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深圳市某超高层住宅楼转换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栋2层、2栋4层转换层层高分别为5.4米及5.2米,转换大梁最大截面尺寸为KZL7(1)1750×1800,最高KZL31(1)1000×2200。本方案就转换层就钢筋、墙柱模板、混凝土、落地式支撑架施工要点做必要的设计和叙述。
框支梁受力主筋均为Ⅲ级钢筋,腰筋和箍筋均为Ⅱ级钢筋。受力钢筋保护层25mm,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同时避免上下层钢筋、主次梁钢筋、梁柱钢筋相互交错影响,施工时采取以下措施:
(1)柱钢筋将采用等强滚轧直螺纹连接,框支梁主筋采用等强滚轧直螺纹连接。另柱钢筋在本层为顶层,均需弯折锚固于梁中和板中,其节点锚固如下图所示:
(2)当墙外侧与梁边平齐时,墙竖向插筋在梁主筋外侧YD/T 5132-2021标准下载,同时需对插筋进行加固定。
(3)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量不应大于钢筋数量的1/4,而且底筋在支座内或靠近支座1/3跨处,面筋在跨中1/3处,每一跨内一根钢筋不应有二次及以上接头。
(4)本层结构框架梁均按抗震等级一级考虑。
(1)柱筋连接采用等强滚轧直螺纹连接。为了保证柱顶钢筋位置准确,必须对转换层框支柱预留钢筋全部进行测量和操作,根据预留钢筋头实测高度位置,准确计算配置柱筋料。边柱筋在配料时,考虑到梁筋的位置,直弯段距板混凝土面100mm、250mm,中间柱直弯段距板混凝土面100mm,向四周外拐锚入板中。为了控制钢筋料尺寸的精准,要安排在制作料台上用模板钉起模具,钢筋制作班要经常复核模的尺寸,以免产生大的偏差。
(2)梁筋在配料时,考虑到柱筋及柱筋的位置,梁面筋、底筋各2排,直弯段距柱混凝土面150mm、250,为了控制钢筋料尺寸的精准,要安排在制作料台上用模板钉起模具,钢筋制作班要经常复核模的尺寸,以免产生大的偏差。
(1)墙柱筋绑扎应充分考虑框支梁的影响,框支梁高度范围内的墙柱核心区箍筋应预先留好。框支梁与剪力墙交叉处,墙的内排水平筋在梁高范围内先不绑扎,待框支梁钢筋施工完后,再绑扎此处的水平筋。框支梁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箍筋阻挡穿梁筋,应先解除箍筋(必要时割除)将梁筋就位后补绑或焊“U”型开口箍封闭。
(2)梁柱筋要求吊线找正位置,以免影响模板质量。钢筋绑扎应做到横平竖直,不允许漏绑、松绑,绑扎各项应达到优良要求,其中允许偏差如下:
(3)网眼尺寸≤±20,箍筋间距≤±20,受力筋间距≤±10,受力筋排距≤±5,梁柱保护层≤±5,墙板保护层≤±3。
(1)所有转换大梁梁底采用落地钢管承重排架,每排钢管梁中立杆及纵向钢管钢横向间距均不大于500,排间距小于700mm、650mm(根据实际净距均分),梁底短横木方间距为排距1/2,分别放在排架边及跨中,以减小跨中弯矩,排架及梁底木方布置见表2.1《转换大梁支撑布置一览表》。
(2)转换层层高5.80m,室内搭设满堂架,楼板满堂架立杆间距小于0.8m×1米及0.7米×1.3米,底下设扫地杆防止滑移,满堂架步距1.8米,设置水平连杆与梁连成整体,同时两个方向剪刀斜撑,具体见2.1.4所述。
(3)平台模板接缝下方必须有木方。而且平台搭接处必须错开或加间距400mm木方。
(4)支撑必须均匀、上紧,梁底支撑距梁边不得过远,必须保持在500mm以内。
表2.1转换大梁支撑布置一览表
(5)立杆顶设一道水平连杆,必须用扣件连接牢固。水平横杆间距不大于1600mm。
梁板交接处下方必须用木方,以固定梁侧模。
(8)梁跨度超4m应起拱1/1000。
(9)墙柱加固用φ12螺杆对拉,间距500mm见方,框支梁头高度范围柱模螺杆无法对拉,立加焊型φ12钢筋,将螺杆头和梁筋焊成一个整体。
(10)框支柱、墙模应每边两道斜撑,防止墙柱往一边倒。
(11)转换层梁板模板施工要点和承重架设置、验算见高支模专项方案。
2.1墙柱模板强度验算
混凝土:24KN/m3系数
钢筋:楼板1.1KN/m31.2
梁1.5KN/m31.2
计算楼板:2.5KN/m21.4
计算支撑楼板的小楞:2.5KN/m21.4
计算支撑小楞的结构件:1.5KN/m21.4
计算支架立柱及其它支撑构件:1.0KN/m21.4
计算平面模板:2.0KN/m21.4
振捣荷载(用于有效压头高度以内4.0KN/m21.4
1)F=0.22rt0B1B2V(1/2)
t0=200/(T+15)=200/(30+15)=40/9(混凝土温度取30℃)
B1=1.2(按掺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考虑)
B2=1.15(按坍落度为10~15cm考虑)
V=1(竖向浇灌速度按1m/小时控制)
F=0.22×26×(40/9)×1.2×1.15×1=35.08KN/m2
=24×5.4=129.6KN/m2
侧压力取小值35.08KN/m2
H(新浇注混凝土有效压头高度)=F/r=35.08/26=1.35m
(5)核算侧面水平荷载
最大支撑间距:竖向0.3M,横向0.45M。
核算模板(有效高头内,取0.45计算宽度)
荷载设计值q=1.2×35.08×0.4500+1.4×6.000×0.45=22.72kN/m
18厚模板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为
I=bh3/12=45×1.83/12=21.87cm4
W=bh2/6=45×1.82/6=24.3cm3
支座处Mmax=0.1×q×l×l=0.1×22.72×0.3×0.3=0.204KN.M
支座处Vmax=0.60×q×l=0.60×22.72×0.45=6.13KN
б=M/W=204000/24300=8.40N/mm2<15N/mm2满足要求
ω=0.9mm<300/250=1.2mm满足要求
核算内竖方(50×100),间距300
最大支撑距(外方)为:0.45m
50×100木方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为
I=bh3/12=5×103/12=416.67cm4
W=bh2/6=5×1002/6=83.33cm3
从模板传递线荷载为q=1.2×35.08×0.300+1.4×6.000×0.300=15.15kN/m
支座处Mmax=0.1×q×l×l=0.1×15.15×0.45×0.45=0.307KN.M
支座处Vmax=0.60×q×l=0.60×15.15×0.45=4.09KN
б=M/W=307000/83330=3.6N/mm2<15N/mm2满足要求
ω=0.11mm<450/250=1.8mm满足要求
核算外方(双钢管),根据对拉螺栓间距450
外方钢管承受内方线荷载为F=15.15×0.45=6.82KN
按3跨连续梁计算,每跨中受2个集中荷载F,查3等跨连续梁内力表
支座处Mmax=0.289×F×l=0.289×6.82×0.45=0.887KN.M
支座处Vmax=1.311×F=1.311×6.82=8.94KN
钢管受弯钢管截面特性查得《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弹性模量为
E=2.06×105mm2
б=M/W=887000/(5080×2)=87.8N/mm2<205N/mm2满足要求
ω=0.25mm 底部螺栓承受侧压力面积 A=0.45×0.45=0.2025m2 侧向压力F=22.72×0.45=10.22KN 对拉螺栓允许拉力值:M12(13.2KN)>10.22KN合格 2.1.3板模板支撑系统 转换层混凝土板厚180mm,采用满堂红脚手架作为支撑系统,板底横方间距300,下纵向受力钢管计算跨度0.8,间距1米,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6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b=1.00米,立杆的横距l=0.8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具体验算及施工措施详见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2.1.4模板落地式承重架构造要点 (2)满堂红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 框支梁底排架立杆间距、排距严格按表2.1要求布置。楼板支架钢管短方向不超过0.8米,长方向不超过1.3米。 梁边立杆距离梁外边线300,通过小横杆将梁中立杆连成一整排。 梁底、板底钢管布置详见1栋、2栋转换层承重架钢管布置图。 (3)满堂红架步距1.5米,通过水平连杆连成整体。梁底、板底立杆必须设置连杆,自由高度不宜超过1米。 (4)立杆底部设置设扫地杆。 (6)该工程转换梁距离较密,考虑梁宽≥1400,沿梁方向每边加设1道剪刀撑,其余梁断面较小,沿梁方向加设1道剪刀撑。 垂直梁方向在跨中部位加设1道剪刀撑,并与垂直梁及板立杆连成整体。 由于板的面积相对较小,立杆间距相对较大,现场通过调整,应确保水平连杆至少有一个方向与梁水平杆相通,另一方向采取措施与梁水平杆连接。 剪刀撑角度45~60º,从底部加至板模下500。 (7)梁、板模板支架搭设详见转换层梁板模板搭设示意图。 (8)、满堂红脚手架及模板支撑必须经过项目部的技术、安全、质检等部门验收同意后,方可浇灌混凝土。 转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数量大,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混凝土工程施工要点及转换层大梁温度控制。 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时,重点将考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灌的施工组织,通过合理的组织,保证混凝土的浇灌质量,避免出现结构冷缝;二是转换梁厚度大,为防止混凝土早期温升过高,温差过大,采用分两次进行浇灌承台混凝土。 我司将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以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一方面通过掺加外加剂及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以达到从根本上降低水化热、优化混凝土性能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混凝土浇灌过程的组织管理及质量控制。 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设计,转换层柱、梁、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50。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我司将在底板混凝土中掺加复合防水剂,达到将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4±2cm范围内。 首先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把关,我们将同商品混凝土厂密切合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水灰比的选择:从工程的防开裂的角度出发,水灰比控制在0.35左右最为理想,但由于大面积施工要满足泵送的需要,坍落度有一定的要求,坍落度选择为14~16cm,根据此坍落度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50,控制混凝土中的水胶比不大于0.45。 砂率的选择:砂率控制在40%以下,既可保证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又对混凝土的抗裂较为有利。 选择水泥的原则是:水泥的水化热尽量比较低,水泥的强度发展时间较长,同时该品牌水泥的质量相对稳定,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控制好水泥的单方用量。 骨料的选择:砂子选择偏粗中砂,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碎石选择级配较好、粒径为5~30mm的的石子,同时要控制石子的含泥量在0.8%以内。 外加剂的选择:本工程建议使用可同时起到减水、缓凝、膨胀、防水和控制坍落度损失的作用的复合防水剂。通过外加剂的减水作用,可在满足泵送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水灰比;缓凝作用不仅便于施工,还使得混凝土的水化热的释放过程得以延缓,使混凝土的温升的峰值降低,有利于防止裂缝的产生;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获得≥0.02%的膨胀率,也对防止混凝土的开裂有一定的好处。 掺合料的选择:选用一级粉煤灰作为掺合料,其用量控制合理,不仅可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能,还可通过部分替代作用,减少水泥用量,达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的综合效果。 3.2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1)要求港创混凝土公司在浇灌混凝土前提供以下资料: 1)水泥品种、标号及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骨料的种类和最大粒径及产地; 3)外加剂、掺和料的品种及掺量; 4)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坍落度; 5)混凝土配合比和标准试件强度; 我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到混凝土公司按其厂家提供的数据及规范要求进行抽查,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1)混凝土运到浇注地点,应符合规定的坍落度,工地派专职检查员检查坍落度,每车至少检查一次,如发现其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并作好记录。 2)严格控制从出厂时间到浇注完毕的延续时间,延续时间为1小时,超过1小时进行退货处理。 一)机械设备、材料安排 准备三台混凝土输送泵(两使用,一台备用)。 配备25mm振动棒10根,平板振动器2个,振捣锤2个,扁铲4个及其他设备。施工前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保证正常运转。 现场配备500m2雨布。配备若干照明碘钨灯,以便夜间照明。 在混凝土浇灌前,应彻底对安装在现场的发电机进行试运转,使其处于随时发动的备用状态,确保在浇灌中万一出现停电的情况时,能迅速切换到发电机进行发电。备用的发电机经验算,功率可以确保混凝土浇灌时输送泵、振捣器、照明灯具的使用,对塔吊、电焊等其它用电设备相应实行限电。 二)浇灌布置及线路安排 三)混凝土施工的有关技术措施 1、转换大梁高度1800,浇灌采取斜面分层,逐渐推进的平衡浇灌方法。 1栋梁板混凝土770立方米,柱混凝土528立方米,浇灌强度每小时50m3/小时,混凝土输送车辆每小时必须保证8辆(8×9=72m3)。总计24小时完成浇注任务。 浇筑作业从18轴开始由西向东进行,步距为4米。根据现场总长67米,平均计算每延长米混凝土量18.32立方米,浇筑步距4米计算浇筑量72m3,浇筑时间为1.44小时,初凝时间保守取3小时,可保证混凝土不产生冷缝。 核心筒混凝土量为40立方米,平行部位按浇筑步距3米计算浇筑量54m3,总计浇筑量94m3浇筑时间为1.88小时,初凝时间保守取3小时,可保证混凝土不产生冷缝。 2栋梁板混凝土680立方米,柱混凝土450立方米,浇灌强度每小时50m3/小时,混凝土输送车辆每小时必须保证8辆(8×9=72m3)。总计22.6小时完成浇注任务。 浇筑作业从18轴开始由西向东进行,步距为4米。根据现场总长56米,平均计算每延长米混凝土量20.17立方米,浇筑步距4米计算浇筑量81m3,浇筑时间为1.62小时,初凝时间保守取3小时,可保证混凝土不产生冷缝。 核心筒混凝土量为40立方米,平行部位按浇筑步距3米计算浇筑量100m3,总计浇筑量100m3浇筑时间为2小时,初凝时间保守取3小时,可保证混凝土不产生冷缝。 3.4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质量控制措施 (1)在浇筑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步距分段施工,确保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新的混凝土,避免产生施工冷缝。 (2)混凝土浇筑作业一气呵成,不设置施工缝。 (4)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并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便上下振捣均匀。插点要均匀排列,每次移动距离梁板不大于50cm,墙柱不大于30cm且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秒,并且视混凝土表面呈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等;当采用表面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5)特别要注意钢筋密集处,振捣要密实,尽可能避免浇灌工作在此停歇或分班施工交接。 (6)为保证板的厚度准确,除应标出控制标高外,可用钢筋或木块做成与板厚一样高的标志,放在浇灌地点的模板上,随浇随移,以达到控制标高的目的。 (7)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预留孔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某购物中心工程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8)输送泵在开始压送混凝土前,须先压送同样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保证随后压送的混凝土质量,防止管道堵塞。 (9)为使得柱子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天先在柱外侧找好下料口和振捣口,钢筋太密的地方应在梁侧留设300×300的浇灌口,项目经理、技术员、质量员、混凝土工段长共同确认准备工作已完成后,方可开始浇筑施工。浇灌口在柱子下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完成后及时封堵严密,严防漏浆,保证其上部混凝土的顺利浇筑。 (10)混凝土浇筑前,在混凝土搅拌站抽取砂、石、水泥、外加剂试样送回公司或质检站化验,各项指标均应为符合配合设计要求。 (11)落实好施工班组,选择技术好,责任心强的班组,在浇灌前班组长及工段长应完全领会浇筑方案及技术交底。 (12)在施工前准备好充分的施工机具,根据混凝土浇灌梁及施工班组人数,配备25mm振动棒8根,平板振动器2个,振捣锤2个,扁铲2个及其他设备。施工前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保证正常运转。 (13)做好蓄水准备,防止突然停水。安装好柴油发电机,以备停电事故。注意收集天气情况GBT36403-2018 红外光学玻璃红外透过率测试方法 傅里叶变换法,避开大雨天气,保证混凝土质量。 (14)做好防雨准备,备足雨布(现场配备500m2雨布),遇到以外的暴雨、大雨天气要有正确的应对措施。 (15)浇筑前召开动员大会,做好施工人员思想工作,使施工班组对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做好技术、质量、安全交底。