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机电抗震支架布置原则、间距计算及安装步骤,完整施工方案全搞定 32页Word版可下载.doc第3。14条建筑机电工程穿越结构墙体的洞口设置,应尽量避免穿越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管道和设备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能允许二者间有一定的相对变位
第3。16条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应以建筑结构设计为基准,对与建筑结构的连接件应采取措施进行设防,对重力不大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计算长度不大于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可不进行设防
京津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信息2020年1月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五章响应情况表
第5.11条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管道的选材
第5.12条供暖、空气调节水管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不应穿过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应在抗震缝两边各装一个柔性管接头,或在通过抗震缝处安装门形弯头或设伸缩节
响应规范要求,当必须穿越时,在抗震缝两边各装一个柔性管接头(前期安装考虑)
2、管道穿过内墙或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应填充柔性耐火材料
响应规范要求(前期安装考虑)
3、管道穿越建筑物的外墙和基础时
空调水管不穿过建筑物的外墙和基础,此条目前项目不适用
4、锅炉房、制冷机房、热交换站内的管道应有可靠的侧向和纵向抗震支撑.多跟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径大于等于300mm的单根管道支吊架,宜采用门型抗震支吊架
制冷机房管道采用落地支架,满足规范要求。设备层板换机房、热泵机房内管道采用组合门型抗震支吊架,响应规范要求(此条目前项目不适用)
5、管道抗震支吊架不应限制管线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管道抗震支吊架设置和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规定
响应规范要求(此条目前项目不适用)
第5.13条通风、空气调节风道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道不应穿过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应在抗震缝两侧装一个柔性软接头
2、风道穿过内墙和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应填充柔性耐火材料
3、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2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0m的风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风道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和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981—2014的规定。
关键部位设置,如柴油发电机房、配电房、机电层等。
第5.14条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
第5。15条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构筑物、设施的选型、布置与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物内敷设的钢制烟囱抗震设计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051的有关规定执行.
重力大于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采用吊装时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运行时不产生振动的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室外安装的制冷设备,冷热水箱、热交换器等设备、设施可不设防震基础,但应使其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与其连接的管道应采用金属管道及柔性连接.
运行时产生振动的风机、水泵、压缩式制冷机组(热泵机组)、空调机组、空气能量回收装置等设备、设施或运行时不产生振动的室外安装的制冷设备等设备、设施对隔声降噪有较高要求时,应
设防震基础,且应在基础四周设限位器固定。限位器应经计算确定,与其连接的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抗震支吊架设计考虑因素
抗震支吊架设置时应考虑:设防烈度、建筑使用功能、建筑结构、变形特征、设备位置及运行要求、相关规范要求。
1、分析图纸:整理、分析图纸了解结构和工艺;
管线选取:分系统找出专业依据规范选取抗震需求管线;
布置支架:确定间距按规范设置侧向、纵向和四向支架;
绘制祥图:绘制节点图支架构造要求考虑结构连接;
荷载校核:计算地震水平力,校核系统及配件编写支架力学计算书;
1、水平管道在安装柔性补偿器及伸缩节的两端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直管上每隔一个柔性接头在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架,相邻抗震支架之间柔性接头不能超过两个。
2、抗震吊架斜撑安装不应偏离其中心线2.5°.
3、抗震支吊架斜撑管线节点与吊杆管线节点的间距不得大于0。1m。
4、侧向、纵向抗震支吊架的斜撑安装,垂直角度宜为45°,且不得小于30°。
5、穿过隔震层的建筑机电工程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施,并应在隔震层两侧设置抗震支架。
(1)抗震支架直接与结构相连,风管上方和下方都安装限位槽钢。
(2)不要把一个系统支撑到两个不同的结构上,比如一面墙和天花板。
(3)落地设备抗震系统,包括刚性安装系统和隔振系统。
当计算两个连接在一起、抗震措施要求不同的机电设备时,应按较高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建筑机电设备连接损坏时,不应引起与之相连的有较高要求的附属机电设备失效。两组抗震支架间距过近时要避免相互影响。
当抗震支吊杆长细比大于100或斜撑杆件长细比大于200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L>300mm,吊杆应当采用槽钢加强。
1、抗震支吊架的最大间距
抗震支架最大间距(m)
新建工程刚性连接金属管道
新建工程柔性连接金属管道;非金属管道及复合管道
新建燃油、燃气、医用气体、真空管、压缩空气管、蒸汽管、高
温热水管及其它有害气体管道
新建工程普通刚性材质风管
新建工程普通非金属材质风管
电线套管及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盒
新建工程刚性材质电线套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
新建工程非金属材质电线套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
注:改建工程最大抗震加固间距为上表数值的一半;
2、水平管线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应按下式计算:
αEk=γηζ1ζ2αmax
注:抗震支吊架要求计算的αEk不小于0。5
抗震支吊架平面设置原则
当计算两个连接在一起、抗震措施要求不同的机电设备时,应按较高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建筑机电设备连接损坏时,不应引起与之相连的有较高要求的附属机电设备失效。
采用双向支架和侧向支架交替布置的方式比较合理;
3、综合抗震支架按最高标准的管线进行支架设计;
侧向抗震支吊架布置原则
1、每段水平直线管道应该在两端间距设置侧向抗震支架并距端点距离不大于0.6m。
2、当两个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大于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支架.例如:刚性连接金属管道长为24m,侧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12m。首先于两端加设侧向支撑,再依次按12m设置侧向支撑。
纵向抗震支吊架布置原则
每段水平直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架,当两个纵向抗震支吊架距离大于最大设计间距时,应按本规范第8.2.3的要求间距依次增设纵向抗震支架。例如:刚性连接金属管道长为36m,按最大24m的间距依次设置纵向支撑,直至所有支撑间距均满足要求。
抗震支吊架偏移布置原则
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间允许纵向偏移,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大于最大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不得大于其宽度的两倍。
转弯处抗震支吊架的布置原则
1、水平管道应在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当斜撑直接作用于管道时,可作为另一侧管道的纵向抗震支吊架,且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应按下式计算:
L—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m);
—侧向抗震支架间距(m)
例如:纵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24m,侧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12m,则双向抗震支吊架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为:+0。6=18.6m。(L1=24米,L2=12,则:计算L=18。6米)
2、若直段长度+0。6支需在转向处设置侧向抗震支架即可。
设备管抗震支吊架布置原则
当水平管道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垂直管线600m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大于0.15m应设置抗震支撑。
立管抗震支吊架的布置原则
单管(杆)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接立管的水管管道应在靠近立管0.6m(风管取两倍风管宽度)范围内设置第一个抗震吊架
(2)单立管通过套管穿越楼层时,可设置抗震支吊架。
(3)单管道中安装的附件自身质量大于25kg时,应设置单独的抗震支吊架
(4)当立管长度大于1。8m时,应在其顶部及底部0。6m范围内设置四向抗震支架。
(5)当立管长度大于7。6m时,应在中间加设抗震支架;
(6)立管抗震支架最大不得超过12m。
1、锅炉房,空调机房,水泵房管路应有可靠的侧向和纵向抗震支撑;多根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径大于等于300mm的单根管道支吊架,宜采用门型抗震支吊架。
2、门型抗震支架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门型抗震支吊架至少应有一个侧向抗震斜撑或两个纵向抗震斜撑
(2)同一承重吊架悬挂多层门型吊架,应对承重吊架分别独立加固,并设置斜撑
(3)门型抗震支吊架侧向及纵向斜撑应安装在上层横梁或承重吊架连接处;
(4)当管道上的附件大于25kg且与管道采用刚性连接时,或附件质量为9kg~25kg且与管道采用柔性连接时,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撑
无需设置抗震支架的情况
对于重力不大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计算长度不大于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可不进行设防。此外,吊杆与结构的连接处必须可以旋转,不会导致移动,这可以通过附加例如转环,螺丝圈,或是隔振悬挂连接来实现。(如下图)
水平力方向造成的两种杆件受力状态
杆件受力由连接配件,立杆及斜撑,锚栓共同传递给结构;
支架设计应确保连接可靠(配件及支撑等)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
(1)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αEK=γηζ1ζ2αmax
η——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见表2。1)
ζ1——状态系数,对预制建筑构件、悬臂类构件、支承点低于质心的任何设备和柔性体系宜取2.0,其余情况可取1。0;
ζ2——位置系数,建筑的顶点宜取2.0,底部宜取1.0,沿高度线性分布;
αmax——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见表2。2)
表2.1建筑机电设备构件的类别系数和功能系数:
消防系统、燃气及其他气体系统;应急电源的主控系统、发电机、冷冻机等
电梯的支承结构,导轨、支架,轿箱导向构件等
悬挂式或摇摆式灯具,给排水管道、通风空调管道及电缆桥架
表2。2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αEK,当计算值小于0。5时,按0.5取值.
(2)当采用等效测力法时,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宜按下式计算:
F=γηζ1ζ2αmaxG=αEKG
G—非结构构件的重力,应包括运行时有关的人员、容器和管道中的介质
及储物柜中物品的重力。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或构件内力组合设计值S计算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的地震作用效应(包括自身重力产生的效应和支座相对位
移产生的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
S=γGSGE+γEhSEhk
式中S——机电工程设施或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
γEh——为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1。3;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构件抗震验算时,摩擦力不得作为抵抗地震作用的抗力;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采用1。0,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R——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DB61T 1417-2021 陕西省水工隧洞施工通风技术规范.pdf钢管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式中:W——钢管的单位长度理论重量,单位为千克每米;
钢管镀锌后,单位长度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表2。3镀锌层的重量系数
某丹溪花园5#公建房土建及水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0.21195(a+b)×δ
δ—风管壁厚(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