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排水、挡土墙、综合管线施工组织设计.doc

道路、排水、挡土墙、综合管线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4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道路、排水、挡土墙、综合管线施工组织设计.doc

6%水泥石屑稳定层(150厚)

4%水泥石屑稳定层(150厚)

1:2.5水泥砂浆座砌导流岛侧石

1:2.5水泥砂浆座砌R2型侧石

JJG(冀) 087-2006 混凝土坍落度仪检定规程.pdf光面阳光花侧石120×350×800

D300钢筋混凝土雨水管

D400钢筋混凝土雨水管

D600钢筋混凝土雨水管

D800钢筋混凝土雨水管

D1000钢筋混凝土雨水管

D1200钢筋混凝土雨水管

D1500钢筋混凝土雨水管

D300钢筋混凝土污水管

D400钢筋混凝土污水管

D500钢筋混凝土污水管

预埋D168PVC塑料过路管

D168PVC塑料过路管连接井

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质量标准要求为合格;我公司施工质量目标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力创优良样板工程。质量保修按国家有关政策和招标文件的要求保修一年。

根据招标文件的工期要求,本工程暂定开工日期为2003年2月15日,完工日期为2003年6月10日,共114日历天。

我公司计划施工工期110日历天,比招标工期提前4天,暂定开工日期为2003年2月15日,2003年6月6日完工,确保工程圆满及时交给业主验收。

实现施工全过程“六无”:即无死亡、无重伤、无倒塌、无中毒、无爆炸、无重大机械交通事故。

本工程文明施工目标为达到文明施工样板工地标准。

第四节工程特点、难点、重点及应对措施

本工程有几个特点:1).地质条件差。大多自上而下为:填土、耕植土、淤泥质土、粉土、粉质粘土和强风化岩。这种地质地层在受到扰动的情况下,易导致地下水土流失,引起地面凹陷和埋设管道下沉。2).各施工工种较多。本工程含有排水管道开挖施工、砼路面施工、沥青砼路面施工、人行道侧平石及道路附属工程施工等。3).工期较紧。4).各种材料需用量比较大。5).雨季施工,施工难度变大。6).施工范围内道路两侧建有各种工厂,施工过程中需考虑为工厂车辆提供进出临时道路。7)施工过程中需综合考虑配合各种地下管线、路灯、绿化施工以及旧房屋的拆迁工作。

1.4.2工程难点、重点及其对策

从上述的工程特点,经过认真分析,得出了以下工程难点和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1.4.3施工制约因素

1.4.3.1施工障碍方面

建筑物绿化保护问题:排水管线施工离路边居民建筑物、绿化及工厂不远,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注意对不拆迁的建筑物及绿化进行保护工作。同时施工范围内有部分建筑物需拆迁,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拆迁的具体情况和进度,合理安排施工工作面,将拆迁对工程施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1.4.3.2周转材料方面

本工程所需的基坑支护钢板桩需用数量较大,考虑到钢板桩等周转材料的承受能力,施工时需进行分段施工,但由于本工程工期紧,因此,钢板桩等周转材料的投入的数量是影响本工程工期和施工进度的关键制约因素。

1.4.4施工难点、重点及对策

针对本工程施工招标范围的施工内容,我公司对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和和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文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认为下列问题是本工程程施工的难点、重点,也是本工程成败的关键所在,具体如下:

1.4.4.1工期安排

本工程招标工期为114日历天;我公司准备110日历天完成,具体安排分析如下:按照现场情况,排水工程主要以雨水管和污水管施工为主,分为三个工作面同时进行施工,以缩短工期;其中雨水管施工为第一个施工工作面;污水管施工为第二个施工工作面;挡土墙施工为第三个施工工作面;排水和挡土墙施工总工期计划为60天;路床、预埋PVC管、路面和人行道施工计划安排工期45天,顾及雨天、路灯、绿化、其他管线施工及雨季等其他不利因素影响,施工总工期计划为110天.

1.4.4.2切实做好基坑开挖支护和基坑排水措施

由于本工程地质条件和受施工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利于连续大范围施工,因此在本工程实施时,我公司将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制度执行施工,切实按施工方案要求作好深基坑开挖支护和基坑排水措施。

1.4.4.3工程管材等主要材料集中供应

本工程的配套材料用量大,为防止因材料问题而影响施工,我公司对本次施工所用的材料采取集中供应的方法,具体如下:由我公司物资供应部负责所有工程用料的采购和供应以及各种施工用料和设备的筹集和供应。以我公司目前的实力,可确保本工程所需的各种大型设备和施工用料(周转材料等)的供应。但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各种材料和设备均要求提前7—15天提供使用计划。

1.4.4.4采用先进有效的工程管理手段

本工程工期紧,但由于本工程施工范围大,施工现场制约因素多;排水管道施工工作面广,大面积开挖施工困难;工种较多;施工现场制约因素较多,基于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如何对该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是本工程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的重点。用信息化技术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网络,拟使用国内流行的P3软件和梦龙软件;设立现场施工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对整个工程工期、质量安全、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进一步健全各种项目管理体制,充分高效发挥我公司团结协作、精干高效的作战精神。

1.4.5进一步加大现场文明施工的调控力度

本工程所处的五邑大道两侧建筑物较多;需要做好施工现场及基坑临时排水工作,确保泥水不外流,现场临时道路不泥泞,做好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由我公司现场指挥部为龙头,成立现场文明施工小组,施工前做好各种宣传和教育工作,制定各种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奖惩制度,加大宣传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调控力度。

第五节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5.1施工临时搭设布置

经现场勘查,考虑将施工现场指挥部布置在对工程统筹容易并且面积足够大小的五邑大道里程0+080南侧的空地上;具体位置详见辅助标中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项目经理部构成包括:项目经理部现场办公室、监理工程师现场办公室、现场试验室以及机械材料堆置场地等。各部分面积大小布置见《指挥总部临时设施一览表》。

施工工人临时生活设施因施工场地及施工季节影响限制,在施工现场附近租用民房作为工人宿舍和生活场所。施工工人上下班采用专车接送,用餐采用专人派送到施工现场。监理临时试验室,投入抗压试件模10套,抗折试件模5套,砂浆试件模10套,砼试件养护池一个。同时派出一台专车,专门负责运送工程有关的试验材料,将现场不能做的试件运回公司试验室,同时派专人负责试件的送检工作。

指挥总部临时设施一览表

1.5.2材料机械堆放布置

1.5.2.1材料布置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不设置混凝土拌和楼,砂浆全部采用自拌,工地设置砂子堆场和砂浆拌和机场地。

1.5.2.2机械布置

为了便于管理指挥和施工方便,机械停置场地和发电机房布置在现场项目部附近(具体位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其面积大小布置见《临时设施一览表》。

a施工现场项目部设置排水边沟,设立污水沉淀池,将排污系统的位置以图纸形式报监理工程师,同时应征得环保部门的同意。

b把施工和生活产生的污水排入污水沉淀池,经沉淀后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系统或环保部门允许排放的地方,严禁随处排放污水。

1.5.4急救设施和防火工作

工程施工期间,在施工现场指挥部设置必备的急救和卫生设施,认真地为全部施工人员提供必要地急救和医药服务。并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在现场采取合格的防火与消防措施,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1.5.5施工临时水电布置

1.5.5.1施工用电

本工程地处城区,为减少对周围环境及居民的影响,尽量采用供电系统用电,同时为保证施工期间施工的正常进行,现场备用两台120kw发电机供停电时使用。供电系统在施工现场周围的社区供电系统处接入,接入处设总电表,施工场地内设分电表。

1.5.5.2施工用水

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用水主要采用自来水,不得抽取雨污水施工。自来水取水点利用施工现场两边住宅区、商业区的供水系统,接入的水管前设置总水表,施工场地内支管设分水表。

1.5.6施工技术准备

1.5.6.1认真组织和落实主要工程技术人员,选择对本类工程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为骨干,熟悉施工图,领会设计意图,阅读标书内容和建设单位述及的规定、要求和参照标准。真正了解工程整体精神和设计意旨,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定出最佳方案。工程开工前,在总工程师的带领下集中有关技术人员仔细审阅图纸,将不清或不明的问题汇总会知甲方、设计人员,以便及时解决。

组织三级技术交底,第一级由我公司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向项目经理部进行施工图设计交底,第二级由项目经理部的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交底,第三级由项目经理部的施工员、质安员向施工班组进行工序交底。

按照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调配人员,安排劳动力进场,并对准备进场的工人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对工程所需的各技术工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教育,取得有关上岗证、资格证后方允许其进场从事相应工种的工作。劳动力及技术工种人员进场后,定期对其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及施工技术总结及教育,以加强工人的劳动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使工程顺利进展。

1.5.6.2对回填土进行分析测试和密实度预测试验,选择最佳土质、最佳含水量的回填材料进行回填,以达到设计要求。

1.5.6.3做好定位点控制,绘出控制网,以便施工放样时用。并按设计单位提供的永久水准点,沿线自引临时水准点,施工中经常进行校核。临时水准点、导线桩应按要求埋设。

1.5.6.4收到施工图以后,及时对挖土坡度、填土坡度、结构物支撑等详细验算,确保施工的安全稳定性。

1.5.6.5对全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和架空线进行实地详细调查,如对施工有影响,立即准备必要的应对措施。

1.5.7机械、材料进场准备

1.5.7.2按照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对所有机械及设备进行检修及调试,并定时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待用状态。对工程中所用的各种计量设备送有关部门进行标定并取得合格证书。

1.5.7.3工程所需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工程所用土方、砂、石屑、石屑稳定土等材料,用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

第二部分工程各项目施工配合程序

工程各项目施工配合内容包括排水管道明挖施工、挡土墙施工、路床碾压、预埋PVC管施工、路面沥青砼面层施工及人行道砖施工等。

开挖工程各项目施工配合的程序先进行排水管道施工;到路基整平和路基处理,到砼路面或沥青路面及人行道恢复;在排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挡土墙施工,排水管道施工完毕回填后,或在某些回填碾压密实的路段上优先预埋PVC管线,路床施工完毕后砌侧石和现浇砼平石,然后进行沥青砼面层施工,在此同时进行人行道施工。

第七节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第一部分测量监控技术措施

1.7.1测量监控技术措施

进场后立刻对设计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水准点和标高进行现场复测,填妥《测量复核记录》并签字备案。

1.7.1.1测量控制网

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根据甲方所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及国家的有关测量规范和有关的设计、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以测量控制网作为该工程的平面、高程控制和施工测量放样的首级控制及依据。

1.7.1.2各种测量仪器、工具均应按有关的质量管理规定,在使用前送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取得有关质捡部门的合格证书后才能使用。使用过程中有关人员应经常对所用的仪器、工具进行自检、自校使之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中。

1.7.1.3监控测量观测控制点的布设

路基填土完毕,即按纵向20米1个横断面,横向1个断面7个点布置观测点,定好位后,即安排工人按50*30*30厘米挖坑,再在坑中插入一根1米长直径不小于6厘米的木桩,并且在木桩上打一钢钉,以作观测点,然后用C20水泥砼填满坑,周围用砖围起30厘米高保护观测点。按里程从西到东编号,用红油在现场标出。

1.7.1.4监控测量

a.水平位移观测方法:在测量控制网点上采用全站仪一方位一距离的极坐标法或交会法等测量方法测定其有关点位的位移。确定其正确无误,符合规范要求后,报送监理部门复核签认。根据设计图纸和所提供的各种有关资料及要求,在测量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测定。

b.沉降观测,在四等水准网的基础上进行观测。

c.各种水平位移观测、沉降位移观测,均应符合有关的测量规范某综合楼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最后由监理工程师复核认证。

d.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好各种有关的测量点,并经常进行检查,如发现测量网点及其它测量点变动或下沉,应及时进行复测、分析。

e.水平位移、沉降位移的观测周期都是7天为一个周期,注意及时整理数据,报业主或监理认证。

第二部分施工测量技术措施

a.根据设计交底提供的桩位和坐标,在施工范围放出轴线桩、交汇桩和转角桩。

b.根据具体桩位,进行加密保护控制。做好交桩的保护桩、引线桩,经校核正确,全部反映到控制网上。所有保护桩、引线桩,必须设置在明显、牢固的地段。若无合适位置,也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桩来代替。

c.管道放样。根据提供的总体控制网,按坐标放出管道的线路及各个井位的具体位置。

d.标高测量。先将建设或勘测单位提供的两个以上永久性标高点进行两次闭合核实,若无误差,认为永久性标高正确。根据永久性标高,按规范要求加密临时水准点T/CECA-G 0012-2016 道路照明用LED灯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临时水准点也可用浇注桩代替。标高的复测必须及时进行、杜绝误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