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江南一分部箱梁安装施工方案(初稿)现场质量交底及质量检查
现场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GB/T 25122.3-2018标准下载钢丝绳的安装、龙门吊的操作
龙门吊的行走、运梁平车的操作
4.3.箱梁安装施工组织图
4.4箱梁安装施工主要机械表
额定功率(KW)或容量(m3)或吨位(t)
预制箱梁安装施工工艺:吊装前的准备工作→临时支座安装→龙门吊吊装→龙门吊落梁就位→完成箱梁运送至现场。
5.1.1.测量放线。用全站仪放出箱梁中心线和箱梁安装边线、临时支座中心线。
5.1.2.安装临时支座。根据图纸设计高度和位置安装临时支座。
5.1.3运送箱梁。箱梁出坑:对预制场台座上经检验满足各项质量标准要求且张拉封锚完毕的箱梁,在台座两端吊装槽即起吊位置处穿入钢丝绳,端头挂在龙门架专用吊钩上,梁板翼缘下边口垫上护角钢板,用预制场重型龙门吊连同临时搁置钢板一起起吊,移梁出坑。疏通每片梁板箱室下方4道泄水孔。
5.2.1架桥机布置及拼装
架桥设备采用桁架式双导梁SDLB160/40M型架桥机,该机型为悬臂式架桥机,最大可架设40米、160吨的预制梁,完全可满足本工程需要。主桁架、起重天车、马鞍座等全部采用变频电控行走,支腿采用液压升降,可有效保证工作过程中的平稳行走及作业安全。
架桥机拼装时使用2台50吨汽车吊在地面配合,首先在地面拼装好架桥机轨枕梁及主桁架,然后利用吊车在桥面上铺设前、后轨枕梁,用吊车把架桥机前、后马鞍座安装在轨枕梁上并固定,再用吊车把左、右主桁架安装在马鞍座上并固定,之后安装前、后横联,用吊车把起重纵移天车安装在主桁架上,把起重横移天车安装在纵移天车上,起重卷扬机则安装在横移天车上。最后进行架桥机支腿、操作系统、电控行走系统、液压系统、吊具及保护装置等的安装。
拼装轨枕梁、主桁架→吊装轨枕梁→吊装马鞍座→吊装主桁架→安装前后横联→吊装起重纵移天车→吊装起重横移天车→吊装起重卷扬机→安装液压支腿→安装操作控制室→安装电控行走装置→安装液压管路系统→安装吊具→安装安全保护装置→整机调试。
5.2.2、架桥机操作与吊装步骤
架桥机在安装完毕并经过检验合格后即可开始架梁作业。
5.2.2.1架桥机第一孔的架设
A.横移轨道平车的铺设。用枕木和钢板进行调平铺设。
B.搭设纵向运梁平车带梁后移平台。预先用混凝土进行地基硬化,硬化深度80厘米,内部加设间距10*10cm直径12钢筋网片。上面用贝雷片搭设平台。顶部用厚度16mm的钢板铺设,钢板上部焊接螺纹钢做防滑处理。
C.用龙门吊吊梁至横移平车位置。用卷扬机牵引横移平车移梁至纵移平车上方。
D.用液压式千斤顶50吨4台顶梁,完成横移及纵移的方向转换。
纵移平车带梁后移,留出架桥机横移位置。为减小后移距离,用吊车撤除架桥机北侧导梁,待架桥机横移至纵移平车对应位置,再用吊车接上导梁。
E.喂梁。用架桥机前天车吊起梁的前点,同时开动架桥机前天车和主动运梁平车进行纵向前移。待后吊点移至后天车位置。用后天车吊起梁脱离平车。
F.同时开动前后天车纵移梁至前盖梁。落梁至盖梁上方10公分,架桥机带梁横移准确就位。
G.其它九片梁按以上顺序依次架设。
5.2.2.2下一跨的架设
(2)在中、后支腿处,用千斤顶顶起架桥机,将下部走行轮转动90°,将前后天车开至架桥机后方配重,开动架桥机开始进行跨孔作业,待前腿在前盖梁上方时,升前置千斤顶至临时支点上。用前天车吊前横移轨道中间两节直接就位,就位后前天车后移,用前天车外挑扒杆同时吊起第一和第四节前横移轨道纵移至前盖梁就位。落前腿行走轮至横移轨道上,收起前置千斤顶。在架桥机纵向轨道上中、后支腿下辅设横移轨道,使下部走行轮置于横移轨道上。
(3)架桥机跨孔完成后,调试架桥机各项功能,并在横移轨道上空载运行。全面检查各种机具设备状态及各种起重索、牵引索的完好情况。
(4)运梁车过孔时先将两轮胎处的箱梁钢筋连接,上面铺设2cm的钢板,保证运梁平车运行。
(1)轮胎式平车运梁至架桥机中、后支腿之间。用架桥机前天车吊起梁的前点,同时开动架桥机前天车和主动运梁平车进行纵向前移。待后吊点移至后天车位置。用后天车吊起梁脱离平车。
架桥机带梁横移:小箱梁座落在马鞍座上后,通过液压控制收起前支腿,架桥机进行整机横移,使得架桥机中心线处于与安装位置轴线同一直线上,沿着中、后支腿下铺设的横移轨道,整体横移,横移到待架梁位置,适当顶起前支腿,消除大梁悬臂时挠度,支垫好前支腿。
4.落梁:架桥机横移到位并固定后,通过液压控制放下前支腿并固定,两台纵移天车同步、平稳地将小箱梁往前送到安装位置,同步启动卷扬机落梁,使支承部位尽可能同时落在临时支座上,位置有偏差时可通过纵移天车或横移天车进行前后、左右调整,以保证安装位置准确。小箱梁就位后,在确认临时支座位置正确、受力均匀、接触密实后松钩及解开吊装索具,吊钩同步起升,两台纵移天车后移到已安装跨上,收起前支腿,架桥机整机横移返回至起始位置,做好架设下一片梁的准备。架梁顺序每左、右幅先架外边梁再依次架设。
5.移机:每架设安装完一跨后,架桥机需纵移到下一吊装孔就位。移机时,先通过液压控制将前、中、后支腿顶升,使主桁架连同马鞍座脱离轨枕梁轨道,开动马鞍座电动行走机构,使马鞍座前移到刚架设完的安装跨上,然后利用起重天车分别将前、后轨枕梁吊至安装跨上并调平固定,马鞍座重新对准轨枕梁轨道,收起前、中、后液压支腿,此时马鞍座重新座落在轨枕梁轨道上。最后同步启动主桁架纵向推进机构,将主桁架及前支腿推送至下一安装跨上,架桥机移机就位结束。
5.2.2.3.每孔跨线桥的箱梁布置如下(每片梁的编号从右侧向左侧排列):
架桥机就位后,按照(1)→(2)→(3)→(4)→(5)→(6)→(7)→(8)→(9)→(10)的顺序进行架设。
5.2.2.4原则上夜间禁止过孔和喂梁
6.1板式橡胶支座安装
6.1.1先将支座垫石顶面浮砂及杂物除去,垫石表面应清洁、干净、平整、无油污,呈水平状态。预制梁与临时支座接触的底平面应保证水平与平整,且无污染等。
6.1.2先在支座垫石上按设计图标出支座位置中心线,同时在橡胶支座上也标上十字交叉中心线。板式支座顶面的钢板预先将锚固钢筋与其单面焊连接好,准确地放置在板式支座上,待后浇中横梁时将锚固钢筋及钢板的一部分浇筑在一起(钢板中心处外漏1cm厚度)。将支座安放在垫石上,使支座中心线同支座垫石上的中心线相重合,使支座就位准确。
6.2四氟滑板橡胶支座安装
6.2.1安装四氟滑板支座必须精心细致,支座应按设计支承中心准确就位,梁底钢板与支座垫石顶面尽可能保持平行、平整,与支座上下面全部密贴。同一片梁的各个支座应置于同一平面上,避免出现支座偏心受压、不均匀支承及个别脱空现象。为保证梁底预埋钢板与支座钢板的连接,在箱梁预制时注意预埋钢板的设计位置准确。
6.2.2四氟滑板橡胶支座安装后,将滑板上钢板与梁底预埋钢板断续焊连接。与四氟板面接触的不锈钢板面不允许有损伤、拉毛现象,免增大磨擦系数及损坏四氟板。
6.2.3落梁时,为防止梁与支座发生横向滑移,宜用木制三角垫块在梁的两侧加以定位,待落梁工作全部完毕后拆除.
6.2.4安装支座防尘罩。
七、箱梁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7.1.在吊移出预制底座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50Mpa,箱梁安装时垫石的强度不得低于30Mpa。
7.2.箱梁安装就位后,箱梁两端支座应对位,箱梁底与支座以及支座底与垫石顶面需密贴,否则重新安装。
7.3为保证梁体架设时四支点受力均匀,落梁时应过程中要缓慢进行,防止因受力不均造成梁体侧翻或损坏。
7.4.箱梁架设后,对外观进行检查,保证梁端面平齐,梁缝符合要求,两侧外缘平直圆顺。如不符合要求,将箱梁提升,重新进行对位落梁。
7.5.运梁线路固定,运梁平车在两片箱梁上行走,经过负弯矩预留孔时,用砂袋进行防护,对箱梁端头预留钢筋合理连接,上铺一厘米的钢板保证运梁平车通过时受力合理。
7.6.每完成一片架设及时进行环形筋连接,完成一孔及时和前一孔进行端头钢筋焊接,对边跨非连续端应贴200*200mm的减震橡胶块。
7.7箱梁安装实测项目:
规定或允许偏差(mm)
用尺量,每孔抽查4~6个支座
梁板顶面纵向高程(mm)
用水准仪抽查,每孔2片,每片3点
相邻梁板的顶面高差mm
7.8.支座的材料、质量和规格必须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经检验合格方可安装使用。
7.9.支座不得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滑动面上的四氟滑板和不锈钢板不得有划痕、碰伤等,位置正确,安装前必须涂硅脂油。
7.10.支座外观保持清洁,支座附近应无杂物和灰尘。支座安装位置要准确。
7.11支座安装实测项目
规定或允许偏差(mm)
支座中心与梁中心线偏位(mm)
经纬仪或拉线检查:每支座
安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5
8.1.1、在预制场吊装时后采用钢丝绳等捆绑加固防滑、防倾倒措施。
8.1.2、吊装转运途中尽可能缓速慢行,时速宜控制在20km/h以内,切忌急刹车,严防梁体在车板上滑动;
8.2.1、架桥机在安装完毕后,必须通过空载试车及重载试验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8.2.2、切实遵守架桥机安全操作规程及高空作业相关安全规定,起重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不违章操作,不违章指挥;
8.2.3、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应正确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
8.2.4、吊装时工作区域应有明显标志,并设专人警戒,与吊装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8.2.5、吊装时,不得在小箱梁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禁止在起吊的预制梁上或梁下站人;
8.2.6、出现不安全因素时,立即停止一切吊装作业,经排除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进行;
8.2.7、夜间或遇五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雾天气时,禁止过孔和喂梁。
应停止进行箱梁吊装作业;
8.2.8、做好防台、防雷等工作,密切注意天气动态,如有台风、暴雨等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保护措施。
8.3.1、电动机械在运动中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收工前应按顺序停机,离开现场前必须切断电源,锁好闸箱,清理作业场所。
8.3.2、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了解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用途,掌握有关使用、维修、保养的安全技术知识。电路故障应由专业电工排除。
8.3.3、进入作业场地必须佩戴整齐,戴好安全帽。
8.3.4、当五级及五级以上大风和大雾、雨天气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8..3.5、工地临时用电线路架设、避雷措施等,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执行。
8.3.6、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8.3.7、通过乡村道路设置安全网,按照安全技术交底搭设或拆除。
针对作业过程中,高处作业的存在情况,向工人进行高处作业安全交底,使工人了解高处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操作注意事项以及事故预防的基本技能。
8.4.2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教育
(1)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是正常施工的一部分,在进行架梁施工的时候,安全防护措施的施工要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箱梁梁顶行走、桥墩台顶部行走、架桥机主梁上行走的过程中,不要急躁,一方面要看清空中的除障碍情况,一方面要看清楚脚下的障碍情况,防止因碰撞障碍和被障碍绊倒而发生高处坠落。
(3)墩台上的高处作业,要佩戴好安全带,穿好安全鞋。在墩台栏杆上安装安全网,尤其是在冬季有雪、霜、冰存在的时候,安全防护措施必须严格落实。
(4)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防止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引起的二次伤害。
(5)身体状况不好时,不要勉强上班,避免因身体原因而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安全员及其他管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及时发现作业人员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安全隐患。
8.4.3高空作业安全技术培训
(1)喂梁过程中,观察箱梁顶面上的接触网支柱与4#支腿联系梁的间距情况时,要站在梁体中线附近,不要站在梁体边缘,同时注意在行走的过程中注意箱梁顶面上的预埋钢筋,避免绊倒。
(2)喂梁过程中,观察梁体与两侧主梁之间的间隙情况时,不要因为距离主梁近而存在侥幸心理,应时刻注意主梁上的灯具、音箱、摄像装置等,避免意外的发生。
(4)安装吊杆时,要配合默契,避免出现吊杆螺帽从手中脱落,而导致在躲避过的程中发生坠落事故。
(6)桥墩上,安放千斤顶、油泵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吊车。吊车无法作业时,要进行人工搬运。要防止配合不当而导致的高处坠落。
(7)墩台上作业,要安装防护栏,铺设足够的足跳板,必要时安装安全网。
在安装墩台防护栏、足跳板之前,要检查其安全状态,不得安装强度不足的防护栏和跳板。
(8)冬季作业前,要清除墩台上、梁顶面、架桥机主梁顶面、起重小车走台上的霜、雪、冰明洞段封拱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案,穿好防滑鞋。
(9)对桥墩处高处作业区域的下方,要进行围护,防止无关人员穿行逗留,避免物体打击伤害。
8.4.4、管理措施:
(1)安全措施施工之前,安全员要检查防护材料的合格性,杜绝使用不合格防护材料的现象。
(2)施工过程中LB/T 080-2020 旅游信息资源交换系统设计规范,检查安全防护措施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并采取解决的措施。
(3)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章作业情况,按照安全奖惩办法的要求进行处罚。督促作业人员按照操作规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