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教学楼、宿舍楼水暖安装施工方案

某学校教学楼、宿舍楼水暖安装施工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88.9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学校教学楼、宿舍楼水暖安装施工方案

4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4.1预留洞、预埋件及套管的施工技术措施

在施工前,专业工长应认真熟悉图纸,掌握本专业需要预留、预埋的详细情况,各专业之间、各专业和土建应仔细核对预留洞、预埋件及套管,防止交叉作业时打架或遗漏。在施工过程中,各工种应互相配合,并与土建配合进行预留、预埋,确保位置、规格准确,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施工时须严加把关DB∕T 29-244-2016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pdf,保证结构验收质量。

管道入户、穿墙穿楼板时,都要预留孔洞或设套管。要求工长在认真熟悉图纸基础上,注意与土建密切配合施工。

4.2给水系统施工技术措施

4.2.2管道安装标准

给水管道安装完毕,应检查管道安装偏差,其偏差应符合下表:

表4.2.2.1给水管道安装允许偏差

水平管道纵、横方向弯曲

每米1mm,全长≤25mm(25米以上)

每米3mm,全长≤8mm(5米以上)

成排管段在同一平面上间距

4.2.3安装技术要求

首先,支吊架的安装。支架横梁应牢固地固定在墙、柱或其他结构物上,横梁长度方向应水平。顶面应与管中心线平行;固定支架必须严格地安装在设计规定位置,并使管子牢固地固定在支架上。管道的最大支撑间距见下表:

表4.2.3.1管道最大支撑间距

其次,螺纹连接时,应在管端螺纹外面敷上填料,用手拧入2~3扣,再用管子钳一次装紧,不得倒回。装紧后应留有螺尾;管道连接后把挤到螺栓外面的填料清除掉。填料不得挤入管内,以免阻塞管路。各种填料在螺纹里只能使用一次,若螺纹拆卸重新装紧时,应更换新填料。螺纹连接应选用合适的管钳,不得在管子钳的手柄上加套管增长手柄来拧紧管子。

铺设、暗装、保温的给水管道在隐蔽前做好单项水压试验,管道系统安装完后进行综合水压试验。试验压力0.6Mpa,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超过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不渗不漏为合格。

给水管道在交付使用前须进行冲洗,冲洗应以系统最大设计流量或不小于1.5M/S的流速进行,知道各出水口的水色透明度与进水目测一致为合格。

4.2.6管道的防腐和保温

所有型钢支架及管道镀锌层破损处和外露丝扣要补刷防锈漆,管道露明部分需刷银粉漆两道,明装的给水管道需要加10mm的防结露保温层。

4.2.7通水试验及水质检验

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及水质检验,观察和开启阀门、水嘴等放水,正常通水为合格,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4.3排水系统施工技术措施

4.3.2管道安装标准

排水管道包括:排水、雨水系统的管道。排水管道的横管安装要有一定的坡度,其安装坡度要求见下表:

表4.3.2.1排水管道横管安装坡度

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应检查管道安装偏差。

表4.3.2.2室内排水管道安装允许偏差

每米1.5mm,全长≤38mm(25米以上)

每米3mm,全长≤15mm(5米以上)

4.3.3安装技术要求

排水管道吊支架间距的要求见下表:

表4.3.3.1排水管道吊支架间距(单位:m)

排水管道粘接时,断口要平齐,用铣刀或刮刀除掉断口内外飞刺,外棱铣出15°角。粘接前应对承插口先插入实验,不得全部插入,一般为乘口的3/4深度。试插合格后,用棉布将承插口须粘接部位的水分、灰尘擦拭干净。用毛刷涂抹粘接剂,先涂抹承口后涂抹插口,随后用力垂直插入,插入粘接时将插口稍做转动,以利粘接剂分布均匀,约30s至一分钟可粘接牢固。排水管道应装设伸缩节,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

各管道安装完成后,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闭水试验。凡属隐蔽暗装管道必须按分项工序进行。卫生洁具及设备安装后,必须进行通水试验。且应在油漆粉刷最后一道工序前进行。

4.3.4卫生器具安装

卫生器具安装技术要求:正确位置,安装稳定,外观端庄。卫生器具的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表4.3.4.1卫生器具安装允许偏差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检验方法: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下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需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通球从排水立管、横干管及引出管的顶端投入,在检查口或检查井处截住取出。试验以通球通畅无阻为合格。

4.4消防系统施工技术措施

4.4.2管道安装标准及技术要求

管道安装标准及技术要求同给水系统。

消火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栓口朝外,并不应安装在门轴侧;栓口中心距地面为1.1m,允许偏差±20mm;阀门中心距箱侧为140mm,距箱后内表面为100mm,距箱底120mm,允许偏差±5mm;消火栓箱体安装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

4.4.4管道试压及冲洗

消防管道试验压力为0.6Mpa,压力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n,不渗不漏、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大于0.02Mpa为合格。试压完毕后连续进行冲洗,冲洗前将系统中的减压孔板、过滤装置拆除,冲洗水质合格后重新装好。水压严密性试验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无渗漏为合格。

4.4.5系统通水调试

消防系统的通水调试应达到消防部门测试规定条件。试射时,测试最不利点的消火栓的压力和流量,满足设计要求为合格。

4.5采暖系统施工技术措施

4.5.1采暖系统结构剖面图和工艺流程

采暖系统结构剖面图见下图:

图4.5.1.1地暖结构剖面图

采暖系统结构工艺流程见下图:

图4.5.1.2采暖系统结构工艺流程图

4.5.2采暖系统安装技术

1热板出厂后严禁剪裁和拼接,电热板铺设前,应检查电热板的外观质量,有外伤或破损的严禁铺设。

2热板安装前应对照设计图纸仔细确定使用规格,以免用错规格造成供热过量或不足。

3电热板施工前,应确认温控器接线盒、供暖专用配电箱等预留、预埋工作已完毕。

4电热板安装完毕,应检测电热板面的绝缘电阻,以避免暗伤。

5碳晶电热板之间的电线连接必须采用并联方式。

6每片SUNNOR碳晶电热板的侧上方均有2条1.5cm2软线接出,每片板根据设计的大致位置以并联的方式接入2.5cm2的单股主线(T型接线,宜采用压接或焊接方式),接头应确保锁死,用热缩管封闭。用绝缘管和热缩管做好防水绝缘处理。在水泥中铺设,须加用Φ20PVC管。

7系统安装完毕后请勿用钉子或其他利器破坏地面,以免损坏低热层电线及接入电极引起漏电等事故,同时要仔细检测每块接头的牢固程度。

8应配置相应功率的优质温控器,确保火线和零线的接触良好,同时做好地线的接地保护。

1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调试与运行,应在施工完毕或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28天后,正式采暖运行前进行。

2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首次调试,先进行电阻测试和绝缘测试,确保系统无短路、击穿和良好的绝缘性。如该系统铺设于混凝土填充层中,则应将整个系统与供电电源直接连接,进行加温和温升调试。

4电热板温控器的调试应按照不同型号温控器安装调试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5.1水暖工程的质量标准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1预留洞口、标高、洞径尺寸要准确无误。

2各种管材、配件、设备进场必须有合格证,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方可进场,不合格产品不得进场。

3各种管道、支(吊)托架须牢固平整,承重合理,间距应符合要求。

4丝扣连接,管螺纹应端正,不乱扣,光滑、无毛刺,完整不掉扣,接口处无麻头。

5焊接面平整,且不得有裂纹、夹渣、气孔、砂眼等缺陷,焊缝表面成型良好。

7设备安装标高、标座准确,固定牢固。

1项目配备:专业技术人员1名(兼质检员)。

2认真审图,并与土建和其它专业进行会审,特别是审核各种予留洞,预埋套管的中心线、标高是否与土建图纸一致。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办理设计洽商,作到按图施工。

3在施工过程中要汇同质检部门,进行预检、试压、隐检和质量评定工作,施工工长平时要认真收集、整理各类材料的合格证,试验记录等有关技术资料,作到齐全、标准。

4坚持技术交底制度,每项工程开始前工长都要向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措施的技术交底,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土建结构施工期间主要配合土建工程进行预埋套管施工。宿舍楼的安装计划从2006年7月15日开始,至2006年9月13日结束,工期为60天;教学楼的安装计划从2006年8月10日开始,至2006年10月9日结束,工期为60天。系统调试从10月4日至10月19日,调试时间为15天。

1加强管理多层住宅楼室内抹灰施工方案,搞好施工,对工人要做到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三落实。施工工长针对不同阶段工程特点作好安全书面交底。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配戴安全带,使用高凳要系好安全防滑绳。

4电气焊工,要有操作证,无证人员不得进行电气焊接操作。

5雨季施工,做到安全用电,所有电器设备上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没有的不准使用。

6要注意防火安全,动火之前要办好动火证,并备有防火水桶,施工现场不准吸烟。

7在狭窄地段操作时,要清除障碍物。在阴暗地点操作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8吊运大口径管道或设备时,应设专人指挥,互相配合,并要有稳妥的安全措施。

9施工现场要保持清洁,物品摆放要整齐、有规律,施工过程中不要随意打闹GB/T 20969.1-2021标准下载,切实做到文明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