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盾构始发井右线地铁施工组织设计A.本工程侧墙竖向钢筋直通到顶板,所以在绑扎钢筋时,需搭设组合脚手架。墙钢筋部分接头采用直螺纹钢筋接驳器连接,其余以焊接为主,墙钢筋相交点处都应绑扎铁丝。在进行钢筋绑扎时,为配合模板安装的需要,在双层钢筋之间按1000×1000布置Φ16U形架肋钢筋,U形架肋钢筋并作为固定侧墙钢筋之用。墙钢筋外垫塑料垫块形成砼保护层。
B.钢筋接头应按规定错开,每次连接的钢筋数量不超过50%,其余非加强部位可在同一部位连接,墙内水平分布筋沿高度每隔一根内外排错开搭接。
①结构钢筋的焊接,在保证结构钢筋成为统一电气整体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焊点。
②在结构两侧的侧墙上引出结构钢筋连接端子DBJ50∕T-081-2020标准下载,两连接端子用铜电缆连接。
③当测量端子设在连接端子处,可利用连接端子做测量端子,不再另设。
④纵向钢筋与橫向钢筋圈(内层钢筋)每隔5m对底板、顶板、内衬墙(或中隔墙)的钢筋设置一圈闭合式的焊接,并与纵向排流条焊好。
缩缝两侧第一排横向钢筋应与所有内表面纵向钢筋焊接。
4.2.5混凝土工程本工程结构混凝土量较大,为保证工程的防水要求,首先要确定该标号防水砼的设计配合比,经过监理审定认可后,可据此使用。本工程拟采用加缓凝剂的商品混凝土,缓凝时间为6小时,塌落度为160mm~180mm。
⑴材料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拌制混凝土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提交试验报告,
—15—并且要符合以下要求:
A.必须使用生产质量比较稳定的转窑水泥;
B.含碱量(Na2O)不超过0.6%;设计无特殊要求时,一般不宜采用高标号及早强水泥;
C.在不受冻融和侵蚀性介质作用下,宜采用普通、火山灰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掺外加剂后,方可采用矿碴硅酸水泥;
D.不得采用受潮和过期水泥,不同品种或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用。
②水:采用洁净饮用水。
③砂、石:除符合现行的《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的规定外,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吸水率不大于1.5%。
④外加剂:除含氯离子的外加剂外,可根据需要掺减水剂、防水剂、膨胀剂等。
①商品砼的选用遵照地铁公司投标选中的兴耀砼搅拌站为砼供应方,砼到达现场后首先核对报码单,无误即在现场作坍落度核对,允许±1~2cm误差,超过者立即通知搅拌站调整,严禁在现场任意加水,并按规定留足抗压、抗渗试件。
②从搅拌车卸出的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否则需重新搅拌合格后方可卸料。
①输送泵车保持良好状态。
②输送泵管路拐弯宜缓,接头严密,不得有硬弯。输送混凝土过程中,接长管路时宜分段进行,接好一段,泵出混凝土后方可接长下一段。
③输送泵间歇时间预计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需立即冲洗管内残留混凝土。
④输送混凝土过程中,受料斗内需保持足够混凝土。
在侧墙砼浇筑前,应把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将模板湿润,在新旧砼交接处铺3~5cm水泥沙浆或水泥浆,然后才开始浇筑砼。在浇筑砼的过程中,当砼的下落高度大于2m时,为尽量满足结构砼防水要求,浇注侧墙结构砼时,各施工段内的砼浇筑均不留设竖直施工缝。因此,进行侧墙砼浇筑时,应采用平层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不应大于300mm,相邻两层砼的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小时,若在夏季施工时还应适当缩短,确保砼质量符合防水砼浇筑的规范的要求。此外,侧墙砼浇至顶板交界处间歇1~1.5h,然后再灌注顶板砼。
A.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一切杂物,模板要用水淋透。浇筑板时要在钢筋面铺设临时便桥,以利操作人员行走。
B.混凝土浇筑应距泵车由远而近带状施工,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完成下一段混凝土带的施工,避免形成施工冷缝。
C.混凝土灌注应控制其自由倾落高度,如因超高而使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采用串桶、溜槽或振动流管下落。
D.混凝土必须采用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宜为10~30s,并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
E.振捣器移距:插入式不宜大于作用半径一倍,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不小于5cm,振捣时不得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水带等;表面振捣器移距应与已振捣混凝土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F.混凝土应从低处向高处分层连续灌注。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灌注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混凝土凝结
G.混凝土每层灌注厚度,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应超过其作用部分长的1.25倍;表面振捣器不超过200mm。
H.结构预埋件(管)和预留孔洞、钢筋密集以及其他特殊部位,必须事先制定措施,施工中加强振捣,不得漏振。
I.结构施工缝应留置在受剪力或弯矩最小处,并符合下列规定:a)板的施工缝留在板跨中间1/3跨范围内。b)墙体施工缝留置位置:水平施工缝宜留置在底板、中板及顶板交界
处约30cm处,垂直施工缝同板施工缝距预留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
J.施工缝处继续灌注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按设计安置好钢板止水带。b)已灌注混凝土强度:水平施工缝处不低于1.2Mpa,垂直施工缝处
c)在施工缝处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用钢丝刷将表面浮浆刷除,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严禁混凝土硬化后再凿毛。
d)现浇砼垂直施工缝应加设端头模板,垂直施工缝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并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e)施工缝处砼必须认真振捣,新旧砼结合紧密。
K.混凝土灌注地点应采取防止暴晒和雨淋措施。
L.混凝土灌注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端头止水带等进行检查,清除模板内杂物,隐蔽合格验收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M.垫层混凝土应沿线路方向灌注。
N.底板混凝土应沿线路方向分层留台阶灌注,混凝土灌注至标高初凝前,应用表面振捣器振一遍后再作压实、收浆、抹面。
O.墙体和顶板混凝土应连续灌注,并符合下列规定:a)墙体混凝土左右对称、水平、分层灌注,至顶板交界处间歇1~1.5h,然后再灌注顶板混凝土。
b)顶板混凝土连续水平、分台阶进行灌注。混凝土灌至标高初凝前,需用表面振捣器振捣一遍后再作压实、收浆、抹面。
P.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随时观测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砼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用两层麻袋覆盖和浇水进行保湿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使水泥充分水化,其生成物将毛细孔堵塞,切断毛细通路,使水泥石结晶致密,提高砼的抗渗性。
盾构吊装孔、出土孔进行封闭施工时,其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可参照4.2.3模板工程、4.2.4钢筋工程、4.2.5混凝土工程进行施工。
4.2.7施工技术要点
①底板施工前需将基坑底受水浸形成的软土或泥浆,必须清除干净;对局部超挖,严禁用虚土回填,应用砾石、砂、碎石或素砼填充。
②当地下水较大时,应安排抽水泵不断抽水;对于有地下水渗漏特别严重的地方,应及时注浆封堵。
③底板施工前需对基坑底进行验收。
④素混凝土垫层摊铺必须根据预先埋设的标高控制桩控制面层高度,垫层厚度及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⑤浇注砼必须作好标高控制桩。
①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层的施工,对支护结构存在的局部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②必须对支护结构的接缝及板面渗漏,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无设计要求时,一般情况下可按下列办法:
A.仅少量渗漏水可用防水砂浆抹面。
B.有明显漏水点时,应采用注浆堵漏进行封堵。
C.发现有特别严重漏水现象,应找专业防水队伍处理后才能进行内衬混凝土施工。
③侧墙内模支架应有足够侧向稳定性和刚性,以利防止局部发生“走模”或变形。
④挡头模板应稳固、可靠不变形、不漏浆。
⑤立内模之前,隐蔽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⑥始发井与盾构法及矿山法施工相连接的两端洞口处的部分侧墙可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安装好预埋件。
①跨度在8m以上的结构,拆模时间必须在砼强度达到100%时才拆除。
②必须作好顶面砼在终凝前的压实、收浆、抹光以及养护工作。
③顶板砼强度未达设计强度前不得堆放设备、材料等。
④埋设好盾构机系统安装所必须的预埋件和留好预留孔、洞。
①换撑时,应先安装好代换支撑,再拆除原有支撑。
②每次中隔墙砼浇筑,可做到换撑中线以下0.5m处,以保证换撑施工。
③中隔墙砼浇筑时,应在换撑处留有孔洞,待换撑拆除后在封闭。
④换撑前,若支顶脚手架妨碍施工时,可拆除该部分脚手架,并应在换撑完成后重新搭设该部分脚手架。
4.3防水工程施工本工程底板、衬墙外侧、顶板面均设置防水工程。底板防水施工顺序为:排水盲沟→汇水井→垫层→原浆抹平→1.5mm厚EVA卷材→C1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底板结构。侧墙防水施工顺序为: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土工布缓冲层→1.5mm厚EVA卷材→活动保护板→结构侧墙。顶板防水施工顺序为:结构顶板→原浆抹平→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00mm厚C1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柔性防水层周边接口处理。
矿山法隧道采用PVC防水板,其与主体结构的EVA防水板的连接通过沉降缝过渡,用钢片止水带和平铺止水带进行结构防水。
4.3.1基层处理基面要进行找平处理,底板施工素混凝土垫层时必须随打随找平;连续墙围护结构的基面清理时,先将围护结构上的泥土铲除,凿掉松散的混凝土块,最后采用1:2.5的水泥砂浆抹面找平。施工基面找平必须坚固、平整、光洁、不起砂、无尖刺;不得有疏松、尖锐棱角等凸起物和凹坑。
当出现上述现象时,必须打凿或用砂浆填补平整。施工基面应保持干燥,不得有明流水,底板垫层上如有积水,应采用堵或排的方法将水清除。
4.3.2EVA防水卷材铺设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结构底板及侧墙均需进行外防水层的施工。
⑴EVA防水卷材施工工艺如下:
①“点铺法”施工工艺(适用于连续墙立壁外防内做施工):
基面清理(检查、处理、验收)→土工布缓冲层→节点处理→弹线→钉固定板卡→热熔点铺EVA防水卷材→EVA防水卷材搭接口热熔焊接→整体检查验收。
②“点铺固定法”施工工艺(适用于底板施工):基面清理(检查、处理、验收)→弹线→钉固定板卡→热熔点铺EVA防水卷材→EVA防水卷材搭接口热熔焊接→整体检查验收→做细石砼保护层。
⑵具体施工要求和操作方法
防水施工要求基面平整,铲去污泥,杂物,清扫干净;按设计要求RC结构需用水泥砂浆找平,表面抹平压光,不允许有凹凸不平,松动和起砂弹灰渗漏等缺陷。铺设防水板材前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积水,否则应采取堵漏或排水措施处理合格方可施工。在进行基面找平施工时,拐角部位均应作成半径约50mm的小圆角,以便防水卷材铺贴紧密。
D.热熔点铺EVA防水卷材
E.EVA防水卷材搭接口热熔焊接封闭成整体、密实不透水的防水层。
土工布搭接缝宽度要≥50mm,EVA防水卷材搭接缝宽度要≥100mm,搭接部位采用双缝焊接,缝表面光滑,搭接紧密,有小许熔浆溢出,焊缝的强度大于用材的强度,表面合格后应进行充气检测或拉出试验,压力为
0.25Mpa,15分钟内压力下降不小于10%为合格,否则应进行补焊,平面可用围水试验,24小时不渗漏为验收合格。
A.基面要求:除不用设置土工布缓冲层外,其余施工方法同“点铺法”一样。
B.节点处理:同“点铺法”一样。
C.点铺EVA防水卷材(搭边固定两层):同“点铺法”一样。EVA卷材搭接口热熔焊接:同“点铺法”一样。
A.侧墙防水板铺设之前应铺设土工布缓冲层,缓冲层采用热塑性圆垫圈固定于基面上,固定点间距为50厘米~80厘米。
B.EVA防水板采用热熔法粘贴固定于基面的圆垫圈上,固定点应牢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新衡山站站房工程建筑电气施工组织设计,以免浇筑混凝土时发生脱落。
C.防水板之间的搭接宽度为10厘米,搭接部位采用双焊缝焊接,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00毫米,焊接严密,不得焊焦焊穿。
D.铺设防水板时不得拉得过紧也不得出现大的鼓包,要保持平整、自然、伏贴。特别注意在拐角等部位的防水板不可拉得过紧,以免防水板被拉破。
E.防水板铺设完毕后,底板应及时铺设混凝土保护层,对无混凝土保护层的侧墙应采用临时的有效的措施保护好防水板,可采用具有一定刚度的胶合板作为活动保护板,以免在钢筋绑扎、焊接时防水板遭到破坏,振捣棒不得直接接触防水板,制作混凝土时避免用菱角尖锐的石子。以免在混凝土浇注和振捣时防水板遭到破坏。
F.雨季施工时,应随时留意天气变化,对基坑积水,应及时清理,并尽可能安排人员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加紧施工,以保证工程进度。
G.钢筋绑扎时,需配防水板焊接工跟踪,若产生意外,伤害了防水板,应及时修补。
4.4施工监测监控量测是施工中监视地层与支护稳定性以及保证施工安全和周围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施工中对支护结构以及相关的建筑进行监测,获取相关的信息,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优化施工设计,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本工程地处繁华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管线密集,车流量比较大,对施工有很大的干扰。因此为保证施工期间周围环境和始发井施工的安全,按照业主及设计的要求,需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监测工作,并作为一道重要的工序纳入到施工组织设计中。
4.4.1监测点的布设
初期支护与围岩接触应力长城花园水电施工方案,渗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