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县广场室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迭部县广场室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13.5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迭部县广场室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污水管道闭水试验控制点:所试验管段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验收合格,质检资料齐全;管道两端砌砖封堵,用1:2水泥砂浆抹面,必须养护3~4天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向闭水段的检查井内注水,注水的试验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m,如井高不足2m,将水灌至上游井室高度,注水过程中同时检查管堵、管带、井身,无漏水和严重渗水,再浸泡管和井1~2天后进行闭水试验;将水灌至规定的水位,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应不少于30min,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

二、室外给水、消防、绿化喷灌系统施工

室外生活给水管道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给水管电热熔连接。消防给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连接。室外生活及消防给水管覆土要求大于1.75m。(当地冰冻线深1.60m。)给水管应避让污雨水重力流管道、各种电缆及有坡度要求的采暖供回水管等。具体埋深根据现场情况定。

蒙新高速立交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以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安装参见国标《室外消火栓安装》01S201。生活及消防给水管路上的阀井及消火栓井采用Φ1000mm砖砌阀门井。

室外给水管道的一般铺设过程是:挖土→管道基础→管材放入沟槽→接口→部分回填→水压试验→消毒、冲洗→全部回填。

1、挖土:根据施工图纸所表示的管道走向、深度进行定位放线,然后进行土方开挖。

打压时在管道最高点设置排气孔,上水试压力为1MPa。打压至1MPa后稳压10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0.05MPa为合格。因各管道多为分段施工、分段打压,且管径较小,所需水量不大,试验用水来自厂区临时用水,试验合格后,将水泄出后排入厂区雨水管道,通过雨水管道排出厂区。试压时先把所有敞口封堵,将水从下游缓慢注入,在试验管段的上游管顶及管段中的凸起点设置排气阀或排气孔,将管道内的气体排除。水泵、压力计安装在试验段下游的端部与管道轴线相垂直的支管上。注满水浸泡一定时间后,将水压升至试验压力,保持恒压10min,期间检查接口和管身,如有渗漏,卸压后方可修补,直至试验合格为止。在打压时沿线派专人检查管口处是否有漏水现象及时处理。

对于上水管道,在打压试验合格后应进行消毒冲洗,做法:在消毒前制备漂白粉溶液,选适合位置分别加入漂白粉溶液;在放水口放出的水的游离氯含量为每升25mg以上时,即可关闸;泡管消毒24h,然后即可进行冲洗。对于与设备(如潜水泵、污泥螺杆泵)相连工艺管进行水冲洗。对于空气管的吹洗,则利用鼓风机房的鼓风机进行吹洗。

三、室外供电、供暖系统施工

1、室外供电系统电缆埋设施工工艺:

主要机具: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作业条件: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放电缆用的脚手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直埋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缆过管、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直埋电缆敷设→铺砂盖砖→回填土

准备工作: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及漏油、渗油等现象。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

电缆敷设:清除沟内杂物,铺完底沙或细土。电缆敷设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采用机械牵引可用电动绞磨或托撬(旱船法)。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电缆在沟内敷设应有适量的蛇型弯,电缆的两端、中间接头、电缆井内、过管处、垂直位差处均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铺砂盖砖:电缆敷设完毕、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部门共同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电缆上下分别铺盖10cm砂子或细土,然后用砖或电缆盖板将电缆盖好,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5cm。使用电缆盖板时,盖板应指向受电方向。

回填土:回填土前,再作一次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土并进行夯实。

2、路灯、及其他灯具安装由专业生产厂家现场直到施工。

广场铺装,面层有广场砖、花岗岩、卵石等。垫层做法为3:7灰土垫层。广场铺装工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广场工程的效果。为此,我们要加强施工力量、加强施工质量监督,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实施。在整个广场和园路铺装工程中,重点设置垫层的密实度和面层的标高二个质量控制点。 在此我们对广场工程中最常用的铺装方法进行介绍,具体如下:

(一)、施工准备 1技术交底     进行施工图交底,认真阅读施工图,对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验标准,制订相应技术措施,检查落实班组的施工准备情况,做到施工质量、进度的事前控制。然后将施工技术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方可施工。 2、材料准备 广场铺地工程中,由于工程量大,形状变化多,需事先对铺装广场的实际尺寸进行放样,确定边角的方案及广场与园路交接处的过渡方案,然后再确定各种花岗石的数量。在进料时要把好材料的规格尺寸,机械强度和色泽一致的质量关。因为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遇到上列问题。 3、场地放样、定标高 按照广场设计图所绘的施工坐标方格网,将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场地上并打桩定点。然后以坐标桩点为准,根据广场设计图,在场地地面上放出场地的边线,主要地面设施的范围线和挖方区、填方区之间的零点线。然后定出坐标桩点标高,注意尽量采用共同基准点。 4、地形复核 对照广场竖向设计图,复核场地地形。各坐标点、控制点的自然地坪标高数据,有缺漏的要在现场测量补上。 (二)、地面施工 1、挖方与填方施工 根据设计的标高进行挖填土方。填方时应当先深后浅、先分层填实深处,按施工规范每填一层就夯实一层。挖方时挖出的适宜栽植的肥沃土壤,要临时堆放在广场边,通知监理业主处理。 2、场地平整与找坡 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对挖填出的新地面进行整理。要铲平地面,使地面平整度限制在0.05米内。根据各坐标桩标明的该点填挖高度和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找坡,保证场地内各处地面都基本达到设计的坡度。 根据场地旁存在建筑、园路、管线等因素,确定边缘地带的竖向连接方式,调整连接点的地面标高。还要确认地面排水口的位置,调整排水沟管底部标高,使广场地面与周边地平的连接更自然,排水、通道等方面的矛盾降到最低。 3、素土夯实 素土夯实是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应清除腐植土,清除日后地面下陷隐患。基础开挖时,机械开挖应预留10~20cm的余土使用人工挖掘。当挖掘过深时,不能用土或细石等回填。夯实,当挖土达到设计标高后,可用打夯机进行素土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素土夯实的密实度。当夯实过程中如果打夯机的夯头印迹基本看不出时,可用环刀法进行密实度测试。如果密实度尚未达到设计要求,应不断夯实,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4、3:7灰土垫层 首先要控制3:7灰土的质量,避免树枝等有机质混入,颗粒大小。标高的控制。为保证广场和路面标高合理,控制造价,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好垫层的厚度很重要。在回填时先在场地内设置好标高控制点,并注意对控制点的保护。回填时其虚铺厚度应有所控制,以便在夯实后能达到要求。级配砂石垫层的夯实。由于考虑到本工程为广场工程,路面荷载较小,同时路幅较窄,一般采用打夯机夯实,具体夯实方法同素土夯实。 5、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必须控制厚度和强度,按施工图做好砼强度试块检测工作。在完成的基层上定点放线,每10m为一点,根据设计标高,园路的边线放中间桩和边桩。并在园路整体边线处放置施工挡板。挡板的高度应在混凝土垫层以上,但不要太高,并在挡板划好标高线。复核、检查和确认园路边线和各设计标高点的正确无误后,可进入下道工序。在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垫层前,在干燥的基层上洒一层水或1:3砂浆。按设计的材料比例配制砼试块,然后浇筑、捣实混凝土,并用直尺将顶面刮平,顶面调整至设计标高。施工中要注意做出路面的横坡和纵坡。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开始养护,并及时对砼基层进行伸缩缝的切割,切割时应注意与道路面层铺设尺寸的吻合,然后考虑园路和广场面层的铺装。可用湿的稻草、湿砂及塑料薄膜覆盖在路面上进行养护。 6、花岗岩面层的铺装 花岗岩面层施工工艺流程:素土夯实→级配砂石→混凝土垫层→清理地面→弹中心线→试拼、铺贴→养护、嵌缝→清洗。

面层铺装是广场铺装的又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必须控制好标高,结合层的密实度及铺装后的养护。在完成的稳定层上放样,根据设计标高和位置打好横向桩和纵向桩,纵向线每隔板块宽度1条,横向线按施工进展向下移,移动距离为板块的长度。在稳定层上扫净后,洒上一层水,略干后先将1:3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在稳定层上平铺上一层,厚度为3cm厚作结合层用,铺好后抹平。再在上面薄薄的浇一层水泥浆,然后按设计的图案铺好,注意留缝间隙按设计要求保持一致,面层每拼好一块,就用平直的木板垫在顶面,以橡皮锤在多处振击(或垫上木板,锤击打在木板上)使所有的石板的顶面均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可使园路铺装十分平整。路面铺好后,再用干燥的水泥粉撒在路面上并扫入砌块缝隙中,使缝隙填满,最后将多余的灰砂清扫干净。以后,石板下面的水泥砂浆慢慢硬化,使板与下面稳定层紧密结合在一起。施工完后,应多次浇水进行养护。 7、卵石面层施工 在基础层上浇筑后3~4天方可铺设面层。首先打好各控制桩。其次挑选好3~5cm的卵石要求质地好,色泽均匀,颗粒大小均匀。然后在基础层上铺设1:2水泥砂浆,厚度为5cm,接着用卵石在水泥砂浆层嵌入,要求排列美观,面层均匀高低一致(可以一块1×1m的平板盖在卵石上轻轻敲打,以便面层平整)。面层铺好一块(手臂距离长度)用抹布轻轻擦除多余部分的水泥砂浆。待面层干燥后,应注意浇水保养。

铺装面伸缩缝处理,具体根据施工图的要求。

喷泉及水景在园林建设中广泛运用,给园林建设增加了几许生气。喷泉及水景的施工由专业厂家现场制导施工。

项目部成员会审图纸,全面领会整个工程景观设计思想及景观特征,全面、详细地了解图纸中的工程说明。对全工程概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施工图纸,结合预算项目,统计各项施工项目数量表。将工程所需苗木名称、规格和预计数量列表。施工前对土壤进行化学分析,对不合格土壤采取相应措施消毒,施肥和客土等完善土壤理化性质。

2、场地平整:严格按设计标准和景观要求,土方回填平整至设计标高,对场地进行翻挖,草皮种植土层厚度不低于30cm,花坛种植土层厚度不低于40cm,乔木种植土层厚度不低于70cm,破碎表土整理成符合要求的平面或曲面,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整势整坡工作。标高符合要求,有特殊情况与业主共同商定处理。

3、放线定点:根据设计图比例,将设计图纸中各种树木的位置布局、反映到实际场地保证苗木布局符合实际要求。实际情况与图纸发生冲突时,在征得监理同意的前提下,作适当调整。

4、挖种植穴和施基肥:乔木种植穴以圆形为主,花灌木采用条行穴,种植穴比树木根球直径大30cm左右。施基肥按作业指导书进行。

5、苗木规格及运输:选苗时,苗木规格与设计规格误差不得超过5%,按设计规格选择苗木。乔木及灌木土球用草绳、蒲包包装,并适当修剪枝叶,防止水分过度蒸发而影响成活率。

6、苗木种植:按《苗木种植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乔木须立保护桩固定。苗木种植施工顺序: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草皮。

7、种植浇灌:无论何种天气,何种苗木栽后均需浇足量的定根水。并喷洒枝叶保湿。

(三)、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施工工具配置:推土机、运输车、吊车、反铲机、铁锹、铲子、锄头、手推车。

施工内容:施工员负责平整场地的面积范围。用上述机械、工具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坡地进行平整、高坡削平、低塘填平。对特殊场地,如草坪地,应具备适宜的排水坡度,以2.5%~3%为宜,边缘应低于路道牙3~5㎝。对场地翻挖、松土厚度不低于50㎝。条件不允许时,保证草坪种植土厚不低于30㎝,花坛种植土厚不低于40㎝,且将泥块击碎。对低位花坛,应高于所在地面5~10㎝,以符合苗木种植要求。

施工工具:锄头、铲子、皮卷尺、木桩、线、石灰。

工作内容:对照图纸,用上述工具在整形好的工程场地上,采用方格法对乔灌木、地被、草皮、小品等进行定点放线。对于规则式灌木图案花坛,做到放线准确,压线种植,图案清晰明了。绿篱应开沟种植沟槽的大小按设计要求和土球规格而定。

施工图定点放线尺寸应准确无误。按公司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检查,做文字记载。

施工工具:锄头、铲子、铁锹。

工作内容:根据定点放样的标线,树木土球的大小确定植穴的规格,一般树穴的直径比规定的土球直径要大20㎝~30㎝。对于花坛、绿篱的植穴按设计要求确定放线范围,或植穴的形状,绿篱以带状为主,花坛以几何形状为主,在花坛、绿篱周边须留3~5㎝宽、3~5㎝深的保水沟,翻挖、松土的深度为15~30㎝。

污水处理厂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完美好用)施工工具:锄头、铲子。

基肥种类:有机肥、复肥、有机复混肥

土球直径(㎝)102030405060708090100110

基肥量(㎏)203050658090100150180220250

草坪、花坛的基肥量宜控制在10㎏/㎡左右。

施肥方法:与泥土混匀,回填树穴底部;草坪、花坛散施深翻30㎝,使土肥充分混匀。

施工工具:锄头、铲子、护树桩、木板、吊车等。

SYT 7497-2020 OBNEM海洋电磁采集站.pdf苗木规格施工顺序:大乔木→中、小乔木→灌木→地被→草坪

苗木修剪,在种植苗木之前,为减少树木体内水分蒸发,保持水分代谢平衡,使新栽苗木迅速成活和恢复生长,必须及时剪去部分枝叶,修剪时应遵循各种树木自然形态特点,在保持树冠基本形态下,剪去萌枝,病弱枝,徒长枝,重叠过密的枝条,适当剪摘去部分叶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