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0485 北京某大型写字楼施工组织设计局部设置车库冲水龙头;设置水池收集废水,经潜水泵提升后排入室外管网。
本人防工程设置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及消火栓给水系统。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及消火栓给水系统水源由本楼集中消防泵房供给。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用水量不小于30l/s,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不小于10l/s。常年充水的消防干管设电伴热防冻系统。
4.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包括以下内容:采暖、通风、空调系统TBT 3395.4-2015 高速铁路扣件 第4部分WJ-7型扣件.pdf,防、排烟系统,热能动力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
4.2.1 蒸汽供应采暖系统
本工程从位于康乐宫南侧的供热公司通过500mm 的热立管供应(8Kg/cm2)蒸汽。
此蒸汽管通向设在地下4 层的中央机房。用减压阀进行压力调整,主要用气设备蒸汽压力如下:
-采暖用换热器:2Kg/cm2
-空调机加湿装置:2 Kg/cm2
凝缩水收集后回用于热水预热,最后送回热立管网。
4.2.2 热水供应采暖系统
1)本工程由位于南侧的热立管网,接入8 Kg/cm2 的蒸汽,引入地下三层中央机房经分汽缸并减压后送到各用汽点。
2)热水采暖器设在一般层的外部,暖风机设在通风机和水泵房。外部用采暖器用热水管道分为南侧和北侧,分为独立的系统。
3)按外气条件调整供水温度。
4)地下三层的机械室内设换热器进行蒸汽和热水的1 次热交换,在区域设置2次水泵供到各用水点。
5)在低区、高区分别设置换热器供办公设施(1 层~15 层,16 层~30 层)、营业设施(B1 层~5 层)。
6)大会议室等间断使用区单独设置系统。
4.2.3 空调通风系统
本系统按使用时间段的空调分区情况如下:
4.2.4 防、排烟系统
本工程有机械加压送风排烟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排烟口(或排烟阀)设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由消防控制室控制(或与防灾系统联动)并与排烟风机连锁。排烟风机入口、垂直干管与各层水平风道交接处,设280℃熔断的防火阀。风机入口处防火阀与风机连锁。地下室无窗房间排烟时补风由新风机提供。车库设置排风排烟风机和补风机,排烟与平时通风系统合用。
4.2.5 自动控制和热能动力系统
制冷设备和其他空调通风系统纳入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
4.3.1 供电电源:
4.3.2 供配电系统:
1) 10KV 系统为单母线分段,分列运行。联络操作为手投和自投。高压柜采用中置式手车开关柜。直流屏采用220V,采用65AH 铅酸免维护电池组,配智能型直流电源。
2) 电气控制中心设电力及照明控制系统用控制设备、打印机、显示器、显示屏等。
3) 二次继电保护采用综合保护继电器(微机),进出线均设速断、过流、零序保护。
4)变压器设超温保护。
4.3.3 低压配电系统:
1) 配电室及变压器布置情况:
4.3.4 动力配电系统:
1) 干线配电系统:低压配电干线从变电室引出后沿电缆桥架引至专用配电竖井或动力机房。
2) 各层的配电柜设在电气竖井内。动力设备电源中,一般动力采用封闭母线;备用动力利用耐火阻燃电缆桥架敷设至现场配电柜。
3) 消防设备电源、重要负荷电源均为双路电源供电。电源由变电所采用耐火电缆沿桥架及金属线槽敷设至现场配电柜。
4.3.5 照明系统:
1)照明干线中正常照明采用封闭母线供电方式,应急照明均为双路电源供电,末端互投。
2) 要通道,楼梯间,大堂等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的事故照明,疏散照明电源均引自由双电源供电的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
3) 库照明,庭院照明,立面泛光照明等设置集中照明控制系统,可在就近配电室及中控室进行控制;会议室,空中酒吧等,设带微处理器控制的照明控制布线系统,并可通过楼宇控制系统连至中央控制室。
4) 主要灯具采用荧光灯和节能灯等高效光源和灯具,采用电子镇流器或自带电容补偿。
5)外照明及建筑物立面照明。
图纸中另有注明的按图纸标注。
4.3.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 本工程一类防火建筑,采用总体保护方式。
2) 消防控制中心设在地下一层。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控制中心报警系统。集中火灾区域显示器、火灾区域显示器的显示屏等火灾报警器集中设在消防控制中心。
4) 探测器布置如下表:
5) 配线方式为双向通讯线路,如一向线路发生故障,另一向线路保证 正常的通讯往来,消防专用通讯线路设在专用弱电竖井内。
6) 设手动报警按钮和直通报警对讲机。同时设喷洒式水流指示器报警,火灾时联动消防控制设备如消防泵、喷洒泵、排烟机、正压送风机、消防电梯等,同时点亮事故、疏散照明。消火栓设起泵按钮。
7) 消防控制中心设消防广播系统,可按规范要求分层广播,指挥人的疏散。
8) 消防报警中心设备装置:主机(双CPU)、彩色显示屏、打印机、中控制板、显示屏、电源设备。
9) 消防控制室功能表:
10)消防报警控制系统干线或在防火线槽内敷设、或穿钢管敷设于楼内及墙内;支线均穿钢管SC20 暗敷设于楼板内,
4.3.7 综合布线系统(语音及数据通讯)
1) 本工程属甲级智能建筑。采用综合布线系统。
2) 通讯系统、收费系统(POS)、利用综合布线系统。
3) 光缆及总配线架情况:从市政管网引来光缆至地下一层通讯室。
4) 办公楼通讯主要采用直接外线,直接外线按16000 对预留。
6) 总配线架设于地下一层,办公、商场程控总机及电脑房设于四层,通讯设备沿金属线槽设至专用弱电竖井。
8) 办公楼、商场均设专用通讯竖井。
9) 水平垂直线路敷设:
4.3.8 有线电视系统;
1)屋顶设卫星接收器。地下二层大厦管理办公室设有电视前端机房,商场内设TV 中心。
3)电视出现口设置:出租办公室、商场设电视出现口,办公室每一柱网间设一个电视出现口。
4.3.9 广播系统;
1)大堂、餐饮、娱乐、裙房、公共过道等公共部分设背景音乐,平时播放背景音乐,火灾时强制切换其它广播转换成紧急广播,并置于最大音量。
2)消防控制中心设定压式功率放大器,并与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火灾信号联动,火灾报警时进行紧急广播。
3)各层发生火灾及疏散情况:
4.3.10 闭路保安监视系统:
1)组成:由门禁系统、保安监视系统、车库收费管理系统等组成。
2) 各层电梯厅及前室、楼梯口、各层出入口内侧、重要房间出入口设监视摄像机摄像,闭路监视主设备和显示器设在地下二层大厦管理办公室联动消防控制中心,管理人员可以24 小时监视并自动录像。
3)汽车库设停车管理系统。
4)商场前台收银部设防盗报警系统。
4.3.11 楼宇自动化系统:
1)中心控制室设于地下二层,其它DDC 均由控制室内的UPS 电源统一供电。
2)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的基本功能:
4.3.12 视频系统:
空中酒吧、餐厅等场所分设专用音响及视频设备:
4.3.13 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
1)本建筑属一类防雷建筑。
2)屋顶设置二根3 米、一根5 米高的避雷针,且沿屋面设置避雷带作为接闪器,利用结构柱内钢筋作防雷引下线,利用建筑物基础作防雷接地体。高度在45 米以上每层设均压环以防侧击雷。
3) 各引下线处采用80×5mm 镀锌扁钢外甩接地线,接至护坡柱,外甩接地线应作防腐处理。
4)本工程设等电位连接部位:
5)配电系统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极。
6)弱电系统接地线与共用接地极合用。
7)共用接地电阻小于0.5 欧姆。
9) 为放雷击电磁脉冲对建筑物信息系统的影响,弱电机房、通讯机房、商务中心、屋面用电设备等系统的电源设电涌保护器。
10)屋顶设航空障碍灯。
4.3.14 停车场管理系统:
1) 设有停车场管理系统对进行停车管理工作。
2) 在车辆入口处设有停车区收费机、感应线圈及过车探测器,当有汽车出入时通过时感应线圈工作将信号传递给过车探测器。探测器箱尺寸为350mm×350mm 安装高度为箱中心线距地1.2 米;预留管埋地深度为30 mm~150 mm 之间,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管距车库路边距离为30 mm~150 mm 之间,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3) 设有车位显示灯,显示空车位数等情况。
4) 设有出车显示灯、警告灯、停车指示灯。
4.3.15 融雪系统:
1) 本工程车库进出口段车道设有融雪系统。
2) 西侧设1 个融雪探头、东侧设2 个融雪探头。
3) 由就近电源终端箱给控制电缆送电,融雪探测器感应到雪情需要融雪时,触点动作连接发热电缆,发热电缆工作,雪融化后触点断开,发热电缆断电停止发热。
4) 发热电缆间距为100 mm。
移动通讯系统的主设备设在消防控制中心,楼顶设外部传输天线,为方便移动用户,地下各层顶板上明敷设移动天线用电缆。
4.3.17 电气人防
1) 本工程人防位于地下三层,按六级人防设计,平时为汽车库,战时为物资库。
2) 人防电源由两路供给。平时照明电源引自本楼变配电所,并由专用支路引入;
战时由专用备用电源供电。本层分为四个人防防护分区,每个防护分区电源单独引入。
3) 电力线路及敷设:
穿越人防墙的电气线路及预留备用穿线钢管均进行防护密闭式密闭处理,管材应选用镀锌钢管。
(3) 凡消防联动系统线路均采用耐火导线或耐火电缆;
(4) 报警信号回路均预埋SC15 管,暗敷在顶板内,导线规格由消防厂家确定。
**大厦工程本着创造这一地区具有特色的、标志性的、与周围环境协调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为原则,在总评面设计上充分考虑此项目所在的重要地理位置,充分体现其标志性、景观性、连续性、中心性、象征性和使用方便性。整个建筑平面设计上设有两条轴线,在东西轴线上有超高层的办公部分,并设有办公部分的主入口,南北轴线是与五洲大酒店及**购物中心的连续轴线一致,在这一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排列有办公部分(超高层)、商业部分(低层部分)和商业部分的主入口,除此以外,设计上还充分考虑到使用者与建筑接触的方便性,因此设有步行广场和下沉广场、主出入广场、地上停车场。
施工现场已基本完成基槽开挖,及相应的护坡、降水工程,现场场地狭小,可利用空间少。详见第六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工程概况介绍。现场已完成三通一平,水电分别由现场西侧和东南侧接入现场。
6.1 本次招标并发包的范围
土建基础及主体结构、钢结构、初装修、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建筑电气、智能建筑电气等。
其中的部分专业工程和设备材料将由招标人根据投标人专业施工能力及工程施工进度的要求,有权以指定分包和指定供应的方式由中标人负责总包管理、服务、协调和配合。中标人的总包管理、服务、配合和协调等所需的费用在结算时按投标所报同类或相似项目的比例计取,计取基数不含设备费。
本工程特点、重点分析及对策
7.1 钢结构工程施工
7.2 安全、文明施工、环保控制
本工程是亚运村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反映着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工程龙潭路某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业主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公司向社会扩大知名度,提高竞争力的需要。所以,本工程的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要求条件高。
1)施工时合理规划现场,除主楼采用爬架外,其余群楼周边全部采用外脚手架封闭,并满挂密目网作为防噪措施,力争把施工对周边的影响减到最小程度;同时项目部设专人负责内外协调,和当地派出所、市建委、环卫、城管等单位保持密切联系,随时解决可能出现的民扰和扰民情况;
2)现场木工房、泵车等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全部封闭,内衬矿棉板吸声;尽量将混凝土浇筑等噪音较大需连续的工序安排在白天 ,除基础底板混凝土需连续进行浇筑外,尽最大可能避免进行夜间施工,夜间施工办理“夜施证”及张贴“安民告示”。
3)工人住宿主要在场外租地解决,钢筋加工以现场加工为主,场内各设施设置,尽量减少噪音影响;
5)按照企业 CI 战略作好现场的整体规划、道路硬化和绿化等文明施工工作;
以上具体保证措施详见第五篇施工管理保证措施篇。
本工程结构质量目标为确保 北京市“结构长城杯”, 确保北京市“建筑工程长城杯金奖”,最终目标为争创“鲁班奖”。因此结构施工阶段对混凝土成型质量要求高杭州西湖环湖景区景观环境工程施工方案,必须达到清水混凝土,竣工阶段对内外装修和整体使用功能要求极高。
我公司已经积累了一整套创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建筑长城杯和创高优工程的丰富经验,并熟知创优程序,有信心有把握将本工程建成质量精品,必创高优工程。
1)我公司特委任具有一级项目经理资质的优秀项目经理为首,组成精明强干的项目经理部,施工队伍优选在近两年内参建过北京市“长城杯”创优工程的劳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