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再生水厂工程仓库及机修间施工方案

北苑再生水厂工程仓库及机修间施工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87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北苑再生水厂工程仓库及机修间施工方案

88J1及88JX系列

《蒸气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

《空心砌块填充墙建筑构造》

本工程为北京市北苑再生水厂工程仓库机修间工程某交通枢纽隧道及引道施工组织设计,位于厂区的东南角,邻近MBR池A。南北总长48.5米,宽13米。结构高度7.05米。地上1层;室内外高差450mm。仓库机修间建筑面积为630.5m2,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独立柱基础。地基处理采用碎石冲扩挤密桩,本工程±0.00相对绝对标高为32.25米。

机修间及管道配件堆置间建筑概况表

外墙采用250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切块砌筑、内墙采用200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切块砌筑

混凝土屋面,屋面采用4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防水等级为二级,两道3.0厚SBS防水卷材,上做砂浆面层

铝合金喷塑框单玻门,内门采用铝合金开门

8厚砂浆打底;2厚砂浆罩面;满刮2厚耐水腻子找平;合成树脂乳液涂料面层

根据北京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探报告》,仓库机修间的直接持力层,主要为人工堆积的杂填土层,尚处于欠固结状态,力学性质较差,不能满足承载要求,因此采用碎石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施工方法详见碎石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本次勘察地下水位最高时接近自然地面,最高为35.55米,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强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本工程工期紧,多工种、多专业纵横交叉作业。本工程需统一协调管理,避免漏项或返工,充分利用我单位项目管理特点,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发挥科学管理的优势,使工程建设科学、合理、优质及高效的全面进行。

对该地区实地考察了解,地质情况较复杂。施工期间,注意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对基础施工有影响的,及时采取措施,依据雨季施工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我单位长期从事房建工程的施工,具有丰富的承建大中型工业、民用、公用工程的施工管理及一批相关的专业管理人才。我单位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调查,对工程特点、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明确工程施工的方针目标和部署,提出保证施工质量、工期的技术措施。同时确保本工程达到以下标准:

(1)、质量目标:合格

(2)、安全生产目标:无责任死亡事故发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垮塌事故。

(3)、文明施工目标:

根据城建集团有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为标准,确保达到北京市“文明工地”要求。

(4)、环境保护目标:

实施环保施工,严格控制环境因素,确保施工噪音、粉尘不超过国家及北京市规定标准,废气、废水(液)、废弃物按行业标准处理。

(5)、内外关系协调的目标:

做好内外关系协调,结合工程情况充分发挥项目优势,主动争取各方的支持与配合。

(6)、内业管理目标:

技术管理责任明确,技术档案管理微机化,确保内业资料完整、及时、美观、先进和符合各方要求;做到工程竣工验收完,竣工资料交付完。

(7)、施工工期目标:

机仓库机修间工期为221个工作日。

5.1.1进场后,物探(坑探)、料厂、钢筋加工厂、围挡和清表同时开工;桩基施工,适时插入土方工程。

施工总体原则流程示意如下:

进场准备(物探(场地平整(桩基施工(定位测量(土方开挖(基础工程(土方回填(主体结构工程(水暖电预埋(二次结构(装修与室外工程(竣工验收。

我单位组建了北京市北苑再生水厂工程项目经理部,代表我单位履行施工合同。由具有一级资质并有同类工程经历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全面工作,对本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全面负责。由具有同类工程经历的同志担任项目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工程施工的技术、质量工作。

项目部设四部一室:工程部、安全部、技术质量部、经营财务部、办公室,其中技术部下设专业测量队和实验室。

5.3施工劳动力组织调配

本工程劳动力配备,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土建工程施工阶段,第二阶段为二次结构、装修和水暖电通风等设备安装阶段。劳动力也同时按两个阶段进行安排,第一阶段的工人主要由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防水工、焊接工、架子工、机械司机及汽车司机等工种组成,第二阶段的工人主要由瓦工、抹灰工、油漆工、装修工水工、电工、采暧工等工种组成。最高峰人数达约80人。

5.4施工大型机械设备配置

仓库机修间有需要时用吊车解决垂直运输;房建土方工程施工阶段中采用2台挖掘机及2台土方铲运车辆。

5.5主要周转材料配置

主要周转材料统一调配,统一管理,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准备,主要用料见下表

5.6.2根据本工程工期紧的特点,我单位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及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合理安排划分施工区段,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加强各工序、各工艺之间的衔接,缩短自由时差,确保工期。

5.6.3施工计划安排时制定分阶段的关键控制点。在基础工程施工中,独立柱基是控制点;主体结构施工中,屋面结构施工关键控制点。

5.6.4在原材料供应方面,选择时确定一个主要供应厂家,同时选用几个备用厂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材料加工和进场计划,保证材料及时进场到位,避免二次倒运。

5.6.5加强对操作人员质量意识的培养,提高施工质量和一次成活率,尽量避免返工。

5.6.6加强例会制度,解决矛盾,协调关系,保证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

5.6.7各工序“三检”要及时,并且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避免由于“三检”及验收时间安排不及时而影响下一道工序开始作业时间。

5.6.8为满足施工工要求,现场施工人员24小时作业,施工现场要以“有面就有人,有人就三班倒”的原则进行施工,确保工期实现。

根据总控计划本工程施工计划于2013年10月28日开工,计划于2014年6月5日完工;总工期:221日历天。(后附进度横道图)

7.1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布置

7.1.1根据工程需要,需建设办公区、施工人员生活区搭建260㎡,以满足高峰时期劳动力进驻的需要。办公区和劳务住宅区采用工业厂房,围墙均采用我公司专用围挡和砖砌围墙,围墙表面涂刷统一标准城建图案。

7.1.2施工区设置一个砂石砖堆放区、一个钢筋加工区、一个模板加工区、一个水电设施存放区、一个架杆扣件堆放区,布置在仓库机修间的北侧5m。

7.1.3现场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不设置混凝土搅拌设备,仓库机修间的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汽车输送泵送至施工面。

7.2.1.1在接到施工图纸后,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审图,在自审和预审的基础上,尽快组织技术交底。

7.2.1.2在图纸会审之后,十日内编写完实施性的施工方案和分项工程的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对各工种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7.2.1.3及时编制各种材料计划,提供给材料采购部门、加工订货。

7.2.1.4组织技术及管理人员现场勘察地形、地貌及地下障碍物情况,检查验收红线桩、引测控制桩,并做好控制桩保护。

7.2.1.5备齐工程技术资料需用表格,搭建现场标准养护室,各种试验设备和计量设备齐备,检验合格。

7.2.2.1熟悉了解现场情况及周围环境情况,落实现场临时占地,提出临时用地申请并联系办理有关手续。

7.2.2.2了解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情况,向业主及监理提交暂未改移线路保护方案。

7.2.2.3开工前向业主及水电管理部门提交水电供应申请,办理施工用电及水源引接手续,争取在开工后尽快完成水电临时线路的铺设工作。

7.2.2.4开工前完成现场临时占地手续,现场围挡在桩基开工前完成。

7.2.3劳动力组织准备

7.2.3.1落实劳务单位,选择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并有较强施工组织能力、工作效率高、肯吃苦、有良好信誉的队伍作为劳务分包单位,签订劳务责任合同。

7.2.3.2根据开工日期和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劳动力和物资设备进场,并对进场人员进行入场教育。

7.2.4.1与物资供给单位签定供货协议,明确双方各供材料范围,明确供货责任,和供货方签定供货合同。

7.2.4.2开工前落实各项施工用料的计划,按照规定的标准程序要求选定合格厂家和产品,签订供货协议,并分期分批组织进场。

7.2.4.3对各种材料的进场时间、数量等要提前做好计划,认真组织,专人负责,分阶段陆续进场,保证使用。

7.2.5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主要机具需用量计划,及时组织设备进场、安装、调试,保证使用。

7.2.6质量工作准备

7.2.6.1根据工程质量目标编制工程质量计划。

7.2.6.2在满足有关质量标准和工艺规范的条件下,编制本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标准,该质量标准应执行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7.2.6.4制定各岗位的质量责任制和实施管理办法。

8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及方法

8.1.1施工定位测量控制

本工程有业主委托测绘院布设的GPS首级控制点、精密导线点和精密水准点。根据施工需要,沿施工区域利用这些点布设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以满足施工定位需要。

8.1.1.1平面控制测量

(1)选点、埋石:根据建筑物整体走向,拟布设附和导线网,埋设混凝土标石,顶部标志为直径20mm钢筋,便于保护和长期利用。

利用业主提供的现场GPS控制点,观测按一级导线测量精度进行,使用两秒级全站仪,水平角观测左、右角各测一测回,距离往、返测一测回,平差后测角中误差小于±5秒,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小于1/20000。观测及平差计算满足规范要求后,作为首级控制点。

8.1.1.2高程控制测量

利用业主提供的精密水准点,将机修间及管道配件堆置间控制点组成附(闭)合路线,按三等水准精度施测,使用DS1级精密水准仪及配套铟瓦水准尺,按照规范操作规程进行观测。观测精度及平差计算满足路线闭合差小于±12(L为路线长),每千米高差测量中误差小于±6mm。

施工测量主要包括施工放样和竣工测量,其主要工作内容有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装修工程、设备、等的放样及相关竣工测量。放样定位测量阶段,将采用坐标测设方法对建筑物进行轴线控制桩测设。施工放样阶段将采用轴线控制线控制。(详见测量方案)

8.2独立承台基础施工方法

场地平整(放线(第一步土土方开挖(桩基施工(承载试验(二次土方开挖(人工清槽(基坑验收(满铺碎石褥垫层碾压(浇筑垫层混凝土(柱基钢筋绑扎(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地梁定位垫砂(做地胎模(梁筋绑扎(支模(浇地梁混凝土(回填土。

开挖前,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地表面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向,挖好临时排水沟。

放出建筑物位置、主体控制桩、标高控制桩及灰线尺寸,经检查并办完预检手续。

①降排水方法: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层层序依次为:人工堆积土,第四纪沉积层;属三类场地土。另根据上层滞水水位标高较高,土方开挖时可能遇到上层滞水的情况,本栋号土方开挖时不采用降水方案,如有上层滞水渗出,采用挖集水坑,潜水泵抽水的方法解决。

a本工程基槽开挖采用机械人工配合分二次开挖,第一步挖至桩顶设计标高,桩顶标高为30.15米,待桩基及承载试验完成后二次土方开挖,挖至基础底标高,然后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深度300mm。(为碎石褥垫层空间)由于挖深较浅,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随时检查,防止超挖。同时由两端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方运到机械挖到得到地方,以便及时挖走。

b根据土质情况,边坡坡度为1:0.75。

c依据地基处理设计交底,

土方挖至高程29.85m,使用100KN压路机碾压3遍,上铺300mm厚碎石褥垫层(其虚铺厚度应不小于350mm厚),采用平板式振动器震动压实。

①碎石桩施工前,各工点先做2~3根试桩,确定出成孔速度、填料方法、填料量、挤压次数和时间、留振时间和电机工作电流,确定制桩工艺,以指导施工。

②确定好施工参数以后,计划进行24小时连续作业,以确保工程进度和工期。

振冲挤密法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①施工前平整场地,用全站仪向施工场区内引测施工图角点控制坐标,复测场地标高,做好施工测量记录。按施工图等三角形布置桩点位置,用白灰标出,以方便桩机就位。

②采用50cm长直径16mm钢筋打入地面外露20mm作为沉降观测点《基桩孔内摄像检测技术规程》CECS253:2009.pdf,按每50m一断面,每断面左、中、右3个布设。

①施工前,标出碎石桩施工范围,施工现场采用推土机、平地机予以平整,防止积水。作业区周边开挖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期间排水。

②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桩位布点,桩点中心用白灰标识,以确保施工时沉管准确位置。

③施工前,技术人员首先要检验沉管直径及长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确保成桩后直径和桩长达到设计要求。

④现场严格按照合格试验取样进行碎石质量控制,粒径宜为20~50mm矮子沟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含泥量≤0.5%。

⑤碎石桩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质量控制人员严格控制现场碎石桩的施工工艺,现场必须按照碎石桩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和试桩进行填料石量、提升高度和速度、挤压次数和时间、电机工作电流控制,确保碎石桩挤密均匀和桩身的连续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