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中西医结合医院挑架施工组织设计在结构每一外框架柱处设一组双杆箍柱式拉杆与框架柱拉结,如上图所示。在顶板上两框架柱间中点处,距结构外皮1.5m处预埋48×3.5的钢管与脚手架可靠拉结。在脚手架的转角处,于框架柱上双向设置上述箍柱式拉杆。
连墙件横竖向顺序排列、均匀布置、与架体和结构立面垂直,并尽量靠近主节点(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连墙杆伸出扣件的距离应大于100mm。
如遇有工字钢、钢丝绳穿过楼层周边剪力墙的情况,可采取预留孔洞后施工的方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2009.pdf,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在悬挑双排外脚手架外立面沿高度方向和大横杆方向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与水平方向夹角呈45°~60°,斜杆两端和夹角处采用旋转扣件连接,并在其中间增加2~4个扣结点。
悬挑双排外脚手架按主体维护架进行设计,其施工荷载应严格控制在2KN/m2以内,不得在悬挑双排外脚手架上堆放任何建筑材料。主体结构施工时,所有外模和边梁底模支撑不得依附于悬挑双排外脚手架。
本脚手架采用剪刀撑满布置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单立杆部位则采用单杆通长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之间。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横向水平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4个扣结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0mm;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0mm内。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1000mm,并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100mm。
横向斜撑搭设在主楼脚手架部位,在同节内、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在里、外排立柱之间上下连续布置,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柱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除拐角处设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0.6m及1.2m处设有两道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18cm高的挡脚板。外架随主体施工的上升而上升,防护架高度超过工作面1.5m。在所有挑架底部设水平硬防护一层,满铺木架板以上每两步架设竹笆板防护一道,下设软防护(兜网)一道,首层设密目网上满铺一层脚手板,脚手板采用松木、厚50mm、宽250~300mm、长度不少于3.5m的硬木板。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中设两根横向水平杆,各杆距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0mm,构造如下图所示。靠墙一侧的脚手板离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拐角处两个方向的脚手板应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
二、型钢悬挑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艺
1、悬挑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
结构施工时锚环预埋→型钢工字梁安装→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搁栅)→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搭设防护栏杆→绑扎钢丝网、安全网→钢丝绳安装
2、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3、双排架宜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的,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各立杆。双排架内、外排两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直。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4、型钢脚手架在搭设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约束悬挑钢骨的预埋锚固钢筋及固定斜拉钢绳的预埋锚固钢筋必须采用Ⅰ级钢筋,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施工产生的冲击荷载导致钢筋断裂;同时固定斜拉钢绳的预埋锚固钢筋还应加工成圆环形,且尽量贴近楼板面,防止在荷载长时间作用下弯曲引起各钢绳松紧程度不一,造成架体变形、失稳。
(2)钢绳接头处绳卡不得少于三个,对于楼层框架梁外边缘处可加垫木枋,避免引架体摇晃导致钢绳上下错动摩擦,引起削弱。
(3)剪刀撑设置应为跨度为四跨的“大剪刀”,双排钢管接头处“塔接长度”和锁扣数目应满足规范要求,对架体整体稳定性有较高要求时可考虑设置水平剪刀撑;
(4)架体下部水平硬防护必须满铺,楼板面与硬防护之间的高差处应加设挡板,防止小物体飞坠伤人;
(5)防护用密目网强度、孔径、阻燃性能等应符合规范要求,张拉平整松紧适度,对于有更高要求的架体可加设垂直兜网;
(6)架体拉墙点设置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拉墙杆件与框架边梁预埋短钢管连结时,锁扣点应尽量贴近楼板面,从而缩短“力臂”,减小弯距。
1、必须经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并作专项技术、安全交底后才能进行。
2、拆架操作处的四周设围栏、警示标志,并派专人看护,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进入。
3、架上留存的材料、电线等障碍物,均应在拆架前清除干净。
4、拆架必须严格按以下程序进行:
安全网→脚手板→剪刀撑→连墙杆→横杆→立杆。
5、拆架应自上而下,一步一清、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拆除,亦不得采用踏步式拆法。严禁采用推倒、拉倒或连拉带推的蛮干方法。拆除扣件组合架的拉杆时,应随挂架的下降而逐步进行;连墙杆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板,分段拆除高差不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要增设连墙件加固。
四、脚手架搭设质量标准及验收
4.1构配件允许偏差及验收
焊接钢管尺寸(mm):外径48、壁厚3.5
a.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l≤1.5m
c.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
板面扭曲(任一角翘起)
4.2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最后验收垂直度20~80m
下列脚手架允许水平偏差(mm)
搭设中检查偏差的高度(m)
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
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偏差
主节点处个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
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
纵向水平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
a=130~150mm
4.3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连接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接长立杆、纵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
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扣件(非主节点处)
4.4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4.4.1构配件检查与验收
4.4.1.1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
5、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4.4.1.2旧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4.4.1.3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
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
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
3、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4.4.1.4脚手板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木脚手板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木脚手板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
第3.3.3条的规定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4.4.2脚手架搭设时纵向偏差不大于H/400,且不大于100mm,横向偏差不大于H/600,且不大于50mm。
纵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20mm,横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10mm。
4.4.3脚手架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达到设计高度后;遇到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停用超过一个月。
4.4.4进行脚手架检查、验收时根据下列技术文件:施工方案及变更文件;技术交底文件。检查与验收重点应为钢梁的安装、卸荷的安装及变形,钢管及卡扣的试验等。
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制度,搞好安全防护,严格检查督促,保证安全施工无事故发生,争创市级“安全施工标准化现场”。
2、施工现场建立由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包括项目部有关成员及班组成员组成的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做到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管理到位,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纠正违章、冒险作业,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进行。
3、因本工程分段流水施工,架子搭设应配合流水段施工,保证施工操作和防护需要。
4、为保证架子搭设质量,选择专业的架子安装队伍进行施工。项目部设架子工长一名,分包设班组长一名。具体人员见后劳动力计划安排。
5、工程建筑面积较大,脚手架使用经过冬季,特别要注意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架子使用期间安全。
架工应持证上岗,每年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羊癫疯或其它不适应上架操作和疾病未愈者,严禁上架作业。酒后、穿硬底鞋或拖鞋以及敞袖口、裤口等衣着不整者,不得上架操作。
(1)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必须按前述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2)脚手架搭设应按下列阶段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校正;
操作层上施加荷载前;
每搭设完10m高度后;
(1)应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
(2)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连墙件、支撑、栏杆。要拆除上述任一杆件均采取安全措施,并报项目技术部门批准。
(3)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3、拆除时,应设置警戒区,设置明显的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4、拆除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拆除脚手架必须由2~3人协同操作,拆纵向水平杆时,应由中间人向下传递,严禁向下抛掷。
5、材料部门必须保证供应合格的材料,架子工在作业前应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6、操作前应有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有关人员共同验收,签字齐全。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必须按照施工工艺规程作业。
7、架子工在高处作业时(超过2m),必须佩带安全带,所使用的工具必须绑2米的保险绳,以防止落下伤人。安全带必须和已绑扎牢固的立杆或顺水杆连在一起。
8、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经监理、安全、技术、工长、使用工种负责人共同检查合格后,才能正式使用,未经检查的脚手架不得使用。
9、正式使用的脚手架应悬挂标志牌,标明双排架最大荷载不得超过2KN/m2,同时施工的层数不得超过2层。
10、每天在使用脚手架之前和下班之后,均应对脚手架进行例行保养和检查;每隔一定时期和恶劣天气前后要做全面检查,还应设专职人员进行保养和检查。检查的重点是脚手架的垂直度、脚手架与建筑物结构的连接、脚手架的堆荷数量和位置,脚手架的安全措施等,而且有检查记录。
1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泵送砼和砂浆的输送管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12、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私自拆除杆件。
13、在特殊气候条件下进行搭设和拆除脚手架,必须有切实可靠的安全保证措施。遇有雨、雪及六级风以上的天气时,不得进行外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在雨、雪后使用的脚手架要有防滑措施。
14、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成员:张学书、宋皓、万财华
应急救援器材:施工现场的起重设备、机械设备、消防器材、工具及各类防护用品。
由于本工程地处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如有伤员,应立即通知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救医护人员到现场临时救治,对可移动伤员应立即送至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救治。
2、应急救援措施的一般程序和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应急救援的基本方针,应急救援的目的是为了救人以及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和防止损失和人员伤亡进一步扩大。针对项目部承担任务的情况,脚手架工程为施工现场可能发生危害性大和后果严重的事故,特制定本应急措施。
重大事故发生后,在事故现场的主要负责人应按以下程序迅速开展紧急救援组织工作:
(一)迅速组织救援人员赶赴出事点进行分工,组成救援指挥小组。
(二)紧急疏散事故发生危险区域的人员,设置警戒线。
(三)切断事故点电源、气源等危险源。
(五)、安排救援所需照明及器材就位。
(六)对事故可能进一步扩大的危险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七)、尽快研究救援方案并实施救援。
(八)、自身无能力救援和无能力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时包钢热电厂2#高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立即向当地“119”求救;有人员伤亡时通知“120”急救人员。
(十)、对第一现场用拍照、摄像、书面记录等方法取证,并妥善保管有关物证。
(十一)制定善后处理方案。
3、脚手架倒(垮)塌事故的应急救援
若施工现场发生脚手架或支模架的倒(垮)塌事故后,应按照应急救援的一般程序开展救援工作,同时根据此类事故的特点和情况HDPE中空壁缠绕管施工工艺,采取以下救援措施及方法:
(1)迅速疏散事故现场人员离开危险区域,设备警戒线范围,并派专人警戒。查看架上架下有无受伤人员,事故是否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