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新建赣州至韶关铁路某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防突施工方法 63
3、瓦斯排放、封堵措施 63
DB13(J)/T 8352-202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瓦斯爆炸防治技术措施 65
1、设计指导思想 65
3、隧道施工瓦斯检测及监测 66
4、电器设备的控制 67
5、对施工设备、爆破器材和照明的要求 67
八、资源配置方案 69
(一)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 69
1物资管理机构和职责 69
3供应计划及组织措施 69
4主要材料验证、检验、入库 70
5物资材料储存及防护 71
6物资材料的运输 72
8物流管理信息化体系 72
(二)主要工程材料 72
(三)关键施工装备的数量 73
(四)劳动力计划 74
(五)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 74
(一)标准化管理 76
1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机构 76
2标准化管理措施 76
(二)质量管理措施 77
1、工程质量主要要求 77
3、质量保证体及组织框图 78
(三)安全管理措施 83
1、安全保证体系 83
3、安全保证措施 85
4、瓦斯监控安全规则 88
5、安全检查制度 89
6、瓦斯隧道应急预案 91
(四)工期控制措施 91
(五)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92
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目标 92
2、建立健全的环境保证体系 92
3、林木、植被、水土保持措施 93
4、水环境保护措施 94
5、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 94
(六)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 95
1、文明施工目标 95
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95
3、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95
4、文明退场措施 97
5、文物保护措施 97
1、防火防汛措施 98
2、确保既有道路畅通及行车安全措施 98
3、配合其他标段施工措施 98
4、保证节假日正常施工的措施 99
5、机械设备保障措施 99
6、物资材料供应保障措施 99
7、劳动力保证措施 100
8、成品保护措施 100
9、不良地质施工保证措施 101
十、引用的设计文件与施工规范 102
(一)设计文件 102
(二)施工规范 102
十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103
十二、施工组织图表 104
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新建赣州至韶关铁路赣韶铁路公司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2)新建赣州至韶关铁路站前工程XXXX标段工程施工图纸、施工图复核、技术交底等。
(3)xx股份赣韶铁路工程项目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5)本单位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6)国家法律、法规和铁道部规章制度。
(7)施工合同文件及业主相关文件要求。
(8)本项目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等。
新建赣州至韶关铁路站前工程XXXX标段DK62+820~DK66+922,全长4102m的标段控制性工程xx隧道。
xx隧道DK62+820~DK66+922,全长4102m,单线电气化双层集装箱铁路隧道。DK65+980处设双车道斜井一座。设计时速为200km/h。建设工期24.5个月。根据赣韶施隧(变1)10内容,xx隧道变更为低瓦斯浓度隧道。
隧道通过地区属大庾岭山脉,经多期、多级次的构造运动,形成了地势陡峭的山岭,东西走向,山高坡陡,属侵蚀剥蚀丘陵低山区。
隧道洞身段衬砌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钢拱架(格栅)支护,二次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并视地层、地质条件增加长管棚、超前小导管等预加固措施,洞内支护衬砌结构均采用以“新奥法”理论为基础的柔性支护体系为主的复合式衬砌。
xx隧道出口工区施工至DK66+719,掌子面爆破后出现燃烧现象,燃烧约23分钟;进口施工至DK62+928掌子面爆破后燃烧5分钟,经过韶关市职业健康检测中心对xx隧道出口掌子面气体检测结果显示:采样中含有甲烷,检测时最高浓度为5.09mg/m3。随即施工单位配备了瓦斯检测仪,在进、出口端洞内及掌子面处进行检测、监测,3月21日~4月14日的检测结果显示,洞内瓦斯浓度最高处为掌子面附近,施工爆破后及超前炮眼打完后的瓦斯浓度最高,浓度范围0~0.3%,3月21日一次爆破后的瓦斯浓度达到1.24%,通风20分钟后,瓦斯浓度降低到0.21%;4月24日,地质专业会同施工单位在一次爆破后测得的瓦斯浓度为1.09%。
燃烧时间发生后,铁五院在隧道出口端DK66+560、DK66+570处分别打了超前探孔,取了3组炭质板岩样品,送到煤炭测试部门做了瓦斯含量测试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自然瓦斯成份中有害气体CH4占0.001%~0.159%,吨煤(岩)瓦斯含量在0.0096~0.024m3/吨,按每日进尺2m估算瓦斯涌出量小于0.053m3/min,按每日开挖进尺3m估算瓦斯涌出量小于0.069m3/min,属于低瓦斯隧道。设计单位对xx隧道按瓦斯隧道进行了变更设计。DK62+925~DK63+840、DK65+350~DK66+720变更为低瓦斯工区,其他里程段为非瓦斯工区。详见下表:
隧道瓦斯工区划分详见下表:
隧道瓦斯工区划分详见下表:
DK62+820~DK62+925
地层岩性主要为粉质黏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板岩,埋深浅
DK62+925~DK63+840
隧道洞身段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下统弱风化板岩夹炭质板岩,埋深较深
DK63+760~DK65+350
隧道洞身段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弱风化板岩,埋深较深
DK65+350~DK66+720
隧道洞身段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下统弱风化板岩夹炭质板岩,埋深较深
DK66+720~DK66+922
隧道洞身段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下统强分化、弱风化板岩,埋深较深
变更后的xx隧道Ⅲ级、Ⅳ级围岩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5cm,二次衬砌厚度为40cm;DK62+970~DK63+760、DK65+430~DK66+720地段衬砌选用气密性材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指标;在模筑砼中掺混凝土气密剂掺量为25kg/m3。
依据《关于近期急需设计协调解决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66)》,由于瓦斯引起隧道工效变化,xx隧道增设斜井方案统筹考虑。
根据隧道实际情况,经现场踏勘,隧道设斜井一座,斜井与线路交于DK65+980处线路右侧。
(1)铁路等级:Ⅰ级;
(2)正线数目:单线,预留双线条件;
(3)限制坡度:6‰;
(4)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
(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m,困难地段2800m;
(6)牵引种类:电力;
(7)牵引质量:4000t;
(8)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
(9)闭塞类型:近期自动站间闭塞,远期双线自动闭塞。
(10)建筑限界: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要求。
主要工程数量如表所示:
(1)主体工程砼耐久性要求达到100年。
(2)隧道长、工期紧、地质复杂。
(3)隧道要求达到一级防水标准。
(4)施工环保工作要求高。
(5)隧道含有瓦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为本工程的最大重难点。
(6)因工期紧,合理安排各工序,提高施工进度也为本工程的重点。
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工点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寒武系下统灰绿色、灰色千枚粉状砂质、泥质绢云母板岩,震旦系上统青灰、灰绿色板岩。
其中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坡脚地表及出口山坡处和沟间谷地,沿坡面呈带状分布,岩性以含砾黏性土为主,局部为碎石土。细角砾土分布于出口坡面上,厚0~2m。粗角砾土,浅黄色,局部分布于沟间洼地。花岗岩(γ4)分布于隧道进口,全风化,肉红~黄褐~灰白等杂色,全风化成砂土状,原岩结构完全破坏。
地下水主要属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在补给过程中,由于地面坡度大,大气降水多以面流形式流走,加之地表有粘性土阻碍对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储存空间的节理裂隙较多,影响了地下水的富集和赋存,总体而言该地区基岩裂隙水较为贫乏。
隧道正常单位涌水量578.9m3/d.km,在局部浅埋,沟谷发育及地层相对破碎的地段,应注意突发性涌水,加强排水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4、地震动参数及气象资料
场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根据大余县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8.4℃,最冷月平均气温7.9℃。
隧道通过寒武系下统炭质板岩,存在少量有害气体,为低瓦斯隧道。
工点内通过调查坍塌、滑坡、落石等不良地质不发育。本地区雨季降雨量较大时,在山间河谷洼地地下富集,可能在断层破碎带和隧道浅埋地段形成较大的突水、突泥现象。同时需注意此区地表排水及洞体防排水,xx隧道洞身发育的主要断层有5条:
DK63+755~DK63+785
DK64+179~DK64+200
DK65+065~DK65+095
DK65+755~DK65+770
DK66+830~DK66+855
本工程地处国道及高速公路边,G323国道作为工程材料运输的主要通道。
(三)、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
隧道附近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大部分能直接用于工程施工。经取地表水水样试验,无腐蚀性。生活用水可自周边村镇接取自来水或打井取水。
线路所经的xx镇用电较为富裕,隧道洞口附近10kV及35kV电力线分布较为广泛,施工时可以从附近的10kV电力线“T”接。
与线路平等的G323沿县镇均有石油公司设置的加油站,可就近采购。
沿线通讯条件成熟,施工通讯可就近利用通讯网。
(四)、当地建筑材料的分部情况
甲供、甲控材料:甲供、甲控材料可通过公路长途运输至材料中转站,短途运输可利用沿线公路路网解决。
砂:隧道用砂来自浮江采砂场。
碎石、片石:来自楚雄碎石场。石材材质优良,满足工程要求。
粉煤灰:粉煤灰从黄埔电厂购买,粉煤灰储量能满足施工要求。
水泥:水泥采用由业主统一招标采购的圣塔水泥。
隧道附近为山区,进出口均有相对较大的村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平等待人、和睦共处,按和谐、平等、团结的原则处理好建设过程中的各项路地事务。
开工日期2009年8月18日,复工日期为2010年5月28日,竣工日期2011年8月30日,总工期24.5个月。
瓦斯地段处理妥当,杜绝塌方和严防瓦斯从衬砌渗出,不给今后的通车运营工作留下任何隐患;
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确保工程质量全面达到铁道部颁布的《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满足设计开通速度要求,并确保结构能满足100年使用期的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防瓦斯爆炸、瓦斯积聚等事故发生,杜绝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及以上事故;
保证瓦斯隧道防爆机电的安全使用设备的防爆性能,确保设备的完好率,杜绝因机械设备故障而引发事故;
遏制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力争安全“零事故”。
4、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节能目标
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严格施工过程中的瓦斯排放控制,水体功能、耕地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噪声、振动和扬尘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减少水土流失,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铁路设施、所建构筑物与沿线城市环境、自然景观和谐相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GB/T 23537-2021 超硬磨料制品 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砂轮和磨头 极限偏差和圆跳动公差.pdf,努力建设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建铁路。
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创省部级文明施工样板及安全标准工地。
落实“六位一体”管理要求,按照铁道部和赣韶铁路公司的安排部署,建立与赣韶铁路公司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相匹配,涵盖项目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六大要素的制度管理、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在赣韶铁路工程建设中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
隧道进口工区完成1645m的正洞任务,出口工区完成942m的正洞任务。隧道设斜井一座,斜井与线路交于DK65+980,承担正洞1515m施工任务。
本隧道Ⅱ级围岩共825m,Ⅲ级围岩共1365m,Ⅳ级围岩共1290m,V级围岩共602米,明洞20m。截止5月26日隧道进口完成150m,出口完成318m,明洞已完成。剩余Ⅱ级围岩共825m,Ⅲ级围岩共1365m,Ⅳ级围岩共1054m,V级围岩共369米。
浙江杭州市钱塘大酒店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隧道施工方案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