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机电系统轨顶风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机电系统轨顶风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52.2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机电系统轨顶风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立杆定位放线→铺设底座→放置立杆→放置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第二步…→设置剪刀撑→设置斜撑→放置顶托→检查、验收。

①支架安装前,架子工应熟悉图纸及现场具体情况,了解技术交底意图和施工操作方法,并将符合要求的架杆,扣件等材料运至现场,分类堆放,搭设前应清除障碍物。

②支架拆卸前,支架上的材料、杂物等应清理干净商城市场施工组织设计,架子工应了解拆卸技术交底意图和操作方法,拉上警戒线或专人看守。

③架子工作业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安全带,严禁穿高跟鞋、拖鞋或硬底带钉易滑鞋,工具及零件应放在工具包内,服从指挥,集中思想、相互配合,拆卸下来的材料不乱抛、乱扔。

④轨顶风道支架作业下方不准站人,架子工不准在碗扣支架上打闹、开玩笑。

⑤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碗扣支架搭设要求各杆件受力均匀,节点牢固,剪刀撑布设到位,且使用斜撑防滑扣件;支撑搭设完毕前进行中间验收。

(2)支架搭设构造要求

①落地式支架立杆下垫木板。

②立杆脚部设置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十字扣件固定距底座上方不大于200mm处,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十字扣件固定在紧靠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③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处,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一步距内,同一步距内隔一根立杆的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①纵向水平杆应设于立杆内侧,其高度不小于3跨,且不小于6m。

②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一步距或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的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③纵向水平杆作为横向水平杆支座,用+字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④支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叉用+字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①主接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连接,且严禁拆除;主接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②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用十字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支架外侧立面及中间在整个长度和宽度上应连续设置剪刀撑,支架中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应连接不少于5根立杆,并成45°~60°夹角,剪刀撑采用搭接方式连接,且搭接长度不小于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与主搭接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轨顶风道支架顶部距离底板约有5米左右,且支架横向跨度较小,为了增加其稳定性,支架横向钢管在南侧则紧靠侧墙边,而北侧则采用斜撑对其支撑,每5米设置一道斜撑,斜撑落脚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对于斜撑落脚边有主体柱子存在,则其落地处撑与柱边,当处在空阔处则多加一根斜撑,两斜撑成一夹角并落地。

①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φ48mm)相同。

②螺栓拧紧力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③主节点扣件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④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⑤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上托、撑托安放在立杆的上端及侧墙两内侧,可上下、左右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当其伸出长度超过400mm时,就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3)支架搭设质量要求

支架搭设基本要求: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图型一致、连接牢固,受荷安全不变形。

①立杆垂直偏差:偏心距不大于25mm。

②水平杆的水平偏差:纵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30mm;横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30mm。

③支架的步距:主杆横距偏差不大于25mm。

(4)拆除支架前的准备工作

①检查支架连接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②清除支架上的杂物及障碍。

(5)拆除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至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

②当支架采取分段、分块拆除时,对不拆除的支架两端应用横向斜撑进行加固。

(6)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拆除的构件应用吊具吊下或人工递下,严禁抛掷。

②运至地面的构配件按规范要求及时检查整修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③拆除脚手架时设围拦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拆除操作人员入内。

①、支模前,在底板上放好控制线,以便用于调整。

②、搭设满堂支架,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支柱,临时固定后再安第二排支柱,同时安装好横杆两道,依次逐排安装,根据立杆高度设置水平杆,一般情况下离地面不大于300mm处设一道,往上纵向每隔1200mm设一道横向每隔600mm,最上端在可调顶托以下300mm,保证连接牢固。

③、为保证支撑体系整体结构不变形,在每个施工流水段架体上设置连续纵向剪刀撑,每4根立杆布置一道,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斜杆与水平面夹角为45°~60°。

④、每个流水段范围内的模板支架设置两道水平剪刀撑,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根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夹角为45°~60°。

附件一.模板及支架计算书

1.地铁轨顶风道最大厚度为150~200mm,取200mm为最不利受力进行计算。

2.1板面设计:顶板铺15mm厚胶合板。

2.2龙骨设计:主龙骨采用100×100mm木方,间距900mm,与碗扣架立杆间距相同;次龙骨采用100×100mm木方,间距200mm。

2.3支撑设计:模板竖向支撑全部采用碗扣架,碗扣架立杆间距900×900mm,其中纵横向均为900mm,水平杆步距600*1200mm。立杆底部设置调节支座,顶部设置顶托,主龙骨纵向设置在顶托上;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横、纵向剪刀撑。

板面支撑承重体系:荷载→竹胶板→木方次龙骨→木方主龙骨→碗扣脚手架支撑系统

板厚h=200mm,板混凝土标准值25KN/m3,板钢筋单位重量取值2.0KN/m3,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2.5KN/m2,施工人员及设备(集中荷载)2.5KN。

板面模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15mm厚胶合板单位重量标准值0.15KN/m2毛截面惯性矩;截面抵抗矩;抗弯强度设计值fm=15N/mm2;弹性模量E=8560N/mm2。

采用100×100mm木方(落叶松)作为竖向龙骨,间距200mm布置,考虑方木实际负偏差和压刨量,计算时尺寸按照90×90mm考虑;截面惯性矩mm4,截面抵抗矩mm3,弹性模量E=10000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m=15N/mm2。

采用100×100mm木方(落叶松)作为竖向龙骨,间距200mm布置,考虑方木实际负偏差和压刨量,计算时尺寸按照90×90mm考虑;截面惯性矩mm4,截面抵抗矩mm3,弹性模量E=10000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m=15N/mm2。

采用碗扣脚手架作为下部支撑,立杆间距为900mm×900mm;横杆步距为l1=1200mm。

竹胶板为单向板受力,采用100×100木方作为次龙骨净间隔200mm布置,跨间距l=200mm,取c=1m作为计算单元,按三跨连续梁为计算模型进行验算。计算单元简图如下:

模板支架自重0.30KN/m2

板混凝土自重25*0.2=5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m2

振捣砼产生的荷载2.0KN/m2

q1=(5+0.3)×1.2+(2.5+2.0)×1.4=12.66KN/m2用于计算弯矩

q2=(5+0.3)×1.2=6.36KN/m2用于计算挠度

=0.1×12.66×0.22=0.05KN·m

N/mm2<f=15N/mm2;故满足要求。

I=bh3/12=1000×153/12=281250mm4

(三)次龙骨强度、挠度验算

1、次龙骨采用100×100mm木方,间距200mm,主龙骨采用100×100mm木方,间距900mm。

q1=12.66×0.3=3.798KN/m用于计算弯矩

q2=6.36×0.3=1.908KN/m用于计算挠度

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分析计算

=0.1×3.798×0.92=0.307KN·m

N/mm2<f=15N/mm2;故满足要求。

I=bh3/12=90×903/12=5467500mm4

(四)主龙骨强度、挠度验算

100×100木方作为主龙骨,间距900mm,主龙骨纵向布置,100×100方木为次龙骨,间距300mm,横向布置,采用碗扣脚手架作为下部支撑,间距为900mm×900mm,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900mm,横杆间距为600*1200mm布置;按照单跨简支梁别进行验算。跨度l=900mm。

F1=12.66×0.9×0.3=3.418KN用于计算弯矩

F2=6.36×0.9×0.3=1.717KN用于计算挠度

按照单跨简支梁进行分析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Mmax=F×a,其中a=0.3

Mmax=F1×a=3.418×0.3=1.025KN.m

<f=15N/mm2;故满足要求。

,其中a=300mm,L=0.9m

(五)板立杆稳定性验算

支架采用Φ48×3.0碗扣架,立杆间距900×900mm,水平杆间距1200mm。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杆件之间为轴心相交、构件的整体性和刚度较好,且碗扣节点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因而具有比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更好的稳定承载能力DB13T5603-2022 工贸行业非高危建设项目.pdf,按最不利的原则,验算顶板单根立杆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钢管截面特性见下表:

模板支架自重0.30KN/m2

顶板混凝土自重25×0.2=5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m2

振捣砼产生的荷载2.0KN/m2

q1=(5+0.3)×1.2+(2.5+2.0)×1.4=12.66KN/m2

一根立杆的荷载为12.66×0.9×0.9=10.25KN

=24.17<205×0.75=153.8

结论:通过以上计算,板面板选用15㎜的胶合板;次龙骨采用100×100mm的木方HJ 1131-2020标准下载,净间距为200㎜(中心间距300mm);主龙骨选用100×100mm的方木,中心间距为900㎜;立杆采用Φ48×3.0mm碗扣脚手管,中心间距为900×900mm横向900mm,纵向900mm;水平杆间距为120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