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滨农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轴线、水准点控制桩做法
中心线标板,做法:采用60×60×4钢板,下面加两锚固脚,在基础砼未凝固前,将其埋在中心线位置,埋标时,应使顶面露出基础面3~5mm,边缘离基础边缘50~80mm。
5.建筑物基础放线的基本步骤:
A.检测轴线控制桩:施工前检测各轴线桩位没有碰动和位移后方可使用。测量放线中如使用平行借线时,必须特别注意防止用错轴线控制桩。
B.投测角度及主轴线:根据基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向基础垫层上投测建筑物主轴线轮扣式支模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经闭合校核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
C.测定基础细部线位:根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要的边界线、墙宽线等。
D.验线:首先要检查各轴线控制桩有无用错和位移,再用经纬仪检查各轴线的投影位置(即基础的定位),然后再实量角度和各轴线的相对位置,以防止整个基础在基槽内移动错位。另外验线时必须检查垫层顶面的标高。
6.轴线投测和竖向控制:
本工程施工轴线投测采用天顶准直内控法进行投测。高程控制分为基础和主体两部分进行控制,即±0.000以上和以下。天顶准直内控法是在建筑物内部使用能测设天顶方向的经纬仪根据垂准线原理进行竖向投测的方法。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必须将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到基础上,随着建筑物的提升,在预留的轴线控制点楼板部位采用塑料套管预留施工洞,以便进行天顶投测法进行轴线投测,但施工中必须注意预留洞口的位置准确,设专人(放线员)负责设置。
具体测量方法:将配有900弯管目镜的经纬仪望远镜指向天顶方向,由弯管目镜观测。当经纬仪水平转动一周时,若视线永指一点上,则说明时线方向正处于铅直。本测量方法投资少、精度高,可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
天顶方向是指测点正方向、铅直指向天空的方向,天底方向是过测点铅直向下所指的方向。
为了保证建筑全高程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必须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为±0.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在基础施工结束后,用水准仪在基础上抄测出±0.000水平线。为标高的传递做好准备。
±0.000以上的标高控制,主要是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等向上竖直进行。
7.主要测量仪器工具用量计划表
T(配900弯管目镜)
竣工测量不仅是验收和评价工程是否按图施工的基本依据,更是工程交付使用后,进行管理、维修、改建及扩建的依据。因此,项目部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做好这项工作。
测量方法:从工程放线开始就有次序地、一项不漏地积累各项预
检资料,尤其是对隐蔽工程,一定要在回填土前或下一步工序前及时测出竣工位置。在搜集竣工资料的同时,要做好设计图纸的保管。各种设计变更通知、洽商记录都要保存完整。
地下部分,拟采用斗容1立米的挖掘机开挖和人工清底相结合的方法施工,挖掘机直接装车,机械开挖至混凝土垫层顶标高,然后采用人工挖土修边。
放线→机械挖土(人工挖土)。
A.按龙门板将挖土开口边缘线用撒灰线的方法放到场地上。
B.挖土机挖到一定深度时,测量人员应立即抄出控制坑底的控制点。根据土质及基坑深度情况决定放坡,放坡系数为1:0.71,坑边1.5米以内不准堆土。
C.人工挖土,坑槽边1米以内不准堆土,留出车道,以运输钢筋模板和混凝土。预留200毫米土层,根据气象情况挖出,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人工修帮和清底时,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A.基坑底土质保持原状,无扰动,和地质勘查报告相符,局部不符合要求的需征求设计、勘察、监理人员同意进行换土。
C.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及勘察人员验槽,验收合格后,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立即进行混凝土垫层浇筑。
采用人工回填为主,夯实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每层200毫米。
基础施工→室外回填→基础以上部位施工→室内回填。
板拆除→基础混凝土质量检查、隐蔽验收→基坑、槽底清理→分层铺土,粑平→机械夯实→取图样,检验密实度→验收→上一层土循环
每层土虚铺厚度根据土质和试验确定,每层土夯实三遍,一夯压半夯。
A.每层夯实后,按规定进行环刀取样,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铺土。
B.压实系数采用环刀法检验,压实系数控制在0.93~0.95。
C.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每夯压完一层,应检验该层的平均压实系数。当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环刀取样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2/3的深度处。
D.当取土样检验土层的质量时,每50米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
E.基底处理、回填的土样、土方验收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GBJ201—83规定。
加强对材料的抽样检查,从钢筋的进场、加工制作、运输、绑扎、焊接、浇筑维护等方面进行控制。钢筋加铁马凳,上铺跳板;设人行通道及浇筑通道;垫块用1:1水泥砂浆预制,根据设计保护层厚度预制,确保尺寸准确,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梁板钢筋弹线绑扎,保证钢筋横平竖直;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或绑扎连接,梁板钢筋采用对焊或绑扎连接。
钢筋进场后应对每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等。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钢筋每1m弯曲度不应大于4mm。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拉伸、冷弯、反弯试样不允许进行车削加工。计算钢筋强度采用公称横截面积。如有一顶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作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热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时,应进行化学成份分析或其它专项检验。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经设计同意,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近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扰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扰度验算。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焊接前,焊点处的水锈应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档板。钢筋切断机的刀片,应由工具钢热处理制成。安装刀片时,螺丝要紧固,刀口要密合。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有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钢筋的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10mm。
弯钩弯折的弯心直径和平直段的长度根据钢筋的不同级别,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要求选择。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选择合适的成型轴,成型轴宜加偏心轴套,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弯曲细钢筋时,为了使弯弧一侧的钢筋保持平直,挡铁轴宜做成可变挡架或固定挡架。
质量要求: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钢筋弯曲处不得有裂缝,为此,对Ⅱ级及Ⅱ级以上的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弯回来;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全长±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5mm,箍筋边长±5mm。
注意事项: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此外,如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以调直或切除。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样(不少于3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由操作人员自行修正。夹紧钢筋时,应使两端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焊接完毕后,应待处由白红色弯为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当焊接后张预应力钢筋时,应在焊后趁热将焊缝周围毛刺打掉,以便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加热均匀,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以免接头区骤然冷却,发生脆裂。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可适当用保温材料覆盖。
质量检验: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少于10个。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样,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在同一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参数完成的2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
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电渣压力焊的焊接设备包括:焊接电流、焊接接头、控制箱、焊剂填装盒等。
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的工艺过程包括:引弧、电弧、电渣和顶压过程。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的外观检查应逐个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按每300个同类型接头为一批进行抽样检验(不足300个时,按一批考虑)。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头焊包应饱满和比较均匀,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钢筋直径的0.1倍,同时不得大于2 mm。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
基础底板、输煤廊道及栈桥地下结构等钢筋弹线绑扎,使其横平竖直,达到优良。
绑扎前的准备工作:钢筋绑扎前要仔细核对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牌相符。划出钢筋位置线。柱的箍筋应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则在架立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垫层上弹线;梁板下部钢筋在模板上弹线。钢筋接头的位置应根据来料规格,结合有关规范的规定,使其接头错开。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联系讨论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次序,以减少绑扎困难。
钢筋网的绑扎要注意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独立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插筋位置一定要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2)模板拆除在砼成型后不掉角的情况下即可拆除,顶板砼在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拆除。
竖向5m误差在6mm以内,超过5m的墙从顶到底整个高度误差在8mm以内。墙表面的凹陷:以2m长标尺放在各方向任何位置时,最大误差5mm。墙厚度:从所给尺寸上不大于5mm。
平板加工公差和坡度公差:楼板平面不能隆起太高以至2m长标尺不能支撑在端部垫块上,也不能太低以至厚度为2倍公差的钢块能在支撑的2m长标尺下通过,钢块厚3mm。
1)墙模表面不能损坏,为确保适合规定的公差,在安装之前应检查模板平面。
2)混凝土模板支撑,制作的模板在结构上要能抵抗由过快浇筑和过高频率振动引起的过度变形、移动、渗漏、很高的静水压力;模板变形应控制在每个构件跨度的1/250的规定的公差内;按统一的型号来设计模板接缝和拉杆。
(5)板、梁、支柱模板一直保留到全部砼达到抗压强度后进行拆模。
(6)模板变形应控制在每个构件跨度的1/250和规定的公差内。
(7)严格控制模板几何尺寸,在每次浇注砼前,认真检查。
某大学科研图书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模板检杆材料采用I级φ10钢筋。
混凝土浇筑质量将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强度和外观质量。因此,必须从混凝土的试配、搅拌、浇筑、养护到拆模层层把关,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以达到表面平整的效果。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搅拌,用混凝土罐车运输,汽车泵泵送结合溜槽入仓浇筑。
在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按设计要求作好混凝土的试配和试验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施工需要优化配合比。
首先要严把材料关。按照设计或现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对进场材料按批进行抽验,抽检不合格的材料拒绝进入施工现场;水使用现场提供的水源;混凝土外加剂根据设计要求采用GB/T 35745-2017 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技术要求.pdf,同样需要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混凝土由现场自动搅拌站集中供应,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求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严禁随意调整配合比。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为准。检查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主要采用混凝土罐车,做到随拌制随运输随浇筑,再利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至浇筑点。在混凝土运输中,应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须的稠度。如混凝土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拌合。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宜低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