砖墙,外抹1:2.5水泥砂浆、搓平。底板上的电梯坑、集水井、后浇带采用胶合板吊模。

钢筋Φ22及以上采用镦粗直螺纹连接,Φ16~Φ22之间二级钢采用闪光对焊,三级钢采用镦粗直螺纹连接。小于Φ16的采用搭接绑扎。钢筋套筒按现场实际计算。钢筋尽量在现场三区制作,因场地条件限制,部分钢筋也可在国际**大厦B座工地制作好运至本工地。由于底板厚度不一致,需提前加工焊接不同高度的钢筋马凳,后浇带部位钢筋按图施工,不得任意甩槎及割断,基础底板钢筋施工完成后进行柱、墙插筋施工,柱、墙插筋应保证位置准确,每区的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施工完毕,组织一次隐蔽工程验收,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底板600mm厚采用φ18马凳,底板1000mm厚采用φ20马凳支撑,间距1000mm呈梅花状布置,马凳简图如下:

对于核心筒部位的深承台,由于深度较深,最深处高度为8.2m如按常规用钢筋作马凳,不仅用钢量大,稳定性差,操作不安全而且难以保证上层钢筋在同一水平面上,因而采用“格构式钢结构柱+槽钢梁”形式的支架来支承承台上皮钢筋重量和施工荷载,控制和保证核心筒承台面筋的标高。支架下端支撑在人工挖孔桩上。

格构式钢结构柱的平面布置见附图1

槽钢梁采用100号槽钢。

5.4.1钢结构柱承载力的计算

5.4.1.1、荷载计算:(每平方米)

1、钢筋自重(恒载):14m×6.32/m=88.48Kg

2、施工荷载(活载):250 Kg

∑q=1.2×88.48+250=356 Kg/m2

核心筒承台底宽为23.6m×23.6m,斜坡最宽处距底边3.579m,因此计算荷载的承台面积为S=(23.6+3.579/2)2=645.16m2,由于核心筒部位的36根桩在平面上均匀分布,所以每根桩上的构架柱所受的轴向压力N为:

N=S×∑q÷36=356 Kg/m2×645.16m2÷36=6380Kg=62.5KN

5.4.1.2、构架柱截面验算:

(1)、井架式构架柱的力学特征

主肢:L63×6, A0=7.29 cm2 Z0=1.78cm Ix=Iy=27.1 cm4

缀条:Φ25钢筋 A01=4.91 cm2 Ix=Iy=1.92 cm4

=15830 cm4

(2)、井架式构架柱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换算长细比λ0y==

=37.66<[λ]=150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φ=0.908

62.5×103/0.908×2916=23.6N/mm2<[σ]=215N/mm2

所以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

(3)、井架式构架柱的主肢稳定性验算:

主肢计算长度 l0=1.732m

一个主肢的横截面积A0=7.29 cm2

一个主肢的轴力N0=N/4=15.6KN

主肢的最小回转半径imin=1.24cm

=140<[λ]=150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φ=0.345

15.6×103/0.345×729=62.13N/mm2<[σ]=215N/mm2

所以主肢稳定性满足要求

(1)、槽钢架柱的力学特征

主肢:[100 A0=12.7 cm2 Z0=1.52cm ix=3.95cm

iy=1.41 cm l0=5.7m

缀板:5厚钢板350mm×150mm,沿柱高间距1500mm

(2)、对实轴验算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570/3.95=144.3<[λ]=150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φ=0.330

62.5×103/0.330×2540=74.56N/mm2<[σ]=215N/mm2

(3)、对虚轴验算整体稳定性

I0=25.6 cm4 Z0=1.52cm iy=1.41 cm b=350mm

整个截面对虚轴的惯矩为:

=13023.5 cm4

=570/22.64=25.18<[λ]=150

其换算长细比为λ0==76.42<[λ]=150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φ=0.711

62.5×103/0.711×2540=34.6N/mm2<[σ]=215N/mm2

(4)、缀板的刚度验算

柱分肢的线刚度为I0/缀板中心距=25.6/150=0.17

两块缀板线刚度之和为2×1/12×0.5×153/31.96=8.8

两者比值8.8/0.17=51.76>6

所以缀板的刚度是足够的。

5.4.1.3、槽钢梁截面验算:

核心筒部位桩中心距为4米左右,考虑到钢柱的实际布置会有调整,且柱边加八字形梁托,现按2米净跨四等跨连续梁验算100号槽钢梁的截面。

(1)梁荷载计算:(取5米宽板带计算)

q=356 Kg/m2×5m=17.8KN/M

查表得,最大弯矩为支座处负弯矩:

Mmax=KMql2=0.107×17.8×22=7.62 KNM

WX=39.7×103mm3

σ= Mmax/ WX=7.62×106/39.7×103=191.9 N/mm2<[σ]=215N/mm2

⑴、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输送泵将砼泵送到浇筑地点,采用3台输送泵车,二台布料机,布料机杆够不到的部位,采用铺设泵送管道,先铺至最远的浇筑地点,随浇筑随拆泵管,各台泵车浇筑区域按预先划分区域布置,从远处向近处进行浇筑。

⑵、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根据泵车布料杆的长度,划定浇筑区域,每台泵车负责本区域的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继续浇筑,循序渐进,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使每车混凝土均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可以确保上层混凝土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完毕,同时也可解决频繁拆装泵管的问题,也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保温。

⑶、一次需浇筑的砼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5h,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3.5h仍不能继续浇筑时,需采用应急措施。即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坡面上插Φ12短期钢筋,长度1m,间距500mm,呈梅花状布置。

⑷、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5~6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斜向流淌很大湖南某事植物园改造工程绿化施工组织设计,因此用2台振捣器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的振捣密实,用2台振捣器负责顶部混凝土的振捣,用1~2台振捣器负责中部砼的振捣。

⑸、由于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层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浇捣密实后,用木抹子磨平搓毛2~3遍,初凝前再用铁板压实。

⑹、规范规定: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每拌制200m3至少成型1组试块,现场按每浇筑200m3混凝土制作4组试块,1组压7d强度向业主监理报表用,1组压28d标养强度归技术档案用,1组同条件养护试块,1组作为60d强度备用。

⑺、防水混凝土抗掺试块每500m3制作一组。

5.6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泵送砼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砼坡面下流到坑底。我们可在侧模底部预留排水孔,将泌水排水,另外,随着混凝土浇筑向前推进,泌水被赶至基坑顶部T/CCIAT 0020-2020 冶金工程C型封闭料场设备安装与验收规程.pdf,当砼大坡面接近顶端时,改变砼浇筑方向,即从顶部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成一集水坑,这样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小成水潭,用软轴泵及时抽排出泌水。采用这种方法可排除所有泌水。

⑴、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配合预埋测温管,测温管沿高度分别埋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平面内应布置在边缘和中间,测温点的布置见附图,测温管采Φ20薄壁钢管,管的下端部要堵严,防止渗进水,测温管应按测温平面布置图进行预埋,预埋时测温管应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测温管的上口应用棉丝塞好,防止溅进水泥浆,测温管位置应插标志旗,便于保温后查找。

⑵、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三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进行培训及安全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