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月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东月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09.4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东月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负责工程全线的文明施工管理和文明工地创建文明,施工资料的编制。

5、负责安全标语、安全警示的布署。

6、负责安保用品的采购、发放、检查。

7、负责分保队伍安全资质的确认皇爵广场三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19页,系列),结算单中工程安全方面的应签字确认。

8、积极配合好其它部门的沟通、协调。

本工程用5天时间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阶段具体工作包括: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操作规程及技术规范;进行技术交底、放线、验线;架设施工用线电路,对施工沿线详细调查,绘制地上、地下障碍图;规划现场平面布置,搭设临建设施;对影响工程的障碍物和有关部门予以交涉,进行拆除或迁移等。

三、公用设施及文物防护

首先要按照市政委《关于在工程建设中保证管线安全的若干规定》把安全防护工作落实到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对于施工中遇到有关历史文物对象,不擅自处理,报相关部门解决。

劳动力根据工程进度要求,针对施工工序,拟定各施工段的需求计划,确保每道工序劳力充足,但不要出现怠工现象,在施工中动态增减各工种人员。

施工中主要材料和周转材料需求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做好安排,并提前上报分公司材料股,按时提供,防止出现因材料不能及时到位导致施工进度延后,同时保证质量,不合格材料坚决杜绝进场。

本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我项目部将调动精良的机械设备,投入到该工程施工中,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程质量。根据工程需要,本工程顶管施工中须配备如下施工机械和设备:

DK2600土压平衡顶管机

DK3000土压平衡顶管机

31.5Mp中继站油泵

门式起重机35T(龙门吊)

水泵(扬程H=70m)

一、现场平面布置图说明

现场平面布置图主要反映施工区域现场布局,包括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料场及施工围挡。

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具体情况,每个顶管工作坑设具体布置见后附图。

三、现场平面布置图管理规划

现场平面布置图管理规划采用统一协调布置,动态管理,符合文明施工和创卫要求。

管道沿线地貌单元东线属黄土梁洼地貌,沿线地形整体中部高,东部和西部低,勘探点地面高程介于438.75~455.77m,高差17.02m。

据勘探揭露,道路沿线地层自上而下依次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上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和中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组成。各层土的野外特征分述如下,埋藏条件及层位组合关系详见附录№10~13。

①1层杂填土():主要由砖瓦碎块组成,含少量粘性土。成份杂乱,结构松散。局部为路面及路基垫层,较密实。

①2层素填土():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零星炭渣,结构杂乱。局部为耕土,含植物根系。

④层黄土():褐黄色,大孔结构,含少量白色钙质条纹及结核,可见虫孔及蜗牛壳碎片,具较强湿陷性,硬塑。

⑤层古土壤():红褐色,孔隙发育,含多量白色钙质条纹,见零量结核,团粒结构,底部约0.3m结核层。局部具湿陷性,硬塑。

⑦层黄土():黄褐色,孔隙发育,可见云母片及蜗牛壳碎片,局部具湿陷性,可塑。

⑧层古土壤():红褐色,针状孔隙发育,零星虫孔,含多量白色钙质条纹,见零量结核,团粒结构。夹薄层黄土,属红三条,可塑。

⑨层黄土():黄褐色,少量针状孔隙,含零星钙质结核,可见蜗牛壳碎片,软塑。

⑩层古土壤():红褐色,针状孔隙发育,零星虫孔,含大量白色钙质条纹,见零星结核,团粒结构。可塑。

⑾层黄土():黄褐色,针状孔隙较发育,含零星钙质结核,可见虫孔及蜗牛壳碎片。可塑。

勘察期间,各勘探点均揭露潜水位,地下水位埋深15.00~29.10m,相应高程415.75~433.88m。中间较高,两端较低,水位起伏与地形基本一致。

3.工程沿线周围环境条件

本工程起点位于东月路与雁翔路交叉口,途经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西安分院西南侧、交大科技园、延兴门村、延南李官村、公园南路南延伸段至长鸣路,终点接入东月路(长鸣路—河堤路)段D3000雨水管道起点(位于长鸣路),沿线附近地表建筑物较多,对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具体如下:

①接收坑Y2东北方向约40米有一栋住宅楼(高层)。

②接收井Y4西南及西北方向约20米有交大科技园的办公楼(多层)。

③工作井Y3西侧30米有交大数码家园的高层住宅楼。

④Y7~Y9沿线存在有延兴门村及延南李官村大量的民房及部分厂房。

1、西安市东月路(雁翔路~长鸣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设计图;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3)《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5.1降水方法的选择:

5.2降水井及井位的确定

计算方式:R=10*S*K

式中:R:影响半径(m)

K:含水层渗透系数(m/d)

5.3降水井深度的确定

5.4井间距及布井数的确定

材料、机械、无砂混凝土管(滤管)、滤网、

2~4mm砂砾混合料、钻机、泥浆泵、潜水泵测水

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

钻机就位→钻孔→井底回填砂粒→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砾石过滤层→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拔泵管→封井。

5.3.3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

1、定位:根据设计的井位及现场实际情况,准确定出各井位置,并做好标记。

2、采用锅锥成孔,孔径一般为750mm,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装井管。井管下入后,井管的滤管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的适当范围内;并在井管与孔壁间填充砾石滤料。

3、安装水泵。水泵安装后,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做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合格后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工作。

4、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做好详细记录。

1、基坑沿线井点应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

2、井管安放应力求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间,井管顶部应比地面高0.5m。

3、井管与土壁之间填充的滤料应一次完成,从井底填到井口下1.0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

4、每台水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主电源线路要沿深井排水管路设置。

5、降水井成孔直径必须大于滤管外径5cm以上,确保滤管外围的过滤层厚度。

6、滤管在井孔中位置偏移不得大于滤管壁厚。

1、施工现场应采用两路供电线路或配备发电设备,正式抽水后干线不得停电、停泵。

2、定期检查电缆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损后水渗入电缆芯内,影响正常运转。

3、降水期间,必须24h有专职电工值班。

4、电缆不得有接头、破损,以防漏电。

1、含泥砂的污水,应在污水出口处设置沉淀池或用泥浆车及时运出场外。池内泥砂应及时清理,并做妥善处理,严禁随地排放。

2、泥浆车及车轮携带物应及时进行清洗,洗车污水应经沉淀后排出。

5.6降水方案实施意见:

5.6.1前述降水方案是依据地勘报告、工程要求,依据经验设计的,应在3号坑或7号坑先打叁眼深50米降水试验井,做抽水试验,测得抽水量、动水位,在计算求得施工区渗透系数K值,影响半径R值。

5.6.2因本降水工程地形、水位差别较大,降水线路长、应将分割为多形体,依据抽水试验求得的K值,再计算影响半径R,求出井间距及井深,然后调整前述井间距、井深、井数。

(1)降水监测与维护期应对各降水井和观测孔的水位、水量进行同步监测;

(2)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各降水井和观测孔三次水位、水量;

(3)当水位达到降水设计深度,且趋于稳定时,每天观测一次,雨季时可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4)绘制出水量Q与时间t和水位降深值S与时间t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设计降深要求所需时间;

(5)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基坑侧壁、基坑底的渗水现象,并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工程措施。

(1)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

(2)抽水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3)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

(4)发现基坑出水、涌砂,应立即查明原因,组织处理。

(5)当发生停电时,应及时采用备用电源,保持正常降水。

(6)降水监测与维护期,待基坑中的基础结构高出降水前降水位高度即告结束;当地下水位很浅,且对工程环境有影响时,可适当延长。

(1)降水井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洗井工作,洗井工作时间不小于20小时。

(2)出水量的控制,根据计算,降水井内稳定水位处于24.0m时,基坑降水满足设计要求。

(3)降水工作结束后,用砂石将降水井填实至基础垫层下0.5米,其上用防渗砼回填至垫层表面。

二、雨水主线雨水检查井开挖方案

1.1、雨水主线工作(接收)坑设置及地下管线改迁

经过计算Y1、Y3、Y5、Y7、Y8、Y9工作坑坑底平面净尺寸为11.5m*7.0m;Y2、Y4、Y6坑底平面净尺寸为6.0m*6.0m。考虑到钢混支护结构的厚度,具体坑位开挖尺寸如下:

①、工作坑Y1:开坑尺寸12.8m*8.3m;Y1井位于雁翔路东侧一汽车修理厂出入口处。需对Y1地下北侧3米现状DN200给水铸铁管道进行改迁,迁移长度30米;Y1井地下南侧2.5米有现状DN400给水铸铁管道进行改迁,迁移长度30米。

②、接收坑Y2:开坑尺寸7.3m*7.3m;

③、工作坑Y3:开坑尺寸13.1m*8.6m;

④、接收坑Y4:开坑尺寸8.0m*8.0m;需对Y4井南侧1米现状DN300给水管道进行改迁,迁移长度需20米;南侧5米现状DN200给水管道进行改迁,迁移长度需20米;南侧8米有现状1.2米宽现状电信管道也需改迁,迁移长度需30米。

⑤、工作坑Y5:开坑尺寸13.5m*9.0m;

⑥、接收坑Y6:开坑尺寸8.0m*8.0m;需要征地。

⑦、工作坑Y7:开坑尺寸13.5m*9.0m;Y7井与公园南路和东月路的道路交叉点重合,需对Y7东侧2米公园南路已成的D500污水管道及西侧已成的D1500雨水管道进行改迁(其中D500污水管道尚未投入使用,可临时拆除)。

⑧、工作坑Y8:开坑尺寸13.1m*8.6m;需要迁移2根高压杆、2根通信杆及拆迁部分厂房。

⑨、工作坑Y9:开坑尺寸13.1m*8.6m;其北侧有一高压电杆需在施工前进行迁移。

⑩、接收坑Y10:Y10为126o转角非标井(五边形),边长约6米。其西侧有一低压电杆需在施工前进行迁移。

1.2、雨水主线雨水检查井工作坑布置、交通疏导及征地拆迁

工作坑的布置应遵循安全、方便、利于施工的原则,坑上布置时应考虑现场办公用房、钢筋加工区、变配电室、机修房、龙门吊等生产性设施,坑底布置时主要考虑设备机具的摆放位置、工作空间、维护结构的牢靠等,同时,应全局考虑文明施工及创卫的要求。

(1)、工作坑Y1:拟定围挡范围70m*20m,将占用雁翔路东侧人行道及东侧一个车行道,故需在析出设立交通警示牌及警示红灯,并派专人指挥交通;同时需对汽车修理厂征用拆迁至道路红线范围。

(3)、工作坑Y3:拟定围挡范围70m*20m,将中断现状道路交通。现场不具备做便道的条件,交通量也不大,可采用封闭施工,行车可依交通导向牌绕行。

(4)、接收坑Y4:拟定围挡范围12m*12m,Y4井处于现状道路十字中心,考虑到交通量较小,故尽量缩小了围挡范围,同时设立交通警示牌及红灯,并派专人进行交通疏导。

(5)、工作坑Y5:拟定围挡范围70m*20m,因Y5井与延南村村委会办公室位置冲突,施公前,需对村委会进行征地拆迁。

(6)、工作坑Y6:拟定围挡范围70m*20m,需要征地(延南村)。

(7)、工作坑Y7:拟定围挡范围24m*60m,Y7井处于公园南路与东月路十字中心上海某高层住宅群施工组织设计(争创白玉兰杯_平面布置图),考虑到不中断将来公园南路的交通,该工作坑的围挡其长边与顶管方向垂直,占用公园南路的全幅快道及两侧隔离带,行人及行车可从两侧慢道通行。

(8)、工作坑Y8:拟定围挡范围20m*60m,Y8与现状水泥路相交,开坑围挡将阻断交通,需做临时便道,还需拆迁厂房及迁移2根高压杆和2根通信杆。

(9)、工作坑Y9:拟定围挡范围60m*20m,Y9在东月路和长鸣路的相交位置,将占用长鸣路西侧慢道及快道,施工期间,此段道路可改为东侧快道双向行驶,并设交通导向牌。

(10)、接收坑Y10:拟定围挡范围20m*30m,此处为长鸣路与东侧一水泥路的交叉口,施工中将占用长鸣路西侧慢道、人行道及半幅西侧快道,施工期间,采用交通导向将行车导入东侧快道行驶通过。

建筑工程技术交底及施工工艺精选--07--(53份)2.1施工工艺流程:(钢筋混凝土逆做法施工方法)

第一分段土方开挖→人工修整→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制作安装→第一段井体混凝土浇注→模板拆除→第二段东侧土方开挖→第二段东侧钢筋制作安装→与第二段另一侧井壁竖向接缝安装橡胶止水带→第二段东侧模板制作安装→第二段东侧井体混凝土浇注→…→…→井底封底→顶管施工→导流槽砌筑抹灰→井内预留梁板施工→收尾。

1、施工工艺流程及进度控制计划简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