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大厦施工组织设计

翔宇大厦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09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翔宇大厦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和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设想、施工部署、施工准备、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总承包管理规划及措施、土建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水电安装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项目管理体系及人员、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保证措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工程创优方案、塔吊及其它机械、工程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计划、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工程重点难点特殊部位的处理方法措施、“四新技术”的应用和合理化建议、季节性施工措施、成品保护措施等内容。其中:桩基、幕墙、电梯、智能化、精装修等工程是业主直接指定的专业承包商,因此在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时仅从总承包管理的角度对专业承包的工程的工期进度、质量、投资等方面提出管理、协调和服务的措施,保证满足业主提出的目标要求。

(1)工程招标文件、补充文件及招标答疑。

(3)淮安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的编号为K2010015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蔡甸钻孔桩施工组织设计(35P).docx(4)国家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程与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5)江苏省及淮安市有关政策和文件规定。

(6)本公司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和施工管理能力及技术装备水平。

(7)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

(8)国家、省、市现行的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

(9)业主提供的原始条件及有关工艺和要求。

(10)本院其他专业提供的用电资料和控制要求

为确保本工程达到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杜绝工程质量通病,本工程施工应满足但不限于下列规范要求(按最新规范标准执行):

31)公安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通字(2009)46号文《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4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45)《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工程名称:翔宇大厦

2)工程地址:位于淮安市新城区重要地段,北邻景会路、西邻致远路、南面为篆香楼路,交通便利。

3)建设单位:淮安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合同工期: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7月18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3年2月7,共570日历天(含专业分包工程)。

根据合同要求,合同工期,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7月18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3年2月7日,共570日历天(含专业分包工程)。

①节点:2011年11月15日前完成地下室封顶。

②节点:2012年1月15日(春节)前完成裙房及主体结构四层,交付业主提前装修。

③节点:2012年6月底前完成主体结构。

节点:主体施工过程中砌体、装饰和安装等工程穿插进行,计划用时240天。

自开工之日起570日历天内完成所有工作内容,具备交付条件。

8)本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有:深基坑开挖、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临时用电工程、塔吊安装与拆除工程,现场安全文明等工程,上述工程的施工方案另详。

9)本工程安装工程较为复杂,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案另详

10)现场条件:桩基施工完成,现场“三通一平”基本完成。

该项目为一类高层建筑。由南楼(办公用房)、中楼(大会堂和会议中心)、北楼(一至四层为对外服务大厅、通讯交换机房和食堂等辅助用房)及裙房(一层)和地下室(水池泵房、交配电房和汽车停车库)组成。

屋面防水等级二级,耐用年限15年,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

本建筑为3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上一级。

本项目用地于位于淮安市新城区重要地段,北邻景会路、西邻致远路、南面为篆香楼路,交通便利,区位突出;建筑物占地南北约200米、东西约115米。

项目基本功能组成:本工程总建筑面积90300平方米,地上72036平方米,地下18264平方米。其中北楼建筑面积39785平方米,中楼建筑面积6308平方米,南楼建筑面积25943平方米。

(北楼)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一至二十二层、首层南北设有入口进入大堂,上层布置通信机房、会议中心、办公室等,一层层高5米,二至五层4.2米,六至二十二层层高3.9米,主楼总建筑高度88.6米。

(中楼)会议中心: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局部3层,首层为大礼堂,二至四层为配套服务用房。

(南楼)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一至二十层。首层门厅、消防控制室、接待室,二层以上为办公室,一层层高5米,二至五层4.2米,六至二十层层高3.9米,建筑高度80.55米。

(裙房)北楼一层裙房主要功能为塔楼出入口、对外服务大厅、信访及餐厅,层高5.0米。南楼一层为门厅、驾驶班、保卫室和消防控制室等。

(地下室)地下一层,层高5.1米,主要功能为设备机房、变配电间、汽车库、维修室、消防泵房及风机房等用房。

基础类型:桩+筏形基础;桩+承台+筏板。

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采用C15,地下室底板范围的承台,基础梁,底板,墙的混凝土等级均为C40,地下室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地下室底板、外墙、水池底板、侧板、上方有覆土的顶板部分均采用防水混凝土。其余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据要求采用C30、C35、C40、C45、C50。

根据本工程的使用功能及业主要求,空调系统采用以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简称VRV空调系统)为主。对大礼堂、多功能活动室、演播室、敞开办公室等室内大空间场所采用一拖一风冷热泵分体风管空调机或屋顶机。上述空调系统均配新风系统。会议室、餐厅等有集中送、排风的场所设全热交换器。空调系统按功能分区划分,以便分区管理和控制。

根据业主要求,各类专用机房、档案库房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由专业厂家设计。信访室、消防控制室、电梯机房等设置分体空调机组(业主自理)

地下一层汽车库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地下夹层,非机动车库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地下一层变电所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送排风量按工艺要求确定。

地下一层水泵房、设备间等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地下一层工作室等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其排风量按新风量80%计算。

公共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大礼堂、多功能活动室、演播室、会议室、餐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设机械排风系统。

敞开办公室显示屏机房设机械排风系统,其排风量按工艺要求确定。

电梯机房设置壁式排气扇进行通风换气及分体空调进行降温。

厨房根据工艺要求设计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系统,厨房油烟由排气罩经油网过滤器、油分离器、排烟竖井及排风机排至屋顶室外。(厨房通风系统待工艺确定后由专业厂家配合设计)

1)本工程空调冷热负荷(不包括各类专用机房、档案库房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北楼(包括裙房):空调冷负荷:4672kW,空调冷负荷指标为:117.4W/㎡;空调热负荷为:3812kW,空调热负荷指标为:95.8W/㎡。

南楼:空调冷负荷:3395kW,空调冷负荷指标为:130.9W/㎡;空调热负荷为:2718kW,空调热负荷指标为:104.8W/㎡。

中楼:空调冷负荷:1277kW,空调冷负荷指标为:202.4W/㎡;空调热负荷为:960kW,空调热负荷指标为:152.2W/㎡。

地下室:空调冷负荷:50kW,空调冷负荷指标为:120.7W/㎡;空调热负荷为:40kW,空调热负荷指标为:96.6W/㎡。

2)根据业主要求及现场能源情况、建筑特点等,本工程采用电力制冷机组,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或风冷热泵直接蒸发式一拖一风管机和屋顶机。各空调系统均可以满足各房间单独使用的要求。

3)北楼空调室外机分别放在北楼裙房屋面(标高18.00)和主楼屋面(标高88.35);南楼空调室外机分别放在中楼屋面(标高18.00)和主楼屋面(标高80.55);北楼裙房和中楼空调室外机各自放在其屋面(标高18.00);。空调室外机的数量和具体位置见平面图。

(2)防火措施及防排烟系统

1、所有空调通风系统均按防火分区划分。

2、所有穿越空调机房、风机房的风管、每层水平管与立管的交接处、穿越防火分隔物的风管均设防火调节阀。

3、空调通风系统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均为不燃或难燃材料并要求取得消防、环保等主管部门的认可。

4、各空调、通风机组电源及防火阀与烟感报警系统连锁,并由消防控制室集中控制。

5、地下汽车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系统与平时的排风系统合设,火灾时排风系统自动切换成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次/小时的换气次数计算,补风量按5次/小时的换气次数计算。

6、地下夹层非机动车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次/小时计算,利用车道自然补风。

7、地下一层工作室及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其排烟量按60m3/h/㎡计算。

8、北楼裙房三、四层内走道、南楼三、四层内走道、中楼二层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负担一个防烟分区时,其排烟量按60m3/h/㎡计算。负担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时,其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120m3/h/㎡计算。

9、中楼大礼堂、演播室、多功能活动室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其排烟量按60m3/h/㎡计算。

10、北楼、南楼主楼门厅、北楼裙房中间门厅、大礼堂门厅均由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详见建筑专业图纸)

11、北楼、南楼主楼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12、各类专用机房、档案库房由专业厂家设计气体灭火后的排风系统。

13、防火(调节)阀、防烟防火阀熔断器动作温度70°C,排烟防火阀熔断器动作温度280°C。

14、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常闭多叶送风口,失火时,打开着火层的风口以及着火层上、下层的风口,当最顶层或最底层着火时,打开本层以及最近两层的风口。

15、排烟阀等手动开启复位装置设置在墙面上时,距地面宜为1.5m;设置在顶棚下时,距地面宜为1.8m。

(3)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

1、为了节省能源及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系统的正常运行,空调通风系统实行计算机运行管理控制。

2、变制冷剂流量多联空调机组、新风处理机组、一拖一风冷热泵分体风管空调机或屋顶机均自带控制装置。可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对各设备与参数进行实时监控,远方启/停控制与监视,参数与设备非常状态的报警(由空调设备厂家配套供应)。

1)冷水最高日用水量为:339.200m³/d,最大时用水量为:60.60m³/h;热水最高日用水量:北楼1、2层厨房及北楼4层淋浴间为:21.00m³/d,其最大时用水量为:3.18m³/h;南楼8、9、10层办公套间为:2.40m³/d,其最大时用水量为:0.75m³/h。

2)热水制备:北楼用热水由于主楼遮挡附楼屋面太阳能利用受限,故采用空气源热泵+电辅助加热热水系统;南楼采用太阳能+点辅助加热热水系统。热水均由屋面热水箱供应至各用水点。

3)水源及水压:本工程为一路供水。取自市政原有DN150给水管网;最低水压为0.24MPa(±0.000)。本建筑地下1层至地上2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3层至22层由设在地下一层的无负压生活给水智能变流稳压设备供给。3层至12层为低区(设计秒流量Q=7.04L/S);13至22层为高区(设计秒流量Q=5.861L/S)。

1)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污水经室内排水管道收集后排出户,集中进入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厨房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雨水经收集后排入城市雨水管网。裙楼采用伸顶通气立管排水系统;主楼采用专用通气立管的双立管排水系统。最高日污水量为300.00m³/d。

2)雨水设计重现期P采用:高层建筑屋面P=50年(包括溢流设施),附楼建筑屋面P=10年(包括溢流设施),室外场地P=5年。综合径流系数为0.55,暴雨强度公式为q=5034.04(1+0.8871LgP)/(t+23.2)L/(s公顷)。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用途和体量,本建筑属于大于50米的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本工程全楼需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停车库为中危险级II级、其余部分为中危险级I级;AS600S型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地下一层变配电房、北楼主楼三层密集架档案库、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北楼屋顶机房)、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北楼一、二层通信机房)。气体灭火系统由具有消防设计设计资质的专业厂家设计施工。

1、设计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地下车库工程后浇带施工方案本工程电气设计范围为建筑红线内的以下电气系统: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照明设计、建筑物防雷设计、接地与安全设计、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计等。变电所由甲方另行委托设计单位设计。

1)本工程按一级负荷供电。其中: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疏散指示标识、火灾应急照明、防火卷帘门等消防用电负荷。安防系统电源,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电源,客梯电力、排污泵、生活水泵。重要的计算机系统用电。走道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漏电报警主机。

总值班室、重要会议室照明用电。

其它照明、空调、动力用电负荷。

5)变电所设在负一层湖北某综合住宅楼建筑节能专项施工方案,共两处。南楼变电所内设10kV开闭所及两台1600kVA变压器;北楼变电所内设两台1600kVA变压器及两台1250kVA变压器。变电所另行设计。在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设置智能型免维护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到0.95以上。变电所各出线回路上安装供内部计量的数字仪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