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北极阁三条32#翻改建房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钢卷尺、水平尺、线坠、扳手、撬杠、锤子、手体电锯、手电钻、墨线、墨斗等
3mm厚小钢模、柱模;竹胶合板(规格1220×2440×12)、50×100木方、穿墙对拉螺栓(部分带止水片)及套管、桐油、脱膜剂、勾头螺栓、门窗洞护角等。
金融培训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3.1钢筋工程检查与报验
4.3.2安装工程检查与报验
4.3.3楼层放线检查与报验
以上工序交接实行各工种会签制度,当上一工序完成后,在施工会签单上签字认可后交给下一工序。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构件成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先进的模板技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文明施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1模板设计的内容和原则
模板设计主要包括模板选型、选材、配板、荷载设计等。模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工程具体情况和施工条件,要求做到实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5.2.1模板的分类:基础导墙和反梁模板、集水坑模板、内外墙模板、顶板模板、楼梯模板、柱模板、梁模板等主要七种。
5.2.2模板支撑系统,均采用扣件式钢管架。
5.2.3顶板模板的板面主要采用厚12mm的涂膜竹胶板,顶板龙骨采用50×100mm的木方。
底板厚度为300mm、450mm,采用厚240mm、高300mm砖模和厚240mm、高450mm砖模与小钢模板相结合施工法。
5.4基础底板导墙、反梁、集水坑模板
底板导墙高1350mm,分两次浇筑,导墙水平方向用48×3.5mm的钢管做背楞,小钢模做面板,采用钢管支撑配合止水螺杆固定。反梁模板采用定型小钢模,用螺杆拉接,下面用三角钢筋与底板钢筋焊接固定。集水坑模板根据图纸尺寸加工成型,浇筑混凝土时加压配重。
地下结构外墙采用规格为6015与1015的组合小钢模做板面,用50×50mm的止水螺杆做内楞,垂直间距600mm、水平间距700mm,水平、竖向方向用48×3.5mm的钢管做背楞,水平间距300mm,竖向间距为1200mm。配置而成整体组合钢模板。在相连两块小钢模板的接缝部位粘贴10×5mm厚的海绵条。支撑系统采用φ48的钢管作斜支撑。非模数模板采用木方补充。
具体配模同外墙做法。内支撑采用穿墙螺杆外加塑料套管配套使用。见反梁图。
5.7.1顶板模板设计
模板选型顶板模板采用1220×2440×12mm高强双面覆膜竹胶板,其板面光洁,硬度好,周转次数较高,混凝土成型后表面平整度较好、表面光洁度高。采用钢管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具有多功能,效率高,承载力大、安装可靠,便于管理等特点。
顶板模板根据房间实际尺寸及竹胶板尺寸确定铺设方向,以模板裁锯量最小为宜。竹胶板铺设在50×100木托梁上,木托梁间距不大于300mm,沿竹胶板长边方向铺设。注意沿墙、柱四周必须铺设木托梁(俗称“套框”),“套框”内侧贴海绵条,然后严格按已经弹好的标高线铺设,保证标高准确,最后通过满堂脚手架顶紧。竹胶板边缘也必须铺设木托梁,竹胶板用钉子钉在木托梁上,注意保证四块竹胶板边角相拼时没有错台。顶板模板铺好后弹放钢筋档位线,隔墙板线,保证钢筋及楼板预留预埋位置正确。顶板模板见图。
梁模:采用12mm厚的竹胶板为板面,50×100mm的木方为小龙骨、立面外龙骨及侧面支撑梁中加穿墙螺栓拉结,底模大龙骨用ф48钢管。
顶板模板采用满堂宛扣脚手架支撑,脚手架立杆高度地下为4.8m,首层为3.8m二层为2.8m,纵横间距不大于900mm,横杆间距按实际情况取1000mm,立杆下部必须垫设50×100mm零星木方,并架设扫地杆。满堂脚手架搭好后,根据板底标高铺设木托梁,间距不大于300mm,然后铺放板模。
5.7.5门窗洞口模板设计
门窗洞口模板形式详见下图。
5.8.1地下室500*500mm、800*800mm的框架柱模板采用竹胶板板面,满刷桐油,外侧钉50×100的木方竖龙骨,间距200mm,柱角用100×100的木方封闭接缝,木方与多层板交接处刨平,横向加设木带,间距600mm,外设间距400mm的柱箍。为便于模板的周转使用,地下部分采用接高法,同时接高的柱模,地上部份可以重新组装成整套模柱。
5.8.2柱模四周采用钢管作斜支撑,在浇筑混凝土时,由支模人员在顶板上预埋地锚,地锚采用直径20有钢筋制作,露出结构面100mm~150mm。
5.8.3柱模接缝处及根部贴海绵条密封条,海棉密封条先粘在模板下口和拼缝处后再合模。
5.9.1梁底模板采用竹胶板,下部钉50×100mm的木龙骨,底模落在脚手架的横杆上,横杆间距900~1000mm,梁下加顶撑,间距900mm。
5.9.2梁侧模采用Φ48、壁厚3.5mm的钢管固定,高度大于700mm的梁加穿墙螺栓,两侧用支顶保证梁的垂直。
5.9.3模板在拼缝采用硬拼,拼缝必须严密以防浇筑砼时漏浆,L形梁在模板上口留通气孔。
根据设计要求,跨度大于4m的两端支承梁按0.3%起拱,悬臂梁按0.5%起拱,轴跨为8.4m的框架梁起拱高度为22mm,轴跨为3m的悬臂梁起拱高度为12mm。起拱示意如图。
5.10施工缝模板设计
5.10.1楼板施工缝
5.10.2墙体施工缝
注意施工缝留置必须与梁、板和墙的轴线垂直,不得留斜茬。在下次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不得留有浮浆和松动的石子,并浇水湿润。
楼梯平台和踏步底模与顶板模板相同,采用50×100mm的木方和竹胶合板构成,侧模和踏步侧模采用木方和多层板构成。
5.12.2柱与梁端部位的模板做法:
6.1.1基础模板安装
1)按照图纸要求放出底板位置线及砖模尺寸线,在结构底板外边线按设计要求砌筑1500mm高240mm厚永久性保护墙砌筑,在保护墙靠近底板一侧抹20mm厚1:3水泥砂浆压光找平层,以备铺贴防水卷材;
2)底板钢筋绑扎验收,基础梁及外沿导墙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派专人清理维护,表面刷好脱模剂。做好防水外露部分的成品保护。
3)浇筑底板时由看模人在底板上放置地锚,地锚距墙边2.5m,间距1.2~1.5m左右,地锚采用ф20以上的钢筋,露出地面100mm~150mm。
4)固定模板钢管及木方支撑于基坑壁坚实台面上,另一面支撑在底板的锚环上。
5)小钢模拼缝严密,缝隙处垫塞海绵条夹紧。
6)导墙内、外侧模用带止水的拉片紧固。模板拆除后,外露拉片割除,断头点刷防锈漆,并用防水砂浆抹平。
6.1.2墙体模板安装
1)安装前先完成钢筋隐检,各种管线的敷设,预留洞口的留置。
2)墙体边线、墙体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的预检已完成。
3)在进行墙体模板拼装时,因模数不符,采用50mm厚木条进行组合拼装,木条须三面刨光。
4)模板安装前应按照图纸检查其尺寸,模板表面的平整度、模板的清理、脱模剂的涂刷等等均应满足模板的验收标准。
5)模板就位后,加钢管支撑与地锚连接,反复校正,使模板安装垂直,墙体支完一侧模板后,将对拉钢片穿上,再支另一侧模板,背楞采用双钢管,外墙使用止水拉片,水平间距450mm,内墙拉片水平间距450mm。
6)模板进行垂直度和上口的拉线调直、验收。
7)搭设操作平台架,铺好行走脚手板及护身栏杆。
弹柱位置线→抹找平层作定位墩→安装柱模板→安钢管支撑→调平、调直→办预检
2)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按放线位置在柱四周根部附加箍筋上焊好定位钢筋头,以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的准确。
3)安装柱模的顶撑(利用钢管与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环加固),调整好垂直度,办理柱模预检。
弹线→支立柱→调正标高→安装梁底模→绑梁钢筋→安装侧模→办预检
2)在柱子上弹出梁的轴线和水平线。
3)安装梁柱接头模板。
4)搭设脚手架,小横杆间距0.9~1.0米,将模板支设在小横杆上。
5)按标高调整小横杆高度到适当位置,当梁跨度大于4米时,应按3/1000起拱。
6)绑扎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检,并清除杂物,安装侧模板。
7)用钢管加顶托固定梁侧模板,梁高度大于700时侧模加设穿墙螺栓。
8)安装后校正梁中心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支立柱→安大小龙骨→铺模板→校正标高→办预检
2)搭设满堂红脚手架,上部用可调顶托。
3)安装大龙骨,调节顶托高度将大龙骨找平后铺设小龙骨,在靠墙及梁处都应铺设小龙骨,以保证楼板阴角的方正。
4)铺设竹胶合板,用钉子固定在小龙骨上,板缝硬拼粘密封条。
5)平台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6)将模板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办预检。
6.5.1楼梯模板设计与安装
6.5.1.1墙体施工时在楼梯位置预留楼梯钢筋。
6.5.1.2楼梯模板全部采用δ12竹胶板,背楞采用50×100木方。支撑楼梯模板施工前根据图纸及实际层高放样,并在楼梯间墙上放线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及踏步位置线。根据放线先支设休息平台梁,平台板模板,立杆间距不大于1200,木楞间距不大于500。相临模板表面高低差必须小于2mm。台阶高度允许偏差±2mm,但不允许任何三阶连续台阶同方向偏差。模板和支撑的搭设如图如下图:
1)底板导墙及基础梁侧的小钢模拆除时,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在拆模的过程中严禁砸、撬,注意成品的保护,特别注意外露部分的防水卷材,防止折断卷材。
2)模板边拆除边清理现场,堆放整齐,及时进行模板清理。
墙体侧模的拆除时间根据天气温度控制,拆除模板时以砼表面不受损伤为准。在现场砼浇筑地点,制作同条件试块,用作为控制模板拆除时间的依据(要求砼强度不低于1.2Mpa)。
1)拆模原则:先支后拆,后支先拆
2)拆除时,先松动支撑,后松地脚螺栓,然后使模板与墙面轻轻脱离。
3)任何情况下,拆模时不得在墙上口晃动或用重器砸模板。
4)门洞口的框模拆除后,须在门洞口中部复顶撑。
5)维护保养:拆下的模板安排专人及时清理,需用扁铲、油刷、砂纸、棉纱等工具,清除沾附的砂浆和隔离剂残渣,检查验收后再用棉丝擦净,涂刷隔离剂。模板零件设置专用零件箱存放。
6)模板修理先将模板上的砼清除干净,板面变形部位可用气焊烘烤背肋,在平台上校正平整。
先拆除斜支撑,再卸掉、螺栓,然后用橇棍轻轻橇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螺栓、配件清理、点数、集中装袋。
7.4楼板、梁模板拆除:
1)先拆除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拆模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立柱,每根龙骨留一至二根立柱暂不拆除。
2)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和龙骨。
3)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模后,集中运走,集中堆放。
4)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5)拆模时间必须由技术人员根据试块试压强度决定,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模板拆除的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
6)顶板模板的拆除必须满足下表规定:(根据设计要求)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的砼强度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8、施工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
8.1.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外形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控制在允许偏差内。
8.1.2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不出现凹凸或倾覆、失稳。
8.1.3构造简单,拆装方便,提高工效,尽量实现模板定型化、标准化、工具化和装配化,减少现场高空作业量。
8.1.4确保模板拼缝不漏浆,模板棱角顺直、平整。
8.1.5模板与砼的接触应涂水溶性脱模剂,不允许使用油质脱模剂。
8.1.6模板应定期修理,不合格的模板严禁使用。
8.2模板安装质量控制
8.2.1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坐落在坚实的基础上,并应架设垫板,使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8.2.2一般情况下,模板自下而上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模板的稳定,可设临时支撑稳住模板,待安装校正完毕后方可固定牢固。
8.2.3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应多检查,注意垂直度、中心线、标高及各部位的尺寸;保证结构部件的几何尺寸和相邻位置的正确。
8.2.4现浇钢筋砼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按全跨度长的3/1000起拱。
8.2.5现浇多层结构时,下层砼须达到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上层荷载传来得力,且上下层水平构件模板立杆应对齐,并铺设垫板。
8.2.6各模板组装材料必须按计算要求选用,钢板及竹胶板模板面应平整,竹胶板封口牢固。
8.2.7模板拆除后应堆放在塔吊工作范围之内以便吊运;楼板模板拆除时应小心操作,避免竹胶板折断、撕裂,模板拆下后应及时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民用高层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分规格存放,以备使用。
8.3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a、模板及其支撑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b、模板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a、模板接缝处应严密,缝隙应用腻子嵌缝或嵌油毡条TCECS 742-2020标准下载,预埋件安装牢固,缝隙最大宽度不超过1.5mm。
b、模板与砼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模板粘浆和漏刷脱模剂累积面积不大于400mm2。脱模剂涂刷应均匀,不得漏刷或污染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