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商住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文明施工措施)=5×27.03×5004/384×2.1×12.9×109=0.28<3mm
截面面积A=3.14×62=113.04mm2
N=FGB/T 50381-2018标准下载,×0.5×0.8=18.97KN
σ=N/A=18.97×103/113.04=167.82N/mm2
30×3对拉片间距(㎜)
400×400~500×500
墙模采用高强复合板,模板加劲肋采用2根Φ48×3.5的钢管(内楞)间距450,并用双根2根Φ48×3.5的钢管作外楞,间距600并设Φ12对拉螺栓,间距450×600。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t0=200/(25.6+15)=4.92
F1=0.22γt0β1β2V1/2
=0.22×24×4.92×1.2×1×1.81/2
F2=γcH=3×24=72KN/m2
取两者中小值,即F1=41.8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4×1.4×0.85=4.76KN/m2
F,=41.08+4.76=46.6KN/m2
(2)内楞采用2根Φ48×3.5mm的钢管,其间距为450,对拉片间距500×450。
①化为线均布荷载:q1=F,×0.3=46.6×0.45=20.93N/mm,
σ=M/2W=0.1q112/w=0.1×20.93×6002/1840×2
=204.8﹤215N/mm2符合要求
ω=5q214/384EI=5×20.93×6004/384×2.6×44176×105=1.55<500/250=2mm符合要求
(3)外楞采用2根Φ48×3.5的钢管,其间距600
截面面积A=3.14×62=113.04mm2
N=F,×0.6×0.45=12.58KN
σ=N/A=12.58×103/90=111.31﹤215N/mm2符合要求
现浇梁模采用高强复合板,梁底模板下为小横杆,横杆间距经计算确定;梁侧模板加劲肋采用Φ48×3.5的钢管(内楞),并用双根Φ48×3.5的钢管作外楞,梁高大于600mm的设Φ12对拉螺栓,其设计间距详见下表:
底模板自重0.35×0.01×10×12=0.042KN/m
混凝土自重24×0.35×0.9×1.2=9.07KN/m
钢筋自重24×0.35×0.9×1.2=0.47KN/m
振捣砼荷载2×0.35×1.2=0.84KN/m
乘以折减系数0.9×q=0.9×10.42=10.42KN/m
(2)小横杆验算:小横杆间距600,大横杆间距550按简支梁计算
①抗强度验算,作用在小横杆集中荷载为
P=9.38×0.6=5.63KN/mm,
σ=M/W=1/8P12/w=0.125×5630×6002/1840=138N/mm2<215N/mm2符合要求
ω=5q214/384EI=5×9.38×6002/384×2.6×44176×105=1.71mm
1.71mm<3mm符合要求
(3)大横杆验算:大横杆间距600,按连续梁计算,承重
小横杆传来的集中荷载为,简化为均布荷载计q=9.18KN/mm,
σ=M/W=1/10q12/w=0.1×9.38×5502/1480=191.7N/mm2<215N/mm2符合要求
ω=5q14/150EI=9.38×5502/150×2.1×12.9×109=0.21
0.21<3mm符合要求
(4)其它规格的梁按上述计算式验算以下设计表
梁侧模外楞间距(mm)
Φ12对拉螺栓距(mm)
梁底模小横杆间距(mm)
200~250×300~600
200~250×650~900
200~250×950~1200
260~300×300~600
260~300×650~900
260~300×950~1200
310~350×300~600
310~400×650~900
310~400×950~1200
410~450×300~600
410~450×650~900
410~450×950~1200
460~500×300~600
460~500×650~900
顶部钢管横杆间距(mm)
钢管支撑立杆间距(mm)
现浇板模采用不小于10mm厚高强复合竹(木)胶合板,模板底格栅采用50×100的木枋(垂直于顶部横杆设置),板模支撑采用Φ48×3.5的钢管,格栅和模板支撑的设计间距详见下表:
结构工程模板设计→模板配制编号→现场定位放线→模板支架安装→模板安装→模板校正、加固→检查验收→结构工程砼浇筑→砼养护→模板及支架拆除。(结构工程钢筋安装与模板安装交叉进行作业)
6.2.1柱模安装施工要点
(1)定位基准:为保证柱模就位后的内框几何尺寸和轴线位置准确,应事先设置立模定位基准。
(2)柱模安装前,先用水准仪实测柱底标高,采用1:3水泥砂浆将柱模安装底标高找平,其底标高允许偏差±2mm.
(3)按图纸尺寸制作柱模板后,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4)柱箍安装及柱模加固:
①柱箍的安装按柱模设计要求自下而上进行,柱箍间距根据柱高及断面大小经计算确定。
②柱箍安装完毕后采用钢管及配套扣件对柱模进行加固,其柱模支撑应对称进行加固。
③柱模加固完毕其位置经校正准确无误后拆除斜拉顶撑。
④检查、校正:柱模安装、加固完后,应全面复核模板的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差、截面尺寸等项,支撑必须牢固,预埋件、预留洞位置准确、埋设牢固。
6.2.2墙模安装要点
(1)定位基准:为保证墙模就位后的截面尺寸和轴线位置准确,事先设置立模定位基准。
(2)墙模安装前,先用水准仪实测墙模底标高,采用1:3水泥砂浆将墙模安装底标高找平,其标高允许误差为±2mm.。
(3)按位置线安装门洞模板,埋设预埋件或木砖。
(4)把一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装塑料套管和穿墙螺栓,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格和间距设置。
(5)预留孔洞处模板采用墙模材料配制成定型模板,并与墙模有效连接。
(6)清扫墙内杂物,再安另一侧模板,调整拉杆或斜撑,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
(7)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坚固,模板接缝及下口是否严密。
(8)模板立缝应相互错开,水平缝宜在同一标高上。
(9)检查校正:墙体模板安装就位后,应对其垂直度、断面。
6.2.3梁模安装要点
(1)立模程序:放线→搭设支模架→安装梁底模→绑扎梁钢筋→安装梁侧模和板底模→绑扎板钢筋→梁板模加固→检查校正→合格转序
①根据施工方案的计算书进行支模架的搭设;
②架底应平整、坚实、支模架立杆下设通长垫木;
③梁下立杆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砼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砼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撑下沉;
④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支撑楼层高度在4.5m以下时,应设不少于二道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支撑楼层高度在4.5m以上时,按1.5m高间距设水平拉杆和剪刀撑。
①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②梁底模安装:支模架搭设好后采用水位仪找平梁底模标高,铺设组合钢模,组合钢模缝采用腻子嵌补平整;梁底模拉通线校正边线和中线;梁跨度大于4m时,跨中按1‰-3‰起拱支设底模;主次梁相交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③梁侧模安装:在梁底模上弹出梁侧模安装线,将梁侧模吊装就位于底模上,并用支架临时固定,梁高大于600mm的两侧模之间采用Φ12对拉螺栓连接固定,间距详见模板设计表。
④检查、校正:梁模板安装后,应复核梁面标高,断面尺寸及板面平整度,同时应对支模架进行详细的检查,验收合格后转序。
6.3.4板模安装要点
(1)立模程序和搭设支撑架同梁模板安装。
(2)板底模安装:支模架搭设好后采用水准仪找平板底模标高,铺设50×100木枋后再铺设10厚高强复合竹(木)胶合板,木枋间距详见板模设计表;竹胶板边用木刨子刨平,板缝用腻子嵌平,并贴胶带;铺设竹胶板时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3)板侧模安装:在板底模上弹出侧模安装线,将拼装好的板侧模吊装就位并固定。
(4)检查、验收:楼板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内是否清理干净。
6.3.5楼梯模板安装要点
(1)楼梯底模及梯步侧模采用18厚高度复合竹(木)胶合板拼装,楼梯外帮侧模采用50厚木板拼装。
(2)楼梯模板支撑采用钢筋及扣件搭设。
(3)楼梯模板安装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平台梁,再铺设楼梯底模,最后安装梯步侧模和外帮侧模。
(4)楼梯模板安装必须牢固,接缝严密,不漏浆。
(5)楼梯侧模板待楼梯砼达一定强度后即可拆除;楼梯底模必须待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
6.4.1模板拆除原则
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后拆承重模;先拆侧模,后拆底模,自上而下顺序进行。
6.4.2模板拆除时间
墙、柱模板等非承重模应在砼浇筑施工结束24小时后进行;梁、板模板等承重模应按《钢筋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
6.4.3模板拆除要点
(1)先拆除模板的加固支撑和对拉螺栓等连接件;
(2)拆除的模板及支撑件应及时清理,合理堆放;
(3)模板连接拼缝处的砼浆用铲刀清除干净,板面用干净控抹后涂刷高级脱模剂。
7.1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详见下页图示。
7.2模板制作、安装前,工长应根据施工方案作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让操作人员了解模板制作、安装的具体要求。
7.3制作模板的材料强度、刚度等应符合规定要求;木格栅应从压刨过一道,以确保所有木格栅高度一致,才能保证模板接缝平整。
7.4模板的表面应光滑,模板接缝处采用腻子嵌补平整后用砂子打磨平整,并贴胶带。
7.5模板安装前表面应满刷高级脱模剂,防止模板上粘浆,影响砼表面光洁度。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7.6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接缝处采用401胶粘贴10厚海绵条,以保证砼表面不漏浆。
7.7模板内的杂物应清除干净,以免影响砼表面观感质量。
7.8模板与钢筋之间距离必须符合要求,钢筋保护层的砂浆或砼垫块的强度,设置间距应符合施工要求。
7.9固定模板的对位螺栓在砼表面交接处宜设置塑料堵头,防止漏浆。
7.10模板工程的轴线和标高控制
轴线测设采用经纬仪,量距采用钢卷尺,标高传递采用水准仪、塔尺、钢卷尺配合;测量用经纬仪、水准仪、塔尺、钢卷尺要采用同一器具,对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要定期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次施测要进行闭合,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7.11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1)模板及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的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不得有松动,跑模和下沉现象。
(2)安装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受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杆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3)在涂刷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与砼接槎处。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②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③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砼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的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1‰-3‰.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允许偏差
预留孔和预埋管中心线位置
(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8.1模板制安前,工长应根据施工具体情况作详细的书面安全施工交底。
8.2搭设支撑架的钢管、扣件必须符合要求DBJT45/T 022-2020 公路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指南.pdf,禁止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和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
8.3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模、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
8.4支模架搭设前应先将架底基土夯实平整,并设通长垫木,且架底四周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8.5支模架搭设好后,按脚手架要求经工长、质安员等验收合格后方可上架铺设模板。
8.6支模架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某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发现松动、变形等及时纠正。
8.7施工用电线要保证其可靠的绝缘性,设置在不易被人碰、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