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水电站设计报告范本(施工组织设计).doc

大中型水电站设计报告范本(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30.3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大中型水电站设计报告范本(施工组织设计).doc

多年月平均降水量,mm

8.1.3天然建筑材料

14软土路基复合土工膜施工工艺框图8.1.3.1天然砂砾石料

坝址上、下游河段km范围内,有大小砂滩处,经详查总贮量m3,其中水上万m3,水下勘探至m深度为万m3,水上、水下砂料总贮量

万m3,卵砾石料总贮量万m3。

距坝址岸km范围内,经勘探,有料场个。本阶段选定的料场,岩性为岩,岩石抗压强度MPa~MPa软化系数,山顶高程m,强风化以上厚度一般为~m,开采至高程m时,有效贮量约万m3,可作为本工程的人工骨料料源。

该料场山脚下有县城至乡的地方简易公路通过,只需扩建km就可接通本工程的对外交通公路;距料场m有大片缓坡山地,面积约万m2,高程~m,可作为石料加工场地。

本工程主体建筑物为混凝土建筑物,不需要防渗土料,土石围堰共需土料万m3。在坝址区km范围内及附近,共勘探个土料场,有效贮量约万m3,土料性质为,经取样试验,其物理力学指标和防渗性能符合围堰用料的要求。

提示:当坝址附近上、下游河段没有可供开采的天然砂砾石料时,应首先予以说明;反之,如果坝址附近查不到适宜的人工骨料料源时,也应首先予以说明。有些工程可能有2个以上料场,则应分别说明料场位置、料源数量和质量,开采、运输和加工场地的布置条件。

8.1.4.1工程总体布置和施工特性

本工程的主体建筑物,由混凝土重力坝、右岸坝后厂房和左岸船闸三大建筑物组成,工程总体布置见附图。

大坝坝顶高程m,最大坝高m,最大底宽m,坝顶长度m。自右至左共分为个坝段:~坝段为右岸挡水坝段,其中~坝段为坝后厂房的引水坝段(简称引水坝段);~段为溢流坝段,布置个溢流表孔,表孔的堰顶高程为m,单孔宽度m;~坝段为泄洪中孔坝段,中孔尺寸为m×m,进口底板高程为m;~坝段为左岸挡水坝段,其中坝段为船闸坝段。

本电站死水位为m,高出溢流堰顶部高程m,如按正常施工程序,必须待大坝修至坝顶高程,并装好坝顶弧门之后,才能蓄水发电,因此,大坝混凝土浇筑、弧门安装将成为控制发电工期的关键线路之一。

发电厂房布置于右岸挡水坝段之后,主厂房尺寸为m×m×m(长×宽×高),安装间布置在主厂房侧,长度为m,底板高程m。副厂房和开关站在厂坝之间呈式布置。主厂房内安装台MW的水轮发电机组;引水钢管直径m,每条长度m,进水口底板高程m,采用坝后背管布置形式。

船闸通航等级级,设计最大过闸船舶为t级,总跨越水头m,水级划分为级,采用一列直线布置,闸室宽度m,除上、下游引航道外,船闸轴线总长度为m。

根据上述工程总体布置,本工程施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8.1.4.2上、下游河段已建水电站对本工程施工的影响

本工程水库蓄水期间,为保证下游水电站发电用水以及下游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向下游最小供水流量为m3/s。

提示:(1)8.1.4.1工程总体布置和施工特性,主要阐明工程总体布置概况和各主要建筑物的形式、主要尺寸、高程。每个工程的工程总体布置不可能完全相同,应结合本工程的具体布置进行简要的阐述,并应着重指明与施工组织设计有关的特性。

(2)8.1.4.2上下游河段已建电站的影响,有些工程可能上游河段已建水库而下游未建,有些工程则相反,有些工程可能上、下游均未建成或已建水库距本坝址距离甚远,因而对本工程施工期洪水无影响。无论何种情况,在本节均应予以说明。

(3)有的工程在建设期对施工区的环境保护有特殊要求,应分项说明。

8.1.5.1外来建筑材料

工程约需水泥万t,年最高需要量万t。距本工程较近的水泥厂有水泥厂,水泥质量可靠,曾用于水电水利工程。该厂至转运站的铁路运距km,如采用汽车直运坝址,则运距为km,是本工程水泥供应的理想厂家。

工程约需粉煤灰万t,年最高需要量万t。

火电厂位于省市,电厂装机容量MW,年产灰量万t,灰质可达级灰标准,曾用于水电水利工程,该电厂至本工程转运站铁路运距km。

本工程约需钢筋、钢材万t,已同公司签定协议,工程所需钢筋、钢材由该公司组织供货。

工程所需木材万m3由组织供应。

已向市厂和市厂进行调查,两厂均可保证供应本工程的火工材料,两厂均有公路直通工地,运距分别为km和km。

由市石油公司供应,经公路运至工地,运距km。

8.1.5.2施工机械修配

8.1.5.3施工供电和供水

(1)施工供电本工程施工用电高峰负荷约万kW,施工用电由电网供应。目前110kV线路已通至县,220kV线路已通至市,本电站建成后,送出工程将同上述两变电站相接。因此,本工程施工时可先架通由县至工地的110kV线路,距离为km,由电网向工地送电,电网系统完全可以保证本工程的施工用电需要。另外在工地还需设置一定容量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同时解决筹建工程的施工用电问题。

(2)施工供水供水水源取自江(河)水,经水质分析,水源对人体无害,对混凝土无浸蚀性,沿江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均取自江,河水可直接用于施工,经净化处理后可供应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

8.2.1.1洪水特性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km2,根据水文站年的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流量m3/s,实测最大、最小流量分别为m3/s和m3/s,洪枯水位变幅m。

~月份为洪水期,其中~月份为主汛期,年最大洪水一般多在该时期出现。洪水由形成。洪峰一般多呈峰形,一次洪水过程约~d。

月~次年月份为枯水期。

8.2.1.2地形地质特点

坝址位于地势,两岸山体。坝址河床,常水位河面宽m,水深~m,主流偏于左岸,河床右侧为岩石礁滩、左侧为,地形较适合和导流方式。

坝址地层为,岩层走向°,倾向,倾角°。河床覆盖层厚一般为m,最深m,覆盖层的空间展布有特点,覆盖层渗透系数m/d。

提示:如采用隧洞导流方式,则应把沿洞线的地质条件阐述清楚。

8.2.1.3通航要求

江系地区的航道,上游至坝址、再至下游河段,航道等级分别为级和级,据~年的客货调查,年最高客、货运量分别为万人次和万t。因此,施工期应考虑通航要求。

提示:各个工程的导流条件千差万别,本节可根据各工程的具体情况增减其内容。

坝体上升至高程m,相应拦洪库容亿m3,渡汛洪水标准选用一遇,相应流量m3/s;

坝体上升至高程m,相应拦洪库容亿m3,渡汛洪水标准选用一遇,相应流量m3/s。

8.2.3.1导流方式选择

方案1,采用期的分期导流方式,第一期围岸~坝段、第二期围岸~坝段,;

方案2,采用岸明渠导流方式,在~坝段布置导流明渠,;

方案,采用导流方式,。

提示:简述各方案的布置,导流程序,从导流工程量、施工条件、施工进度、施工期通航等方面,说明各方案的优缺点和综合比选情况。列出各方案导流工程量及水力学指标,阐明推荐方案的理由。

综上所述,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方案。

8.2.3.2选定方案的导流程序和布置

提示:详细叙述选定方案的导流程序和建筑物布置、水力学指标、工程量及主要控制进度,必要时附选定方案的导流整体模型试验成果。本《范本》以分期导流方案为代表进行叙述。

选定方案采用两段两期的分期导流程序。根据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水文特性及工程总体布置,经过第一、二期导流与施工期通航的综合分析比较,第一期纵向围堰布置在河床右侧礁滩边缘,其轴线通过坝段。第一期围右岸的~坝段及坝后厂房。在~坝段设置个m×m形式的导流底孔(缺口或疏齿),作二期导流用。底孔进、出口底板高程m,呈布置;在

坝段布置临时船闸供二期通航。一期由左侧束窄河床泄流和通航,河床断面束窄率%,设计流量m3/s时束窄河床断面平均流速m/s,上、下游水位分别为m和m。第二期围左岸的~坝段,由右侧的底孔(缺口或疏齿)泄流,临时船闸通航,导流设计流量m3/s时,上游水位m,下游水位m。后期坝体上升至高程m,渡汛洪水标准选用年一遇,相应流量

m3/s,此时由泄洪,上游水位m,下游水位m。

第年月在右岸礁滩上开始修建一期围堰,第年月~第年月进行基坑开挖,第年月开始浇筑混凝土,第年

月坝体浇至高程m以上,此时,基坑内设置的导流底孔【/缺口/疏齿】和临时船闸已具备运行条件;第年月进行二期主河床截流,并修建二期围堰,月份进行基坑抽水,~月份进行基坑开挖,第年月开始浇筑混凝土,第年月坝体浇至拦洪渡汛水位m以上,第年

月两岸坝体均浇至坝顶高程m,永久泄洪建筑已经形成,发电厂房的第1台机组基本安装完毕,第年月底孔下闸封堵,水库开始蓄水,经计算,d后水库可蓄至初期运行水位。第年月第1台机组并网发电,第1台机组发电工期年个月,总工期年个月。

8.2.4导流建筑物设计

8.2.4.1导流挡水建筑物设计

提示:导流挡水建筑物有围堰及其他建筑物。围堰种类繁多,型式各异,本节主要叙述围堰的布置、挡水流量与水位、水力学条件与地基条件,围堰的型式选择,围堰高度与断面尺寸,防渗防冲结构,地基防渗措施,接头处理等。

一期纵向围堰布置在河床右侧礁滩边缘常水位以上,保证其在少用子堰的情况下有干地施工的条件。礁滩宽~m,纵向长m,枯水期露出水面。堰基岩石为系组岩和岩,岩性,抗压强度一般为MPa,强风化深度~m,岩层走向~,倾向,倾角°~

°,围堰地基无较大断层通过,堰基处理较简易。

在纵向围堰结构型式选择时,根据礁滩宽度结合导流期围堰防渗和抗冲要求,拟定

围堰和混凝土重力式围堰进行比较,经综合分析,后者虽然,但有利于

而被选用。一期上、下游围堰结构型式经围堰、围堰和围堰的比较,亦采用混凝土重力式围堰。

二期上、下游围堰由于堰基覆盖层最大厚度分别为m和m,围堰结构型式以围堰和围堰为主进行比较,前者后者,同时考虑的要求,采用土石围堰。导流设计流量m3/s,经水库调峰后最大下泄流量m3/s,相应上、下游水位分别为m和m,上、下游围堰顶高程分别为m和m,堰顶轴线长分别为m和m,最大高度分别为m和m,堰顶宽度均为

m,堰体两侧坡比均设级,其间马道宽为m,迎水面和背水面堰坡坡比从顶到底分别为和。上、下围堰高程m以下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防渗,设计墙厚m,轴线长分别为m和m,最大墙深分别为m和m,深入基岩m,防渗墙总面积m2,设计渗透系数小于cm/s;高程m以上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堰体石碴和过渡料的设计容重分别为kg/m3和kg/m3。堰体稳定采用进行边坡稳定分析,采用进行渗流计算。经分析计算,堰体边坡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为,大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安全系数1.2;基坑渗漏量为m3/s,浸润线逸出高程m,最大逸出比降为,小于本工程试验临界比降的最小值,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

8.2.4.2导流泄水建筑物设计

提示:不同的导流方案其泄水建筑物各有不同,常见的有隧洞、涵管、明渠、底孔、缺口、疏齿等,下面以分期导流方案的导流底孔为代表叙述。

一期由左侧束窄河床泄流和通航,为满足施工期通航和坝址左岸的抗冲要求,对坝址滩进行整治,岸高程m~m范围采取护岸措施。

二期由导流底孔泄流,底孔布置于坝段,孔数及尺寸经比较,选用个

m×m形断面,底部高程m,呈布置,开孔率%。底孔运行期约年,运行最高水位m,孔内最大流速m/s。为提高泄流能力,避免产生气蚀,进水口设置了渐变段,进口为曲线,封堵门槽位于,下闸平台高程m,进口边墩厚m,中墩厚m,底板厚m。底板抗冲采用保护,为回填时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孔壁,并进行接触灌浆。

8.2.5导流工程施工

8.2.5.1挡水围堰施工

提示:围堰种类繁多,结构各异,有上游围堰,下游围堰,纵向围堰等,按材料分类有土石围堰,混凝土围堰、碾压混凝土围堰、浆砌石围堰,竹笼、钢筋笼围堰等。土石围堰应说明料源利用和开采、运输、填筑、碾压方法;混凝土围堰应说明拌和站位置及混凝土运输、浇筑方法;浆砌石围堰应说明块石来源及施工要求等。

一期围堰为混凝土重力式围堰,布置在河床右侧礁滩上,礁滩除洪水期外,中、枯水期(月至次年月),多数时间露出水面。纵、横向围堰总长m,混凝土总量万m3,开挖量万m3,地基防渗帷幕m。

根据施工总进度,第年月,工程正式开工,经过个月的净准备,

月份开始分段开挖,月份开始浇筑混凝土,第年月进行堰基防渗处理,第年月建成挡水。平均开挖强度万m3/月,平均混凝土浇筑强度万m3/月,防渗帷幕灌浆m/月。

开挖分个工作面同时进行,采用钻孔,爆破,装碴,运碴。弃碴场位于,运距km;混凝土浇筑分段施工。拌和站位于,用运料,入仓,振实。

二期上、下游横向围堰为土石围堰,上游围堰堰基覆盖层左岸较深,河床较浅,下游围堰堰基覆盖层深度一般~m。围堰施工期河床水深m。

二期纵向围堰为混凝土重力式围堰陈大镇碧溪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施工方案,分大坝上游段和大坝下游段,两段堰基均为

二期纵向围堰的地基处理和混凝土浇筑均在一期基坑内施工,第年月开始分段开挖,月开始浇筑混凝土,第年月进行堰基防渗处理,第年月建成挡水,平均混凝土浇筑强度万m3/月,混凝土浇筑分段施工,由岸混凝土生产系统供料,用运料,入仓,振实。

上游横向围堰在第年月开始进占,月份截断主河床,第年

月底完成上、下围堰地基处理,具备抽水条件,同年月份建成挡水。围堰平均填筑度万m3/月,防渗墙施工强度m2/月。上、下游横向围堰堰体填筑除利用料万m3外,不足部分采用料,用t自卸汽车直接运送上堰,

kW推土机铺料,t自行式振动碾分层碾压;防渗墙按槽段长~m,共分个槽段,采用两序槽段施工,一序槽段用法成槽,二序槽段用法成槽,塑性混凝土由生产系统供料,用运料,法浇筑。

[海南]碎石桩地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8.2.5.2泄水建筑物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