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槽改顶管市政雨水管线施工方案

明槽改顶管市政雨水管线施工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58.2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明槽改顶管市政雨水管线施工方案

L5—后背所占工作坑长度,一般取0.85m左右。

经计算B=3.6mL=6m

参照工作经验取值鲁山桥梁施工组织设计(例子),直径1050mm的管,工作坑底部4×6m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为保证管子的顶进质量,采用钢轨作为导轨,安装是严格控制高程、内距及中心线,安装时用所顶管子外径制作的弧形板进行检查。导轨高程及内距允许偏差为2mm,两轨中心线允许偏差为3mm。

其中:D为管外径(mm)h为导轨高(mm)

e为管外底距枕木面的距离(mm)

采用经验公式:P=np、ˊ

n—土质系数(据土质报告第2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取n=2)

p、—管子顶进管段的重量

直径1000mm,每节长3m,重3.375t,最长顶进管段46m。

P=np、=2×G×L=2×3.375×9.8÷3×46+2×3.881×9.8÷3×20=1521.4KN

径1200mm,每节长3m,重3.881t,最长顶进管段63.5m。

P=np、=2×G×L=2×3.881×9.8÷3×63.5=1610.1KN

选用2000kN顶进设备

后背每m宽度被动土压力:

P=0.5γH2tan2(45°+Φ/2)+2CHtan(45°+Φ/2)

据土质报告:γ—土壤的重力密度(KN/立方m);γ=20

H—后背墙的高度(m);H=3.3

Φ—土壤的内摩擦角(度);Φ=30°

C—土壤的粘聚力(KN/平方m);C=20

P=0.5×20×3.32×tan2(45°+30°/2)+2×20×3.3×tan(45°+30°/2)=555.3KN

3m宽总被动土压力为P=555.3×3=1665.9KN>1610.1KN

后背为天然土壁,属深覆土无限延伸类后背,后背尺寸取3.3×3m满足使用需要。

1)开始顶进前,要对全部设备进行检查。严格按顺序开挖,当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工具管迎面的超挖量应根据土质确定,当正常的顶进时,管下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管上部225°超挖量不得大于管外皮1.5厘m。如土质良好,可超挖管端30—50厘m。

轴线位置3毫m,高程0~+3毫m,

如超过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纠正。

3)临时停止顶进时,必须将刃脚全部切入土层中。

4)顶管施工合理控制以下几点,并做相应记录。

①顶进速度、每日顶进量。

③顶力大小及顶镐的冲程。

④测量其斜度、高程差、顶管轴心的确切位置与设计轴线的偏差。

5)工具管进入土层过程中,每顶进30厘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管道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00厘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纠偏时应增加测量次数。

管道顶进的过程包括挖土、顶进、测量、纠偏等工序。从管节位于导轨上开始顶进起至完成这一顶管段止,始终控制这些工序,就可保证管道的轴线和高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到“四勤”既“勤顶、勤挖、勤测、勤纠”,确保工程质量。

6)顶管一般应昼夜三班不停施工,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但顶进过程如发生下述问题时,应及时暂停顶进,并报告项目部,项目部通知监理,取得处理意见后继续顶进。

①工具管前方遇到障碍。

④管位偏差过大且校正无效。

⑤顶力超过管段的允许顶力。

⑥油泵,油路发生异常现象。

7)管内挖出的土方随挖随运,不允许在管内积存弃土。

8)管道内要保证良好照明及通风。

9)测量发现管位偏差达1厘m,一般考虑校正,但对高程偏差的校正,应根据管道的设计坡度和头一节管子的走向,来确定校正方法。当根据头一节管子的走向预计可能自行恢复到设计位置时,不必校正。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以防严重相反的结果,校正方法主要有挖土校正,顶木校正,顶镐校正法三种。

10)两管接口处应加衬垫,企口管要垫于外榫处。

11)顶管时,为防止顶进过程中错口,接口处应安装内胀圈。安装胀圈时应注意使管口居中,胀圈与混凝土管间隙用木楔背紧。

顶进管段目测顺直、无反坡、清洁、不积水、管节无裂缝,管道内接口应填料饱满,密实。

1)接口连接必须牢固,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均需项目监理批准。

2)施工期间对管子在顶进过程中发生接口的变形或破坏以及接口的任何质量问题逐日进行检查和作出记录。根据项目监理的意见进行修理,更换,使项目监理满意为止。

3)接口所用橡胶垫板应符合下表要

压缩永久变形(常温下70小时)最大

(100℃下24小时)

4)接口所用钢板套环参照GBJ17—88和GBJ50205—95执行。接口无疵点,焊接接缝平整,并应进行防腐。(环氧煤沥青涂料处理)

5)管段顶进完成后,管节接口的内侧间隙应按照设计规定处理,采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膏密封,所用的密封材料及密封方法须经项目监理批准。填塞物应抹平,不得凸入管内。

双组分聚硫密封膏的物理力学性能应满足下表要求

表干时间(h)(不大于)

(流变性)下垂度(mm)(不大于)

最大拉伸强度(Mpa)(不小于)

最大伸长率(%)(不小于)

恢复率(%)(不小于)

加热失量(%)(不大于)

为减小顶管阻力,采用触变泥浆措施为管外壁润滑。

在施工中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为保证泥浆质量,严格控制配比

膨润土:工业碱:水=100∶2∶614,均匀搅拌后静置12小时再使用。

2)注浆孔设在管斜上方,从第二节开始每节设一个注浆孔,第三节管入土后开始压注触变泥浆,

3)注浆压力可按不大于0.1Mpa开始加压,在注浆过程中的注浆流量、压力等施工参数,应按减阻及控制地面变形的量测资料调整。

4)凡开动顶镐即对全部注浆孔压浆,顶进与压浆同步。出土时停止压浆江山名洲1#地块样板区施工组织设计,以保证注浆饱满。

1)检查井的型号参照设计要求及标准图实施,砌筑前,放线定位,使平面位置准确无误,砌筑时砂浆饱满,砖缝控制在1厘m,灰缝平整不得出现通缝;

2)严格控制井室的几何尺寸,流槽直顺、圆滑;

3)踏步安装前刷防锈漆,在砌砖时用砂浆埋固,随砌随安,不得事后凿洞补装并及时检查踏步的上下左右间距及外露尺寸,保证准确无误;

4)三面收最大可收进4—5厘m,不得出现通缝;

5)勾缝砂浆塞入灰缝中,压实拉平,深浅一致,横竖缝交接平整;

6)凹缝比墙面凹入3—4毫m,勾完一段应及时将墙面清扫干净,灰缝不应有搭茬、毛刺、舌头灰等现象。

5、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四、对现况构筑物的保护

由于有许多房屋位于顶管施工的上方,为保证房屋的安全,采用注水泥浆的方法加以保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