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渗滤液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资料生活污水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
二沉池污泥泵房浓缩脱水机房鼓风机
6.1物理处理──隔离、沉淀、分离:
6.2生化处理──通过微生物好氧的特性甘12N4:管道支架、吊架.pdf,进行分解:
污水经过隔离、沉淀、分离后,由比氏沉砂池进入到氧化沟,在氧化沟内,通过曝气器(转刷)的旋转,加大污水中的含氧量,大量繁殖好氧微生物,通过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消耗,对污水进一步进行分解处理,经氧化沟处理后的含有大量絮凝体的污水通过分配井进入二沉池。
6.3物化处理──沉淀、分离、聚凝:
进入二沉池的污水,由于重力的不同絮凝体与清水自然分离,达标水排放到湛河;污泥经刮泥机收集,输送到污泥泵房,其中大部分将作为种泥通过污泥泵再次回流到氧化沟,剩余的污泥输送到浓缩脱水机房,加入絮凝剂,使污泥水浓缩,再送往脱水、挤压平台,在脱水平台上,先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污泥经挤压平台挤压,通过刮片、螺旋除渣机收集,送往污泥堆场。
7.1主要设备系国外引进,进口设备安装、调试、启动、试车及性能测试,都必须在外方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我公司现场配置工艺设备、电气、自控专业的技术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外语基础。
7.2工期紧。安装截止工期为9月25日(提前5天),为确保如期完成,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充分做好施工准备,见缝插针抢进度;
积极同外方技术人员合作;
(3)施工期间必须保证施工现场用电;
(4)与土建紧密配合,相互创造条件,确保安装质量及工期。
(5)设备、材料、外加工件必须按网络要求及时提供;
7.3短时间内需翻译大量外方图纸、技术资料,并应理解外方安装工艺要求,熟悉外方及我国的有关标准及施工规范,否则将给安装带来极大困难。
7.4由于工期紧,安装与土建交叉工作多,在设备安装好后,必须对设备采取保护措施,以免设备受损。
7.5由于外方设备与中方设计图纸上可能存在部分设备与基础尺寸不符、基础返工现象,图纸变更量大,有可能造成大量窝工现象,甚至会贻误工期。
7.6自动化程度高,专业性强,调试难度大;
7.7 软件编程逻辑性强。
本工程将列为公司重点工程和局级科技示范工程。
确保省级优良工程,争创国家级优良,并实行终身质量责任制。
1.1安装质量:我公司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按国家现行的安装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图、说明书、设计变更及技术文件进行施工,采用分项、分部、单位工程三级质量评定标准,逐级进行检验,在合同工期内确保省级优良,争创国家级优良。并确保在安装过程中做到无任何一台引进设备(机、电、仪)丢失、受损或损坏。接受业主、监理单位及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监督检查。
1.2.1设备无过载和外力损伤,不因我公司直接责任造成损失。
1.2.2非设计原因,非业主移交设备前原因或非业主直接责任导致的设备问题,菌种及训化问题,我公司在业主方操作不失误下,能够做到各阶段试车成功。
1.2.3设备安装单试、联试在供货商(含外商)技术指导下进行。我公司积极主动接受指导与合作,供货商如不能全部到场,我公司能独立进行单试及联试工作。
1.3设备挽回工作质量:如果由于我公司原因造成设备、配件丢失或损坏,我公司无条件赔偿,并采取包括空运在内的一切可用措施修复或更新,赶回工期损失。但业主应尽可能予以配合。
确保2000年11月30日试车成功并交工。安装工期截止为9月25日,并在40天内完成单机与联动试车,投入假生产试验(负荷试车),用15天时间完成一次投料出水水质合格下,机、电、仪全部运转正常的试车。于11月30日调试结束,在竣工验收以前,进行一次设备保修工作。
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轻伤负伤率5 ‰以下。4科技进步目标: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发挥公司技术优势,采用目前国内先进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管理手段,优质高速建设本工程。
达省级标化工地,并创省文明样板工程。
该工程是一项公益性工程,我公司高度重视,为高速优质地建好此项工程,由刚刚参加完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工程第一阶段第四标段施工任务的中建七局安装公司平顶山工程项目部施工,任命建设部一级项目经理、局优秀项目经理、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乔玉晨同志为项目经理,该同志经验丰富,工作扎实,能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进行科学地管理,以确保本工程顺利完工。项目组织机构见附图一。
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由质量经理牵头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的每道工序都在质保体系的监控之下。(具体见附图二)
由于我公司在平顶山有永久基地,准备参加施工的人员和施工机具已在平顶山,且在此工程第一阶段施工中,大部分的临时设施已经就位,具有与当地的工农关系比较融洽、现场情况比较熟悉等有利条件,若我公司中标后,可立即组织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场,并在定标后三天内组织开工。
施工准备期间主要应完成以下工作内容:
5.1组织专业人员熟悉图纸技术资料
经过技术人员与外方技术人员交底后,组织专业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参加施工图的技术交底,计算各单项工程的工作量,编制施工预算,提出劳动力计划、机械设备计划和施工网络进度表。会审安装图与建筑结构图是否一致,安装与土建施工紧密配合,尽量少打洞。
5.2预制部分弯头、管段、管架及各种部件,预制中需注意:
(1)所有各种原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明或试验证明,加工时需材料代换,必须得到业主方同意。
(2)焊条规格、焊缝形式、接头尺寸及焊接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构件表面必须认真除锈,并按要求涂漆。
5.3熟悉外方设备的特殊安装工艺及质量要求。
5.4制订设备二次搬运和安装程序
(1)根据设备外形、尺寸、重量和数量及在厂房中的位置确定运输路线,清除运输道路上的障碍物。
(2)运输路线上有障碍物时,要求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损伤搬运的设备和已安装好的设备。
(3)设备的安装程序原则:先上(高层)后下(低层);先大后小(体积而言),先里(离吊装孔较远)后外(离吊装孔较近)。
(4)将安装程序和方案提交外方和业主方审定。
(1)设备基础在土建完成后,要求会同业主方、外方等有关部门进行基础检查验收。
(2)在车间内部的混凝土立柱上,设必要的基础板,在基础板上标出水平线和立柱的中心线,按施工图用经纬仪等仪器检查设备基础的标高和中心线位置,特别对安装长度或倾斜角度,必须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检查中心线偏移,标高误差,倾斜角度是否在偏差范围之内。
(3)预留和预埋的检查:为保证安装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设备安装基础的预留孔位置、尺寸必须符合要求,对预埋件的位置、数量、规格必须严格检查,以免遗漏和错位,造成安装困难。
(4)基础表面应平整、干燥,基础表面地脚螺栓及设备底脚的油污、砂子、灰尘及其它异物要清除干净。
(5)做好基础检查记录
在设备安装之前,应会同业主方、外方技术人员共同进行开箱检查,并做好开箱检查记录工作。
(1)室内设备不能在室外开箱,每台设备均在搬运之前开箱。
(2)设备主机及附件数量在搬运时要点清,同时注意设备型号、编号、规格是否对,主要尺寸要进行核对,外观质量要检查,出现问题及时与外方联系。
(3)搬运安装时要保护好设备突出部分及容易损坏的地方,避免损伤。
5.7安装机具设备的准备
(1)配备适宜的设备拖运、起吊安装工具、设备。
(2)所用计量器具必须受过检验且在有效期内,根据有关计量网络图配置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
(3)所需专用工具备齐,并应事先分清,只能用于指定的设备,不能乱用。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我公司将根据工程进展对劳动力予以动态调整,同时在这些人中,除普通力工外,全部采用有经验的技术熟练工人。
劳动力计划表见附表二。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主要依据以下方面进行编制:
⑴招标文件提供的设备供货日期和工期要求。
⑵结合本公司施工经验、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力量等各方面情况,对工程实际做出的承诺:5月23日正式开工,安装截止工期9月25日,11月30日负荷试车结束,交付业主正式生产。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见附图五。
10施工现场临时平面布置
现场临时设施主要包括:①机加工房②材料设备仓库③配电室④生活用房⑤办公用房⑥带化粪池水冲厕所、浴室、热水锅炉⑦食堂、水塔⑧设备停放场等。施工现场临时平面布置图见附图四。
本工程的设备安装,是将设备整体或其组合件依据设计与生产工艺的要求,按照安装平面布置与施工组织设计等有关技术文件的具体指导及设备进货的不同时间,有条不紊地运送到安装地点,然后将设备本体或其组合件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技术要求和安装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清洗、组装、调整和试运转,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生产工艺系统,具备投产或使用条件,并确保整个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污水净化标准。
本工程设备安装,大部分为运转设备,包括8台潜污泵、9台污泥泵、2台离心泵、42套曝气转刷、6套桥式刮泥机。另外有2套钟式沉砂池、2套污泥浓缩机和污泥脱水机及闸门、堰板、格栅、电动葫芦等设备。
设备开箱检查→起重运输及放线就位→找正找平→
设备的复查及二次灌浆→拆卸清洗润滑及装配→试压及试运转
3.1.1开箱前,应会同各有关单位进行联合开箱,包括业主、监理、供货方。特别是某些国外进口设备的开箱,必须由供货方人员参加,或由外方供货单位委托业主方到场。
3.1.2开箱时应查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查对箱号及包装情况,防止开错箱。
3.1.3开箱后按装箱单清查零部件、工具、附件、附属材料、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并做好记录。如发现设备有缺陷、损伤及锈蚀等,应及时提出,并会同有关人员共同分析,明确责任,及时处理。检查完毕,做好记录,并办理移交手续。
3.1.4对不需要安装或安装时不用的零配件、附件、附属材料、工具、技术文件、设备说明书,检查后由业主方保存,对安装有用的,应进行编号、分类、妥善保护和保管,用毕仍交业主方。
3.2设备的运输、基础放线与设备就位
3.2.1设备的运输吊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一次运输;②二次运输;③设备的吊装就位。其中一次运输由设备制造厂家和业主方负责,运输距离较远;二次运输是把设备从施工现场设备仓库、组装场地或堆放场地运到基础近旁,运输距离短;把设备从基础近旁吊装就位到基础上,则由施工单位根据设备的特点(质量、大小、刚度等)和现场空间的大小以及运输道路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予以完成。
3.2.2运输、吊装工具选择
二次运输一般用重型载重汽车。根据现场情况,还可用平板车、拖排等,对小型设备也可用滚扛,配以倒链或人力推运。本工程设备的安装,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室内设备,可利用电动葫芦进行吊装就位,室外则可用自行式起重机(16t或8t汽车吊)或龙门吊。
运输吊装方案的选择一般遵循下列原则:①不发生安全事故;②保证不损伤设备;③方法简单;④费用低。所用机具、工具都须经过计算,确定其型号、规格,重要的设备及大件吊装,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3.2.3.1设备基础的检查清理及处理
平面的水平度(包括地坪上需安装设备的部分)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测量)
3.2.3.2基础放线
设备在基础上就位,必须依据一定的基准线,包括纵横中心线及标高。这些线主要是根据施工图并依据有关建筑的轴线、边缘线或标高线确定的。放线时根据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原则,用墨线或拉钢丝等在基础上标识起来。
设备就位时,一方面要依据基础上的安装基准线,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设备本身的中心线,移动设备使二线重合,最终把设备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设备就位后,应放置平稳,防止变形。对重心较高的设备,应采取措施防止其摇动或倾倒。
设备就位后,应把其调整成水平或垂直状态,另外设备的某些零件和相关零部件之间还有其他不同的要求,设备最终固定时,其标高、水平线及其他不同的标志线应调整到规范和设计规定的质量标准。
3.3.1找平找正的目的
3.3.1.1保证稳定及其重心的作用力平衡;
3.3.1.2减少设备的磨损动力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3.1.3保证设备的正常调速和运转;
3.3.1.4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的标准;
3.3.1.5达到规范要求下的设计标准。
设备找正找平需要有相应的基准点和测点,测点的一般选择位置:
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
保持转动部件的导向面或轴线;
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
设备上应为水平或铅垂的主要轮廓面等。
3.3.3找平找正的工具、量具
为了能够保证设备找正找平的精度,应配备足够的工、量具,一般有钢丝线、直尺、角尺、塞尺、平尺、平板、百分表、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水平仪、准直仪、水准仪等。工量具的分度值应小于或等于被测量对象的允差,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3.3.4设备安装精度和偏差方向
设备安装精度总是有限的国网(基建3)956-201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责任量化考核办法,但其偏差方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能补充受力或温度所引起的偏差。
能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
使机体在负荷作用下受力较小。
使有关部件更好的连接配合。
3.3.5设备的初平和精平
设备的找正找平可分两个步骤进行,既初平和精平,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2.0MM环氧耐磨地坪漆施工方案3.3.5.1垫铁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