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北京某小区32层住宅楼电气施工方案(3)利用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16mm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基础内两根主筋焊接。
防侧击雷,45m以上外窗架均用12mm圆钢与板内或梁内钢筋焊通,楼板内和梁内的钢筋与柱子内引下线的主筋相连接。
(4)外墙四角引下线在距室外地面1m处,室外两处在0.5m预留接地电阻摇测盒。
(5)本工程为联合接地系统,即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电源系统接地及保护接地、消防系统及所有弱电系统接地均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0.5欧19 安工《安全管理》02次课程--word讲义 打印版.pdf,达不到增打人工接地体。
(6)凡突出屋面的金属构件,如金属杆、金属通风管均应与避雷带可靠连接。
(7)为防止雷电流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线路的反击,在外线电源引入的总配电柜处、屋顶用电设备配电箱处、有线电视引入端、电信引入端均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
(9)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接,在洗脸盆侧下方墙上预留等电位联接端子盒,距地0.5m。
单元首层入口外墙设保安对讲主机,单元门设电控锁,门内侧设开门按钮,户内设对讲分机。对讲系统层箱在电气竖井内挂墙安装,电源设置安装在首层层箱内。地下一、二、三层各入口处设门禁读卡器及电控门。
本工程为一级保护等级设计,消防控制室设在2#楼,本楼设区域显示器。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加压风机等重要设备采用多线制。地下各层,首层及标准层电梯前室设烟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信号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线路穿保护钢管在墙内、板内暗敷,明敷消防线槽、钢管外涂防火涂料。
本工程人防为五级,为一个防护单元,战时为人员隐蔽所,平时为人员活动。人防单元的供电电源由照明、动力柜380/220V低压电源,双电源手动切换。灯具为较轻的灯具,卡口灯头,吊链式安装。从人防内部至防护密闭门外的照明线路,在防护密闭门内侧,距地2.5m处,单独设置熔断器做短路保护。引入人防的所有管线,应暗敷在楼板内。若只能明敷,则在穿过围护结构、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时应配合留管,并在管线敷设完后,作防护密闭处理。人防呼唤音响围防护型,底距地1.4m,音响装置底距地2.4m。清洁、滤毒、隔绝三种通风方式的音响及灯光信号,设在通风机房、值班室及出入口的最里一道密闭门内上方,底距地2.4m。人防的所有缆线均穿镀锌钢管,暗敷设。每个人防出入口处均应预留密闭管2XSC50.
(1)基础底板防雷接地分别利用基础底部及上部两根结构钢筋沿建筑物外墙和选定轴网焊接连通,连接钢筋采用16mm圆钢,结构钢筋采用丝接处,可不做跨接。防雷引下线与自底板焊接连通至屋面,并与护坡主筋连通。
(2)进出建筑物金属管道做等电位联接。其作法为在金属管道旁边预留150mm*150mm钢板,将钢板与防雷引线可靠连接,待模板拆除后,在钢板上焊接接地端子,每个接地端子可与三根金属管道进行等电位联接。等电位线不得穿接。注意预留接地端子前与其他专业核实管道位置,避免遗落。
(3)卫生间只预留局部等电位接线盒。其作法为使用25*4热镀锌扁钢与卫生间地面钢筋焊接,将扁钢甩入等电位接线盒(146盒)。
(4)屋顶设有钢结构花饰,钢结构花饰可作为防雷接闪器,钢结构花饰应焊为一体,并将引下线与花饰可靠连接。
(3)电采暖电源由温控盒上部引入,温控盒至地面予留两根 SC20钢管,管口距地面15mm,并引出一根800mm,另一根1500mm。予埋时,先将温控盒予埋钢管引至紧贴地面的接线盒内(普通塑料盒),待模板拆除后,再引出墙面。
(4)随结构配管:结构配合时,管路较多,应合理安排,避免多管交叉。加气混凝土墙、空心砖墙配合时,管最好置于墙中心。为使盒子平整,标高准确,可将盒子稳好再接短管。短管入盒、箱端可不套丝,用跨接线焊接固定。随混凝土结构配管时,必须将箱、盒固定牢固,不得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只能采用绑扎方式。户内配电箱、弱电箱留洞,管进预留洞时,应注意排列及位置,避免接短管时弯过小。注意考虑内墙保温厚度。
(5)管与线槽连接:户内配电箱、弱电箱管路由间道强、弱电线槽引入,应画出大样图,确定管路引入点位置标高。保证以后吊顶标高不低于2.2m。
(6)预留孔洞:预留孔洞前,必须与其他专业核准,进行翻样后,确定尺寸、标高。注意结构中梁的标高,在梁上留洞,必须距梁底300mm以上。户内配电箱、弱电箱留洞尺寸见图纸会审记录。
(1)线槽洞预留及线槽敷设前,应与其他专业进行沟通,确定路由,避免返工。
(2)间道内线槽应合理安排,为以后精装修创造条件。
(3)强弱电竖井内线槽敷设:设计另出布置图
配电箱及器具安装应保持一致性,距墙、门口距离一致。
(1)暗配管工艺流程:
(2)明配管工艺流程:
①钢管壁厚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凹扁现象。管内刷油均匀做到防腐完整。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2.2倍,焊缝齐全。附有检验报告,合格证
②铁制开关盒、灯头盒、接线盒应符合标准要求,规格应与装置件配套,不使用的管孔敲落板应完整,镀锌完整、无脱落;紧固件镀锌完整、无脱落。
③根据施工图要求测定箱、盒位置;成排安装时弹线,位置划出标记,按测定的位置固定箱、盒,相邻或成排箱、盒挂线找平、找直、线坠找正。
④现浇混凝土楼板上的箱、盒,可将箱、盒帮扎固定在模板上;现浇混凝土墙上的箱、盒,可将箱、盒安装卡铁,将卡铁与钢筋焊固定;为使箱、盒标高准确,采用预留套盒的方法,暗配电箱预留洞时,上下尺寸考虑接短管长度。砌筑墙体上的箱、盒采用水泥砂浆稳固,砂浆应饱满。
⑤钢管的弯曲采用冷煨法。一般管径20mm及以下时使用手扳煨弯器;管径25mm及以上时,使用液压煨弯器;管径70mm及以上时,使用机械煨弯器。将需断口的管子用压力压牢,用钢锯或砂轮锯锯断。管口应齐平,并用扁锉、圆锉或半圆锉将管口锉光滑。螺纹连接的管端套丝长度大于丝箍长度1~2扣丝,使用通丝管箍连接;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两端应焊接严密、牢固。
⑥现浇混凝土楼板内敷设:管路应敷设在底筋上,管进箱盒处煨灯叉弯,管路每隔1m左右应用铅丝绑扎牢。砌筑墙体内敷设:配合砌墙时敷设的管路宜放在墙中心,管入箱、盒处应煨灯叉弯;剔槽敷设的管路紧敷于槽内,管路每隔1m左右应用铁钉、铅丝绑扎牢固,并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抹面稳固。
⑦进户管按规范及图纸要求预留,做好防水处理。向楼板或墙外的引管不宜过长,螺纹连接的管端套好丝,并安好管箍丝堵。
⑧管路敷设后,将箱、盒、管路焊接成整体接地。螺纹连接的管箍两端钢管与金属箱、盒之间使用专用地线卡子,多股铜线涮锡连接跨接地线。
⑨配管工程完成后(模板拆除后)进行预扫管。采用铅丝带布扫管法,清除管内积水及杂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穿线时再剔凿。
⑩施工紧密配合土建进度,不颠倒工序,不损坏结构,不经允许不得切断钢筋,建筑装修后严禁再剔凿。剔槽、洞不应用力过猛,槽、洞不应过大过宽,严禁剔横槽。
施工中随时提请其它工种施工人员配合保护好电气管、盒。土建吊运料具、吊装模板时应避免砸、碰管路、箱盒。注意及时封堵管口、箱、盒口,防止杂物掉入管内、污染箱盒。
(2)施工工艺及要求:
①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必要时需经防火处理。
②金属膨胀螺栓应根据允许拉力和剪力进行选择。钢板、圆钢、扁钢、角钢、螺栓、螺母、螺丝、弹簧垫等金属材料做电工工件时,都应经过镀锌处理。
③预留孔洞:根据设计图纸标注的轴线部位,将预制加工好的木制或铁质框架,固定在标出的位置上,并进行调直找正,待现浇混凝土凝固模板拆除后,拆下框架,并抹平孔洞口。
④预埋吊杆吊架:支架与吊架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短偏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规格一般不应小于扁铁30mm×3mm;角钢25mm×25mm×3mm。
⑤钢支架与吊架应焊接牢固,无明显变形,焊缝均匀平整,焊缝长度应符合要求,焊接后均应做防腐处理。固定支点间距一般不应大于1.5~2m。在进出接线盒、箱、柜、转角、转弯和变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的三端500mm以内应设置固定支持点。严禁用木砖固定支架与吊架。支架与吊架距离上层楼板不应小于150~200mm;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100—150mm。吊杆直径不应小于8mm。
1)沿墙壁或顶板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弹线定位,标出固定点的位置。
2)根据支架或吊架承受的荷重,选择相应的金属膨胀螺栓及钻头,所选钻头长度应大于套管长度。
3)打孔的深度应以将套管全部埋入墙内或顶板内,表面平齐为宜。
4)把孔洞内的碎屑清除干净,然后用铁锤垫上木块将膨胀螺栓敲进洞内,应保证套管与建筑物表面平齐,螺栓端部外露,敲击时不得损伤螺栓的丝扣。
5)埋好螺栓后,可用螺母配上相应的垫圈将支架或吊架直接固定在金属膨胀螺栓上。
6)预埋铁的自制加工尺寸不应小于120mm×60mm×6mm;其锚固圆钢的直径不应小于8mm。紧密配合土建,将预埋铁平放在钢筋网片下面,紧贴模板,可采用绑扎或焊接的方法将锚固圆钢固定在钢筋网上,模板拆除后,预埋铁的平面应明露或吃进度一般在2~3cm,再用扁钢或角钢制成的支架、吊架焊在上面固定。
7)钢结构:可将支架或吊架直接焊在钢结构上的固定位置处,也可利用万能吊具进行安装。
a.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其全。
托盘、梯架允许最小板材厚度如下表所示:
托盘、梯架宽度(mm)
b.线槽的接口应平整,接缝处应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角,出线口的位置准确。
c.在吊顶内敷设时,如果吊顶无法上人时应留有检修孔。
d.不允许将穿过墙壁的线槽与墙上的孔洞一起抹死。
e.线槽的所有非导电部分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一个连续导体,并做好整体接地。
f.线槽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线槽本身应断开,槽内用内连接板搭接,一端固定。保护地线和槽内导线均应留有补偿余量。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30m。
g.电缆桥架在穿过防火隔墙及防火楼板时,应采用防火隔离措施。敷设在竖井、吊顶、通道、夹层及设备层等处的线槽应符合有关防火要求。示意图如下:
h.线槽直线段连接应采用内连接或外连接板,使用与线槽所开螺丝孔相配套的平光垫、弹簧垫,用螺母紧固,螺母必须在线槽壁外侧,接茬处应缝隙严密平齐。
i.线槽进行交叉、转弯、丁字连接时,应采用单通、二通、三通、四通、和平面二通、平面三通等进行变通连接,导线接头处应设置接线盒或将导线接头放在电气器具内;金属线槽的连接不得在穿过楼板和墙壁等处进行。
k.当线槽沿楼板或墙敷设时,线槽宽度在150mm及以上者,应采用双螺栓固定(加齐平光垫、弹簧垫)。线槽固定点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L.电缆桥架敷应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下方,当设计无要求时,与各种管道的最小净距,符合下表规定;
9)金属线槽安装(如下图所示)
(1)管内穿线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及要求:
①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导线,用黄绿双色导线做保护地线,淡蓝色为工作零线。
电线进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批查验合格证,合格证有生产许可证编号,属于国家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应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CCC)。生产厂家应提供与进场产品相适应的在有效期内的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2)外观检查:包装完好,抽检的电线无压扁、扭曲。耐热、阻燃的电线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
3)按相应制造标准(例如GB5013.1~5013.7-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GB5023.1~5023.7-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等),现场抽样检测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线芯直径误差不大于标称直径的1%;护套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准的规定值。
4)对电线绝缘性能、导电性能和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
②穿带线可以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当穿带线受阻时,应用两根钢丝同时搅动,使两根钢丝的端头互相钩绞在一起,然后将带线拉出。
③带线一般采用Φ1.2~2.0mm的铁丝。先将铁丝的一段弯成不封口的圆圈,再利用穿线器将带线穿入管路内,在管路的两端均应留有100~150mm的余量。
④将布条的两端牢固的绑扎在带线上,两人来回拉动,将管内杂物清除。两人一定要配合协调,以防带线伤人。
⑤钢管(电线管)在穿线前,应首先检查各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整,如有遗漏或破损,均应补齐和更换。
⑥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在穿线的同时吹入适量的滑石粉。两人一拉一送,配合协调。
⑦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某高架桥基础及下部构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不得穿入同一管内。
⑧导线在变形缝处,应留有一定的余量。导线外径总截面不应超过管内面积的40%。
⑨导线在做电气连接时,必须先削掉绝缘层去掉氧化膜,再进行连接,而后加焊,包缠绝缘。导线连接应具备下列条件:
1)导线接头不能增加电阻值。
高速铁路强夯及强夯置换施工工艺研究初探2)不降低导线的机械强度。
⑩放线前应根据施工图纸对导线的规格、型号进行核对,配电箱内的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配电箱体周长的1/2,共用导线在分枝处可不剪断导线而直接穿过。
用LG安全型压线帽时,线芯要插到底,导线绝缘应和压接管口平齐,并用专用压接钳压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